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爭文學到幽默反戰作品研究
時間:2022-07-20 02:05:08
導語:美國戰爭文學到幽默反戰作品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類社會發展史實質上是一部戰爭史,而戰爭刺激文學作品的產生與發展,這種影響在美國文學中尤為明顯。美國從1776年建國至今不過兩百多年,卻經歷了不少的戰爭,其中以兩次世界大戰對美國文學影響最為深遠。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除了廣為人知的納粹分子在集中營里大規模屠殺猶太人和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這兩件大事外,還有一件就是盟軍對一座不設防的歷史名城德累斯頓進行轟炸———這些事件給美國人在思想上很大的震動,促使他們對現存的社會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產生了根本性的懷疑,于是,很多美國作家開始認真思索美國社會復雜的現實。有的作家把寫作重點轉移到個人精神生活方面去,探索自我,刻畫“反英雄”形象,有的作家則通過怪誕、幻想式的夸張方式講些支離破碎的故事,再現生活中的混亂、恐怖和瘋狂,以諷喻社會現實。庫爾特?馮內古特則屬于后者,《五號屠場》就是在這樣背景下誕生的黑色幽默中反戰經典作品。
一、反戰文學中的經典
“到現在為止,我已經活過了四個二十外加兩個年頭了。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我本該死了。”馮內古特曾經這樣寫道。馮內古特的著名長篇小說《五號屠場》就是以二戰為背景,在盟軍鐵定勝利的情況下,對德國歷史名城德累斯頓,也是一座具有不設防的素有“德國建筑珍珠”美譽的城市進行狂轟濫炸,致使十三萬五千民眾成為二戰的犧牲品。在小說當中,作者借用雍永森的口吻來闡述小說的寫作原由,并且借由他以第一人稱講述小說的主人公畢利的成長經歷。有人把《五號屠場》當做自傳體的小說來讀,認為這篇小說就是作者在闡述自己的二戰經歷;也有讀者認為這部小說其實是作者借小說主人公畢利來表現美國年輕人在二戰的背景下對戰爭的厭惡。無論怎樣,這部小說的另一個主題就是關于青年成長的主題,無論是作者馮內古特,還是小說的主人公畢利,都是成長于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背景下,這一代人也經常被稱為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以及戰爭對這代美國年輕人的成長所造成的心理上的陰影。總之,許多年后,這一代的曾經的美國的年輕人,還是生活在戰爭的陰霾中,不能自拔。這也是作者為什么會選擇元小說、意識流、黑色幽默等一些手法來表現他們這一代人的反戰情緒,這種狀態看似瘋狂,實則理性,這也是為什么作者馮內古特總是被認為是一個不嚴肅的作家,被誤讀的原因所在。
二、解構主義與黑色幽默
元小說是指“一種有意地、系統地引起人們關注其人工制品地位的虛構作品,其目的是使人們對小說與現實之間的關系產生異味。這種作品在對自己的構筑方法提供一種批評時,不僅考查敘述體小說的結構,而且探討文學虛構文本外面世界的可能的虛構性”[1]2。小說《五號屠場》并沒有采取正常的敘事角度以寫實的方法去描述故事的情節發展,而是采取了元小說的結構,也可以理解為是對小說的一種解構主義,即在作品中告知讀者該作品的寫作原由。從小說的篇章結構我們也不難看出,小說共十個章節,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是馮內古特讓雍永森這個人物以小說中的第一作者自居,以一種全知全能的角度來闡釋寫作這本小說的脈絡,借以避開個人情感的主觀因素。用一種更客觀的態度來描述二戰期間的德累斯頓大轟炸,不摻雜任何主觀因素,讓讀者自己去感知戰爭的殘酷性,特別是在戰爭中幸存下來的像作者馮內古特這樣的曾經的年輕士兵們以及對于戰后物質生活豐富下但心理層面的戰爭陰霾仍然揮之不去。小說的一開始“作者”雍永森就以及其客觀和淡漠的口吻提到過一件極具諷刺意味的事情:“我認識的一個人因為拿了別人的茶壺而真的在德累斯頓被槍斃了”[3]13。在小說的結尾,作者又提到這件事情“:那可憐的老中學教師埃德加?德比從這兒的一處地窖里拿了一個茶壺被逮住了。他是在犯搶劫罪的名義下被逮捕的,審判以后就被槍斃了”[3]164。