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言網絡構建論文
時間:2022-03-19 10:32:00
導語:英語語言網絡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是一種能自動處理英語語言信息的認知結構,其構建過程離不開想象與情感。想象是學習者在大腦形成影象的過程,影象的形成是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不可或缺的重要階段。想象與情感在語言信息網絡構建中存在著一種循環關系,情感的不同狀態滲透到想象中,對影象的形成過程起到加速或抑制作用;想象作為一種催化劑又刺激情感狀態的變化,促進積極情感的發展或抑制消極情感的滋生。
關鍵詞: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想象;情感;構建
英語語言信息網絡,又稱英語語言認知圖式或認知結構,是基于學習者對英語語言信息經過長時間的感知和理解,累積語言信息量,植根于大腦語言中樞而形成的一種能自動無意識地處理英語語言信息的心理結構或機制。這種機制是學習者回憶已有的知識和獲取新知識極為重要的能量或元素。
不容置疑的事實是,學習者對母語的習得幾乎毫無例外地都能在大腦構建母語語言信息網絡,然而,對外語語言的習得卻并非如此。我國英語學習者無論是對英語語音、語法、詞法、句法、章法還是對文化背景的認知,也無論是通過課堂學習還是課外習得,都在直接或者間接地獲取英語語言信息,試圖在大腦構建英語語言信息網絡,以便能自動無意識地使用英語語言。現實的問題是,許多學習者經過若干年的英語學習,仍然不能夠自動無意識地使用英語語言,這與學習者對英語語言學習的期望和英語語言教學的初衷相違背。探討影響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的因素則成了英語教學和學習的一個重要話題。
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的過程受制于許多因素,如社會環境(學校教育、英語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氛圍等)、個體的認知水平(對英語語言信息的加工能力等)、生理(個體的大腦發育程度等)以及情感(動機、想象、移請、焦慮等)和想象等。社會環境提供了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所需要的信息量以及信息在大腦組合的社會規則,認知因素則使雜亂無章的信息在大腦系統化和程序化,情感因素則影響語言信息的輸入和大腦對語言信息的加工程度,加強或者削弱語言信息在大腦的融合性,想象作為一種高級思維活動,無疑也會對語言信息在大腦的加工過程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影響。
一、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中的情感
20世紀70年代以前,人們對影響外語語言學習因素的認識偏向于兩個:一是認知因素。如認知心理學就認為,語言習得要以認知為基礎,輸入到大腦的語言信息要經過大腦的加工。Anderson就此提出了語言信息在大腦發展的三階段:認知階段,聯絡階段和自動無意識階段,[1]BarryMcLaughlin提出了信息處理模型。[2]二是社會因素。語言習得研究領域里的行為主義認為,語言習得取決于外部語言環境。Krashen就認為,有足夠可理解的語言信息輸入,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就可以從I達到I+1。[3]20世紀70年代以來,建構主義理論則主張,大腦對語言信息的加工過程不是被動的攝入,而是主動的選擇和接受的過程。控制這個過程的因素除了學習者的“思維操作系統”之外,還有“情感意志系統”。于是人們開始關注并研究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4-8]截止目前,研究表明,學習者不同的情感狀態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如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設”(affectfilterhypothesis)就認為,語言信息只有通過情感過濾才有可能從語言輸入變成語言“攝入”,進入認知結構中。起過濾的積極情感如較高的學習動機,明確的學習目,較強的自信心等會削弱情感過濾,使大量的語言輸入暢通無阻地進入語言習得機制中去。語言信息經過內化,再成為學習者的語言能力;起過濾的消極情感因素如恐懼、焦慮、抑制等在大腦積聚過多,會形成一道屏障,阻止語言信息的輸入,這樣,學習者習得語言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語言習得機制”的構建就會發生困難。[3]BarbaraK.Given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在大腦構建“自然學習系統”的過程,該系統中一個重要的子系統就是情感系統。她在《TeachingtotheBrain’sNaturalLearningSystems》一書中寫到:學習依賴于情感,情感決定著我們注意力的指向和學習內容;消極情感干擾學習進程,弱化學習效果;積極情感促進知識和技能的認知水平提高。[7]
