小議河南文化市場的構筑和完善
時間:2022-05-15 12:44:00
導語:小議河南文化市場的構筑和完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河南文化市場消費結構不合理,供求矛盾比較突出。激活河南文化市場,必須以構筑和完善供給、流通和消費三大文化市場體系為基礎,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必須加強對文化市場的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秩序,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文化市場文化消費市場體系
當前,河南文化市場活力不足,一方面表現為居民文化消費水平低,消費結構不合理,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源不足,文化消費需求制約了河南文化產業的強勁發展。首先是文化消費水平低。2005年,河南城鎮居民用于文化娛樂用品的支出僅為209元,文化娛樂服務的支出僅為175元,文化被低水平的消費,消費檔次偏低。其次是消費結構不夠合理。2004年,河南城市居民消費支出構成中文化娛樂消費所占比重6.1%,處于較低水平,低于全國6.60%的平均水平,居19位,與第一位的北京相比低3.24個百分點。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河南等中部六省中僅高于湖北(5.92%)、安徽(4.56%)。居民文化消費不足有觀念性的原因,人們沒有主動花錢消費文化的觀念,潛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喚醒;有文化消費方式的升級和換代的原因,現在家庭電視和激光視盤等文娛耐用消費品普及率增高,居民主要靠看電視滿足精神文化需求,這種免費文化消費方式,雖然會推動對耐用文娛消費品的消費,但難以形成對文化服務的廣泛強烈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則表現為供給不足,供求矛盾比較突出,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樣制約了河南文化產業的強勁發展。在文化和文化相關服務的供給上,又表現為供給不足,供求矛盾比較突出。相對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產品需要,河南的文化產業發展總體滯后。河南尚未構成完整的文化產業鏈,對比洶涌的文化需求大潮,河南文化產業的有效供應力和實際文化消費吸納力就顯得嚴重不足。這種狀況顯然與本省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發展態勢相矛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在質和量兩方面都在不斷提高,文化服務卻沒有跟上文化需求。這是影響消費水平與結構的關鍵原因之一。其實,河南文化消費的潛力很大,但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定位及功能單一,適應不了市場需求,與居民的多維文化消費預期產生較大落差。再加上消費引導的缺乏,多元文化消費需求沒有得到全面啟動。河南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部門所蘊涵的巨大經濟潛能還遠遠沒有釋放出來,其所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還遠遠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文化服務的規模、種類和質量不適應社會消費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變化的需要,阻礙了消費需求的擴大,潛在的服務需求更不可能被開發出來。例如,文化產業市場發育不健全,上檔次的綜合性經營場所少;地方戲曲創新能力較差,劇目不能推陳出新,很難吸引年輕觀眾看戲;民族文化產業創意不夠、適銷對路的高精尖產品不多等等。再如伴隨上網人數和中文網站的“爆炸式”增長,網絡內容信息相對貧乏的狀況日益凸現,網絡文學缺乏創新,優秀原創作品如鳳毛麟角,大量重復、沒有價值的垃圾信息充斥網絡浪費著網絡資源。這樣的內容產業很難滿足消費者需求。
從環節上來分,文化產品市場包括文化產品的供給、流通和消費三大市場。著力激活文化市場,必須以構筑和完善供給、流通和消費三大文化市場體系為基礎,更新思想觀念,強化市場意識,打破按部門、按行政級次、行政區劃分配文化資源和產品的傳統體制,打破條塊分割、行業壟斷、地區封鎖、城鄉分離的市場格局,形成大文化發展新格局,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一、完善供給市場
要繁榮和發展河南的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創作,可以通過建立生產基地、文化園區解決文化產品供給不足的問題。和其他領域的投資一樣文化產業領域的投資也有風險。投資生產不適應社會需求的文化產品,同樣會沒有市場。所以,文化產業的投資者和經營者,必須根據對河南文化產品的需求量和供給能力的準確分析預測,通過行業協會的溝通,集聚資本、人才和技術,進行文化產品的供給創新,研制有效吸引消費欲望的新文化產品。要多生產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精神產品,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方面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文化產品要做到傳統與創新、高雅與通俗、自娛性與公益性、教育與娛樂相結合。用傳統文化項目和相關文化消費設施來建設功能區域,突破單體企業、局部景點、簡單觀光的思想局限,用文化厚度延長外來消費群體的消費時間,全面加大文化的增值服務。在供給創新過程中,要注意避免了無新意的文化產品的一哄而起、一窩蜂的混亂局面。在產品生產動作上,要注重市場需求,遵循市場規律,降低成本,講求效益。
二、完善流通市場
