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政治學研究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20 17:41: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比較政治學研究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與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西方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對國內產生了不小的沖擊。高校學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且接受程度極高的階段,這些新鮮事物的涌現勢必會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進而對我國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因此,要想使我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跟時代步伐,切實起到引導當代大學生培養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作用,就必須進一步研究如何加強、改進和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眾多的研究角度中,對中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較研究開拓了一個新鮮的領域,本文以中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較研究為引,進行了探索研究。
一、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異同比較
1. 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認為,在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辦法或手段的總和。我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我國社會發展要求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方法可以分為顯性、隱形和特殊性三種實施方法。顯性實施方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組織實施的,直接對教育對象進行公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規工作方式的總和,主要指對高校學生進行的馬列主義的系統理論教育和組織引導高校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并運用所學知識提高思想覺悟和自身認識能力。我國高校開設的一些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例如:《哲學》 《思想概論》 《形式與政策》屬于典型顯性教育。相對與顯性教育方法。隱形教育方法指運用多種手段,寓教于樂,通過滲透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我國高校舉辦的一些學生活動,例如,紀念“五.四”運動活動;紀念“一二九” 運動,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屬于隱形教育。特殊性實施方法是針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思想問題和行為而采用的教育方法,多指心理咨詢法;也指輔導員或班主任對于特殊個體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教育。
2. 美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盡管美國大學沒有采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沒有設置統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機構,美國國家精神、民族意識以及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的培養卻是通過許多實際上發揮著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教育和活動來完成的。而所謂美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美國社會為了培養合格的美國公民,用美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價值觀念、道德文化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觀念、政治知識、政治價值的灌輸及思想道德的教化,使他們形成美國社會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成為資產階級合格接班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美國高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以下幾種:道德認知發展方法,教育者通過引導學生對道德兩難問題展開討論,幫助學生樹立作為團體成員的公正觀,進而促進其促進積極的道德思維、促進道德判斷發展;價值澄清方法,指讓學生在具體的討論、實踐過程中提高分析和處理各種道德問題的能力,通過這個過程來使他們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念,減少價值觀的混亂,使他們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榜樣示范方法,美國高校的榜樣示范方法更重視環境的影響,關注社會環境的凈化、師長的表率作用、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氛圍的營造和相關情境的創設。
二、中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優勢比較
