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與內需
時間:2022-03-08 05:34:00
導語:消費券與內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消費券發放的背景
隨著杭州、成都、南京、寧波、武漢等城市紛紛向本地市民或是外地游客發放或計劃發放各種形式的消費券,消費券似乎已經涌上風口浪尖。2009年的春節,作為拉動內需的政府手段,發放消費券成了人民過年之余,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消費券是專用券的一種,為實現經濟政策的工具之一。當經濟不景氣導致民間消費能力大幅衰退時,政府或者企業發放給人民消費券,作為人民未來消費時的支付憑證,期待借由增加民眾的購買力與消費欲望的方式以振興消費活動,甚而進一步帶動生產與投資等活動的成長,加速景氣的復蘇。”在金融危機持續影響下,到2009年,在亞洲地區,日本、臺灣、泰國都發放過消費券,而中國這場“消費券風波”也引起了各界激烈的討論。
中國人歷來有著儲蓄的文化傳統,錢存在銀行從收益來看的確很低,但是有個好處,支取方便,而且任何時候都不會損失本金。即使是定期,中途取錢的損失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利息。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2009年的全球智庫峰會上表示,中國居民消費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趨勢很明顯,而中國的儲蓄率從1992年的36.3%,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51.3%,上升15個百分點。政府發放消費券的初衷是為了鼓勵大家消費,增加購買力,以達到刺激經濟,拉動內需的目的,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把老百姓打算儲蓄的錢變到消費上面來。在國內,消費券主要有“政府消費券、社會消費券、旅游消費券、轉移性消費券和教育培訓消費券”5大種類,相關企業發行的一般為抵金券,其消費券的面值一般為100元,也有20元面值的社會消費券。消費券的功能與現金一樣,但只能用來買商品,不能兌換成現金。消費券一般都會指定購物地點,在指定的商場才可以購買商品,而且要一次性消費完畢,不設找零。
2消費券在社會引起的熱烈討論
對于發放消費券的作用,在經濟學家的口中褒貶不一。反對的一方認為,拉動內需需要的是長久的作用,并非短期的效果,而消費券只能帶來短暫的或者說是一次性的效果,如果沒有后續資金的繼續投入,之前引起的消費熱潮將會嘎然而止,這與政府發放消費券期望達到拉動內需的初衷不符。而且,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消費券實質為一種變相流通的貨幣,允許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這會對中央的貨幣發行權和財政權造成巨大的沖擊。地方政府發行多少消費券是難以統計的,經濟數據的不確定會導致中央統計數據的不準確,不準確的數據指導下會影響國家的宏觀決策。再者,消費券可能與消費者計劃中的其他支出相互替代,反而致使本應該自己消費的商品由政府買了單,而消費者自己并沒有增加過多的消費支出。比如一些生活必須品,有沒有消費券,老百姓都是要消費這些東西的,那么使用消費券購買了這些物品,而本來用于購買這些物品的錢就剩余下來。如果說剩余下來的錢去消費了其他物品,這倒也是促進了消費。但是在儲蓄率這么高的背景下,相信大多數的人是將節約下來的錢用于儲蓄,這樣反而更是降低了消費率。對于消費券本身來說,它的發放也存在諸多問題。地方財政寬松的地區,可以自我消化,惠及民眾。但是如果有些地方為了體現政績,也是一味的跟風發放消費券,自身根本無法承兌,使民眾利益受到損失,這樣極易引發一些群體事件,給社會穩定造成影響。對于能夠消化的地區,消費券該怎么發?以什么形式發?發放時間段怎么確定?使用期限為多少才合理?這些都是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好,將會給社會公平帶來更多的隱患。
