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本科生綜合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11-03 11:24:00

導語:英語專業本科生綜合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專業本科生綜合能力培養論文

摘要:隨著經濟市場化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工業社會進一步向信息社會的轉化,加速了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也決定了21世紀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探索英語專業本科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結構:扎實的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較強的能力和較好的素質。

關鍵詞:英語專業本科教學基本功知識能力素質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適應社會和超越社會的本質特性。由于國際間不斷的交流與合作,21世紀需要復合型外語人才,但是現在對英語專業本科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理論研究較為薄弱。因此,對英語專業本科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進行的探究更具有針對性與必要性。

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

英語專業本科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扎實的基本功主要是指外語的基本功,即語音、語調的正確,詞法、句法、章法的規范,詞匯表達的得體,聽、說、讀、寫、譯技能和外語實際運用能力的熟練。”“聽”是一種迅速正確的辨音解意、理解語意并對聽到的信息作出評價反應的能力。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聽能訓練時,教師要特別注意激發學生聽的素質的潛能。“說”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英語口頭表達的特點是現想現說,思考的余地極為有限。所以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素質,在課內外多同學生用英語交談,激發學生講英語的興趣。“讀”是一種重要的語言交際形式,是人們獲得各種信息的重要途徑。讀的過程是一種通過視覺感知,來識別和理解語言材料的推理過程。通過對文字符號的辨認和解碼,即對詞及詞組的意義、句子的結構和意義的辨認和掌握,達到對文字符號所蘊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精讀和泛讀是閱讀的兩個方面,教師應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泛讀技巧,主要是略讀(skimming)、跳讀(scanning)和整體閱讀(globalreading)等。“寫”也是人們進行交際活動的一種重要的基本形式。培養寫的能力還要注意訓練學生的靈活表達的能力。即同一個意思讓學生盡可能寫出多種不同的表達形式。“譯”包括口譯和筆譯。??要求學生初步了解翻譯基礎理論和英、漢兩種語言的異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譯技巧,能將中等難度的英語篇章或段落譯成漢語,能清楚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能擔任外賓日常生活的口譯。

二、要有寬廣的知識面

在當今高科技信息的社會,國際間的交往日益頻繁,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2008年北京將要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它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同時,我國各行各業對英語迫切需要也是刻不容緩的啊。因此,復合型綜合能力外語人才必須具有寬廣的知識面才能適應不同場合的談判與交流。寬廣的知識面是指除了需要熟練掌握的專業知識外,還需了解的相關學科的知識,可能要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經貿、文學、語言學、法律、新聞和科技等諸多學科領域。對于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除了應該具備人文學科的知識外,還應具有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

三、要有較強的能力

傳統觀念認為,英語教育就是傳授知識,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使其缺少創新精神。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里,光有知識是不行的,各種文化的融合和經濟的發展要求有較強的能力去應付各種社會需求。因此,較強的能力主要是指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獨立提出見解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其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我國高校多年來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而分析問題和獨立提出見解能力的培養又是長期困擾外語專業的難題。英語專業學在工作中的運用能力主要指能夠從事不同文化間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交際能力、協作能力、適應工作的能力、獨立提出建議和討論問題的能力、組織能力、知人處事的能力、靈活應變的能力等等。

四、要有較好的素質

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和心理素質。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文化素質是基礎,業務素質是保障,身體素質是前提,心理素質是后盾。各種素質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更加注重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注重訓練學生批判地吸收中華文化精髓和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能力。

總之,要重視大學本科綜合能力的培養。知識,能力,素質是互有聯系又各有內涵的統一體,只有使之辯證統一,才能共同協調發展。在堅持知識,能力,素質辨證統一的同時,更要注重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營造一個能進行交際實踐的學習環境,以其最大限度地發展和完善學生,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復合型綜合能力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國慶.略認素質和素質教育[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

[2]顧曰國,英語教學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