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開發式扶貧的拓展與完善
時間:2022-05-12 01:02:00
導語:小議開發式扶貧的拓展與完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對于是否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存在不同看法。文章認為:國際經驗與國內實踐表明,開發式扶貧方針是我國政府農村扶貧政策的核心和基礎,必須堅持。但是,在新的形勢下,開發式扶貧也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進行完善與拓展。
關鍵詞:開發式扶貧方針;參與式扶貧體系;完善與拓展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中期評估結果顯示,綱要實施5年來,全國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由2927萬減少到2365萬,減少了562萬;低收入貧困人口從6102萬減少到4067萬,減少了2035萬。同時,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進步。論文百事通2005年,時任世界銀行行長保羅?沃爾福威茨在訪問中國時說:“自1980年以來,中國的脫貧人口在發展中國家脫貧人口中占75%,這是一個驚人的事實,中國的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與此同時,數據也顯示,我國減少貧困人口的速度明顯趨緩。20世紀80年代,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年均減少1370萬;90年代年均減少620萬,進入2l世紀年均減少只有150萬。于是,對如何解決剩下的2000多萬絕對貧困人口的問題,有關討論提出了多種解決辦法,集中在兩個方面:一種觀點認為開發式扶貧為主的方針已不適應新階段的扶貧形勢,扶貧應以救濟救助為主。目前農村有2000多萬貧困人口,只要國家財政給每個貧困人口提供1000元生活保障,也就是每年拿出200多億元,農村的貧困問題就可以徹底地解決。另一種觀點認為,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于統籌城鄉發展、消除農村貧困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簡單地用低保的方式解決現有2000多萬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否定開發式扶貧方針,這種觀點并不符合我國農村目前貧困問題的實際,也不符合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的基本方針,不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筆者在同意后一種觀點的同時認為:國際經驗與國內實踐表明,開發式扶貧方針是我國政府農村扶貧政策的核心和基礎,必須堅持。但是,在新的形勢下,開發式扶貧也表現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進行完善與拓展。
一、堅持開發式扶貧的必然性
回顧我國扶貧工作的歷程,根據推動減貧的主要手段,可以劃分為三大階段:一是從建國至改革開放前(1949~1978年),我國基本采取傳統的社會救濟扶貧方針,政府通過一系列強制手段和制度變革實現城鄉居民之間分配平均化,總體上避免了貧困程度的加深;二是1978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通過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增長實現大規模減緩貧困,這一階段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三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全國范圍內開始了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開發,逐步形成了我國農村扶貧的基本方針,即開發式扶貧。
開發式扶貧是對過去傳統的救濟式扶貧的改革與調整。經多年的實踐,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政府農村扶貧政策的核心和基礎。2001年我國政府公布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白皮書》指出,開發式扶貧的方針,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支持、鼓勵貧困地區干部群眾改善生產條件,開發當地資源,發展商品生產,增強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據此,開發式扶貧方針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內容:(1)倡導和鼓勵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克服貧困農戶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2)針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薄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國家安排必要的以工代賑資金,鼓勵、支持貧困農戶投工投勞,開展農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3)國家安排優惠的扶貧專項貼息貸款,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重點幫助貧困地區、貧困農戶發展以市場為導向的種植業、養殖業以及相應的加工業項目,促進增產增收;(4)開展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農戶的科技文化素質,增強自我發展能力;(5)扶貧開發與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相結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農戶的發展后勁。
從國內外實踐看,二十多年扶貧開發的巨大成就證明了這一扶貧方針的正確性?,F階段乃至一個更長的時期,我國扶貧工作仍然需要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為主的方針。
首先,開發式扶貧符合目前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的實際構成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分析研究,在目前農村2000多萬尚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中,只有7%是喪失勞動能力需要救濟救助的。而93%是有勞動能力、可以通過開發式扶貧脫貧致富的。同時,這2000多萬人并不是一個固定的群體,其中87%在l億多人的群體中波動出現。國務院扶貧辦通過建檔立卡,基本摸清各地扶貧工作對象的總量為10698.9萬人。只有逐步提高這1億多人的自我發展能力,才有可能穩定地解決貧困問題。
其次,開發式扶貧不僅是為了解決貧困農戶的溫飽問題,而且是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基礎。解決貧困問題,最根本的要靠發展。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方針。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以救濟救助為主,顯然難以達到這個目標。而且,過于強調以救濟救助為主,不利于貧困人群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開發式扶貧已成為國際反貧困領域的共識。是采取救濟救助的辦法,還是實行開發式扶貧,在國際反貧困領域一直存在爭論?,F在,即使是實行普遍福利制度的西方國家,也在對過度的社會保障進行檢討,強調通過加強培訓、促進就業等方式幫助有勞動能力的人擺脫貧困。經過幾十年實踐,美國經濟學界和政府在扶貧問題上形成的主流認識是,必須以提高貧困群體的自我發展能力為主。2004年5月,世界銀行在上海召開全球扶貧大會,就是肯定和推廣我國政府主導的大規模開發式扶貧的經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我國共建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也是為了推廣中國的扶貧模式。