首先,我國高校注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系統性。政府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行全面干預,高校不但設有統一的大綱、教材和課時規定,有專門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設置非常注重系統性和理論性,教學上更是比較系統地講授馬列主義知識、比較注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論體系的整體性,強調的是通過理論學習促進思想轉變。其次,我國高校不僅設立了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機構、成立了專職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同時還非常重視黨團組織建設,通過這種規范化的日常管理,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順利實施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再次,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貫徹正面教育的原則,這一特點也同樣體現在實施方法的運用上,可以說,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已成為我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的一個顯著優勢, 它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學和做的參照體系,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我國不同,第一,美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具有較強的主體性,重視對學生的啟發誘導。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較多地運用“道德討論法”、“課堂討論法”、“探究式討論提高法”等方法,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了他們的創造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二,美國高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性極強。美國政府不但支持高校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而且還為其提供制度及經費保障,重視實踐基地的建設,廣泛開辟實踐場所,積極地與社區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為學生提供包括維護和平、環境保護、反對戰爭、反對種族歧視等方面多樣化的活動。第三,美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比較重視運用間接的實施方法。這些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地滲透到學科教學、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師示范等方面,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政治說服和道德熏陶,從而使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使美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給人一種無意識的狀態,增強了美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完善我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的建議
第一,加強教育方法的民主性。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灌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以教師的主導權威壓制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該借鑒美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在尊重學生自主性方面的積極因素,結合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加強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的民主性。
第二,增強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通過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引導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幫助他們掌握認識問題的方法,提高處理問題和矛盾的能力,以形成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固定其思想的基本思路模式,達到使他們獨立自主地判斷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的。
第三,重視教育實施方法的實踐性。我們應借鑒美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經驗,不斷地豐富我國高校學生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和手段激勵和保證學生參加到這些活動當中,從而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高了適應社會、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并樹立為他人服務的道德信念。
三、總結
在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以及現代社會生活方式變化的大背景下,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之間的沖突也會更加明顯,意識形態內的斗爭還會更加劇烈,社會現代化的發展必然帶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深刻變化,為其發展提供了條件的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使其緊跟時代步伐就必須努力借鑒和吸收中外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成果,不斷提高完善。
【參考文獻】
[1]陳義平.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篇2