二、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中的想象
不同的情感狀態在影響語言學習的同時,想象也在發揮著作用。想象是基本的思維形式,是學習者在大腦形成影象的過程,影象的形成是大腦加工語言信息的初步結果,是語言信息網絡構建不可缺少的環節。想象能幫助我們理解、組織進入大腦的信息,并使獲得的信息持久化。
構建英語語言信息網絡的基礎材料是語言信息。語言信息通過視覺、聽覺等渠道進入學習者大腦,大腦再對這些外界信息產生反應(externalresponses),通過分析、抽象、綜合、概括、對比等過程,形成基本的信息影像(images),這就是思維。影象是語言心智圖譜(mindmap)構建的基礎。大腦不斷地從外界攝入新信息,融合舊信息,繼續對已有的影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影像,這就是想象。Stevick將影像看作是“acompositethatweperceive(moreorlessvividly)asaresultoftheinteractionbetweenwhatwehaveinstorageandwhat’sgoingonatthemoment”。[9]Paivio認為大腦加工信息而形成影象的過程是一種雙重編碼體系(dualencodingsystem)。該體系由語言文字密碼和想象構成。學習者最初獲得的英語語言信息是一連串的文字符號或聲音表征(密碼),這些信息進入大腦等待譯碼。譯碼是學習者大腦先前的知識或者已有的語言認知圖式,社會體驗再輔助于定形化的語言規則和新信息相互作用的過程。這一過程離不開想象。雖然學習者有時完全可以透過文字符號或聲音表征理解語言信息所承載的意義,但僅僅通過這種方式所獲得的意義只是表層的或者低層次的。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的最終目標是學習者在大腦構建高層次、有意義的、能自動無意識地處理語言信息的語義網絡。學習者要從低層次對文字符號或者聲音表征的破譯發展到高層次的對語義網絡的有意義建構,需要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神經生理學家Damasio認為,想象能幫助我們理解并組織進入大腦的信息,能給我們提供推理和決策的方法,能幫助我們選擇適當的反應方式。我們大腦無論接受什么樣的英語語言信息,以什么樣的方式加工這些信息,想象一直參與其中,不受時間束縛,此時、彼時都有可能發生。[10]Damosio認為,知識的神經基礎是依靠影像在大腦中形成的。想象似乎不是在大腦中某一個特定的位置產生的,而是在不同神經區域按照不同定位方式形成的。[10]所以,想象是比思維更加基本的活動要素,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類一種高級認知活動,對思維具有極強的影響力。想象豐富了語言心智圖譜的內容。心智圖譜的最基本條件反應就是展示這些影像,然后按照一定的順序將這些影像組織起來,形成基礎性的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所以,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是各種不同的影像以及語言心智圖譜依照各種不同的范式的綜合。
三、想象和情感的相互作用
想象與情感在語言信息網絡構建中存在一種循環關系。情感的不同狀態滲透到想象中,對影象的形成過程起起加速或者抑制的作用。想象作為一種催化劑又刺激情感狀態的變化,促進積極情感的發展或抑制消極情感的滋生。
(一)想象和情感的相互促進
大腦通過思維和想象加工語言信息,形成了影象。影象的形成看起來似乎是思維和想象的結果,事實上,只有思維和想象是遠遠不夠的。Rogers認為,由文字密碼和想象構成的這種體系并不完整。因為我們所從事的一切與語言認知相關的活動,內在的(大腦加工語言信息)還是外在的(從外界攝入語言信息),似乎永遠離不開情感因素的影響。[11]Rogers曾指出:“我們時時有一種需要,那就是,把我們情感中的一些方面‘注射’到我們的思維中去,竭盡全力地去思考語言符號所隱藏的深層次含義”。[11]Hamilton也認為“情感是一種信息密碼,會不同程度地編入認知記憶圖式中,對認知結構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12]現代腦生理學研究也表明,大腦神經細胞處于一定的能量狀態下,才可能進行思維活動。決定大腦能量狀態的因素除了飲食結構等之外,還有情感因素。情感的不同狀態會使大腦活性呈現出高低不平的狀態。積極情感促使大腦中相應的語言神經細胞活性加強,語言神經纖維通道暢通無阻,學習者對語言信息攝入自如,信息量累積加速,對信息加工的程度也會相應的提高,這樣有利于構建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消極情感狀態則使腦細胞處于休眠狀態,阻止語言信息的輸入。