平淡的口吻敘述一件看似平常實則極其不平常的事情,以求得讀者共鳴,世間的公正在哪里,一個可憐的中學校教師在戰爭的廢墟中拿了一個不屬于他的茶壺被判以搶劫罪槍斃,那么誰又來審判策劃和實施德累斯頓大轟炸的美國軍隊,誰又來對這被炸死的十三萬五千普通民眾負責?一個茶壺可以判一個人死刑,而無辜被炸死的十三萬五千的民眾的死卻沒人負責,這就是作者所要面對的殘酷的現實,正義、公正蕩然無存。馮內古特曾經說過“,別人給混亂以秩序,我則給秩序以混亂”[2]218。馮內古特是美國著名的黑色幽默作家,這在他的作品中尤其在《五號屠場》中體現得尤為深刻,小說中的人物怪誕之極,讓人摸不著頭腦,小說中的主人公畢利?皮爾格里姆一出場,就讓我們感到了這種‘給秩序以混亂’的強烈視覺沖擊:“聽!畢利?皮爾格姆掙脫了時間的羈絆。他就寢的時候是個衰老的鰥夫,醒來時卻在舉行婚禮。他從1955年的門進去,卻從另一個門1941年出來。他再從這個門回去,卻發現自己在1963年”[3]20。就是一些這樣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場景描寫、人物刻畫,才更能讓讀者去深刻感知戰爭的殘酷。
三、成長中的青年因素
說到《五號屠場》,我們可以把它歸為具有黑色幽默風格的反戰小說中的經典,其中的“反戰”、“反英雄的形象”歷歷在目;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掉小說中的青年因素,本文的作者馮內古特和小說的主人公畢利都是成長在二戰大背景下的青年,這一點是他們共同具有的時代特征。馮內古特,1922年出生于印第安納州,父親是建筑師,母親來自富有的釀酒家庭,戰爭初期,馮內古特堅決反戰。但在日本軍隊偷襲珍珠港之后,他改變了立場,志愿應征入伍。1944年,他隨軍遠赴歐洲戰場,不久他所在的部隊全軍覆沒,關押在素有“德國建筑珍珠”之譽的德累斯頓,并在一家地下肉類冷藏室里工作。1945年,美英戰機向德累斯頓投放燃燒彈,他和同伴被派去清理尸體,這是他生命中的重要經歷。“濃煙高聳入云,火焰銘記著憤怒,那么多因為德國人的貪婪、空虛和殘忍造成的死亡帶來的心碎。”這次經歷成為《五號屠場》的原始素材。而小說的主人公畢利有著和作者驚人相似的成長經歷。畢利與馮內古特同年出生于理發師之家。中學畢業后就上了一所驗光配鏡專科學校,不久應征入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但他同馮內古特一樣,還沒來得及參加一場真正的沖殺就為德軍所俘,被運往德國德累斯頓城的一個名叫“五號屠場”的集中營。畢利在途中歷盡千辛萬苦,目睹德國法西斯的暴行。1945年2月,畢利目擊了“歐洲有史以來最大的屠殺”。具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城德累斯頓遭盟軍轟炸,全城頓時化為灰燼,死傷無數,畢利死里逃生。作為戰爭的幸存者,戰后畢利通過俘虜交換被運回美國,重新進入驗光學校。畢業后以配鏡為業,逐漸發跡,生活美滿。但是心靈上的創傷卻是永遠不能消逝的。相同的時代背景,相似的成長經歷,一個是現實中的美國后現代主義庫爾特?馮內古特,一個是小說中的以驗光配鏡為營生的畢利?皮爾格里姆,同樣作為熱血青年,為了捍衛正義遠赴歐洲戰場,他們都壯志未酬,還沒開始真正的戰斗就已經成為戰俘,曾經經歷但是多年之后才知道德累斯頓大轟炸是多么的慘絕人寰,戰爭帶給身體上的傷痛可以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撫平,但是留在心靈上的創傷卻是永遠無法彌補的。這也使我們明白馮內古特的后現代、解構、黑色幽默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想從更深層次去讓讀者理解戰爭的殘酷性以及他的反戰情緒;而畢利則選擇了他的時間旅行,心中的傷痛無處釋放,只能用這種類似幻想的方式去尋求心靈的解放和安慰;而有人覺得他得了精神分裂癥———生活在現實和夢幻之中,奔馳在過去、現在和將來之間。
《五號屠場》———黑色幽默反戰作品中的經典,作者采用后現代主義解構的手法,通過小說中的“第一作者”雍永森和作品主人公畢利?皮爾格里姆在二戰下共同經歷的更多的是心靈上的無法愈合的心靈上的創傷,創造了使人印象深刻的“反戰”、“反英雄”形象,使讀者產生共鳴———戰爭的殘酷性。
- 上一篇:古典文學閱讀收獲
- 下一篇:改進高校學風建設哲學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