由于采取了上述理論預設,博弈分析范式使人們能夠在一個更微觀、更精細的層次上來解析個體與整體、行動與結構之間的互動關系,較好地回避了社會科學方法論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二分帶來的緊張與對立,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闡釋各類社會政治現象。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學者將其對社會科學的意義與微積分對經典力學與物理學的意義相提并論。〔8〕邁爾森更大膽地宣稱:“非合作博弈論實際上實現了社會科學研究的統一,納什均衡概念的提出是20世紀可與DNA雙螺旋結構的生物學發現相媲美的理論貢獻。”〔9〕金蒂斯雖然十分清楚博弈分析范式的弱點,但還是禁不住雄心勃勃地試圖以之為一般分析框架來統一整個行為科學,因為在他看來,“博弈論對于理解各種生命形式尤其是人類變化過程具有核心作用”,并且,“忽視博弈論對一個學科來說是一件糟糕的事情。”〔10〕一旦人們將博弈分析范式應用于社會科學研究,就有可能產生如下幾項比較優勢:其一,由于它的理論預設具有相當大的一般性、包容性和廣涵性,凡研究者認為是理性個體(人、生物、計算機)之間策略互動的現象都可以置于博弈分析范式的框架之內加以探究;其二,通過將微觀個體行為與宏觀社會實在置于互動的層面上加以理解和闡釋,人們能夠更好地化解個體與整體、行動與結構的二分與循環論證問題,在為組織、制度、歷史、文化等宏觀社會實在提供微觀行為基礎的同時也為理解后者賴以發生的各種約束和條件提供宏觀的語境和背景;其三,通過對博弈情勢進行數理建模,研究者可以對博弈各方所處物理環境、信息分布、主觀信念、行動策略以及支付(收益)進行直觀描述,從而對問題有更準確的把握;其四,由于大量使用數學語言,博弈分析范式為學術對話和交流提供了清晰、精確的形式化語言系統,為檢驗各種認識在邏輯上是否一致提供了一個基礎,使研究者能夠根據數學模型自結論回溯至假設,以便理解導致特定結論的假設條件。〔11〕其五,運用博弈分析范式進行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提出一系列量化的可檢驗的理論命題,以便人們根據經驗事實對這些理論命題進行證實或證偽。
二、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的發展階段、代表人物與理論成果
(一)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的涵義
我們知道,政治學研究始終具有海納百川、包容并蓄的理論傳統,十分注意借鑒、吸收、運用和發展其他學科的分析方法與理論成果。博弈分析范式也不例外,倘若政治學者接受它的理論預設,認為社會政治實在是有理性個人間策略互動的產物,就能夠將其應用于政治學研究,使它的上述特點和優勢在政治學研究領域得到充分體現。需要說明的是,在國外學術話語體系中,人們通常將博弈論看成是理性選擇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2〕,或者干脆等同于理性選擇理論本身,并不嚴格區分理性選擇理論與博弈論這兩個概念,也很少使用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的提法。然而,國外學者所說的理性選擇理論絕大多數情況下實際指的就是以博弈論為核心組成部分或者說博弈論化了的“升級版”的理性選擇理論。鑒于國內外學術話語體系的差異,對二者做一概念上的區分,將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從理性選擇政治學研究中抽取出來做一相對獨立的系統梳理與評析,仍然不乏積極意義。這樣,一則可以使我們更清晰地凸顯出二者之間既相聯系又相區別、既繼承又發展的事實,二則也有助于我們更準確地把握國外政治學研究的發展趨勢。更重要的還在于,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的用語比理性選擇政治學研究的用語能夠更全面準確地傳遞出其作為一種主體間、理性主義與建構論式政治學研究的真實意涵和內在精神。另一方面,隨著政治學研究的“專業化、分化與雜化”和跨學科、跨子學科交叉與融合的日益發展〔13〕,政治學研究這一概念的涵義與指稱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很難嚴格界定。寬泛地講,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的概念至少可以包含兩層涵義:一是指政治學者所從事的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二是指具有其他學科背景的學者針對傳統政治學理論議題所做的博弈分析。本文主要采用第一層涵義,即政治學者運用博弈分析范式的理論預設、研究方法、數理模型而進行的政治學研究。這樣,一來可以將本文限定在一個相對有限的范圍之內,二來也能夠將公共物品供應、公共池塘資源治理、群體合作、自由平等、公平正義與道德習俗演化等跨學科研究議題納入視野,以真實反映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的問題意識和發展現狀。
(二)三個發展階段以及各階段代表人物與理論成果
毋庸置疑,博弈分析范式的形成與發展及其在政治學研究領域的應用推動了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的形成與發展。然而,這一過程并非是一個政治學研究從屬于或單向接受博弈分析范式的過程,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有其自身發展的脈絡和邏輯,對博弈分析范式的豐富與完善也作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理論貢獻,因而有必要加以單獨討論。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將這一過程大致劃分為試探期、成型期和常規科學發展期三個階段并側重對各個階段的發展水平、代表人物與理論成果進行扼要評析。
1.試探期
《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一書出版以后,著名政治學者多伊奇(K.Deutsch)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理論動向,對其應用于政治學研究領域的可能性予以肯定:“在一定范圍內,該方法與一些政治學理論問題的相關性是顯而易見的。”〔14〕經濟學家赫維茨(L.Hurwicz)也認為:“兩位作者用以處理經濟問題的方法具有充分的一般性,因而適用于政治學、社會學甚至軍事戰略學。”〔15〕他們的樂觀預測很快得到驗證。進入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里克爾(W.Riker)、謝林(T.Schell-ing)、羅爾斯(J.Rawls)、諾齊克(R.Nozick)、謝普斯爾(K.Shepsle)、奧德舒克(P.Orde-shook)、奧唐耐(G.O’Donnell)等人開始試探性地應用博弈論的概念、方法和模型對政治聯盟、組織行為、策略投票、議會過程、國際談判、軍控與核擴散、自由平等、公平正義、政治發展與民主轉型等理論議題展開研究,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也隨之嶄露頭角。里克爾1962年出版的《政治聯盟理論》被公認為經典之作。〔16〕里克爾在書中提出了“社會法則是建立在博弈論基礎上的”這樣一個在當時還顯得比較大膽和超前的命題〔17〕,并運用“核”(core)這一合作博弈論的重要概念提出了著名的最小獲勝聯盟理論,在政治聯盟、組織行為、議會過程等研究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國際政治理論家謝林不但首開先河將博弈論應用于國際談判、軍事沖突、軍控與核擴散等問題的研究,還提出了“聚點”(focalpoint)均衡和“可信承諾”(crediblecommitment)的重要思想,對博弈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并因此榮膺諾貝爾經濟學獎。