支持的一方自然也是有支持的理由。通過發放消費券消費的多是快消型產品,這類產品成本較低、生產周期較短,消費者在購買后能在短期內拉動相關廠商乃至整個產業鏈的運作,使這些產業的需求迅速增長。所以,如果全國范圍內發放消費券的話,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重大利好。而且,消費券的金額是有限的,人們在購買大多數產品的時候,除了使用消費券以外,大都還需要自己再另外掏錢支付一部分,這樣變相的就將人們打算儲蓄的錢轉化到了消費上面。根據西方經濟學的乘數效應理論,“乘數效應(MultiplierEffect),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變量的增減所引起的經濟總量變化的連鎖反應程度,在經濟學中,乘數效應完整地說應該叫支出/收入乘數效應,是指支出的變化導致經濟總需求與其成相關比例的變化,是宏觀經濟學的一個概念,也是一種宏觀經濟調控手段。”據中投顧問數據調查顯示,杭州市第一批消費券的跟蹤統計中,2041萬元的消費券帶動了4207萬元的消費額,拉動放大效應為2.06倍。在家電產品上的拉動效應更是高達5.4倍。這“2.06倍”,和“5.4倍”便是“乘數效應”。據有關媒體披露,成都市在去年12月份向37.91萬人每人發放100元消費券,當地消費券轉化為真實消費的比率接近100%,乘數效應明顯。這樣自然是論證了發放消費券能夠很快的帶動社會經濟的增長,給疲軟的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以往過年過節,政府通常采用發放紅包、現金等方式來貼補困難群眾。有些群眾領到錢以后,并不用于消費,而是將錢儲蓄起來,這樣雖然是給群眾帶來了實惠,但并沒有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沒有刺激消費。而采用發放消費券以后,由于消費券沒有辦法兌換現金,所以人們只能用于購買消費,政府的發放才真正落實到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來。
對于消費券的作用,不僅在經濟學家中引起了意見的不統一,在普通老百姓中也是引起了一些爭議。當然,政府的舉措是受到了大家的肯定,由政府買單,刺激大家消費,初衷肯定是為了老百姓著想的。而老百姓口中也是有抱怨,這些抱怨大多來自領取消費券的資格、數量和消費券使用的范圍。比如在成都,消費券的發放并非“人人有份”,這種發放上的不均引起了一些人的質疑。什么樣的群眾才有資格領取消費券呢?在使用范圍上,消費券有規定的使用范圍、企業、和日期,這又給百姓帶來一種什么困擾呢?舉個例子,我打算在今年購置一臺電視機,現在我領到了一張家電的消費券,可以為我的購買省下一百塊錢,這本身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但是我的初步打算是在10月份經濟比較寬松的時候購買,但這張消費券是在7月份就過期了,這就有些讓我進退兩難了。類似于這樣的困擾肯定還是很多,有了困擾出現以后,發放的消費券是否都能夠用出去就值得考慮了。
3對消費券的客觀評價
不管這場消費券的爭論結果是怎樣,從發放消費券的實際效果上,成都、杭州的消費券回收率基本達到百分之百,我們可以看到老百姓對于消費券的使用積極性,應該說消費券的發放,對拉動內需來說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于作用的大小,還是要看消費券發放的范圍和百姓使用的地方。如果是拿消費券去購買油鹽醬醋、去理發,那么這些消費券很有可能就變成了純收入存進了銀行,沒有起到“乘數效應”。如果拿去買衣服、買電器,那么服裝廠或家電廠在增加需求量后,會去購買原料,生產機器等,進一步擴大生產,那么拉動內需,振興經濟的目的就達到了。發放消費券本來就是一種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應急性措施,是一個治標的辦法,沒有人期待它去解決本質上的問題。如果眼前的這個坎都過不去,經濟失速了,失業加劇了,社會不穩定了,哪里還有環境去實行治本之策呢?一個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基本健全的社會保障系統可不是三年五載就能夠建成的。所以,發放消費券能夠在短期內為經濟復蘇打下基礎。
如果不從拉動內需的角度來看,消費券的發放還有另外一層的含義,是政府在社會分配不均及再分配未果的基礎上,對低收入人群的一種社會補貼,是社會福利的另一種體現。畢竟,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才是影響我國居民消費增長、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陳國忠.對消費券的認識和規范建議.河北金融,2008,(02).
[2]徐偉:消費券僅僅是刺激消費的權宜之計[N].中國經濟時報,20090218.
[3]左小蕾.消費券政策應該慎用[J].中國外資,2009,(03)
[4]H•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六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摘要:杭州、成都等各大城市陸續發放消費券,目的是為了刺激消費市場,振興經濟。而社會各界對消費券的反應不一,支持聲反對聲此起彼伏。總結了各界對消費券的不同觀點,對消費券的利弊作了一個客觀的評價。
關鍵詞:消費券;拉動內需
精品范文
10消費心理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