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人對愁的認識論文

時間:2022-10-21 08:27:00

導語:古典詩人對愁的認識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古典詩人對愁的認識論文

“愁”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是人們郁結于心頭的憂慮煩悶。“愁”的產生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引發了人們的感傷、遺憾、愁情。如“飛紅萬點愁如海”;二是人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由于周圍人和事不能滿足其內心情感的需要,由此形成內心情感的逆向流程,如“落花啼鳥總關愁”,“翠減紅衰愁煞人”等。

但不管怎么說,愁是一種概念,詩人寫“愁“,不能用概念語言,而必須用形象語言。詩人不僅要把“愁”定性,而且要定量。

一、“愁”是連綿悠遠而無法割斷的

古詩詞中有以水描寫愁的,有以雨比喻愁的。水的綿長悠遠和人的情緒愁苦的特點是一致的。而如絲如縷的細雨和隔不開,扯不斷的愁的特點又相吻合。南唐后主李煜《相見歡》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就說明了“愁”的這個特點。李白在《宣州謝月兆樓餞別校書叔云》中的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也道出了愁的特點,愁的情狀。

二、“愁”是有數量的

李煜《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和賀鑄《青玉案》中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都用可以看得見、可以體味的實景,來形容“愁”的數量。這種手法,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三、“愁”是有重量的

李清照的詞《武陵春》中寫道:“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分明寫出了“愁“的重量。“愁“是如此的重,恐怕舴艋舟都難以乘載。

四、“愁”是有長度的

偉大的詩人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中寫道:“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把“愁”說成三千丈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五、“愁”對身體是有影響的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心頭憂慮煩悶,便以酒澆愁。李白說:“舉杯消愁愁更愁”。范仲淹《蘇幕遮》中說:“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都說明“愁”對身體影響是很大的。李白不僅把“愁”量化為三千丈。而且還把“愁”生“白發”這一自然規律,揭示了出來。

青年時代伍子胥在他受到楚平王追殺中逃離昭關時須發突然變白。這是由于他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引起過度的“愁緒”,神經緊張造成的。今年47歲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只有44天時,卻已出現愈來愈多的灰白頭發。人們驚訝地發現:“他的頭發,幾乎是在一夜間,從深黑色突然全部變成了灰白色,就仿佛落滿了雪花似的!”

愁生白發的例子,在每位美國總統的身上都發生過。克林頓剛進入白宮時,還有一半的頭發是棕色的,但兩年之后他已經變成“銀發老頭”了;小布什剛入白宮時,頭發還是“鹽和胡椒”,好像一眨眼間全變成“鹽”了。

再比如,面對嚴峻經濟問題的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2006年上任時大片胡須仍呈黑色,現在幾乎全白了。

“愁”對身心的衰老早被中國古典詩人揭示,被無數實例所證實。我們搞古典詩詞的人,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笑一笑,十年少。”多寫歡樂的詩詞妙談我國古代八大笑星,不要無病呻吟,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才能保持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