主要以文化教育、大眾傳播和推廣普及為代表的應用性或“中介型”再創造活動,是精神文化的再生產。它是將科學理論、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文化創新成果推向社會,通過對公眾進行宣傳普及或制定相應政策等加以實施,進一步實現和檢驗原創型文化產品的價值,同時也對其作出豐富和發展。在發展涉外文化產業方面,既要有自己的品牌,也要有自己的中介機構。要建立健全市場中介機構和行業組織,發展和完善經紀、、評估、鑒定、推介、咨詢、拍賣等中介機構,推行知識產權、市場開發、市場調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詢等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化程度。建立和扶持河南省演出業協會、河南省音像制品分銷商會、河南省民營企業文化協會等中介組織,充分發揮文化中介組織在管理、協調、組織、監督方面的作用。統一文化市場管理,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改造傳統業態和網絡,深化國有發行企業改革,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和電影院線等現代流通組織形式。我省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會展業,打造文化交流和貿易平臺。積極推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和電影院線建設,建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現代市場營銷體系。應選擇文化產品的主要集散地建立若干個大型中心市場和專業批發市場。加快文化產品供應樞紐建設速度,鋪設分布國內國際主要目標市場的經銷網絡。要打造外向型文化產業,真正規模化地“走出去”,有適度單品數量的文化產品物流倉儲樞紐是必要的硬件條件。興起于本地消費,擴展于外地、外國消費,對上是數千家生產制作者,對下是數萬個銷售網點,進一步還會有境外目標市場的供應,現實和將來的需要使供應樞紐地位日顯重要,該機構與河南文化資源信息系統相連,有現代網絡設備支持的后臺定單處理系統;有針對目標市場的習慣和規則,對文化產品進行加工裝潢的車間;有高標準物流配送的能力。供應樞紐既是對上游和下游產業的服務機構,又是令文化產品提高適銷性、實現增值的產業部門。
三、完善消費市場
消費既是文化生產的終點,也是新的生產的起點。文化產業的全球化競爭是一種綜合實力的競爭,對資源配置的國際化程度需要也越來越高。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河南文化產業必須在競爭中尋求合作與發展,把國內資源、國內市場和政府指令轉化為同時依賴和開發國內與國際兩種資源、兩種市場。以社會和大眾的文化消費和精神生活為代表的大眾文化參與活動,是推動文化生產力發展的原動力。要充分尊重并落實人民群眾的文化主體權利,始終面向大眾、貼近大眾,形成文化生產與消費“良性互動、和諧發展”的局面。文化產業要樹立專業設計、為不同市場開展定制改造業務的意識。尤其在出版物、工藝品、紀念品、旅游商品、表演和網絡媒體的信息等,都要從目標市場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居民的文化需求是拉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動力,要在不斷提高居民收入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引導居民消費來促進發展,如演出票價位高的問題,演出單位可嘗試“薄利多銷”的經營模式,每周或每月推出優惠日,讓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夠有機會享受到文化產業發展的成果。重視文化消費對文化產業的促進作用,通過舉辦重大文化節慶活動,積極引導群眾文化消費,努力提高文化消費水平,不斷擴大文化市場需求。加強對文化消費方向和層次的引導,對消遣型娛樂文化消費引導向健康向上、寓教于樂的方向發展,著力點放在引導到發展型、智力型和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文化消費上。根據當前市場的特點,目前可重點培育以便利、綜合和高效為特點的雙休日文化消費,以專業知識為特色的博物館文化消費,以互聯網為手段的電子圖書、家庭影院消費。消費群的問題。重視消費群體,尤其是青少年,他們是新興文化產業的消費主體,比如網絡、動漫、影視、流行歌曲等都是如此,要特別關注青少年的審美、需求、特征,把青少年作為主流群體的研究對象。
四、強化市場管理
一是要運用法律手段、政策手段來規范文化市場。文化產業的發展不能沒有法治環境,不能離開政策扶持和引導。要把市場管理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應盡快出臺有關文化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和相應政策,使有關職能部門能運用法律手段和政策手段規范文化市場,使文化市場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
二是要運用行政手段干預文化市場。政府應著重于宏觀調控、正面引導和對非法經營活動的取締和打擊,著重于理順文化市場管理體制,使文化經營活動健康有序地發展。要通過行政手段,限制那些不符合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需要的東西進入文化市場。
三是要運用宣傳輿論、教育手段引導文化市場。要對文化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進行教育和引導。要通過政府行為,運用各種手段,正確引導文化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引導文化市場的消費走向和審美取向,從而推動文化市場在有序中繁榮發展。
- 上一篇:小議道路運輸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 下一篇:小議新經濟下呼喚住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