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調音在藝術表演的運用
時間:2022-12-18 11:15:00
導語:剖析調音在藝術表演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何一種藝術創作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為表現手段。同樣音響調音對高科技的音響設備和技術手段也是依賴較大。國家從2002年開始,把這個職業名稱叫做“音響調音員”,職業定義:“在歌舞廳、節目制作間及音樂(文藝)演出、公共場館等場所,運用專用設備,對聲源的音量、音調、音色進行調控的人員”。職業等級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在制定的《音響調音員國家職業標準》培養要求中,全日制職業學校根據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確定。晉級培訓期限:初級不少于400標準學時;取得初級資格并從事工作2年后才可晉級中級,同時不少于350標準學時培訓;取得中級資格并從事工作3年后,晉級高級,同時不少于250標準學時培訓;取得高級資格并從事工作3年后,晉級技師,同時不少于150標準學時培訓;取得技師資格并從事工作3年后,晉級高級技師,同時不少于100標準學時培訓。從培訓的相關知識內容來看,初級、中級基本都是電聲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知識,晉級高級才涉及一些建筑聲學和國家及行業的有關技術標準。晉級技師涉及了一些音響美學和聲音主觀評價知識。晉級高級技師涉及到音樂、戲劇、舞蹈等藝術知識和國外文藝演出特色的知識。由此可見,這些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基本都是以技術為主,缺少了各類樂器、聲學的特性、聲音頻譜分布知識及音樂素質,缺少了操作中與藝術結合的方法和技巧。這需要相關工作有待改進和完善。
音響調音是一門相當高深的學問,任何一場成功的演出都離不開音響師對技術設備和藝術構思的精心設計、藝術再創作和對設備的準確操作。從它的技術和藝術的構思來看,音響調音應該是一種再度創作。
調音藝術與再度創作。什么是調音藝術?調音藝術是以藝術修養為基礎、主觀評價作判斷、以科學技術為表現手段、以藝術效果為最終目的而進行藝術創作和整體設計的專門學科,其任務是對表演藝術作品的聲音進行再度創作。任何一場成功的演出都離不開音響師對音響技術設備和藝術構思的精心設計、藝術再創作的進行和對設備的準確操作。
劇目演出的成功與否與音響師有關,他不僅要具備高超的音響技術技能和較好的音樂素質和文化素質,還需全面掌握各類樂器的聲學特性及頻譜分布。只有掌握了音響技術和相關的學科知識以及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通過技術與藝術有機的結合,才能完成或體現表演藝術作品的聲音設計和準確的操作。中國戲曲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于建剛認為:“音響藝術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的相互交叉,科技重在求真,藝術重在求美,隨著科學的發展,藝術越來越科學化,科學也越來越藝術化”。
表演藝術中的聲音是指語音、樂音及環境音響。語音為人物的對白、畫外解說;樂音包含聲樂和樂器發出的聲音,由歌曲、戲劇和演奏眾多體裁的樂曲構成;環境音響指演出所需要的現場聲、大自然之聲,如街道的喧鬧聲、室外的鳥叫聲、天空中的飛機轟鳴聲等。