〔18〕比較政治學者奧唐耐通過分析阿根廷各黨派之間的聯盟與博弈對該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而將博弈論引入比較政治發展研究〔19〕,帶動了后續民主轉型研究的分析范式轉型。博弈論對羅爾斯、諾齊克等人的政治哲學研究也產生了直接而有力的影響。在構建公平正義學說時,最大最小法則(maximinrule)這一嚴格競爭博弈(零和博弈)的納什均衡決策法則是羅爾斯推演差別原則的關鍵,也是人們批評差別原則的一個重要切入點。〔20〕此外,我們看到,羅爾斯從盧斯和雷法合著的《博弈與決策》以及馮?諾伊曼和摩根斯坦在《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一書中加以明晰化的馮?諾伊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理論中獲益匪淺。〔21〕羅爾斯本人也承認:“正義論也許是理性選擇理論最重要的部分之一”。〔22〕諾齊克對博弈論的運用就更為明顯和徹底。在論證最小國家理論時,諾齊克依據的正是囚徒困境這一經典博弈模型。〔23〕有意思的是,羅爾斯等人對理性選擇和博弈論的運用將傳統的社會契約論改造為精致的道德幾何學論證體系,引發了大量的后續研究,形成一個龐大的所謂的“羅爾斯產業”〔24〕,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當代政治哲學研究的復興與繁榮。總體上看,由于博弈分析范式自身還不十分成熟以及政治學者對其還普遍比較陌生,因此從人數、成果數量和理論影響等幾個方面看,該階段還屬于少數政治學者試探性地從事博弈分析政治學研究的早期發展階段。
篇3
關鍵詞:PBL教學法;“國際政治學概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05-0001-02
一、PBL教學法簡介
與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簡稱:LBL)不同,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最早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布勞恩(Barrows)于 1969 年應用于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院的醫學教學中。其理論基礎屬于建構主義的理論范疇,其教學理念是 “問題是學習的起點,也是選擇知識的依據”。
與傳統教學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學習,要求將學生的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與他人的共同合作解決問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現狀
“國際政治學概論”是大學政治學、國際政治學和外交學專業本科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主要講授內容是國際體系中各個國際行為主體之間的政治關系及其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其教學目的在于,通過本課程的講授,使學生初步具備運用國際政治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觀察分析國際關系歷史與現實的能力,進而為政治學、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和外交學專業本科生學習本專業和其他相關專業課程奠定理論基礎。
“國際政治學概論”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程,其授課對象是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本科一年級學生。考慮到從高中到大學的知識銜接,新生尚未完全適應大學的學習與生活等因素,故而 “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大都采用以教師個人講授與知識灌輸為主要特色的教學方法。
從當前“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現狀看,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缺少授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缺乏學生對國際政治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自主探索,課堂氛圍沉悶,學生提不起精神,教師也感到教學乏味,授課效果不佳。在“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中,如何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在諸多學科教學中現已廣泛采用的、以問題導向為核心的PBL教學方法,為“國際政治學概論”的教學改革指明了一條新途徑。在“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中完全可以做到,課堂講授與隨機提問結合起來,也可以把設置問題與課堂討論結合起來,也可以將合作探討問題與自主學習和研究問題結合起來。教師也可以開展實踐教學,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國際關系史上重大歷史事件分析與當代重大國際問題的分析。
如果把PBL教學方法很好地運用到“國際政治學概論”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做到“教學相長”。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在課堂討論中提出的分析問題的新角度等也可促使教師對其進行進一步思考,使其最終轉化為教師的教學、科研成果。
三、PBL教學法在“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下面以《國際政治學概論(第三版)》(陳岳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四章“第三節 國際政治中的國家利益”教學為例,淺談PBL教學方法在“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有關“國家利益”的理論是國際政治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外學界普遍認為,國家利益是國際政治中影響各國對外行為最根本因素,是國家對外行為的最基本動因。幾乎所有國際政治學理論著作都會涉及“國家利益”問題。陳岳的《國際政治學概論(第三版)》就有關國際政治中的國家利益問題設置了三個議題,即國際政治中國家利益的內涵、作用和特點。很顯然,僅僅通過這三個方面很難透徹地把握國際政治中的國家利益理論。為此,作為輔助理解國際政治中國家利益的內容,在“國家利益及其內涵”之下設置了“君主――王朝利益與民族國家利益”,“國家、國家理由和國家利益”等內容,講述了國家利益的歷史演變與國家利益同國家、國家理由、國家榮譽的關系。