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急癥發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2 04:29:00
導語:中醫急癥發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醫急癥的發展應當“揚長避短”,注重中西醫結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治療中應中西醫優勢互補,改變劑型和給藥途徑,辨證運用西藥以提高療效,將循證醫學與中醫急癥相結合,促進中醫急癥現代化。
【關鍵詞】中醫急癥;~中西醫結合;~中醫急癥現代化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emergencymedicineinTCMshouldadoptone''''sgoodpointandavoidone''''sshortcomingsandtothinkhighlyofthecombinationofTCMwithWesternmedicine.Themeasurementshouldincludethecombinationofdifferentialdiagnosisofdiseasesanddifferentiationofsymptomsandsignsindiagnosis,thecombinationofTCMwithWesternMedicineintreatment,thechangeinformofdosageandrouteofadministration,thedifferentiationofsymptomsandsignsinwesternmedicine,theintegrationofformevidencebasedmedicinewiththeemergencymedicineinTCM.Onlyinthisway,itcanacceleratethespeedofModernizationofTCMinemergencymedicine.
Keywords:EmergencymedicineinTCM;~CombinationofTCMwithwesternmedicine;~ModernizationofTCMinemergencymedicine
近幾十年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治療急癥面臨著強大現代化西醫的挑戰,中西醫優勢的競爭決定了中醫急癥事業的興亡。中醫急癥的發展應當采用“揚長避短”的態度,發揚自己的特色與優勢,克服劣勢,使傳統中醫學的特色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如何發展現代化中醫急癥研究,如何振興中醫急癥事業,成為當今急需思考的問題。
1挖掘潛力,發揚優勢
~中醫急癥的發展應當始終以中醫學為“平臺”,而不是以西醫學為發展“平臺”和發展目標。如何發揚中醫急癥的優勢呢?
1.1繼承中醫固有的診療技術并不斷發展中醫古籍中,散存著許多簡、便、效、廉的臨床推廣應用急診診療方法,有的方法獨特,臨床意義極高。《傷寒論》中廣涉急癥學內容,從體溫、脈象、呼吸、神志改變、小便、胃氣等方面闡明了危重癥的指征;創立了急癥救治原則,伍用針灸、肛門給藥等。明、清時期溫病學家治療高熱、神昏、抽搐等急癥,總結出一套宣透、清氣、透營、涼血、化痰、通絡、開竅、救脫等急救治則,創擬之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養陰增液湯等仍為當今很有效的方藥;并提出世界上最早的治療急性熱病保津存液法則。此外,中醫使用急救器械歷史悠久,漢末張仲景曾運用灌腸法,并施用人工呼吸術;唐代孫思邈曾用導尿術。這些都是中醫的優勢,我們要繼承其深厚的理論思維和豐富的治療手段,刪除其不合理的部分,使其更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實踐性。在與現代醫學急癥學有機結合中,積極找到與現代急危重癥的切入點,不斷充實中醫急癥的內容。
1.2以中醫理論為依據但不排斥西醫
中醫急癥首先必須以中醫理論為依據。中醫相對于西醫的獨特優勢之處在于以中醫理論指導的診療思路來診治疾病。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病的傳統特色,其不僅體現在診斷用藥方面,還體現在其它療法以及急癥的護理中,如辨證取穴、辨證施護等,這些都是提高急癥療效的保證。中醫學的整體觀,體現在臨床上就是對多系統、多器官、多組織的綜合病變以及功能性和原因不明的病證的診療優勢。另外,中醫急癥的優勢還在于“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其一是未病先防,即抓住某些急癥出現的一些先兆,采取一定預防措施以降低或消除潛在的危險;其二是急癥變化迅速,要重視既病防變,不應等出現了病變才去治療,而應在未出現之前即預防,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截斷疾病的發展,提高搶救成功率。
當然堅持中醫特色不等于拒絕西醫。傳統中醫應主張“拿來主義”,而不只是強調保持自身的獨立性,與西醫格格不入。中西結合的中醫要求中醫學西醫,其目的是把現代西醫行之有效的先進科學技術,“洋為中用”,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不足,并在臨床上源于傳統又超出傳統,按“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醫結合”的原則進行教學、科研的現代中醫[1]。
