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條件南南合作論文

時間:2022-04-03 08:58:00

導語:全球化條件南南合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球化條件南南合作論文

南南合作是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是發展和加強發展中國家經濟獨立和實現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工具,也是確保發展中國家公平而有效地參與新興全球經濟的辦法之一。(注:引自《哈瓦那行動綱領》,首屆南方首腦會議文件,77國集團網頁,,2001年10月1日。)隨著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中國家加快了南南合作的步伐。

當前南南合作的特點

南南合作在發展中國家的歷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進入21世紀后,南南合作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并體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一)全球性南南合作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

1.全球性南南合作繼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冷戰后,由于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分化、國際地位下降,全球性的發展中國家組織(如不結盟運動、77國集團等)的影響力也一度有所下降,在南北對話中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盡管如此,發展中國家作為舊國際秩序的“反叛者”,從來沒有停止過要求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國際新秩序的斗爭。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發展中國家的邊緣化地位使得它們反對舊國際秩序下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標準的要求更加迫切。

近幾年來,發展中國家加強了在全球范圍內的團結,不結盟運動、77國集團、15國集團等又重新趨于活躍。2000年4月,77國集團在古巴召開了自1964年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首腦會議,會議發表的《南方首腦會議宣言》和《哈瓦那行動綱領》指明了發展中國家今后發展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5國集團近年來基本保持了每年一屆的首腦會議,成為一支推動南南合作的重要力量。不結盟運動是最早成立的全球性南南合作組織,近期遇到的困難較多,不少人尤其是西方一些人認為不結盟運動已經過時,不結盟運動應該消亡。盡管如此,不結盟運動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注:“BackgroundInformationonⅩⅢNAMSummit,”KualaLumpur,20—25February2003,不結盟運動英文網址,.za,2002年8月5日。)

2.發展中大國在南南合作中的作用繼續增強

近年來,南非、馬來西亞、伊朗、古巴、委內瑞拉、哥倫比亞、阿爾及利亞等發展中大國在維護發展中國家權益方面的作用明顯增強。南非自1998年擔任不結盟運動主席國后,不僅積極協調和推動不結盟運動事務,而且還主持召開了一系列國際會議,如世界種族主義大會、亞洲和非洲論壇會議、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等。伊朗于2000年正式加入15國集團后,2001年當選為77國集團主席國,除積極協調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外,還積極推進“文明對話”,在南南合作中的作用明顯增強。設在馬來西亞的“第三世界網絡”(TheThirdWorldNetwork)在動員發展中國家輿論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2003年馬來西亞將接替南非成為不結盟運動的主席國。在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中,發展中大國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巴西在南方共同市場、南非在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埃及在東南非共同市場中都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聯合國推動南南合作的作用明顯增強

近年來,聯合國加大了推動南南合作的力度。在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通過的關于南南經濟和技術合作的重要決議就有:1991年12月19日通過的《關于發展中國家間技術合作》的第46/159號決議、1994年12月19日通過的《關于聯合國南南合作會議》的第49/96號決議、1995年12月20日通過的《關于發展中國家間經濟和技術合作及聯合國南南合作會議》的第50/119號決議等。1995年6月,聯合國確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與技術合作的9項新方針也對南南合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近年來,聯合國不僅推動建立各種南南合作網,而且還竭力推動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間的合作,資助發展中國家召開了亞非合作論壇等不少強化南南合作的會議。

4.南南合作更加靈活多樣

(1)以專題為主的南南或泛南南合作勢頭加強。目前,發展中國家在人權、環境、限制小武器銷售等方面采取合作措施,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2)南北合作組織或南北對話會議成為南南合作的重要場所。隨著歐非首腦會議、美國與非洲面向21世紀伙伴關系會議等南北性合作會議的召開,發展中國家在會議召開前往往首先協調立場,以便爭取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條件

(二)區域性南南合作步伐明顯加快

在全球化挑戰面前,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合作在廣度、深度和多樣性等方面均有較大發展。新的地區經濟合作組織不斷出現,原有地區經濟合作組織不斷推出新的合作領域。目前,地區一體化組織遍布亞非拉各洲。