最后對國際政治中的國家利益作了如下界定:“國家利益是指一個國家內有利于其絕大多數國民共同生存與進一步發展的諸因素的綜合。”依據這一概念,分析特定時期某個國家國家利益時,學生依然難以準確把握特定國家、在特定時期、特定環境下的國家利益。在“國家利益理論”教學中實際上學生感到最難的是國家利益的生成機理、國家利益的層次和優先次序、國家利益的認知與判斷等問題。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國家利益的作用和特點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在“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上述難點,透徹地了解和掌握國家利益理論,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設置了如下四個問題和三個案例。其一,國家利益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其二,國家利益是“有利于其絕大多數國民的共同生存與進步”綜合性的“好處=利益”,那么它都包括那些“好處”?有層次,有輕重緩急嗎?其三,某種“利益=好處”是不是“國家利益”是由誰來認知和判斷的?其四,一國“國家利益”都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結合上述四個問題,筆者向三組學生(每一組約15個人)具體布置了三個具體分析案例,中國、“朝核問題”和“克里米亞問題”,用國家利益理論分析上述案例中相關國家各自的國家利益及其認知過程,上述國家采取的具體行動以及上述行動所折射出的各自的利益訴求和博弈結果。經一周的準備之后,各組首先派一名代表在課堂上匯報本組的學習成果,之后就有爭議的問題進行了課堂辯論。學生對國家利益是否具有階級性?不同層次的國家利益中最核心的國家利益應該是什么?國家利益的抽象性和具體性、國家利益的客觀性與主觀性以及國家利益是否受到約束和限制等問題結合案例展開了熱烈討論。極大地活躍了課堂。縱觀學生的匯報發言和辯論,盡管他們的發言不夠全面、甚至是片面的,但總體上已觸及到了核心問題。雖然在辯論中也出現了偏離研究主題的現象,但在教師的及時提示和糾正之下也很快回到了討論的主題。最后,教師對上述學生的課堂匯報和辯論作了點評,對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和敢于提出問題的探索精神給予了肯定,并結合整個討論環節,對國家利益的作用、特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通過上述學習和辯論,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在當代民族國家體系之下國家利益的認知和最終確認是需要過程的,并通過占統治地位的階級最終獲得確認。但有時占統治地位的階級所標榜的未必是真正的國家利益,階級利益并不等同于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分成次,分輕重緩急的。國家利益可劃分為,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文化利益、國家榮譽等,其中國家的安全利益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利益。國家利益根據輕重緩急可分為重要利益、次要利益;當前利益、長遠利益等。不僅如此,一國在某一問題上的國家利益還受到地緣、時間、空間、國際環境及相關其他國家利益的制約等。
從PBL教學法的實施效果來看,應該說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通過問題導向性的PBL教學,克服了過去教師單方面講解理論,單向度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學習和接受理論、知識的弊端,使理論導向性的“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增加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對“國際政治學概論”的學習熱情。
四、反思
PBL教學法是一種比較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但在“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的具體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困境。
其一,教學任務與授課課時之間的矛盾。“國際政治學概論”教學大綱安排的課時是72(72×40分=2880分)學時,而陳岳的《國際政治學概論》教材共7章加導論和結束語大概相當于8章的內容,每章平均學時為時,但采用PBL教學之后,《第三節 國際政治中的國家利益》一節內容就耗時達4學時。如果每個章節都采用PBL教學法,教師就很難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因此,一學期72學時的課堂教學中, PBL教學法的運用次數不宜過多。教師只能根據教材內容,一學期安排兩三次PBL教學即可。
其二,課程性質、要求與師生綜合素質之間的矛盾。“國際政治學概論”是理論導向性的課程,邏輯性、思辨性很強,這要求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而這些剛剛步入大學校門、尚不知大學學習為何物的高中畢業生,在當下應試教育指揮棒下,無論是知識面,還是視野都比較狹窄,無論是對國際關系史的基礎知識,還是對當下國際熱點問題的了解都非常有限。加上他們剛剛在高考壓力下解放出來,在遠離父母、沒有教師督促的“無人約束”的自由自在的大學環境里,除了“玩兒”,對學習根本提不起精神,甚至很多人對學習本身產生了厭煩情緒。因此,重新調動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讀書熱情存在諸多困難。
另外,PBL教學法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它要求教師不僅透徹地掌握教材內容,而且還要花很大的力氣閱讀相關材料熟悉案例,并結合案例精心設計相關問題,這對那些初涉講臺的青年教師而言,是一種不小的自我挑戰。此外,PBL教學法對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教學組織能力、討論掌控能力等也是考驗。一旦出現偏差,課堂很容易就變成“雜談”和“閑聊”,而這恰是大學一年級新生最喜歡和“最擅長”的。
總之,無論是LBL教學法、還是PBL教學法,畢竟都是一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并不是教學目的。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合理內核和值得推崇的一面。因而不論運用何種教學手段,只要能讓學生聽明白、看明白、學明白所學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才是課程教學改革的“王道”。
參考文獻:
[1]陳岳.國際政治學概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2014:127.
