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人物藝術表達

時間:2022-05-10 05:26:00

導語:油畫人物藝術表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油畫人物藝術表達

藝術不等同于生活,而又在深刻地反映著現實生活。長期以來,藝術被人們分為很多門類,如戲曲、電影、書法、繪畫等,而各類藝術又被人們以各種形式再次進行細分。如,繪畫藝術被分為國畫、油畫、漆畫等。各類藝術形式又因為材料、特征的不同,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自身的語言系統。如,油畫的表現語言可被概括為構圖、色彩、造型等諸多要素。油畫藝術的目的在于表現世界、表達自我。畫家要想自如地進行表達,首先就得熟練掌握油畫的語言表現體系,也就是在知道要說什么話的前提下,我們得研究一下怎么說的問題。

油畫人物是常見的一種繪畫題材,油畫人物不是將現實中的對象復制下來,而是作畫者通過油畫語言將對于現實的感受表現出來,或者將自己對現實世界的感受強加給描繪對象,即我們常說的借物抒情。齊白石說: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是指畫面與現實的造型、色彩、構成等要素不符;“似”是將現實人物的精神或作者自身的感受盡可能深刻地表現出來。“不似”是因為油畫作為一種藝術類型有著自身的一套藝術語言,畫家要用油畫語言將現實轉化為一幅有表現力的畫作。

繪畫里的人物形象是畫家感受到的,而不是看到的現實中的形與色。所以我們說畫家是靠感受來作畫,而不是靠眼睛來作畫的。就如同音樂一樣,音樂的目的不是模仿現實世界的聲音,而是通過各種樂器發出來的聲音來表達演奏者對外在世界的感受。所以在我們聽到的音樂里有很多聲音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油畫里完美的人物造型也是如此,油畫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在現實世界中也是不存在的。我們可以根據油畫語言對油畫人物創作進行分析。首先是色彩,色彩就似音樂中的樂器,每一種樂器都有自身的情感表現范圍,色彩也一樣。色彩自身的特點和畫家想要表達的情感相結合,因此要想表達相應的情感,就要選取相應的色彩。這時候人物的膚色、衣著的固有色已不再重要了,變調、變色的藝術手法因此產生。變色是將物體的固有色、光源色變換成其他顏色或主觀顏色;變調是畫家面對真實物象色彩進行不斷觀察、概括、提煉而實現美的表現過程,是研究在畫面中對客觀對象形、色的主觀處理,以形成新的色彩組合的方法。如,蒙克在《吶喊》中將人物的膚色變為紅色和黑色,令觀者產生一種不安、驚恐的感覺;賈科梅蒂常運用黑、白、土紅和灰等色彩描繪人物形象,使人產生一種虛無、疏離、孤獨的感覺。其次是造型,所謂造型是指畫家根據主觀意圖進行造型設計,即創造形體。如果作品中的藝術形不同于客觀世界中的自然形,我們稱之為“變形”。每一個形體狀態都會使人產生特定的感受,反過來說,要想使觀者產生某種特定的感受,畫家就得創造出符合這種感受的符號形體。這時候,人物的變形就產生了。

藝術形從模仿自然開始,但有別于自然,真正的藝術不是現實,而是真實,不是模仿,而是表現。繪畫中的“變形”是繪畫語言的間接表現形式,它是展現畫家視覺感受的一種形態。這種形態是一種與參照物等效的感性印象,但絕對不是等同于參照物的形象。這種印象能夠將畫家的情感本質清晰地反映出來,由此“變形”的運用直接影響到畫面效果。如,達•芬奇作品的人物造型顯得豐滿、富貴、圣潔、高尚、超脫。蒙克在《吶喊》中所用“變形”的形式似乎都傳達著刺耳尖叫的聲音。畫家在這里可以說是以不同的“變形”來傳達視覺和聽覺的感受,把扭曲的臉轉換成凄慘的尖叫,之后變成了可見的振蕩,轉化為一種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這些藝術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被找到的,然而這些人物形象給人的感受卻是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著的。因此,我們說藝術不等同于現實,卻又深刻地反映著現實生活。在油畫人物創作中,人物形象的造型也要考慮到構圖的需要。一般來說,人物造型與構圖、肌理、筆觸也是密不可分的。藝術是畫家運用藝術語言將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感受轉換為實體藝術形式。油畫人物就是將作者對對象的感受通過油畫語言轉化成一幅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油畫人物創作過程中的“變形”“變色”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們所描繪的畢竟是人,無論怎樣變,也要符合人自身的結構特點,不然我們就不能稱其為人物畫,“變形”“變色”也就無法談起。因此,在平時的基礎訓練中,我們不僅要鍛煉對事物的感受力,而且須對人的生理特點作深入細致的研究,這是人物繪畫創作的前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