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有效預設特征

時間:2022-12-04 03:20:00

導語:英語教學有效預設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學有效預設特征

一、英語課堂教學的預設

預設指的是師生課堂教學活動按照課前的設計和安排展開,體現了教學的計劃性與封閉性。通俗來講,就指教師的備課。它是課堂教學的藍圖,是落實教育理念的方案。要讓英語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就必須做好教學的預設。這就要求教學預設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主動發展的需要,為生命潛能的開發、學生個性的發展、課堂的動態生成提供條件。

(一)教學目標的預設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即教學應達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學上的盲目性,是順利進行教育活動的基本保證和首要環節。教師應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和精神,精心設計每一課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對學生發展具有多元價值的過程性目標;在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進程中,充分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實際上它也是教師捕捉和接納學生的經驗與創造、把握教學過程的生成性目標、促進或實現課堂價值動態生成的良機。一堂課的教學目標不應該是凝固的、僵化的和不變的,課堂會發生什么事件是不可預設的,如果不容納課堂即時生成的目標,不把握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就不可能有學生充分的發展。這種信念必須在新世紀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中確立起來。如在備七年級Goforit!教材Goingshopping詞匯部分教學時,課文提及眾多商店如clothesshop,electricalshop,bookshop,toyshop等。在不同的商店,我們可以購買到不同的商品。盡管書中未曾提及這些單詞,但預設到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肯定會對圖片中商品對應的英文感興趣。因此,我在備課的時候詳細地備了每種商店出現的商品英文,課上衍生。

(二)教學過程的預設

課堂標準和教材本身就是一種預設,目標、任務的確定,內容、價值的確立以及方式和方法的選擇等都需要教師預先進行設計。教學設計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前提,也是教學的基本環節。因此,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不在于是否承認和需要預設,而是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認識和處理預設和生成的關系以及如何預設與生成的問題。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既要遵循課程和學科發展要求,又要尊重學生的身心和認識發展規律,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在與學生一起展開課堂教學過程時,要參照教學方案組織教學,同時要及時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活動情況與生活情形,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生命狀態;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既要適度考慮教學方案,也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發展需求,注重與學生一起互動,重視在互動中與學生一起生成新的教學過程以及新的課程資源和教學資源;教師既要關注教學方案,也要根據互動變化的新情況,及時調整原有的方案組織教學,開發和利用互動中形成的新資源,并把這些新資源轉化為學生的新知識和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用系統觀、辯證觀和建立在復雜科學基礎上的新的哲學觀來認識和處理這些問題。總之,強調預設的作用不等于把課堂教學變成教學方案的執行過程,而是承認預設價值的同時,應有動態生成的意識和實踐;而在重視生成的作用的時候,也要適當進行預設。預設是生成的基礎和靜態表現,生成則是預設的延續和動態升華,兩者有機聯系,并存互補,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預設與生成都只是手段,兩者都應服從和服務于促進學生發展這個教學的原目的。

二、英語課堂教學的生成

生成是一個對應的概念,師生教學活動離開或者超越了原有的思路或教案,體現教學的動態性和開放性。教學不是完全根據教師的事先預設按部就班地進行,而是更加需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學生的思想和教學文本不斷碰撞,創造火花不斷迸發,新的學習需求、方向不斷產生,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這就是生成的課堂教學。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創造的光輝,師生都能感覺到生命活力的涌動。這種生成的英語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理想境界。因此,英語課堂要根據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需要,促進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

(一)倡導動態生成的英語課堂

課堂學習是學生生命活動的組成部分。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課堂教學是他們生命歷程的組成部分,理應充滿勃發的生命活力。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經驗、知識、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教學,并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復雜性和多變性。如果只是按照預先設定的過程教學,課堂好像一部經過編排、有著固定劇情的戲劇,教學活動失去了生命活動所應有的復雜性、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學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識的結論,對教學過程和內容卻失去了應有的好奇心,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的情況自然就會產生。

時代和形勢的發展要求教學具有生成性。跟不斷發展變化的時代和形勢相比,教材和教學設計往往有滯后性。事物是在發展變化的,而人的思想、行動必須跟著變化。當課堂充分開放,充分接納學生對時展的不同認識時,課堂教學便具有了極大的生成空間。

倡導生成的課堂教學,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課堂教學效率問題。現代社會講究效率,它的積極、進步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但效率最終要為人的需要、進步和發展服務,離開了人的需求和發展這個根本目的,片面的效率和速度極有可能異化為摧殘人性、扼殺生命的工具。英語課堂教學同樣需要講究效率,但這種效率應當是體現英語教學目標的,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那種置學生的需求、困惑和情緒于不顧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效率;那種只有少數好學生達成了目標,而多數學生只是當了一回“觀眾”的課,更不是真正的效率。