在亞洲,東南亞的經濟一體化進展較快。東盟除三年一次的首腦會議外,自1996年起還多次舉行非正式首腦會議,除就加快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東盟投資區進程做出一系列決議外,東盟還在加強湄公河流域經濟合作、建設“電子東盟”等方面加強了合作,是發展中國家中經濟一體化進展最快的地區。2001年底東盟又與中國共同商定了在10年內成立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設想。(注:《中國東盟貿易區仍障礙重重》,BBC中文網,www.bbc.co.uk,2001年11月6日。)在中東地區,海灣六國經濟一體化的步伐有所加快。2001年12月,海灣合作委員會首腦會議決定建立海合會國家關稅聯盟,啟動日期從原計劃的2005年提前到2003年,并在原則上批準2010年起實行海合會國家統一貨幣。(注:《海合會國家第22屆首腦會議閉幕》,,2002年1月1日。)盡管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沖突不斷,但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仍在重重困難中尋求加強經濟合作的方法,2002年1月聯盟首腦會議后發表的《加德滿都宣言》決定在2002年底前制定出有關在該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框架協議,為建立南亞自由貿易區創造條件。(注:《南盟首腦會議綜述:加強合作共同發展》,,2002年1月6日。)

在拉美,目前已形成以南方共同市場、安第斯共同體、加勒比共同體、中美洲共同市場等為核心的地區集團化結構,并在各地區集團之間表現出互動和互融的勢頭。作為整個拉美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協調、指導機構,拉美一體化協會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拉美一體化組織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共同市場(簡稱南共市),該組織自組建以來表現出強大的活力,成員間貿易額從1990年的41.3億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03.5億美元。(注:本文拉美、非洲和中東地區集團間貿易統計數字均來源于: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00,Washington,D.C.,December1999。)近期,受阿根廷經濟危機的影響,南共市的這一發展勢頭受到一定阻礙,南共市相互出口額從2000年的177.11億美元降到2001年的160.43億美元,降幅達9.4%。盡管如此,2001年12月舉行的南方共同市場首腦會議仍表示要積極推進南共市貿易自由化的發展。此外,2001年南共市還與南美洲另一經濟集團安第斯國家共同體(簡稱安共體)就建立兩大地區自由貿易區問題進行了磋商,2001年南共市與安共體之間的相互出口上升了4.3%。(注:《拉美國家出口下降外貿赤字擴大》,新華網,,2001年12月18日。)

在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勢頭也方興未艾,目前已形成東南非共同市場、東非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中部非洲經濟和貨幣共同體、馬格里布聯盟等重要的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這些組織在削減貿易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推動成員國擴大貿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02年7月非洲聯盟的成立,標志著非洲聯合自強又步入新的發展時期。與此同時,非洲還正式出臺了“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決心進一步加快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在非洲次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建立非洲經濟共同體。

南南合作新領域

與早期南南合作相比,全球化條件下南南合作具有更加廣闊的領域。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的上升和50多年南南合作的經驗,也為發展中國家在更廣闊領域進行合作提供了條件。

(一)經濟領域

發展中國家自獨立以來,就進行了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1955年萬隆會議通過的《經濟合作的決議》在南南經濟合作史上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后,南南經濟合作的步伐不斷加快,并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和計劃:1972年在圭亞那喬治敦召開的不結盟運動外長會議通過的《關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的不結盟行動計劃》、1978年聯合國發展中國家技術合作會議通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計劃》、1981年77國集團通過的《加拉加斯行動計劃》、1990年南方委員會發表的《對南方的挑戰》的報告、1997年1月77國集團在哥斯達黎加圣何塞舉行的南南貿易、投資和金融會議通過的《圣何塞宣言和行動計劃》及2000年77國集團召開的首次南方首腦會議發表的《南方首腦會議宣言》和《哈瓦那行動綱領》。

1.21世紀南南工農業及其他經濟領域的合作有更廣闊的前景

獨立以來,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南南合作是從農牧業、采掘業、手工業、輕工業、加工業等經濟領域的合作開始的。在全球化條件下,南南合作的領域將更加廣闊。在第一產業,除傳統合作項目(如熱帶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漁業養殖的開發與推廣)外,以資源綜合利用、物質多級循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為目標的生態農牧漁業合作方面大有可為,生物工程新技術在農牧漁業中的開發和應用合作也將在今后南南合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第二產業,隨著一些發展中國家相對完備工業體系的建成,發展中國家在輕工、紡織、家電、化工等加工業都具備了相當的競爭實力,中間技術制造業也表現出比較優勢。1960年制造業只占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15.6%,到20世紀90年代初就已達到25%,(注:暢征、陳峰君:《第三世界的變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10頁。)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的合作將會有較大的增強。在第三產業,發展中國家在金融、保險、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斷增加。東亞金融危機后,發展中國家在金融、保險方面的合作出現較快的發展勢頭。

