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學與人文精神鍛煉

時間:2022-05-10 02:22:00

導語:比較文學與人文精神鍛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比較文學與人文精神鍛煉

比較文學是一門理論性、學術性很強的學科,自誕生以來,就以學院派和精英意識著稱于世,一直被認為是少數人的事情,是學術貴族的事情。這種學院派色彩和學術貴族的傾向也滲透到了中國比較文學的血液之中。從20世紀上半葉的輝煌到70年代末的復興,盡管有學者曾經以“精英派”和“大眾派”將從事比較文學的人員劃分為兩大陣營,但學院派依舊勢力強大,占據著不容顛覆的強勢地位。新世紀伊始,隨著比較文學的不斷發展,隨著比較文學內涵和外延的不斷延伸,有識之士開始對比較文學的大眾化之路,對比較文學與新世紀人才培養等問題開始關注,開始思考。2001年,樂黛云在為一本教材所作的序言中指出:比較文學不僅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科,而且是一種生活原則,一種人生態度:它不僅是少數人進行“高層次研究”的“精英文化”,而且是應該普及于大多數人的一種新的人文精神。如果即將成為21世紀棟梁之才的今天的大學生和中學生都能具有這樣的精神,未來人類和平發展的可能性就會更大①。至此,中國比較文學開始逐漸告別象牙之塔,開始走向大眾,進而拉開了普及之路的帷幕,并且與新世紀的人才培養扭結在一起,成為國內很多高校以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為主旨的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的重要課程。

一、人文精神

學界認為,“人文精神”一詞源自英文Humanism。這個詞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譯法,文藝復興時期譯作人文主義,17—18世紀譯作人本主義,19世紀以后譯作人道主義。三種譯法中,人文主義偏重于文學,人本主義偏重于哲學,人道主義偏重于社會,內涵更為復雜一些。在西方,對人文精神的提倡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戈拉和蘇格拉底等都對“人”的問題做過精彩而深刻的闡述。一般認為,古希臘是人文精神的起源階段,文藝復興是人文精神的復蘇階段。走出中世紀,人們從古希臘的文明中發現了自我,發現了人的價值。法國作家拉伯雷在長篇小說《巨人傳》中把人寫成巨人,重在強調人的力量。英國詩人莎士比亞在悲劇《哈姆萊特》中,對人類進行了高度贊揚: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象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①!

詩人所以用了這么多溢美之詞來贊頌人類,是因為在中世紀,人類只是上帝面前一只可憐的羔羊。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美麗、最有智慧的是人。18世紀是人文精神的發展階段。期間爆發的啟蒙運動高舉反封建的旗幟,呼吁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國,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繼承和發展。法國啟蒙運動的四大思想家都對人文精神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無論是伏爾泰的“自然權利說”和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說”,還是狄德羅的“天賦人權”和“提倡科學理性”,以及盧梭的“人生而自由平等”和“主權在民”等,都在強調人性人權,都在對人文精神進行解讀。在中國,關于人文精神的探索古已有之。《周易》中就有“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說。其時,主張天人合一的先祖們特別強調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時至當下,中國學者也始終沒有放棄對人文精神內涵的探索和思考。有學者認為:“人文精神是指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尊重人的價值、維護人的權利、重視人的發展。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精神動力,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外化表現形式。以人為本是人文精神的出發點,也是人文精神的最后歸宿”②。用當今最簡單的話語來概括,就是以人為本。還有學者認為:“人文精神是人類在求取自身生存、發展的過程中,以真善美的價值理想為核心,不斷實現自身解放的一種自覺的思想信念和文化準則”③。雖然是另一種解讀,但本質上還是強調人的自我價值的體現。亦有學者認為:“從歷史來看,15、16世紀,歐洲啟蒙主義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或人文主義,是指對人性、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的重視,以及強調如何提高人的地位,了解人的本質,其重點大部分是落在保證個人的自由發展,以與中世紀神學統治對人的壓抑相抗衡”④。這里提到了對人性、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的重視,以及強調如何提高人的地位,了解人的本質等。綜合上述學者的論點,我們可對人文精神作如下歸納: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尊嚴;尊重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地位;關愛人的生存;維護人的權利;重視人的發展。這就是我們今天所提倡的人文精神。如此看來,人文精神既是一個遠古的話題,又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話題,一個與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話題。為什么時到今日人文精神顯得這么重要?究其緣由,均為科技的發展,物質文明的發達使人們深陷孤寂,備感孤獨所致。科技的高速發展與人類的幸福并非正比。20世紀是人類科技最高速發展的時代,但20世紀的人類并未享受到幸福。因為高科技的發展把很多夢想都給毀滅了。而城市化腳步的加快,高樓大廈的崛起,給人們帶來的是噪音和尾氣,是人與人之間的老死不相往來,是心靈都被擠壓擠在一個狹窄的空間里。有錢了,物質上富有了,精神上卻更加孤獨、寂寞和貧窮了,直到“窮得就剩錢了”!在這個時候,遠離了精神家園,丟失了自我的人類,需要一種精神的東西來呼喚我們回家。

