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全新詮釋論文

時間:2022-08-27 10:47:00

導語:中醫的全新詮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的全新詮釋論文

【摘要】中醫、西醫是兩大不同的醫學體系。西醫強調“之化之變”以前的原生狀態,中醫強調“之化之變”后的反應狀態;西醫是治“人的病”,而中醫是治“病的人”;西醫擅長于殺滅病原體,中醫擅長于改善內環境。文章并探究了產生的原因在于中醫是經驗總結、理論升華的產物。通過比較對“中醫是什么”給予了一個新的詮釋

【關鍵詞】中醫學;象醫學;天人合一

中醫是什么?這個問題如果放在解放前不是一個問題。因為當時的西醫在中國還不普及,而所有的中醫都是師帶徒出來的,師傅怎么教,弟子就怎么做,背湯頭、背經典、望聞問切、抄方、處方、出師,沒有人去思考這個問題,也沒有必要去思考這個問題,中醫按照它自身的理論模式和特有的運行機制在運轉。可是解放后隨著西醫的推廣,以及中醫院校的建立,掀起了中西醫結合的熱潮后,中醫教育開始套用西醫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一些人按照西醫的化驗檢查和中藥藥理來診治疾病,結果走上了南轅北轍的歧路。因此,重新正確認知中醫顯得非常必要。

一、西醫強調“之化之變”以前的原生狀態,中醫強調“之化之變”后的反應狀態

五十多年的曲折教訓給我們以啟示,中醫、西醫是兩大不同的醫學體系,中西醫具有不可通約性。《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之化之變”也就成了中西醫思維的分水嶺。西醫強調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藥理、疾病、治病;中醫與之對應的則為藏象、證候、病機、藥性、類病、辨證施治。西醫強調“之化之變”以前的原生狀態;中醫強調“之化之變”后的反應狀態。比如,一個雞蛋,對于西醫來說,主要是這個雞蛋含多少氨基酸、多少維生素;而對中醫來說,主要是看病人吃了這個雞蛋后會產生什么反應,是補虛還是瀉實,是發熱還是惡寒,是補氣還是補血。一支人參,對西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營養品;但在一個中醫眼中,它既可能是補益藥,也可能是殺人的毒藥,因為氣有余便是火。中醫理論思維屬于“象”思維而非概念思維,是復雜思維而非線性思維。中醫的概念為類概念,中醫的病為類病。中醫關注的重點不是病因,而是病因“之化之變”的結果,即病機。病機是導致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關鍵要素。中醫認為是正邪相爭的結果導致機體處于何種反應狀態,這種反應狀態是一種多因素的全身綜合反應,同一狀態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變導致。因此,狀態的解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狀態的分類與治療。病從縱切面、證從橫切面來反映這種病理反應狀態。兩個人同時感冒,一個辨證為風寒感冒,要用辛溫解表藥;一個辨證為風熱感冒,則需要辛涼解表藥。

二、西醫是治“人的病”,而中醫是治“病的人”

中醫、西醫是兩大不同的醫學體系。西醫是治“人的病”;而中醫是治“病的人”,既要重病,更要重人。由于對歸納人體生理、病理屬性的“陰陽”概念有“道、器”的不同,對“人”的認知層次也就有“道、器”的不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古人以陰陽五行學說作為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現象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并將其引用于醫學領域。《素問·寶命全形論》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地有四時陰陽的變化,作為天地中的人也應順應其變化。許多古代名醫都是以《陰陽大論》(即王冰在注《素問》時補入的“七篇大論”)為圭臬,講求“五運六氣”、“天人合一”。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認為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作為大自然中的人,不論是養生還是治病,都應根據陰陽的變化而進行調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此處的陰陽應該是“道”這個層次的陰陽,是太極生兩儀的“陰陽二氣”。把人放在自然中去研究,強調要因人、因時、因地。同時,后世眾多醫家在臨床診療時又多是以個體在天地人三者相互作用后的反應狀態(“象”)為依據進行辨證論治的。此時,用以歸納對立雙方屬性的“陰陽”與具體的相關事物或現象結合后,即具體語境下的所謂陰陽已有特定的內涵,如陰虛陽虛、陰盛陽盛、陰水陽水、陰黃陽黃、陰暑陽暑等等都是有所指的,已經屬于“器”這個層次的陰陽了,是可以用虛實二綱來統領的,如陰虛陽虛為虛、陰盛陽盛為實。也就是說,研究“病的人”要道器合一,既要研究病人的體質變化(“器之陰陽”),又要研究與之進行能量和信息交換的大自然的變化(“道之陰陽”),強調因人、因時、因地。

三、西醫擅長于殺滅病原體,中醫擅長于改善內環境

中、西醫在診療疾病時參照系是不一樣的,西醫重理化指標,而中醫講天地人合一,把人放在自然中去研究,講求人與自然、以及人體自身內部的和諧、平衡。許多人都說,中醫是治本,西醫是治標。這話在某些時候是有些道理的。假設人是木頭,要想長出蘑菇,至少要兩個條件:菌種和環境,西醫擅長于殺滅菌種,中醫擅長于改善環境。環境改變,什么菌也不長。環境不改變,蘑菇菌種殺滅了,還會長金針菇。這就是中醫的“體質辨治法”。可見,中西醫盡管存在某些不同的,但兩者在某些方面、某些時候可以互補。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學西醫的學生也要了解一些中醫的常識、一些常用的診治技術。我們學習了中醫學后,就不至于象現在許多西醫那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見到發炎就用清熱解毒藥,而應辨證施治,是熱則清熱,是寒的則要溫寒,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長處來為病人服務。公務員之家:

四、中醫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醫學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的產物

同樣是對病人施治,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嚴重的分歧呢?這要從中西醫的發展史談起。西醫的發展是因為有了顯微鏡,發現了細菌、病毒等等病原體,然后又發現了青霉素、微循環。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西醫是先認知病因,認為病因導致疾病,病因與疾病是因果關系,消滅病因就能治病。它是一種線性對等關系,是雞生蛋,天經地義。而中醫的發展呢?哲學思想和醫學經驗構成了中醫的兩大支柱。它植根于中國古代文化土壤之中,是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醫學。現在大家一說到中醫,就會想到“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等。《漢書·藝文志》記有“醫經七家”“經方十一家”。可見當時不僅有人在研究基礎醫學理論,也有人在總結臨床醫學經驗,但兩者沒有很好的結合。“醫者巫也”“醫者易也”,研究基礎醫學理論的古人將當時的主流文化“易”引入中醫學,來解釋許多臨床現象。而中醫的臨床發展經歷了“癥狀—藥、類病—方、(方)證—方”三個階段,最后才由張仲景將兩者進行了某種結合,創立了辨證論治體系。由此可知,中醫是經驗總結、理論升華的產物,是非線性對等關系。我們說,中醫是先有臨床經驗,再對臨床經驗加以歸納演繹。它是蛋生雞,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雞信息+蛋信息+一定條件。中醫的證候包含了“類病信息+病機信息”,也就是說,中醫的“方”除了可以“方證相應施治”,出現什么方證就用什么方;還可以“病機辨證論治”,但必須注意“類病信息”,同時必須注意因人、因地、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