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文學社會表征功能
時間:2022-05-17 03:13:00
導語:短信文學社會表征功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短信文學比網絡文學能更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社會現實,堪為社會的晴雨表。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手機媒體的普及率和覆蓋率已經遠遠超過計算機和互聯網。據2012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網民數量是5.13億,互聯網的普及率是38.3%。而市場研究公司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稱,至2011年12月底,我國手機注冊用戶數則已突破9億,普及率為69.2%。而且,由于互聯網是有線網絡,受條件的限制,目前還主要集中在城鎮,偏遠的山村還沒有普及。而手機采用的無線信號,機型小巧便于攜帶,資費亦比較低廉,因此,基本上已經遍及城鄉的每一個角落。由此可見,手機傳播相對于網絡傳播,其優勢已經非常明顯。這種優勢,使得短信文學能夠在網絡文學的基礎上,又一次極大幅度地降低文學的門檻,不需要經過任何審核,不需要任何的電腦和網絡知識,不需擔心會被無聲地“和諧”掉,只要你“一機在手”,就實現了和文學隨時隨地的“零距離”接觸。在這場由手機短信所掀起的全民參與、聲勢浩大、規模空前的文學狂歡中,社會的風風雨雨,大凡家事、國事、天下事,都成為短信文學掃描的對象。
一、反映民聲
中國古代從周代開始就有到民間“采風”的習俗。據記載,那時候的帝王為了體察和了解民風、民情,專門設置了一個機構,將屬下各個諸侯國的民歌、民謠搜集上來,以供統治者了解民眾的所思所想,看是否有對統治不滿、需要改進的地方。《詩經》中《國風》的絕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們都是從民間搜集來的。在通訊發達的今天,短信文學成為反映民風、民情的一種重要方式。近年來,為方便老百姓反映民聲,構筑網絡短信平臺,已經成為我國各級政府了解民聲最為普遍的一種做法。例如,廣東省就設立了“民聲熱線短信平臺05460999”,接受情況反映和問題投訴,每周還在網上做一次民聲熱線專題報告,反饋事情處理情況。河南省政府早在2004年就創辦了一個黨報、網絡、短信三方互動的《短信民生》專欄。2008年在此基礎上,全面整合來信、來電、來函、來訪,特別是手機短信和網絡投訴等六種多媒體投訴方式,改版成為一個多渠道、全方位、大型化的網上信訪服務平臺——《焦點民聲》。為傳遞民聲,在2010年兩會期間,湖南移動和紅網聯合主辦了《我有話說——3000萬湖南移動客戶向全國兩會代表建言獻策》活動。湖南移動用戶和網友對全國兩會有什么樣的期待、建議或訴求,均可通過編輯短信或彩信發送到1065868860,這些建議不少都到達兩會現場,成為備受關注的兩會議題,等等。當然,必須指出的是,這些眾多的反映民聲的短信,很多都只是簡單地陳述事情或請求,還不能稱之為文學。但其他反映民聲的短信中也有不少文字講究者,完全可當文學視之。比如:兒子在省城上大學,放假回到老家,同父親談起求學見聞,言語間連連感慨家鄉的落后,道窄樓矮,恨自個生錯了地方,要家鄉也發展成大都市派頭就好,干凈又整潔。父親見兒子出門在外長了見識很高興,對兒子說發展是好,不過也別太快了。兒子不解問為什么,父親說天天擺攤那條街改擴建,往后不讓擺了,得挪地方,怕今后生意更差沒錢供你上學。兒子無語。
《見識》這是在首屆“全球通”短信文學大賽中獲得三等獎的一篇作品。該作品以《見識》為題,具有雙重涵義:表面上看,是寫在省城讀大學的兒子放假回老家給父親談見識,城市很繁華,而家鄉卻非常的破落,城鄉差別在不斷拉大;而靠擺攤掙錢供兒子上學的父親卻說,天天擺攤那條街改擴建,往后不讓擺了,怕今后沒錢供你上學。因此,往深層里看,卻是揭露了某些地方政府為了面子工程,為了自己的政績,動不動就“改擴建”,很少顧及底層百姓的感受,讓人“見識”了他們“執政為民”理念的真正內涵。的確,“改擴建”帶來的社會問題比比皆是,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嚴重的社會現象。筆者曾經在一個中等城市工作十多年,那一年,所在的城市從省城空降了一位新市長,新市長習慣了大城市的繁華氣派,看到市里還有不少小商鋪,覺得影響市容,有礙觀瞻,于是一聲令下,要求相關部門在三個月內把所有這些商鋪蕩平。筆者單位已經遠離市中心,旁邊有一排低矮的門面,平時生意甚好,然而它們也屬于強拆的對象。當市里組織的推土機、鏟車開過來的時候,我親眼看到很多店主及其家人跪在地上求饒甚至尋死覓活,說他們一家就靠這間店面養家糊口,一旦沒有了,他們將沒法生活。然而,老百姓的跪求和哭訴又怎能敵得過那巍巍鏟車鐵臂,輕輕幾叩,本很矮小的一排房子就轟然倒塌。