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動詞時態及語態問題
時間:2022-04-22 08:51:00
導語:英語動詞時態及語態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探究包括六個環節,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分析與論證、評估、合作與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學探究活動都必須經過這六個環節,我們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時,應根據學生的探究水平,注重對某幾個環節的能力培養。
一、提出問題研究是從問題開始的,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習的開端。在這一階段中,老師應精心設計一個問題情境,如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演示實驗、小故事、圖片、電腦模擬畫面等,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自發提出問題。這一環節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猜想與假設在提出問題的前提下,學生可運用已有的物理知識及生活經驗,從不同角度對問題的答案進行猜測,嘗試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是一個思維發散的過程,不但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怕說錯。當然,猜想必須具備一定的猜測依據,而不是胡思亂想。由于有的學生猜想的方向不對,猜想抓不住關鍵點,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猜想的度,這是很有必要的。不是所有的猜想都要進行探究,對于一些無意義的猜想,教師應先引導學生去偽存真,保留有意義的猜想開展研究。
三、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針對探究的目的和條件,教師可引導學生設計明確、具體的操作步驟,達到預期目標。學生自我設計實驗方案肯定會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教師應根據探究問題的難易程度,在設計實驗方案時給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最好是分組制訂計劃,再由教師和學生討論和完善。制訂計劃要依據正確的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類比法、圖像法、模型法以及逆向思維法等。根據研究對象,結合教學實際選擇恰當的研究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探究思路,增強實驗設計能力。
四、分析與論證對實驗過程中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得出結論,這是從動手實踐上升到建立理論的思維過程,同時也是創新過程。分析時,可用到比例法、圖像法、比值法等。如在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時,發現電壓增大,電流也增大,電壓增大幾倍,電流也增大幾倍;而電阻增大,電流減小,電阻增大幾倍,電流減小為原來的幾分之一,由此得出在電阻不變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的結論。
五、評估評估是探究活動的必要組成部分,一般分成兩步來完成,先是探究小組內自我反思和評價,再是小組之間的交流、共同反思和評價。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首先對探究的過程和收集信息的科學性、可靠性進行評估,然后再對假設與探究結果之間的差異進行評估,再對探究過程中的成敗進行評估總結,最后共同做好總結歸納。
- 上一篇:黨內民主監督情況報告
- 下一篇:農藥銷售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