二、比較文學與人文精神培養

比較文學提倡人人平等,尊重人的地位。如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樣,比較文學也提倡人人平等。這里所言的“人人”指的是各種級別不等的作家。剛開始從事比較文學的時候,筆者在撰寫一篇有關俄國作家果戈理和一位中國當代作家的“比較研究”的文章時,就曾遭到過強烈的質疑:這位中國作家的地位怎么能跟果戈理比?果戈理是世界一流作家,這位作家是什么級別?我們暫且將這位中國作家對新時期中國文學的貢獻放在一邊不談,僅就提出的問題而論,方可以斷定提出者可能是一個對比較文學不完全理解的人。因為在比較文學領域中,從來就沒有作家地位高低的限制。在比較文學領域中,并非只有大作家之間,并非只有同級別的作家之間才可進行比較。只要具備可比性,一個末流作家完全有資格與一流作家站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比較,進行研究。另外,在比較文學面前,也許很多一流作家的作品未必就有多大的價值,而很多二三流作家的作品也許價值更大。所以,比較文學提倡用一種完全平等的目光去對待,去研究每一個作家及其作品,所看重的決不是看他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有多高,名氣有多大。比較文學的一視同仁,比較文學對每一位作家和每一部作品的尊重,體現在現實生活中,就表現為對每一個作為個體的人之地位的尊重。從這個意義上講,比較文學研究其實是人格上的一種修煉。一個合格的比較文學工作者,與其說在研究比較文學,不如說在修煉自己的人文情懷,而這一修煉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學會尊重對方。不是說對方有權有勢才對他俯首貼耳,而是哪怕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我們都要對他的勞動,對他的地位給予足夠的尊重。人生而平等,在比較文學研究中體現出來的對人的尊重,就要把它落實在對身邊每一個人的尊重上。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對社會有感恩和奉獻之心。人只有社會分工不同,沒有高低等級貴賤之分。一個懂得尊重他人勞動的人將來才能贏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比較文學的價值就在于取消了界限,打破了等級,使每一個作家都能夠平等地站在一起,互相尊重。這就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比較文學提倡兼容并包,尊重人的價值。中國比較文學學者在界定比較文學的內涵時,曾經把“兼容并包”作為比較文學的重要特色之一提出。如今,比較文學的包容性已經使它的外延和觸角延伸到很多領域,幾乎每一個學科都與它有關聯,幾乎每一個學科的新觀點、新觀念都可以拿來為它所用。

實際生活中,一個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包容和自己不同的觀點,包容反對自己的人。其實,我們在包容別人的同時,也不斷地在提升自己。作為一門交叉性、滲透性和擴張性極強的學科,比較文學的領域十分寬闊,每位學者都可根據自己的學術特長,從事自己所專一的學術研究,形成不同的學術追求,產生不同的學術成果。在很多情形下,不同的學術觀點可能會相悖,也可能會產生激烈的學術碰撞。這時,包容就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包容既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姿態,一種能夠廣泛與各路學人通力合作,共同向上的姿態。包容亦是一種提攜,一種甘于平凡,勇于讓后人踩著自己的肩膀攀登高峰的蠟燭精神。倘若不具備“兼容并包”的心胸,不能以包容之心從事比較文學,不能以合作的態度繁榮比較文學,沒有甘為人梯的品格,而是盛氣凌人、高高在上地夸夸其談,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救世主般地指責他者,貶低他者,排斥他者,否定他者,那么,即便出版了什么,發表了什么,“學術”上有多么“輝煌”,也不能說是真正的學者。