1.3發展中藥、民間單、驗方,開展中醫綜合治療提高療效中藥的潛力是中醫急癥事業的最大優勢。這首先反映在自然動植物礦物之多而中醫臨床只使用其極少的一部分;其次這些動植礦物很可能具備西醫合成藥物的所有功能。如唐松草的抑菌效力是黃連的40倍,可與抗菌類藥物媲美;萬年青強心作用比洋地黃大幾倍,而洋地黃本就來源于自然植物。另外民間單方、驗方、民族醫學治療急癥也有待挖掘、整理成為我們治療急癥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中醫的一些獨特的治療方法如針灸放血退熱、推拿止痛、拔罐、刮痧、煎水擦浴等,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治療急癥為了使藥物盡快直達病所,除口服湯劑外,可用中藥保留灌腸、直腸高位滴注、中藥滴鼻、中藥針劑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霧化吸入、穴位注射等多種給藥方法。綜合應用這些療法,取其所長,互為補充,則可顯示迅速而穩定的療效,充分發揮中醫在治療方法上的優勢
2發展現代化中醫急癥,避免劣勢
~中醫急癥劣勢在于:從理論方面,缺乏對急癥辨證論治體系的創新。從技術方面,缺乏病理、生化、物理診斷導致診斷不明確且重復性差;缺乏反映具有中醫特色的應急先進手段;缺乏具有中醫治法專效特色的新制劑、劑型等等。從學術方面,不科學、不規范、不統一,無統計學、缺乏合理的臨床和動物試驗等等,這些嚴重阻礙了學術的發展。如何發展中醫急癥在于避劣擇優,中西醫結合,實現中醫急癥現代化。應注重以下幾點:
2.1診斷上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治療中應中西醫優勢互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醫急癥工作的發展,一定要博采眾長,必須借鑒和吸收西醫先進的急救技術,“洋為中用”,結合化驗檢查、“CT”“B超”等手段,以擴大我們望診的范圍。在診斷中實行中醫、西醫雙重診斷,把中醫的辨證與西醫的辨病相結合,明確診斷,判定療效。在治療上中藥從多要素、多靶點、多環節、多層次上同步改善機體狀態;西藥則從微觀上則定位準確,作用迅速,效專力猛,如強心劑、呼吸興奮劑、脫水劑、鎮痛劑和抗生素等,可在機體主要失調環節和部位施以強有力的調控,使主要矛盾盡快得到解決。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急癥的用藥中,與中醫藥相互配合,優勢互補,提高了療效。
2.2改變劑型和給藥途徑中醫的急救效應,主要是通過藥物的急救療效表現于臨床。中藥劑型改革的滯后,已成為制約中醫急診、中醫藥發展與現代化的瓶頸。研制用藥的劑型應達到速效、高效、多途徑給藥,這樣才有可能使中醫急診的救治得心應手。多途徑給藥:一是同一藥物有不同的給藥方式;二是同一病癥有不同的給藥方式。近年除了繼承和發掘傳統劑型湯、丸、散、膏、丹等外,還運用現代先進技術工藝制成片、膜、膠囊、合劑、沖劑、糖漿、滴丸、栓劑、針劑、氣霧劑等新劑型,另外加上多途徑給藥,特別是靜脈給藥,彌補了傳統劑型的部分不足,使療效及給藥速度有所提高,發展了中醫急癥現代化。
2.3辨證運用西藥以提高療效西藥中用可以看成是中西醫結合的一部分。目前中醫治療急癥的問題,關鍵在于要有合適的藥物和劑型,這固然可以從現有的中藥的研究中得到解決,但從西藥中藥化的研究,更易解決。從臨床上看,西藥雖然在治療急癥方面有優勢,但在有些情況下按照中醫辨證論治中一定的辨證分型診治疾病才有較好的療效,不良反應較少。例如導師王左教授在行醫數十載中,發現在心衰病人治療中,多巴酚丁胺對于寒證效果明顯強于熱證。
~西醫在治療急癥中有優勢,可以拿來使用,但使用西藥,不是機械的使用,而是將西藥賦予中醫思想,則中醫臨床就有治療急癥的藥可用了。用中醫的實踐和理論去觀察、解釋相應的西藥藥理效應,使中醫以宏觀為主的理論與西醫以微觀為主的理論相互參照、互補長短,如此能在臨床上提高療效,避免不良反應。西藥使用中的中醫藥學思考,促進了中醫急癥的藥物擴展。
2.4循證醫學與中醫急癥相結合循證醫學又稱證據醫學,其定義為明確、明智、審慎地應用最佳證據作為臨床決策方法。可概括稱之為:遵循科學依據的醫學。中醫學和西醫學二者雖各有側重但均部分體現了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中醫學有必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通過先進手段闡明證本質,建立科學的中醫證型信息庫;通過大量的專家咨詢和統計處理,建立相對“金標準”的證候量化表,確定中醫科學的評價標準;建立突出中醫特色的療效評定體系,借助循證系統評價的思維運用數理統計學、數據挖掘、信息科學等學科知識,建立具有中醫特色的系統評價方法,如此則有利于推進中醫學現代化進程。
在世界科技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中醫藥事業要不斷挖掘潛力,發揮優勢,注重中西醫結合,推進中醫急癥現代化進程。唯有這樣,中醫藥事業才能與時俱進,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陳鏡合.現代中醫內科急癥臨床思維[J].中國中醫急癥,2001,10(2):7.
- 上一篇:林業局科學發展觀活動工作總結
- 下一篇:縣林業局科學發展觀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