英語語言信息網絡的構建不僅涉及對語言信息的處理從“低層次”發展為“高層次”的過程,同時還涉及語言信息結構的重新構建。語言信息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會形成與該階段累積的信息量和學習者對語言的認知水平相適應的信息網絡或者心智圖譜。這種網絡仍然處于一種不成熟的狀態,隨時還要不斷地接受新信息,與已有的信息結構建立新聯系。新舊信息的聯系會打破已有信息結構的平衡,這樣就會導致信息結構的內在組織發生變化,重新調整信息結構。如果重新調整的信息組織結構比較合理,會使信息處理發生質的變化,學習者使用時,這些信息單位就容易被激活,信息處理的效率就會提高,這有利于語言信息網絡更加趨于成熟。而激發新舊信息之間的聯系的紐帶正是想象和情感在其中的相互作用。
想象與情感促進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的作用可以通過學習者對詞匯的認知窺見一斑。英語學習者時時要處理一些詞匯,這些詞匯只是一連串的字母組合,每個字母本身并沒有實際意義,也沒有情感成分,這些詞匯之所以能引起情感反應,是因為我們大腦中有與這些單詞連在一起的影像。沒有這些影像,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些孤零零的字母組合。想象在單詞和意義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所以說,情感因素滲透到想象中,而想象又刺激情感狀態的變化和發展。這種相互影響的關系對語言學習至關重要。積極情感參與學習過程時,學習得到加強,在情感與語言之間建立聯系最容易的途徑就是影像。所以,想象的充分利用有助于激發積極情感。
語言是意義和形式的統一體。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的是語言意義,而非語言形式,雖然具有表征性的語言符號是構建英語語言信息網絡的基礎。Anderson在談到學習者對語言信息的處理時認為,人們對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經歷三個階段:認知階段,聯絡階段和自動無意識階段。[1]母語習得者對母語的習得幾乎無一例外的都能達到自動無意識階段,就是因為他們注重語言意義而非語言形式。然而,將英語作為外語的學習者,由于英語語言習得的自然環境缺損,學習關鍵期的錯失,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的單一化(僅僅破譯語言文字符號),教學目標的應試化等,他們把英語學習看作是一種對語言文字符號的簡單地心理反應、解碼和記憶,而非對現實語言意義的構建,在學習中不自然地過分關注了語言形式而非語言意義。他們在認知階段和聯絡階段所獲得的都是一些事實性的符號信息以及由這些事實性符號信息所構成的信息組,這些信息還沒有完全固化在語義網絡中成為大腦自動化處理語言信息的機制。這樣,他們對英語語言的學習只能達到聯絡階段。而決定英語語言信息網絡在大腦構建成功的因素就是看學習者對英語語言的學習是否達到自動無意識階段,也就是說,大腦是否具備了能自動無意識地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從聯絡階段要發展到自動無意識階段需要學習者調動自身的積極情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因為學習者通過想象,再借助于積極情感可以使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組形成一個個影像,眾多影象的組合則是語義網絡形成的必要條件。
(二)想象對消極情感狀態的抑制
學習者構建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時,難免會受到來自于自身或者外界各種消極情感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主要包括自信心缺失,焦慮,擔心,害怕等,他們抑制英語語言信息網絡的構建。想象作為一種催化劑可以通過抑制消極情感的滋生,如降低焦慮程度等增強學習者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移情等。
英語語言信息網絡構建中的焦慮是最大的情感障礙。它一方面來自于構建者自身,如天生的競爭性,[12]與老師的關系,[13]對老師教學的期望值過高等。另一方面來自于社會因素,如各種考試壓力,課堂教學沉悶的氛圍和文化沖突[14]等。想象則有助于消除焦慮的負面影響。Seville大學對大學生聽力對比測試實驗結果證實了這一點。該實驗分控制組和實驗組,每組15人。研究人員要求兩組被試者參加同樣的聽力測試。研究人員只對實驗組考前實施“放松―想像”練習。結果發現,實驗組學生考試成績明顯高于控制組。
自信心是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的信念,它影響學習者選擇學習任務、認知方式和學習狀態,影響學習者對學習的堅持性和情緒的調節,是個性發展的主要因素。想象可以幫助學習者建立自信心。神經語言學研究顯示,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什么樣的人,結果往往就會成為你想象中的人。哈里•埃默森•福斯特博士指出:“在你身上樹立一個你自己的影像,你就會向這個影像靠攏。假使你把自己惟妙惟肖的想象成一個失敗者,單憑這一點,你就與成功無緣。你若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勝利者,這將對你的成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為什么我們大腦里一個積極的影像會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自信心?Maxwell博士做出了這樣的解釋:“人們的精神系統不能區別想象的經歷和實際的經歷。無論什么情況,它都自動地給你的信息做出反應…它對你信以為真或想象為實的情況做出恰當的反應”。也有人認為有意的想象在腦子里能建立新的“記憶”,這些積極的記憶可以改善一個人的情感狀態,而情感狀態對學習者的語言信息輸入和加工有著重要的影響。