[2]皺俊,張芳.PBL教學法在公共政策學教學中的應用
[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
[3]鄭振峰.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課程教學問題初探[J].廣
西教育,2013,(9).
篇4
政治學課程是以社會成員的利益訴求作為出發點,各個利益群體圍繞著利益的實現而展開對國家政權的爭奪,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各種政治關系、實施各種政治行為、建立相應的政治體系、積淀出政治文化,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政治也在不斷地發展。對于當下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民眾權利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能夠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基礎理論,已經成為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然而,政治學課程的原理和分析方法都是來源于西方,以西方的制度和政府活動模式來進行分析的,與我國的歷史背景、人文習俗和政府活動規律差異很大。由于我國的政治制度和西方發達國家完全不同,其中的分析方法、案例和內容往往以西方的政治制度為背景,對于沒有出國考察過的師生來說,非常抽象和空洞。而民族類院校公共管理類的本科生絕大部分都是文科生,尤其是很多少數民族學生有自己的和獨特的文化,對此的學習興趣更低。鑒于這種情況,本文結合民族類院校的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和政治學課程的特征,全面分析政治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內容陳舊
政治學涉及到歷史學、經濟學、管理學、人類學、民族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知識,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大部分教材的內容比較陳舊和空洞,大部分內容都集中在對政治專業術語的內涵、特征、分類和作用等方面的詳細論述,不僅缺乏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更缺少典型、時效性強的案例分析,導致教材充滿了枯燥和抽象的政治學基礎理論。即使著名高校或者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其作者也往往是由博士生或碩士生組成,查閱或翻譯國外資料直接拼湊而成,內容很不系統,甚至前后矛盾、錯誤百出。而民族類院校的授課教師考慮到民族問題的敏感性,一般都是嚴格按照教材內容講授,特別是考慮到我國目前政治環境和政府的治理模式,不可能有效地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情況相結合,幾乎都是單純地講授理論。學生沒有真正體驗過社會政治生活,也就沒有政治的利益沖突,對政治學抽象的理論更不會有深刻的體驗,其結果就是知識和現實不能有機聯系,對政治學也就沒有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要么講授歷史事件或故事,要么講授我國的各種腐敗現象、公共管理的缺陷等現實問題,甚至會講出一些違反原則的內容,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但并不能解決實質問題,嚴重的會誤導學生的價值觀。為了保證教學秩序和社會穩定,考慮到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民族特征,教師也只好回避一些現實問題,重點講授理論知識,教學內容也是嚴格遵循教學大綱而不敢有任何創新。
(二)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人文社會科學的特性決定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理解的局限,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好有機會或者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理論知識的價值。可是,由于我國曾經存在著2000多年的專制統治,普通民眾幾乎沒有權利意識,而在當今保障民眾的權利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但是我國目前的政治體制舉步維艱,難以真正體現民眾權利的保障,并且經常發生不利于社會穩定的,使得教師無法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教師不得不堅持傳統的授課模式,自始至終向學生灌輸基本的理論知識,較少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的分析方法。學生也自始至終在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幾乎沒有主動學習和參與教學的動力,更別提積極參與到實際工作了。再加之當前高校都在不斷擴大招生規模,上課的人數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尤其是政治話題、民族沖突、等問題在我國是非常敏感的,民族類院校的少數民族學生比例較高,教師和學生通常都不愿意輕易地談論,甚至有意識地回避,結果難以形成師生互動的課堂氣氛,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按照統一的教學大綱、同樣的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忽視了少數民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現實,使得學生沒有真正領會政治學的精髓,僅以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洞察力和創新能力。
(三)考核方式落后