國際經驗進一步顯示,無償援助或補貼無益于窮人的發展和擺脫貧窮,反而會助長他們的依賴思想。應當使扶貧項目最終能促使窮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從而使其經濟發展即使在外力援助撤出以后仍能持續進行(外力幫助在開始階段不可缺少)。只有采取措施從以下方面建立和培養窮人的能力和素質,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窮人的貧困問題,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這些能力和素質包括:認識到擺脫貧窮主要靠自己,而不單靠外援;掌握實施發展項目的必要認識;挖掘自己的資源,如儲蓄,從小規模項目開始,然后再利用外部資源;獲得管理和技術技能,包括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會計知識和有關生產技術等;建立能保證窮人有充分參與機會的組織,發展橫向和縱向聯合,形成組織網絡;學會使用政治手段,如爭取實施法律賦予的權利,向政府爭取新權利,與各種盤剝作斗爭,讓社會能耐心傾聽窮人的要求等。這些是救濟式扶貧方式無法達到的。
當然,應該看到的是,傳統的開發式扶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未能覆蓋全部貧困人口;相對注重生產性活動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對貧困群體的人力資源開發及能力培養關注不夠;扶貧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全過程貧困人口參與不足;總體上扶貧效果可持續性不足等。因此,在新的形勢下,開發式扶貧的內容需要拓展和完善。
二、開發式扶貧的內容拓展與完善
(一)以人力資源開發為重點,增加人力資本投資,提高貧困人口的能力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因素是人。重視教育和教育設施投資,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術培訓,對貧困地區進行人力資源開發,是世界各國扶持貧困地區發展的普遍經驗之一。研究表明,貧困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除了經濟收入的差距以外,更顯著的是人的思想觀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化、勞動、技術素質和創業精神的差距。因此,進行貧困地區的人力資源開發,從長遠看是減輕貧困的根本性措施。馬來西亞在20世紀70~80年代,發展經濟和減輕貧困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其中對教育的投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從60年代中期起,馬來西亞政府就開始增加教育投資。70年代初馬來西亞實行新經濟政策后,1972~1977年間,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資占國家財政預算總額的22%,提高了國民教育水平。1987年全體國民平均受學校教育的時間,男子為7.5年,女子為6年。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從1970年的50%降至15%。教育對貧困的減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他國家或地區(如印度尼西亞、韓國、我國臺灣、泰國等)的經驗也都證明了教育投資對于經濟發展和減輕貧困的重要作用。
根據新的扶貧任務,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人力資本開發主要包括:一是在繼續從事自然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通過實用技術的教育來增強開發的技術含量。這樣既可以提高資源開發的效率,又可以更多地順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二是增強農民適應市場、參與競爭的能力。三是提高貧困人口流動與就業能力,這是今后人力資本開發的主要方向。
目前在扶貧工作中,能力建設的主要障礙,一是觀念:扶貧規劃長期以來是上級行政部門及技術支持部門操作和控制的過程,缺乏以農民為主體和中心的工作經驗,對村級參與式規劃還存有疑慮。目前,14.8萬個重點扶持貧困村作出了各種各樣的規劃,如何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統一認識。二是支持村級參與式規劃及其實施的能力建設還是空白:一方面,扶貧系統領導部門能力與技能的建設亟須加強。很多扶貧領導部門的有關人士對村級參與式規劃、實施等缺乏必要的認識和知識。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以往的扶貧方法上。另一方面,村民是村級扶貧規劃與實施的主體,也是扶貧的主要對象。幾乎所有的村民都不知道參與式,更不要說參與式的真正含義和具體操作方法。村民對參與式的理解就是投勞、投工參加到項目實施中。能力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給予重視,始終貫穿扶貧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二)構建參與式扶貧體系。促進貧困村自組織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
就貧困村而言,參與式扶貧體系建設的基本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以行政村為基礎,采用參與式的理念、原則和方法,組織、引導、發動群眾制定、實施、管理貧困村扶貧開發規劃,并監測、評價每一個項目的質量、效果和影響;二是以參與式村級扶貧開發規劃為載體,培育基層組織參與扶貧開發的程度和能力。參與式扶貧體系建設的主要對策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參與式村級扶貧開發規劃的質量;轉變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方式與運行機制,充分發揮貧困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在參與式扶貧開發中的作用;為參與式村級扶貧開發規劃實施管理小組和監測評價小組真正發揮作用提供制度支持;將培育貧困村基層組織參與扶貧開發作為黨政機關定點扶貧的重要工作內容;以參與式扶貧開發規劃為載體,全面提高貧困村現有基層組織的參與和管理能力;圍繞扶貧開發規劃項目的實施管理、監測評價,以及其他經濟社會發展活動開展有效的培訓;加強貧困村基層組織參與扶貧開發的制度建設。
(三)注重建立和完善社會安全網
對于大多數貧困地區來說,開發式扶貧是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徑。但那些處于極端貧困狀態的窮人,或沒有勞動能力而又無人贍養的老人、兒童、殘疾人等,并不能從開發式扶貧中直接受益。由政府直接向窮人發放救濟食品或衣物,是解決這部分人溫飽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對于全部或部分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口,應當主要依靠社會安全網的建立來進行減貧。社會安全網的建立和完善,主要措施應包括:以保障城鄉居民的最低限度生存需求為宗旨,通過認真的調查研究來確定合理的保障標準;擴大保障面,爭取將所有應保人口都納入保障的范圍;在城市地區,應以完善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保險制度為核心;在農村地區,采取措施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資金的籌集機制,增加上層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轉移支付力度,加強社會統籌的程度。
(四)穩妥推進移民搬遷
對于部分居住在自然資源貧乏、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生態極度脆弱、基本不具備人類生存條件、極端偏遠地區的貧困人口,無論開發式扶貧還是救濟式扶貧都難以見效。只有在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基礎上,從教育和培訓人手,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勞動技能,向資源比較豐富、具備生產潛力的地區遷移,實行移民搬遷。
- 上一篇:信息產業對產業升級的作用詮釋
- 下一篇:小議生產要素分配的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