在那高高騰起的塵浪中,哭喊聲此起彼伏。我也哭了,從此不敢過那塊閑置的荒地?,F在,我們在新聞中還不時看到類似的事情:很多做小生意的攤販被城管滿街追;很多可憐的老百姓祖祖輩輩居住的房子被強行拆除,……因此,若聯系整個相關社會現象來考察,這篇短信無疑比較含蓄地反映了最底層人民的心聲: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如何照顧小百姓的利益,如何妥善處理那些不和諧的因素,如何避免過多的長官意志?再比如:王老漢準備做生意,賣掉了豬牛羊雞鴨鵝,湊足了本錢。其實王老漢他們村大多是生意人,只是王老漢的生意與眾不同:他要送兒子上大學。王老漢自有一本生意經:兒子上學每年兩萬,四年就是八萬。兒子大學畢業,每月掙四千,一年五萬,兩年回收成本,四年利潤翻倍,應該算是暴利??墒钦l都沒有想到,王老漢平生第一次做生意就虧了,而且虧得一塌糊涂,血本無歸。兒子花完八萬元本錢,換來八顆零蛋,連“營業執照”都沒有拿到。——《生意》這是一篇涉及到當今比較熱門的“大學教育”問題的短信作品。王老漢的兒子小王能考上個大學本科,應該說還具有一定素質,那為什么在大學四年下來,連“營業執照”——大學畢業證書都拿不到?我國一直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只要孩子肯讀書,父母即使是砸鍋賣鐵都要送。君不見,很多家庭債臺高筑,是為了讓孩子多讀點書;很多父母靠擺個小地攤甚至撿破爛,也要供孩子上學。我們高等學校未能把前來求學的孩子培養成才,讓他們虛度四年,一事無成,難道就不應該自省和被問責?當然,像小王這樣拿不到畢業證書的情況在目前的比例尚不是很高,但大學畢業了,即使有畢業證、學位證在手,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卻非常普遍,按照短信中王老漢的那本生意經,很多父母仍然是“虧得一塌糊涂,血本無歸”。因此,這篇短信還利用藝術夸張的形式,比較巧妙地觸及到了當前最敏感的大學生就業的問題。讀了大學,還找不到工作,這是老百姓最不理解的事情。短信把這個問題反映出來,這就是最大的民聲?!秶Z》中有一篇《邵公諫厲王弭謗》的故事,文章中邵公勸周厲王不要堵塞言論,而要從諫如流?!胺烂裰?,甚于防川。……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谥砸?,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其中鮮明的民本思想,即使是今天仍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在當今這個互聯網和手機短信的時代,執政者如何充分地利用互聯網絡和短信平臺來收集和聆聽民聲,特別是,如何根據這些民聲來處理和完善一些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不合理現象,構建一個理想的和諧社會,對社會進步而言,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直陳時弊
短信文學是一種新民間文學,其創作主要來自于民間的普羅大眾。這一特點使得短信文學在針砭時弊方面更加直接、大膽,因為老百姓可不像傳統作家那樣有所顧忌,說話相對含蓄。他們反正是小人物,什么都沒有,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綜觀現有的比較優秀的短信文學作品,幾乎觸及到了當今社會一些主要的問題和弊病,包括腐敗、環保、教育、失業、就業、房產、醫療、販毒、等等,無不有所反映。比如:王局長最近憂心忡忡,遂令其妻問道于大衍禪師。禪師高人,善測字,號稱一字斷生死。王妻遂以“王”字作測。禪師大驚:此字不吉,恐有性命之憂。王妻驚懼,急問緣由。禪師說:王者,九五之尊,九五相加一十四,寫為14,諧音“要死”。王妻哭求消災之道。禪師沉吟:王字,上為“一”,下為“土”,若左側加一“口”,即為“吐”,看來有些事情還是一吐為快方保平安??!王妻領悟,跪謝。次日,王局長主動走進了檢察院的大門……——《測字》這是一篇涉及反腐主題的短信作品。短信文學來自于民間,所以文章記敘了一種純粹民間的反腐方式:測字。測字,也稱“相字”,一種迷信占卜法。在古代,由于認識能力及知識水平的限制,人們不能正確認識漢字及其起源、發展和功能,從而把文字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文字本身也被賦予了某種神秘的力量,或者蘊含著命運的樞機,或者預示著神鬼的意志。人們解拆字形,以預測吉兇和決定宜忌趨避,由此產生了測字術。作為一種由來已久的民間習俗,測字已經廣泛滲透于社會各個階層,在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民間文化中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一些不法之徒和腐敗分子膽大包天,連國家法律都敢踐踏,但他心靈深處最怕神靈的懲罰。