在一些生成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教學的過程展開得很充分,出現了“節外生枝”的現象,以至課堂教學預定的任務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也沒有實現。怎么看待這種現象?首先,在這樣的課堂里,沒有達成的往往是預期的認知目標,而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目標已經有所超越,所以這樣的課應該得到肯定;其次,課堂教學目標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如果這一節課教學任務的完成與否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未達成的認知目標完全可以在后續的課中繼續達成,而不必死扣在這一節課內;最后,教學目標本身也不是預設了就不能變更,應該隨著學生的課堂里學習狀況而及時調整。當然,一個具有厚實底蘊和豐富經驗的教師,會在生成的課堂中運用實踐智慧,較好地調整教學目標和過程,從而完成教學任務。所以,說到底,課堂教學的生成最終取決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程度。

(二)把握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點

1.在嘗試和探究的活動中“生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們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根據需要組織探究性學習,對于英語教學目標有著明顯的作用。在探究性學習中,由于結論不是現成的,學生會有多種思路、多種方法,往往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在教學AnEnglishfriend時,在教學完詞組speakloudly,sitquietly,runfast,jumphigh,walkcarefully,dancebeautifully后,學生很容易混淆,這時教師可幫助學生概括動詞后面要跟副詞而不是形容詞來修飾。

在嘗試和探究活動中,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并存,我們不要怕學生在嘗試中出錯。胡適在《嘗試集》中寫道:“‘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這話未必是。我今為下一轉語:自古成功在嘗試!”胡適強調只有嘗試才能走向成功,對我們的教學具有積極意義。學生在嘗試和探究中出現的錯誤,是極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有經驗的教師善于抓住這些錯誤,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改變思路,重新探究,最后走向成功,這種教育的效果遠遠勝于直接告訴學生一個正確的結論。

2.在對話中“生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關于文本的對話應當是平等、互動的過程。在課堂“對話”中,教師要真心實意地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言,發現他們思想和語言的閃光點。如在教學Hobbies時,教師可以通過談話的形式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詞組drawpictures,listentomusic,playbasketball,playtheguitar等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業余愛好。如果自己的愛好不會用英文表達,可以用中文來說,恰巧有一個學生說到拍照,順便引出要教的詞組takephotos。

3.在適度拓展中“生成”。英語課程應當是開放的和充滿活力的,這就要求教師拓寬英語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如在教學七年級(下)Goforit!Unit1Whereareyoufrom?說到國家的名稱時,有些學生在下面按捺不住,用中文說:I’mfrom韓國/朝鮮,我順勢就把這些單詞教給學生,并且把這些國家的國旗的意義也介紹給學生聽,學生們都聽得很認真,覺得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并且課后要求學生收集感興趣的國家名稱和國旗意義。

過去我們往往把這樣的隨機拓展看成是不“緊扣教材”而加以否定,而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應當得到肯定。因為在自主學習中,“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現在,我們認識到了英語學習不是簡單的線性過程,而是日積月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陸游在《示子遹》中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適度的隨機拓展,體現了英語教學的豐富性。當然,拓展不能離題太遠,要避免那種過度發揮。

4.在創造中“生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課堂教學如果能給學生提供創造的機會,無疑是很好的“生長點”。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兒童具有創造的天性,假如老師為學生搭建一個舞臺,他們的創造潛能可以極大地得到發揮。課堂教學中大量的事實表明,教師往往對學生的創造潛能估計過低。而教師的種種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終將導致學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遠不能高飛,那將是中國教育的悲哀,也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各種版本的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都相當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不少課文給學生留下了創造的空間。英語教材基本上每一單元的內容都可以拓展,可讓學生在課后收集相關的詞匯。如Unit8Attheweekends,可以在Hobbies這一單元上加以延伸和擴展:Attheweekends,Ioften…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這樣,既復習了前面的知識,又鞏固了后面的句型。

課堂上生成的資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確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價值的大小不同,有的還可能產生負面教育效應。所以,教師在課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適時地作出反應和調整。既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心靈的自由,又要潛移默化地滲透主流社會的意識形態;既要大膽猜測,放飛想像,又要尊重事實,講究科學;既要有教師的寬容和學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自律。這樣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無序和有序的統一。

三、預設與生成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精心的預設是完美的生成的前提

要想預設得好,必須認真備課。即備課要精、資料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只有這樣,才可能有完美的生成,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

在備課時,我經常預設短、頻、快的課堂節奏,所提問題講究精煉,突出重點;解釋的語言點講究平實易懂;讓學生編造的對話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他們有話可講,有材料可用。我精心的課前準備使課堂有時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性,快節奏的課堂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預設的作用在我的課堂顯而易見。但有時我也覺得:課堂預設定位不能太難,語言點挖得不應太深,否則,那樣的“預設”往往會成為“生成”的攔路虎。

