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科學發展觀與目前我國經濟戰略聯系

時間:2022-12-25 09:04:00

導語:剖析科學發展觀與目前我國經濟戰略聯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科學發展觀與目前我國經濟戰略聯系

一、新階段面臨的新任務和存在的問題對中國經濟戰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因為,我國己經進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更是提出要到2020年,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的新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七大順應形勢發展和人民意愿,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對2020年的奮斗目標進行了充實完善,并作出了重要部署。如,實現人均GDP翻兩番,顯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等,這些任務只能通過艱苦的努力才能達到。這是因為,新階段中國還面臨許多突出的問題:一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主要包括需求結構不協調、產業結構不協調、城鄉發展不協調,以及地區發展差距、個人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和經濟整體運行效率不高;二是需要破解存在的一些“兩難”的矛盾,如在新階段需要解決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矛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高投入的矛盾、保持經濟穩定安全與深化改革開放的矛盾;三是面臨國外強有力的挑戰,特別是面臨全球化的挑戰、發達國家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挑戰、廉價勞動力的挑戰;同時,在我國社會總體形勢平穩的同時,一些不穩定因素還長期存在并有所增加。面對這些不和諧問題,應該用發展的方法予以解決,這既是我們黨在長期執政中經過艱辛探索所積累的一條成功經驗,也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遵循的原則。

如果把上述經濟社會問題從經濟戰略方面予以歸納,可以說,由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基本上是摸著石頭過河,一些戰略舉措和相關的一些經濟戰略,往往是針對當時顯露的一些突出問題而提出的。這樣一來,提出的某些經濟戰略難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有些經濟戰略雖然很有針對性,但由于對經濟的運行及其長遠發展缺乏系統的分析,往往存在腳痛醫腳、頭痛治頭的現象。二是有些經濟戰略雖然設想很好,但在實際中卻很難執行,使存在的問題不但沒能得到更好地解決,有的甚至進一步加深了。三是經濟發展中的一些老問題依然非常突出,說明原有的經濟戰略仍然在執行。四是經濟發展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突出問題。比如,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基尼系數己經超過了國際警戒線;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資源瓶頸約束日益增大等。

上述存在的問題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也不是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問題。因此,很有必要從整體的高度系統地分析中國經濟戰略存在的問題,及其需要調整的走向。我們正在經歷著由“傳統社會發展戰略”向“新的科學的社會發展戰略”的調整。

二、科學發展觀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戰略的調整指明了方向

為什么說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呢?這就要從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務談起。

發展是第一要務,沒有發展一切將無從談起。而發展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發展中,必須辯證地理解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因此,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統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而貫徹科學發展觀又必須堅持經濟發展的基礎地位。因此,只有使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黨執政興國才有穩固根基,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才有雄厚基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有現實可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有根本前提。

這樣一來,科學發展觀就成為了我國制定正確的經濟戰略的指導觀。那它為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的經濟戰略調整又指明了什么樣的方向呢?

一是科學發展觀為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顯而易見的問題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原則。對于這些問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顯然要堅持全面協調的原則。“單打一”可能在短期內有效,但在長期時間內不一定有效。例如,三次基本產業結構不夠協調,長期存在農業相對滯后、工業比重過高、服務業比重過低的狀況。這是在片面工業化戰略指導下出現的結果。如果認為解決服務業比重低的問題只要增加對第三產業的投資即可,這顯然把問題簡單化了。實際上,解決服務業比重過低的問題,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需要對“三農”問題、工業問題和服務業問題進行系統分析,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才能做出統籌安排——確立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新型工業化戰略。又如,解決個人收入過分懸殊問題,在中國也不是簡單地通過收入再分配手段就能解決的問題,它與中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這些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但實際上是帶有全局性、長遠性的結構性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靠“單打一”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確立可行的發展戰略,做到統籌兼顧,方能得到切實解決;二是科學發展觀為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兩難矛盾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原則。比如,解決提高增長質量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矛盾,必須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加以解決;三是科學發展觀為應對國際挑戰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原則。例如,如何應對發達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的挑戰,科學發展觀提出,要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就應當正確處理好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關系,以及自主開發與引進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關系。總的來說,確立或調整經濟發展戰略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方能解決經濟中帶有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的戰略問題。