目前,民族類院校公共管理類專業政治學課程的考核方式比較落后,一般是由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實驗課成績等方面組成。平時成績一般包括學生課堂出勤率、平時回答問題和平時作業成績組成,所占比重往往由教師靈活掌握。期末考試一般采用傳統的試卷和閉卷考試的方式,間或采用開卷考試、寫作論文、撰寫調查報告、案例分析等形式,主要考核學生對政治學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大部分學生平時沒有參與真正的政治生活,對政治學抽象的理論沒有深刻的體驗,也就沒有積累相應的政治學知識。尤其是傳統的考核方式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很多學生沒有學習主動性,平時不上課或者在課堂上看其他書籍,僅僅在考前努力復習,在考試中靠死記硬背一些理論知識,以求得較高的卷面成績。當課程結束后,學生只會簡單的記憶一些零碎知識,沒有任何自己獨特的見解,難以掌握重要的政治學理論,更不能熟練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只為求得分數而學,并沒有增加對公共管理的認識和學習的動力。長此以往,學生就沒有任何危機感和社會責任感,不利于公共管理專業的發展,更不利于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和公共服務意識的培養。
二、提升政治學課程教學水平的思路
政治學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傳授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基本的政治學理論,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社會管理創新提供人才。就民族院校而言,公共管理人才的培養要面向少數民族,為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作出貢獻。鑒于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本文認為學校和教師應緊密結合少數民族學生的特質和我國少數民族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我國公共管理的發展狀況,積極改善政治學課程的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其教學效果。具體來講,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教學內容創新
經過千百年來國內外的哲學、社會學家、政治學家和政治思想家們的研究,政治學理論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邏輯嚴密,思路非常清晰。學生在這之前已經學了相關的基礎課程,而且文科生的人文知識相對比較豐富,還有大量圖書館資料和新聞媒體可以閱讀。因此,本文認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必過多強調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講解,因為學生的社會閱歷和知識積累很有限,內容過于抽象和深奧不利于學生吸收和理解,反而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反,重點在于加強歷史事件和典型案例的講解,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運用政治學理論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針對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更應講授現代西方的政治發展狀況和我國傳統的政治文化精髓,否則政治學的講授和學習將陷于非常困難的境地,教師和學生都會感覺空洞,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另外,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了解當前政治學理論發展的前沿問題,尤其要詳細闡述我國少數民族的歷史、各民族的發展狀況,創新社會管理離不開各民族的風俗人情和發展特點。結合我國目前社會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引導學生理性思考、科學地運用所學理論來分析現象,使其明白理論知識離現實很近,不斷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方法創新
出于落實國家政策和各種利益的考慮,全國高校普遍在擴招學生,其后果之一就是大班上課。由于民族類院校的學生民族成份比較復雜,學生的受教育水平更是千差萬別,學生的利益訴求更是多元化。但是,受經濟條件和師資條件的限制,不得不實行通行的大班授課,教學質量肯定會受到嚴重影響。本文認為,民族類院校應當果斷采取小班授課,每個班級的規模最多不能超過50個人,便于師生互動。由于政治學課程的綜合性和應用性,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學生關注時事,點點滴滴地積累各個學科的知識,經常搜集典型的案例,并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問題。這種措施不在于要求學生分析得準確與否,而在于徹底改變目前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增強其動手能力,促使其主動閱讀相關資料。比如,組織相同民族成份的學生搜集整理自己民族發展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案例、重大歷史事實、不同民族之間的利益沖突案例等等,并在課堂上講解,促進學生相互學習,加強相互交流。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甚至比單純的教師灌輸知識更為重要,因此,民族類院校應該鼓勵教師和學生多討論、多閱讀、多實踐。充分利用少數民族學生的優勢,鼓勵其在假期間進行實地調研,并在課堂上分享其勞動成果。
(三)考核方式創新
民族類院校學生的特質決定了僅僅利用傳統的考核單一方式不能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對于那些教育條件落后、受教育水平低的學生,更是顯得不公平,甚至會降低其學習的信心。政治學是專業性很強的社會學科,需要儲備大量相關學科的知識,僅靠簡單的、量化知識點的考核方式不能起到衡量學生學習狀況的作用。因此,民族類院校公共管理類專業應該改變當前的僵化的考核方式,最主要是要淡化標準化的閉卷考試,或者大大降低其所占比重。增加平時的定性考核,尤其要強調課堂互動、案例討論、調查研究、基本原理理解的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性,不需要用百分制來衡量,代之以等級制考核。這種做法既可以避免定量考核的復雜性,又可以全面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僅能夠減輕教師的授課壓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政治學的信心,更有利于各民族學生的融合與交流。
