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講座臨床醫學論文
時間:2022-07-24 08:48:20
導語:微型講座臨床醫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臨床醫學知識紛繁復雜、枯燥乏味,采用微型講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提早接觸與臨床常見疾病有關知識,同時也激發學生學習基礎醫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利用醫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微型講座是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思考和探究臨床知識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關鍵詞:微型講座;臨床醫學專業;臨床知識
剛剛進入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都懷揣著美好的夢想,希望能成為一名妙手回春的醫生。但是大一與醫學有關的只有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中醫學概論,其他都是一些公共基礎課程。因此學生常常會有疑問:“學習這些知識有用嗎?我們是西醫臨床,為什么還要學習高深莫測的中醫?”由于學習的知識與學生夢想相差甚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會大大降低。因此,面對厚厚的醫學專業書籍以及許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時,學生往往會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受挫感。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主要培養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學生只有明確將來的發展方向,也就是了解自己未來的職業具體是做什么的,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占據主動。比如美國公共衛生學院的學生入校一周就開始接觸患者,包括角色體會、床邊訪談等,對于臨床專業學生的入門教育非常有必要[1]。但是國內大多數醫學院校學生剛入校就去臨床接觸患者是不可能的。如何在大一學生中有效滲透臨床醫學知識,讓學生在入門醫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可以接觸到臨床。我們學校是由輔導教師和班主任共同管理學生的工作,班主任主要從學習方面對學生加以指導和幫助。因此,為了讓學生提早接觸臨床知識,我們班從大一開始就組織學生針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病、多發病開設學生微型講座,使學生對臨床疾病有了一定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學習醫學基礎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培養。
1微型講座的模式
大學舉辦各類學術講座對學生拓展專業知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多種能力的培養。學術講座一般是專家將知識在較短時間內通過演講傳授給學生[2]。學術講座一般專業性很強,對沒有基礎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在“聽天書”,達不到講座預期的目的。我們組織的這種微型講座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講座,學生是主角,即由學生獨立查閱文獻資料,然后自講、自評、自我探究、自我總結和分析的小型班級講座。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確定講座的主題,引導學生查閱資料、討論和交流,并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疑。與學術講座有所不同,微型講座強調的是小、實用和有效。“小”指的是針對一個臨床小問題或一個知識點開展的班級活動;“實用”和“有效”強調的是講座主題要圍繞與臨床或正在學習的醫學基礎知識展開,其目的在于消除學生對臨床醫學知識的疑慮和神秘感,減小學習醫學的難度,了解醫學基礎知識是臨床的靈魂,并充分體現了臨床緊密結合的教育理念。
2微型講座開設的步驟與方法
2.1選擇合適的主題。在大一開展微型講座,一定要選擇好主題,所選臨床有關的內容要盡量貼近生活,難度不能太高,要適合這個階段的學生理解和學習,才能有效達到學習的目的。第一次講座選擇了“感冒”這個主題。因為生活中“感冒”這種小病十分普遍,所有學生都有過感冒的經歷,也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尤其是兒科疾病大多數都與感冒有關[3]。目前西醫對感冒的治療普遍使用抗生素加抗病毒藥物,糖皮質激素的使用也相當普遍[4]。在感冒并發細菌感染時,此類治療方法是有必要的。但在感冒初期,濫用抗生素弊大于利。因為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會使細菌耐藥性增加引起菌群失調和雙重感染、腹瀉、肝腎功能損害,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5]。中醫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治療疾病方面具有獨到的效果,尤其在感冒的治療方面有很多療效很好的良方。由于我們是中醫藥大學,學生在大一的時候正好在學習中醫學概論,為了促進學生對中醫學概論的學習,所以第一次講座的主題確定為“感冒的治療與預防”,討論普通感冒的發病原因與防治方法,著重介紹感冒的中醫藥防治。2.2分組準備資料。將班級分為4個學習小組,布置任務。教師告訴學生查閱文獻的方法和途徑以及怎樣獲取知識點。每個小組學生自主查閱與感冒相關的文獻資料,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并準備,收集、整理資料和圖片,并制成精美的PPT。2.3微型講座的具體實施過程。經過認真、精心的準備,第一次講座在大一的第二個學期正式舉行。學生積極性很高,由小組代表輪流上臺匯報該組收集和總結的有關感冒的資料。