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儒家視野下的和諧
時間:2022-04-15 03:09:00
導語:小議儒家視野下的和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個層面、環節之間處于協調有序的狀態中,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和諧社會的思想古已有之且源遠流長,綜觀中國五千年的社會進化史,割據混戰占了相當長的時期,而和平統一狀態則相對較短,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對和諧社會的向往油然而生,而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的思想在中國儒家經典著作中也是多有述及,其中關于和諧社會的寶貴思想資源對于今天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當有所借鑒。
儒家思想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在這樣一個大分化、大動蕩、大沖突的時期,對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和諧共處的理想世界的向往成了每一個人的夢想。儒家思想以孔孟為代表,提出了自己關于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張。
1、以人為本的“人本思想”
對人的關懷是儒家與其它學派相區別的一個最顯著特征,儒家是最為重視君臣父子、尊卑高下的,而孟子卻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在這里孟子雖然是出于“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哀公篇》)的政治上的策略性考慮,還是突出體現了儒家“仁者愛人”的核心思想和價值理念。
儒家對人的悲憫情懷還體現在對生命的尊重上,這與許多宗教提倡苦行與禁欲,以苦為樂,以苦為榮,主張壓抑人的天性以實現某種精神理想或目標的教義是非常不同的,儒家對此是持否定態度的,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連頭發都不忍心折損,由此可見儒家對生命的尊重珍視的程度。
其實,對喪禮的重視也從側面反映了儒家的重生理念,“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終始一也”(《荀子.禮論》),將逝者當作生人一樣供奉,在儒家眼中,“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死與生一樣重要,生死都能圓滿,做人的道理才算完善了,對喪禮的這種謹慎的處理態度正是儒家重生的集中體現。
2、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與自然要和諧共處的理念在中國由來已久,早在夏周時期,就有了諸如春禁伐木,夏禁捕魚以及根據氣候節令來規定打獵、伐木、燒荒的時間等等,到了儒家這里更進一步強調了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應與整個自然界圓融無間、共生共榮,天地萬物只有做到“和”才能欣欣向榮的觀念,“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孟子.梁惠王上》),春秋戰國時期人少地廣,資源豐富,用不著擔心匱乏的問題,然而儒家還是從保護環境、順應天時的角度出發,提出了超前了其時代幾千年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提出了今日人類極端關注的環境保護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問題,可見儒家在此問題上認識之深刻。
儒家的和諧觀念與其仁愛觀是分不開的,儒家認為萬物和人皆由天地而生,人不僅要認識到自己和萬物一體,也要澤被萬物,要保護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萬物并立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保ā抖Y記.中庸》),只有推己及人以及世間萬物,才能萬物競長、生生不息,才能真正達到“和”的境界。
3、人世的和諧
儒家不僅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更注重人世的和諧,強調矛盾的統一和均衡,主張通過對事物的度的把握來保持人際關系的平衡,以減少和避免對立沖突,“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三者之中,“人和”是決定性因素,只有做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才能達到“無往而不利”的境界,但是儒家并非一味推重“和”,而是強調“和而不同”,要“和”首先要承認“不同”,在“不同”的基礎上努力求“和”,萬事萬物正是因為“不同”才能相反相成,相輔相濟,才能生生不已,充滿活力,如果只有“同”,就會“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事物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的,沒有矛盾,就沒有發展的動力,世界也就成了一片死寂,只有承認矛盾的存在,并且積極的解決矛盾,社會才能發展,“和”才有實現的可能。
社會能否和諧,要看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各種關系能否和諧,而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初始單位,也是一個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關系,家庭美滿幸福,社會才會安定進步。正因如此,儒家才把“齊家”放在了“治國”“平天下”的前面。
- 上一篇:小議民俗藝術符號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 下一篇:透析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