2.加大貿易往來還有很大的空間

從某種意義講,發展中國家間貿易量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的晴雨表,也反映了南南經濟合作的總體水平。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額呈快速增長狀態(見表1)。

表1發展中國家出口情況

單位:10億美元,離岸價格

1985199019952000

發展中國家490.3831.31435.02073.0

世界1874.53381.75070.86341.2

資料來源:UnitedNations:WorldEconomicandSocialSurvey2001,TrendsandPoliciesinthe

WorldEconomy,NewYork:2001,pp.258—259。

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出口也有較大增長,發展中國家間出口額占其總出口額的比例為:1985年28.7%、1990年32.5%、1995年41.5%、2000年38.0%。發展中國家地區間的貿易額也呈快速增長狀態。以拉美和非洲為例,拉美國家間出口額占其總出口額的比例為:1985年12.6%、1990年16.5%、1995年20.5%、2000年22.1%。非洲國家間的出口額占其總出口額的比例為:1985年4.2%、1990年7.0%、1995年10.6%、1998年12.0%。(注:UnitedNations:WorldEconomicandSocialSurvey1999,NewYork:1999.)

盡管如此,發展中國家間貿易仍有很大的發展余地。(1)貿易額有很大增長余地。在地區或次地區一級,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進一步發展,地區及次地區間的貿易額可能出現較大的增長。如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卓有成效,4國間的貿易額從1990年的35億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10億美元。(注:尚德良:《世紀之交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載《現代國際關系》,2000年1~2期,第81~84頁。)在全球范圍內,發展中國家跨地區的經貿合作也有很大的發展余地。以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額為例,1950年中非貿易額僅為1214萬美元,1991年增長到14.4億美元,2001年中非貿易額達108億美元。(注:數據來源:外經貿部網站,中國對外經貿統計數據,網址:。)(2)貿易結構有待進一步改善。據統計,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在世界初級產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為:1985年52.7%、1990年48.8%、1999年44.4%。而發展中國家制成品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為:1985年18.3%、1990年23.0%、1999年27.5%。(注:UnitedNations:WorldEconomicandSocialSurvey2001,TrendsandPoliciesintheWorld

Economy,NewYork:2001,pp.260—261.)目前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也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產品上,原料和初級產品占很大的比重。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互補性的增長,制成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的比例也將逐步擴大,較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可能成為初級產品生產國的重要市場,同時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出口更多的制成品。(3)貿易覆蓋面有很大拓展空間。目前,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主要貿易對象除周邊國家外,主要是發達國家。隨著經濟交往增多,尤其是發展中大國間經濟交往的增多,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對象會進一步多元化。

3.擴大相互間的投資大有可為

與貿易相比,推動發展中國家間的相互投資,在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方面的作用更加明顯。相互投資不僅有利于發展中國家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經濟和管理人才,而且有利于發展中國家走聯合發展之路,進一步加強南南合作。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的對外投資出現了迅速增長勢頭。據統計,發展中國家1998~1993年的年均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35.09億美元,1999年已增加到656.38億美元(見表2)。在聯合國統計的世界63459個大型公司中,發展中經濟體(Developingeconomies)已占12518個,占世界總數的19.7%,其中非洲167個,拉美2019個,南亞、東亞和東南亞9883個,西亞449個。(注:UnitedNations:WorldInvestmentReport2000,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andDevelopment,NewYorkandGeneva:2000,pp.11—13.)應該說,在21世紀發展中國家不僅需要,而且也有能力擴大相互間的投資。

表2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狀況

單位:百萬美元

1988~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發展中國家23509421245025957763643353304565638

世界221357282902357537390776471906687111799928

發展中國家

所占比例(%)10.6%14.9%14.1%14.8%13.6%4.8%8.2%

(二)科技、教育領域

1.科技合作

盡管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在科技方面取得與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地位,但南南科技合作大有可為。一些發展中大國(如中國、印度、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南非和韓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科學技術相對發達,進行南南合作具有較好的基礎。以中國為例,1978~1990年,我國同發展中國家約執行了2000多個科技合作項目。至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與96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或經濟、貿易、科技合作協定,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與交流的關系。(注:引自中國南南合作專家委員會于2001年11月編寫完成的《中國南南合作發展戰略》(電子版),第一章第三節,網址:。)可以預見,21世紀南南科技合作不僅會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而且會從主要由政府主導向多種成分參加的合作方向發展;合作方式將更趨多樣化。