比如文章中的貪官王局長,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反腐思潮面前,還心存僥幸,妄想作漏網之魚。但經測字先生一語道破,知道神靈無處不在,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為天知地知,于是便放棄了最后的頑抗,“主動走進了檢察院的大門”。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無論你在什么地方做任何事,你頭上三尺地方的神明都會看得清清楚楚,任何人都不要以為沒有人在旁邊就做壞事。這雖然是一種民間迷信的說法,但對那些心存邪念的人來說,卻能起到一種很好的意想不到的警示效果。環保問題也是短信文學關注得比較多的一個社會問題?,F在,大中城市的環境治理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一些污染型企業被強制性搬離,空氣指數逐日提升,居住環境也大為改善。但是,小城鎮的環保問題卻依然困擾著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一些小型企業不采取任何防污措施,只顧自己賺取昧心錢,置周圍百姓的生死于不顧。正如短信小說《馬三》所描述的:馬三辦一化工廠,生意興隆,日進斗金,遂于百里之外置一豪宅,每日奔波,不辭其累。眾人不解,問之:為何舍近而求遠?馬三不答,言其它。若干年后,工廠附近村民癌癥頻生,眾人乃悟?!恶R三》有專家曾經說,環境保護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和道德的問題。這一點,在這篇短信作品中得到了簡潔有力的揭示。文章三言兩語便刻劃出了一個見利忘義之徒的丑惡嘴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馬三”這個名字取得很有深意,它就和我們平時所說的“張三李四”一樣,只是個符號或代號,“三”表示多,它在無形中說明,我們周圍還有許許多多個像“馬三”這樣的害群之“馬”。這些人道德淪喪,良心泯滅。有他們在,人們就莫想能夠懷著健康的身心“詩意地棲居”。短信文學對其他社會問題的揭示,筆者在此不能一一闡述。和傳統文學相比,受篇幅的限制,也由于短信作者認識有限,短信文學可能只是提出了問題,點到為止,無法進行深入的剖析。但由于短信長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他們對這些問題感同身受,體驗深刻——以前一些作家寫作,往往要花一段時間下去體驗生活——而短信是時時刻刻都在生活的體驗中,因此,他們創作的作品,雖每每是三言兩語,甚至是非常口語化的,卻能一針見血,力透紙背。如前所述,手機是目前普及最廣的一種媒介,短信如繁星點點,散布在社會的角角落落,他們對社會問題體驗的廣度,也是傳統作家無法比擬的。有關部門設立各種各樣的短信平臺來收集民聲,無疑就是很好地利用了短信的這一特點。
三、記錄歷史
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曾自稱是19世紀法國歷史的“書記員”。他說:“我搜羅了許多事實,又以熱情作為元素,將這些事實如實地摹寫出來?!薄胺▏纳鐣⒁鰵v史家,我只能當它的書記,編制惡習和德行的清單、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實、刻畫性格、選擇社會上主要事件、結合幾個性質相同的性格的特點揉成典型人物,這樣我也許可以寫出許多歷史家忘記了寫的那部歷史,就是說風俗史?!盵1]的確如此,巴爾扎克的小說以廣闊、全面、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著稱,特別是其《人間喜劇》也著實寫出了那個時代的風俗史。不過,筆者想說的是,不僅僅是巴爾扎克,其實大部分作家特別是那些現實主義作家都是社會的書記員,他們用作品記錄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不少甚至比正史還要真實可信。比如,我國唐代的杜甫就有“詩史”之稱,他用詩歌清晰地描述了李唐由盛而衰的轉折史。俄國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被列寧譽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因為托爾斯泰的作品不僅是他個人思想的體現,還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期俄羅斯社會生活的一切矛盾與巨大的社會變動。短信文學的興起雖然還只有短短十年的時間,但是,它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參與了文學記錄歷史、謳歌時代的大合唱。短信從各自獨特的視角表達了對親身經歷的那些重大歷史事件的理解。比如2003年“非典”橫行,有短信就做了如下記錄:薩斯病毒何時了?患者知多少?小樓昨夜又被封,京城不堪回首月明中。糧油蛋菜應猶在,只是不好買。問君能有幾分愁?最怕當成疑似被扣留。