中國比較文學的特色之一,就是提倡“和而不同”,主張跨文化的平等對話。而對話的結果不是我被你“同”了,而是堅守住了我的不同。就像有人說過的,我堅決反對你的觀點,但是我尊重你的立場,這是一種胸懷。即便有人激烈地抨擊了你,你也要很寬容地首先尊重他,然后心平氣和地闡述自己觀點,而不是激烈對抗,因為對抗沒有好的結果。比較文學的兼容并包,使我們想起了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制定的十六字辦學箴言:“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比較文學所提倡的,就是這種人文精神。比較文學提倡平等對話,尊重人的人格。在國際比較文學發展歷程所經歷的“三個階段”中,以跨文化為特色的中國比較文學成為第三階段的代表。跨文化對話是中國比較文學的核心,“和而不同”是中國比較文學的理論基礎。如前所言,“和而不同”的目的不是和,是堅守我們的不同。有位美國學者說過,人類歷史上的沖突,歸根到底都是文化的沖突。所以我們主張對話,不主張沖突。在對話的過程中,我們強調的是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求大同,存小異。在對話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差異。如果沒有差異,這個世界就沒有意思了。不要以為存在不同的意見好像是挺大的事,其實正因為有了不同,這個世界才色彩繽紛。而跨文化對話的前提就是平等,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一直主張,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需要強調的是,既然是平等意義上的對話,那么對話的目的就必須明確:既不是把對方同化掉,也不是將對方吃掉,更不是將對方的聲音壓下去,而是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堅守我方的觀點,堅守我方的立場,堅守我方的“不同”。強迫對方接受不是對話,激烈對抗亦不是明智的選擇。這種提倡平等對話的情懷,反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就表現在對每一個人的人格的尊重上。既然對話的雙方是平等的,那么在對話的單位空間里,對話的雙方在人格上就必須是平等的。無論領導與群眾,教師與學生,還是家長與孩子,在對話的過程中,要允許有認同,允許有反駁,允許有爭辯,但不能允許強加,不能允許指派,更不能允許命令。因此,如何處理臺上的人與臺下的人,有話語權的人與無話語權的人,有支配權的人和無支配權的人在對話中的關系,使他們的對話在平等的前提下進行,使他們的人格在對話中得到尊重,就是一種人文精神的的體現。比較文學提倡生態意識,關注人的生存。進入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學人開始關注人類的生態,“生態文學”一時間成為學術研究的熱點話題。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們開始提倡“新人文精神”,并且將“新人文精神”與比較文學教學,與新世紀人才培養聯系在了一起。2001年,劉獻彪等主編的《比較文學教程》中,將“改善文化生態和人文環境,為傳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設人類的多元文化而架橋鋪路①”作為比較文學研究的終極目標。2008年,樂黛云在《21世紀的新人文精神》一文中指出:21世紀新人文精神超越人類中心主義,高揚生態意識;超越工具理性,呼喚審美智慧;調節理性思維與精神信仰;連接自然科學與人文關懷之間的斷裂;將人類從物質主義的牢籠中解放出來,成就新的人性,建構全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鑄造完全不同于過去的新的精神世界。應將中國文化固有的文化基因與現代詮釋相結合,面向當代多元文化的世界,在世界不同知識體系和文化精神的互動、互識和互補中建構和發展2l世紀新人文精神②。

在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日見惡化的今天,我們需要認真反思“經濟增長萬能論”、“個人絕對自由”、“人類中心主義”和“科學主義”等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過去的歲月中,由于我們過度強調人類是這個世界的主宰,片面地認為所有非人類的東西都可以由人類任意宰割,所釀成的惡果就是“GDP主義為綱”使全球經濟畸形發展,“個人的絕對的自由”給人類社會帶來道德上的缺失和心靈上的扭曲,“盲目的人類中心主義”幾乎把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園變成了一座廢墟。與此同時,“科學主義”的絕對化又將宗教、音樂、藝術、詩歌等看作偽科學,將它們排斥在認知范圍之外。而比較文學關注生態文學,對人類的生存環境提出保護,這既是對人的生存狀態的一種關愛,也是一種新人文精神的體現。應當指出的是,比較文學的目的不是讓每個學習它的人都成為從事比較文學研究的學術精英和學術貴族,而是讓每個學習過它的人都能擁有一種人文情懷和人文視野。倘若這樣的話,就能使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懂得尊重他者的人,遠離物質主義的人,擺脫人類中心主義的人,善待地球的人,與地球上的生物和諧相處的人。誠如所言: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