2.信息合作

長期以來,南南信息合作沒有得到發展中國家足夠的重視,這也是造成一些發展中國家不發達的重要原因。聯合國秘書處公布的資料認為,通過信息技術和知識來創造價值的“新經濟”是一種“富國現象”,嚴重地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從經濟全球化中獲益。近年來,南南信息領域的合作受到更多國家的重視。2000年南方首腦會議發表的《南方首腦會議宣言》和《哈瓦那行動綱領》均強調發展中國家信息領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合作措施。2001年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召開的第11屆15國集團首腦會議,將會議的主題定為“利用信息與通訊技術潛力,促進集團發展”,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發展中國家信息技術合作與交流,消除存在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巨大的技術差距和數字鴻溝。中國分別于2000年和2002年召開了“信息通信技術南南合作國際貿易洽談會”和“中國—東盟信息通信技術研討會”,受到了有關國家的熱烈歡迎。

3.人力資源合作

盡管發展中國家早就有人才交流和培養計劃,人力資源合作的優勢并沒有被充分利用。1998年第三世界科學組織網絡、第三世界科學院和南方中心合作出版的一本書,介紹52個發展中國家430個科學機構能力,其主要目的就是促進發展中國家間人力資源的合作。一些國際組織和發展中國家組織(如聯合國和77國集團)也設立了不少基金,促進南南人力資源的開發。隨著科學技術在發展中的重要性進一步被人們所認識,利用雙邊、地區、地區間和國際網絡,培訓發展中國家青年科學家,推動南南科學交流和訓練,已被不少發展中國家作為南南合作的最優先的選擇,南南人力資源合作明顯增多。

(三)政治領域

1.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任重道遠

自發展中國家登上歷史舞臺以來,南北對話與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歷程充分表明了南方國家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著名國際政治理論家克萊斯勒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速度,無論相對于其歷史上的表現還是相對于北方國家同期的發展狀況,都是很快的。根據他的觀察,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在發展中國家提出國際新秩序倡議,最激烈地反對自由國際秩序之時,正是發展中國家經濟表現最佳的時期。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南方國家的實力和南方國家的團結是發展中國家爭取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保障。

在全球化條件下,政治合作仍將是南南合作的主要動力,發展中國家仍需在平等分享全球化好處、推動聯合國改革、實現國際關系民主化、保障南方國家以平等地位有效地參與國際決策、推動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捍衛發展中國家合法權益、反對西方國家干涉內部事務等方面加強合作和磋商,通過聯合國、地區合作組織、國際會議等各種論壇,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權益和利益。

2.爭取有利的國際經濟發展環境是當務之急

作為不平等國際經濟關系的受害者,發展中國家一直將爭取有利的國際經濟發展環境作為南南合作的重要目標。1964年6月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發展中國家聯合起來發表了《聯合宣言》,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的主張。此后,發展中國家多次重申了這一主張。1974年第6屆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通過了《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和《行動綱領》,發展中國家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斗爭進入新的高潮。盡管取得過一些成果,但發展中國家不利的國際發展環境并沒有根本改變,在現存的國際經濟秩序中仍處于從屬地位。2001年5月,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一起參加的第三次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問題會議不得不承認,最不發達國家作為一個整體仍處在世界經濟的邊緣,并繼續遭受赤貧的苦難。(注:引自《第三次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問題會議宣言》,第三次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問題會議文件,網址:/Chinese/newlinks,2001年5月21日。)

發展中國家并不反對經濟全球化,它們反對的是全球化中的不合理的規則和秩序。在烏拉圭回合時期,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規則談判中處于“沉睡”狀態,導致了目前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但從西雅圖會議以來,發展中國家的這一狀況有所改變。目前,無論在世界經濟論壇還是在世貿組織的談判中,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規則之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3.不斷努力創造“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的環境

技術進步尤其是通訊技術的進步及全球化發展趨勢使世界向文化同質或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方向發展。各種文化、文明、傳統更多地交流、交融和融合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人類進步的體現。現在的問題是,超級強國利用其經濟優勢,借助經濟全球化力量,把本身的強勢文化和價值觀大量輸出到發展中國家,以“文化全球化”名義實現“文化霸權主義”的目的。在21世紀,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文化霸權主義的做法可能進一步發展,從而使世界許多相對弱勢的文化、文明、傳統面臨空前挑戰。