第一小組講解了感冒的主要病因:普通感冒是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般在受涼、淋雨和過度疲勞等情況下發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等引起,抵抗力低的人容易并發細菌感染,如鼻炎、咽喉炎或扁桃體炎[6]。中醫認為感冒是指身體感受風邪或者時行疫毒,導致肺衛失和引起的外感性疾病[7]。第二組介紹了西醫對感冒的治療[8-9]:抗感冒西藥主要是減輕感冒的癥狀,根據作用效果不同可分為五類:(1)收縮血管藥物,如偽麻黃堿,可減輕鼻竇、鼻腔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癥狀,常用的藥物有新康泰克、力克舒和白加黑等。(2)抗組胺藥物,如馬來酸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可緩解流淚、流鼻涕、打噴嚏和鼻塞等癥狀,該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有嗜睡、疲勞等。(3)解熱鎮痛藥,如果伴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需要選擇解熱鎮痛類藥物,常用的有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藥物,該類藥物對胃、肝、腎有一定的副作用。(4)抗病毒藥物,由于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在感冒初期運用抗病毒藥,可以抑制病毒增殖和釋放,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副作用比較多,常用藥物有金剛烷胺和鹽酸嗎啉胍等。(5)止咳祛痰藥物,可選擇右美沙芬等鎮咳藥物。第三組重點介紹了中醫對感冒的治療:中醫將感冒分為實證感冒和體虛感冒兩大類。實證感冒又可分為風寒、風熱、風燥和暑濕四種證候[10]。中醫對不同證候感冒的治療方法是有很大區別的。風寒型感冒是由于人體承受不了六氣的劇烈變化,當天氣突然轉涼時就很容易感染風寒。其癥狀有鼻塞流清涕、打噴嚏、咳嗽、頭痛、脈浮、無汗、畏寒與低熱并存、吐稀薄白色痰、苔薄白等特點,治療風寒感冒的原則應以辛溫解表為主。傳統方劑有桂枝湯、麻黃湯、小青龍湯和小柴胡湯等,也可用中成藥傷風感冒沖劑、感冒清熱顆粒、柴連口服液和通宣理肺丸等藥物[11]。風熱型感冒通常有發熱重、便秘、鼻竅干熱或流濁涕、痰液黏稠呈黃色或帶綠色、口干和喉嚨痛等癥狀,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中醫方劑桑菊飲可達到明顯改善病情的目的,其主要功效為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中成藥如桑菊感冒片、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顆粒、羚羊感冒片和感冒清膠囊等,同樣有很好的治療效果[12]。風燥型感冒要注意與風熱型感冒區分,其主要癥狀包括發熱惡風、唇干鼻燥、咽喉干癢甚至伴有疼痛感,舌苔薄白干或薄黃等,治療應以辛涼宣透、潤燥生津為主。用于該類型感冒治療的中成藥有杏蘇止咳顆粒、桑菊感冒片和蜜煉川貝枇杷膏等。暑濕型感冒多發生在夏季,患者主要表現為畏寒惡風或發熱、口淡無味或粘膩、頭痛頭脹和胸悶心煩等癥狀。主要治療方劑有:新加香薷飲是治療暑濕型感冒的良方,白虎加蒼術湯既清熱又化濕,為治療暑濕病癥之名方;中成藥有六一散、藿香正氣水和銀翹解毒丸等[13-14]。第四組講述有關感冒的預防[15]:一則需避免誘因,避免受涼、淋雨、過度疲勞,避免與感冒患者接觸,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年老體弱易感者更應注意防護,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時應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場合出入。二則需增強體質,堅持適度有規律的戶外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方法。2.4教師點評和總結。學生匯報完后,教師對4個小組依次進行點評,挖掘學生匯報中的亮點,對學生給予鼓勵,尤其是對學生整理的中醫藥治療感冒評價非常高。同時教師也強調西醫治療感冒方法有限,而臨床上治療感冒的中成藥較多,但是要運用中醫理論分清感冒的類型,才能正確選擇中成藥類感冒藥。如果辨證不清,錯誤選擇感冒中成藥,往往會適得其反。教師還與全體學生分享了自己或家人感冒時的一些治療經驗,使學生獲益甚多。最后,要求學生將這次講座以論文的形式進行整理和總結。
3微型講座開設的收獲和反思
學生在組織微型講座時進行自主性和合作性學習,構建以臨床應用與基礎融合為特色的教學模式,為大一學生搭建了與臨床知識接觸的平臺。學生的收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利于學生較早接觸臨床知識:學生通過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自主學習和探討,并與所學的基礎醫學和中醫學知識有機聯系起來,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醫學的熱情和興趣,使學生明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2)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能力:通過準備這種微型講座,學生自覺學習了許多新的知識和理論,通過多角度和多層次反復思考,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制作PPT的能力等。(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班級團隊精神:微型講座增強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有利于培養班級團隊合作精神,使班級成為一個充滿凝聚力、努力向上和團結友愛的班級。由于學生剛上大一,掌握的醫學知識少,要完全理解并講清楚這些疾病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種講座對于大一的學生來說只能是一種對臨床知識的簡單探討,還需要更進一步探討、研究和改進。
作者:劉碧源 龍爭藝 王文華 曾伶俐 申林強 宋祖榮 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醫學院
- 上一篇:禮儀教育教學中學語文論文
- 下一篇:檔案管理人力資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