同時,想象也有助于學習者移情(empathy)心理的培養。移情是語言交際中重要的情感因素。它指的是學習者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的一種意識或行為。人們在社會中能夠和平共處,移情起著重要作用。Miller指出:“用我們的想象和直覺,我們能夠觀察別人的感覺和思想,它在交流行為,尤其是語言涉及到文化學習時特別重要”。[15]
四、結語
想象和情感作為英語語言信息網絡建構過程中的兩個重要因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對英語語言信息網絡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情感的不同狀態滲透到想象中,對影象的形成過程起加速或抑制的作用;想象作為一種高級思維活動,刺激了積極情感的活性,抑制了消極情感的滋生。
參考文獻:
[1]ANDERSONJ.Thearchitectureofcognition[M].Mass:HarvardUniversity,1983.
[2]MCLAUGHLINB.Theoriesofsecondlanguagelearning[M].London:EdwardArnold,1987.
[3]KRASNENS.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2.
[4]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46.
[5]王初明.正確認識外語學習過程是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關鍵[J].來自首屆中國外語教授沙龍的報告[A].上海:商務印書館。2002:208-214.
[6]DULAYH.Languagetwo[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2:4-14.
[7]GIVENBK.Teachingtothebrain’snaturallearningsystems[M].Alexandria:AssociationforSupervisionandCurriculumDevelopment,2002:15.
[8]PERT,CBINTERVIEW.Thechemicalcommunicators.InB.Moyers(Ed),Healingandthemind[M].NewYork:WilliamMorrow,1993:177-193.
[9]STEVICK.Imagesandoptionsinthelanguage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UmiversityPress,1986.
[10]DAMASIOA.Descartes’error:emotion,reasonandthehumanbrain[M].NewYork:Avon,1994.
[11]ROGERS,TEMOTION,IMAGERY,etal.Acloselookatanincreasinglycomplexinteraction.InJ.Yuille(Ed.)Imaganery,MemoryandCognition[M].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83.
[12]HAMILTONV.Thecognitivestructuresandprocessesofhumanmotivationandpersonality[M].Chichester:JohnWileyandSons,1983:77.
[13]petitivenessandanxietyinadultsecondlanguagelearning:Lookingatandthroughtthediarystudies.InH.W.SeligerandM.H.Long(Ed.)Classroom-orientedresearchinsecondlangaugeacquisition[M].Rowley,MA:NewburyHouse,1983.
[14]RALPH,ELLIS.Questioningconsciousness:theinterplayofimagery,congnitionandemotioninthehumanbrain[M].Hillsadle,NJ:LawrenceErbaumAssociates,1983.
[15]ELLISROD.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261-266.
- 上一篇:中英文化與思維研究論文
- 下一篇:語碼轉換運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