在對人聲的美化和修飾上,可以通過調音臺上面的輸入通道中的四段均衡器,對聲音進行頻率處理,來提高音色的藝術表現力。調音臺中的四段均衡器分為4個頻段,根據德國柏林音樂研究所資料介紹,它們是:高頻:6kHz~16kHz,影響音色的表現力、解析力。中高頻:600Hz~6kHz,影響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中低頻:200~600Hz,影響音色的力度和結實度。低頻:20~200Hz,影響音色的渾厚度和豐滿度。如果高頻段頻率過弱,其音色的色彩、韻味、個性就會失落;如果高頻段頻率過強,音色就會變得尖噪、嘶啞、刺耳。如果中高頻段的頻率過弱,音色就變得暗淡、朦朧;如果中高頻段的頻率過強,其音色就會變得呆板。如果中低頻段的頻率過弱,音色會變得空虛、無力、軟綿綿的;如果中低頻段的頻率過強,音色會變得生硬、失去活力。如果低頻段的頻率過弱,音色將會變得單薄、蒼白;如果低頻段的頻率過強,音色會變得混濁不清。一臺高雅藝術的演唱會,與音響師的調音水平有很大的關系。現在越來越多的大歌星已經意識到音響師的重要性,自己特聘調音師的越來越多。一個優秀的調音可以造就一個歌手成為“星”,一個拙劣的調音師也可以毀掉一個歌星。音響調音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國際上從事音響工作的人,是相當受人尊崇的;特別是這個“師”的頭銜,它要求高度靈敏的聽覺辨別力加上熟練控制調音臺的能力以及較高的藝術修養。才配得到“師”的桂冠。
歌曲的演唱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演唱技巧,所以也就要求音響效果把不同風格的各種類型的演唱都完美地表現出來。美聲歌曲是體現音色優美;民族歌曲是體現民族風味和地方色彩;通俗歌曲是體現深沉的情感;而搖滾歌曲則是體現強勁的激情。由于歌曲的風格有所不同,其音響處理的要求也就不同。
美聲講究音色的優美,發聲是經過專門訓練,所以音色的泛音數量較多,幅度也比較強,整體音色的泛音結構比較豐滿。因此,要求電聲系統要有足夠的寬頻帶,才能使低頻泛音、中頻泛音、高頻泛音都不被阻攔地順利通過。在藝術舞臺上演唱,傳聲器與口形的距離一般在20~60cm。其高度在人臉與口形以下,這樣可以將臉露出畫面。這種遠距離拾音有一定的混響反射聲進入傳聲器,使音色變得渾厚、自然,有彈性和空間感。
民族歌曲的演唱,由于民族歌曲的范圍比較大,有些歌曲近似于美聲風格,也有些歌曲近似于通俗歌曲的風格,所以其傳聲器的選擇也各有所不同。在藝術舞臺上演出民族歌曲時,也應選用電容式傳聲器進行拾音。但是,口形與傳聲器的距離要比美聲歌曲演唱近一些,一般為20~40cm。
通俗歌曲的演唱,應選用手持近講動圈式低靈敏度傳聲器,因為通俗歌曲是以深沉的情感為主要特點,所以應采用近講、近距離拾音方式。這樣就縮短了歌聲音源與聽音者的距離。從聆聽心理學角度上講,就會產生一種親切感。伴奏音樂與歌聲的比例,也是對調音師搞好一臺晚會的音響效果的一部分,音響師需要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在調音中對歌曲的曲調和旋律,恰如其分地控制好伴奏帶的音量大小與歌聲的比例,當放前奏曲或過門音時,可以將音樂聲放大,在歌聲進入之前漸漸拉下來,以便突出歌聲和加深歌聲的印象,一般樂隊伴奏音樂與歌聲(人聲)的比例:美聲、民族唱法、戲曲是3:7;通俗唱法4:6;搖滾樂5:5。
音量的調整,一支歌曲有時動態范圍很大。當歌曲進行到高潮時,演員很激動,情緒很飽滿,聲級很強,容易產生過負荷失真。所以,這時音量需要壓下來一點。當歌曲進行到深情細膩的弱聲時,又需要把音量提升起來。對于掌握上述這幾方面的調音手法,還要求音響師對歌曲要熟悉,對歌手的演唱特點也要了解,而且要有調音經驗。否則,音響師的調音跟不上演員的演唱,不易獲得理想的聆聽效果。音響師將聲音調響和調好,這之間有著很大差距。調響容易,調好難。絕大多數的擴聲工作是現場操作,一旦操作有誤則沒有再改的時間和機會了,所以要不斷積累經驗,在操作時做到胸有成竹。
- 上一篇:工商分局局長廉建工作匯報
- 下一篇:學校下學期教學治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