在大災大難面前,既有無奈,又有故作輕松的調侃,當時人們的心態躍然紙上。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以后,海內外華人更是以短信的形式抒發了自己對遇難同胞的悲痛以及對生者的深深祝福:汶川大地震,舉國盡驚心;風吼天搖動,山崩石陷沉。屋摧家忽破,兒失母難尋;骨肉知連痛,肝腸攢亂針。汶川地震,眨眼間天地變色,生死轉換于頃刻,沒有貧窮與富貴,沒有仇恨與恩怨,所有一切瞬間消失。讓我們記得這一刻,活著,就要好好生活!如果我離開你,你會不會傷心難過?如果我不再醒來,你會不會快樂的生活?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地震奪去的是生命,奪不去的是真情!只要你幸福!當然,關于汶川地震最感人的一條短信,還是那位“短信媽媽”臨死前寫給尚在襁褓中的嬰兒的那一行簡短的文字: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是一位在汶川地震中喪生的年輕的母親最后未發出的手機短信。救援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后來,當人們小心地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發現了一個躺著的孩子,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地睡著。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筆者之所以在這里不惜筆墨敘述這條“地震短信”的相關情況,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這條短信確實讓人震撼,它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什么是母愛,什么是人間真情;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條短信以極其特殊的方式提示我們,只有手機,只有隨時在手的手機,才能夠最真實地記錄一個人在生命結束前的真實感受,它是那么樸素而又情真意切。記得小時候看一些戰爭電影,戰斗英雄在犧牲前一般都要高喊一句響徹云霄的口號。比如,《》中的舍身炸碉堡時就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現在想起來,那些豪言壯語應該都是后來藝術加工的結果①,那么,在那生死兩隔的一霎那間,他們到底在想什么呢?以前我們只能酌情猜測,而生活在手機時代的“短信媽媽”用短信的形式給我們真實地記錄下了當時的心跡:他們在生命結束的最后一刻,還在傳遞著真愛。2008年8月8日,中國人終于圓了百年奧運夢。短信文學也及時記錄下了這段歷史。其中,有詩歌:祥云環繞迎鼠年,笑臉復制在人間。一條短信在問候,祝你夢想能實現!今年喜事連成片,奧運圣火要點燃。好運相傳又相伴,紅紅火火中國年!奧運帶動國運昌,鳥巢屹立展風光。但見嫦娥奔月去,晶瑩剔透水立方。
軌道交通譜新曲,出行迎來新篇章。貝晶歡迎妮齊聚,北京歡迎您觀光。還有很多短信對聯:十三朝古都快馬加鞭追東京趕紐約露世界一流都市風貌卄九屆奧運紅紅火火超悉尼勝雅典圓人類所有美好夢想盤古開天女媧補后弈彎弓太陽怕夸父追日馬拉松項羽力大把山拔北京奧運全國助共襄盛會人人夸奧運場館水立方碧波蕩漾閃吉祥舉國人民同歡暢健兒競技在鳥巢百鳥同鳴真美妙中國人民樂陶陶值得一提的是,短信文學對歷史的記錄主要是記錄那些重大歷史事件。局部的事件或影響比較小的事件可能也有短信涉及,但因為只在小范圍傳閱,沒能匯聚成一股聲勢,很快就被淹沒在數以千億計的短信洪流中了。而且,即使是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記錄,它也是碎片式的,隨感式的,不可能詳細和完整。因此,手機媒介還一定要與網絡甚至紙媒結合起來,彌補自身所具有的私人性及儲藏空間相對有限的缺陷,把一些優秀短信文學作品網絡化或轉化成紙質出版,才會大量儲藏并把它變成公共的資源,相對長久地流傳下去。筆者認為,短信文學作為文學的一支新型輕騎兵,由于手機媒介具有比報紙、電視甚至網絡更輕便、更普及、更自主的優勢,使得它比傳統文學甚至網絡文學更能夠及時、全面、真切地感應到社會的瞬息變化,而且幾乎是實時、同步地傳達出人們對這些社會變更的所思所想。散布在社會各個角落的手機,就是一個個信息感應器,它讓短信文學稱職而又忠實地承擔著社會表征的功能。
- 上一篇:村鎮財務管理方案通告
- 下一篇:胡適文學人文關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