(二)教材內容的適當整合會產生更好的預設

教師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結點就是尋找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情感體驗的最佳結合。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注意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科學地處理好教材與課外材料的關系,做到“依靠教材又不依賴教材,超越教材又不脫離教材”,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如在上閱讀課文Aluckyescape時,我利用“5?12地震”的有關圖片作為導入,這些圖片的內容是觸目驚心的,能讓學生產生心靈的震撼。地震中死亡的自然是unlucky,而能escape的自然是lucky賬,學生復習單詞水到渠成。學完這篇文章,我又預設了這樣的問題:Ifarobberfollowsyouonyourwayhomeatnight,whatwillyoudo?讓學生盡可能生成各種答案。學生的答案超越了教材卻又不脫離教材,這使得我的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把書本上的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了一起,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設計要以突出學生的學習過程為重點

教學設計的關鍵是要開拓學生思路和體現學生的個性。傳統課堂教學的通病是缺少對學生的關注,缺乏學生個性的張揚。而新課程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地學習,進行創造性思考,課堂氣氛追求的是學生“動”起來;教師由管理者向指導者轉變,重視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對話,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經常加以反思、研究與改進,學會判斷自己教學行為的合理性、有效性,逐步養成自我反思教學行為的能力。

如Aluckyescape這篇文章,通常情況下老師可能會提一些文章中的問題,解釋一些詞組難句,完成課后練習題。然而我在課堂中提出了這樣的思考題:Whydowecallitaluckyescape?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整合了整個故事的內容,但書上又沒有完整的現成的答案,必須對整個故事進行歸納總結,才能知道答案。對于這樣的討論題,它所包含的邏輯思維和推理判斷能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有話可說,能較好地反應出討論效果。考慮到有些小組找不到全部答案,在他們討論了幾分鐘后,我在一旁又預設了幾幅圖片幫助他們,最后學生會欣喜地得到答案。

(四)在“預設”中給“生成”留足空間

在教學中,預設是必要的,但同時是有彈性的,有留白的。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建構過程。這是由學生的原有經驗、知識結構、個性等多方面的復雜性與差異性決定的。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

如在七年級Goforit!Unit2Whereisthepostoffice?中的Canyoutakeanotherroute?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更熟練地掌握指路的各種表達,但又不能用書上Paul和Justin的道路。那么在預設時我在地圖上準備好了所有道路的名稱,學生可以選擇多種道路到達目的地。

(五)培養良好的教學素養

新課程所提倡的教學設計不只是關注知識的傳授,更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的過程;不應“以教論學”,而應“以學論教”;不應是模式化和程式化的,而應是個性化和多樣化的;不應是僵化和靜態的,而應是動態和生成性的;不應是學生為教學設計服務,而應是教學設計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只有養成這些良好的教學素養,才能在課堂上做到有效的預設和學生完美的生成。

(六)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才能處理學生的各種“生成”

處理課堂生成時胸有成竹,能夠恰到好處地處理課堂學生的突發思維,這不僅要求開課教師要有扎實的學科素質,更要求有豐富的課堂實戰經驗,對學生每一個微小的反應都作出相恰如其分的反饋,這對學生是莫大的鼓舞,而對教師而言更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

1.在課堂上出現冷場、學生答非所問或一問三不知的情況。這時教師應冷靜分析提問的難度、提問的方式、學生的情緒,不要粗暴批評或諷刺挖苦,隨之,可以委婉地指出或加以引導,激勵學生振奮學志,努力學習。

2.學生聽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出現開小差的情況。組織教學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應隨時注意學生聽講的情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整個思想都必須集中在學習上。如果發現有注意力不集中或搞小動作不專心聽講的學生,可以用突然停頓或突然適當提高音量的辦法引起學生的警覺,然后邊講邊用目光注視需要提醒的學生,也可以立刻讓開小差的學生起來回答問題(他肯定不會,再讓其他學生回答,讓他重復別人的答案)。這樣做一般都能及時讓沒有認真聽講的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但對個別學生的違紀行為在課堂上不應作長時間的批評教育,以免耽誤過多的時間,影響多數同學的學習,而應在課后及時處理個別學生的違紀事件,對違紀學生進行耐心教育。

英語課堂教學要求英語教師既要參照預設好的英語教學設計組織教學,又要及時了解和把握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關注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學習狀態和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原有的方案組織英語教學,生成新的英語教學過程以及新的英語課程資源。英語課堂教學不應是英語教學方案的單純執行過程,而應是融合預設價值和動態生成意識的英語實踐過程,是英語課堂教學預設與英語課堂教學生成的有機結合,是英語教學藝術美的統一。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預設時,我們既要遵循英語課程的學科要求,又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及認知規律;在英語課堂教學生成過程中,我們要盡量營造出民主、開放、和諧的英語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體。惟其如此,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充滿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