1997年5月,113個不結盟國家派出54個代表團,參加了在哥倫比亞舉行的國際會議。會議文件指出:“文化多樣性和人們對世界多元的看法,是人類的偉大財富。……不結盟國家要求將它們作為指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價值觀念。”該文件指出,全球化面臨兩種不同前景。“消極全球化,意味著喪失自己的身份、社團觀念、個人價值和自身文化歸屬感。”因此,應當發展和促進“積極全球化觀念,以此作為南方國家豐富人類文化財富的惟一選擇”。(注:請參見不結盟運動的相關文件,網址:.za。)2000年首次南方首腦會議后,77國集團正考慮每兩年主辦南方文化集會、南方藝術節,推動南方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文明對話”的概念首先由伊朗正式提出,并經發展中國家努力,正式將2001年定為“文明對話年”并不是偶然的。

2001年“9·11”事件將“文明沖突”或“文明對話”的課題嚴峻地擺到了世人面前,應該說世界上這兩種趨向都在發展。因此,通過文化合作,抵制西方文化霸權主義,是21世紀南南合作十分重要的課題。

(四)安全領域

在21世紀,安全問題的全球化趨向使發展中國家進行南南安全合作顯得更加重要。在國際安全問題上,發展中國家需要通過南南合作,反對發達國家重限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輕限制常規武器銷售的做法,敦促國際社會在禁雷、防止核武器擴散等問題上采取更積極的態度。要求發達國家兌現不對無核區使用核武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方面的承諾。建立國際安全合作機制,使發展中國家的沖突得到國際社會應有的重視,同時爭取在國際安全問題上有更大的發言權。

在地區安全問題上,發展中國家在21世紀將比冷戰期間承擔更大的責任。近年來,發展中國家自主處理地區沖突的能力有所增強。各地區性組織(非洲聯盟、東盟、美洲國家組織等)都強化了這一機制,通過派駐軍事代表團、觀察團和委托有關成員國組成的調解團、直接派遣維和部隊等方式,強化了維和作用。以非洲為例,自1990年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向利比里亞派出維和部隊后,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由東非國家組成的政府間發展組織等在解決利比里亞、塞拉利昂、萊索托、民主剛果內戰和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邊界沖突等問題上都起到了積極作用。2002年6月,“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亞洲在自主解決地區安全問題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南南合作展望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中國家作為獨立的政治實體,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經濟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為迅速崛起的第三世界。在聯合國和許多國際場合,代表3/4的世界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對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世界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兩極格局結束后,發展中國家作為被爭奪的中間地帶的戰略地位有所下降,不平衡發展導致的分化也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上整體政治作用的發揮。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由于政治動蕩、經濟基礎落后、科技不發達、社會凝聚力低,這些國家進入21世紀后處境將更加艱難。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少發展中國家在21世紀尤其是21世紀初“邊緣化”趨向還會繼續發展。

但發展中國家是占世界上國家數目、人口和土地數量最多的主權國家群體;在當今大國間突出綜合國力競爭的形勢下,大國還將在資源市場、勞動力等方面借助于它們;發展中國家仍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21世紀的世界將是一個相互依賴更深的世界,在全球化條件下,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關系日益超越國界,國家的部分權力喪失,社會契約的重心由國家契約向世界契約轉移。(注:YvonChristianElenga,“L''''Afriqueva-t-ellesemondialiser?Lesenjeuxd''''unequestion”,Congo-Afrique,Juin-juillet-aout1998,p.324—334,publicationmensuelleduCenterd''''Etudespourl''''ActionSocialle,Kinshasa-Gombe,RepubliqueDemocratiqueduCongo.)發展中國家要想在21世紀取得更快的發展速度,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加積極和重要的角色,南南合作成功與否將起很重要的作用。盡管南南合作遇到各種困難,曾出現過消沉期,也面臨發展中國家利益分化、互補性差、缺乏有效的機構、資金和能力保障、西方國家的干擾等問題,但總體而言,發展中國家的南南合作會在新世紀取得進一步發展。發展中國家所擁有的不同的發展經驗和技術以及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困難,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的、獨特的開展雙邊、次地區、地區和國際合作的機會,在全球化推動下,南南合作將出現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