總體上來講,以科學發展觀指導中國經濟戰略,就是要推動實施以人為本的經濟戰略、全面發展的經濟戰略、協調發展的經濟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戰略。

以人為本的中國經濟戰略,具體地說,“就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就是要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這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指導方針,也是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從全社會范圍來看,要比較充分地滿足人們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有相應的物質基礎和社會條件,這只能是一個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不能要求過急。現在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無論生產力發展和物質財富的積累,還是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完善,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還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處理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同時也要看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所以,應當從現在的具體事情做起,把以人為本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中。

正確的經濟戰略要求全面的、協調的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經濟戰略應該把全面發展和協調發展貫穿始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幾個統籌兼顧既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也是對全面發展經濟戰略的具體解釋。協調發展的中國經濟戰略應由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形成合力的一系列具體戰略所組成,這些具體戰略結合在一起,追求的是綜合效率的提高,國民經濟整體實力的增強,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的不斷上升。

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戰略,就是要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的永續發展。要從主要注重物質資料的增長轉到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從單純追求數量擴張到數量、質量、結構、效益兼顧;從主要注重靜態資源配置轉到注重動態資源配置,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以科學發展觀指導中國經濟戰略的重大意義

第一,科學發展觀是著眼中國又面向世界提出的重大理論成果,以科學發展觀指導中國經濟戰略的選擇與調整本身就是理論創新。

科學發展觀借鑒了世界各國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教訓及認識成果。由于西方發達國家發展觀的不斷演變和逐漸趨于成熟合理,這些國家的經濟戰略也隨之調整并逐漸完善,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整體水平提高。科學發展觀吸納了人類歷史上關于人的學說的有益成果,以人為本汲取了我國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義思想的合理因素,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人文精神的意蘊。同時,科學發展觀汲取了世界各國關于社會建設的經驗和成果。由此可見,科學發展觀既強調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理想和基本制度,善于獨立自主地搞建設,又強調要在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充分運用當今世界包括資本主義的發展經驗和成果來發展自己;既強調要充分利用世界市場和資源來發展自己,又強調要負起對世界應有的責任,讓世界受益于中國的發展;既強調中國選擇自己政治發展模式的合理性,又強調要善于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強調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強調要大力學習一切優秀的外來文化;既強調中國的崛起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又強調要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歸結起來,科學發展觀不是經濟發展的單贏發展觀,而是對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與時俱進,也是對西方工業化國家傳統發展觀的根本性創新。由此可知,科學發展是與時俱進的發展,所以,由此制定的經濟戰略也是與時俱進的發展戰略。

第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制定中國經濟戰略能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目前我國社會兩大突出矛盾又演化為一系列具體矛盾,即不和諧,諸如“看病貴、上學難、房價高、收入差距大”等社會問題,鐵路、電力、石油、電信、民航、郵政、鹽業和市政等行業壟斷問題,官員權力腐敗嚴重、干群關系緊張、弱勢群體權益缺乏保障等焦點問題。這些不和諧如果得不到有效緩解和妥善應對,必然成為改革攻堅階段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同時,在上述不和諧中,因經濟發展和利益調整引發的利益矛盾已經是社會矛盾的主流形態,這種矛盾不僅是最復雜、最普遍和最突出的矛盾,同時也是令人民群眾最為關注的矛盾。而根據科學發展觀制定的經濟戰略正是實現這些目標的保障: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戰略始終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不斷為人民群眾謀取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為人民群眾素質的提高和人的潛能的發揮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和制度保障;全面發展的經濟戰略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的同時,大力推進政治、文化、生態環境等各方面的建設;協調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始終要以“統籌兼顧”來推進各項改革,努力實現宏觀經濟改革和微觀經濟改革相協調,經濟領域改革和社會領域改革相協調,城市改革和農村改革相協調,經濟制度改革和政治制度改革相協調,確保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就是在現代建設中,將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和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