篇5
[關鍵詞]政治學與行政學;培養目標;行政能力
[中圖分類號]G40-05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10 ― 0112 ― 02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隸屬于法學學科大類下的政治學二級學科。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在我國近現代學科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20世紀80年代后哲學社會科學領域許多學科都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得到恢復和發展。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逐步從政治學理論中抽離出來,與行政學、管理學門類相結合,并形成了理論性與實操性并重的學科特征。
一、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建設目標與就業對接的問題
目前,全國范圍內開設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的學校共113所,近3年應屆畢業生人數為4300-6000人。從應屆畢業生的從業方向上來看,近20%的畢業生選擇進一步深造,其深造的專業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第一,進一步深造政治學方向的相關專業,如國際關系、民族政治學、比較政治學;第二,依據本專業行政學方向學科基礎進修管理學學位的相關專業,如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管理類專業;第三,跨學科選擇進修其他專業方向。選擇直接就業的應屆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為在政府、企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從事綜合管理工作。但事實上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與其就業環節的對接存在問題。
第一,公職部門考試職位少,要求高。筆者統計了2012年到2015年國家公務員招考職位表中對于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的職位設置,其數據如下表:表一
從統計數據看,2012年到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對于政治學專業的招考人數為150人左右。與其所學內容趨同的行政管理專業招錄人數比如下表:表二
根據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國家公務員的招考對于政治學與行政學這個以為培養對象的專業并沒有偏向。
第二,專業課程設置無法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政治
學與行政學專業培養課程的設置上,往往更加注重學生理論素養的深造,所以學生畢業后想要就業往往只能選擇進一步深造。在課程設置過程中缺乏對于學生公文寫作、電子政務等能力的培養。而課程設置又與該專業的培養目標直接相關。因此,要實現專業培養與就業的對接,必須進行系統化的專業建設。
二、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建設目標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建設的總體目標應本著“規模適度、結構優化、提高質量、辦出特色”的辦學基本思路,遵循高校本科教育規律,突出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強化深化學校社會“雙主體”辦學模式,優化專業辦學條件,努力彰顯專業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社會需求,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的定位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現代政治思維素質,了解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府的運作過程、治理方式,熟悉現代政務和行政管理技能,具有良好的理論素養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可以勝任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企事業、社會團體等單位的教學科研、行政管理、政策研究或宣傳工作。成為兼具政治理論素養與行政治理能力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二)課程體系建設目標
在教育研究和對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人才數量需求、規格需求進行調研的基礎上,按照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拆析、重構教育教學內容,構建更加契合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科學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第一,較系統地涵蓋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和知識,第二,突出實踐能力在課程體系的中心地位,第三,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身體心理、人格情商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根據課程體系建設目標,本專業對學生的培養要求是:學生應具備系統掌握政治學與行政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尤其是中外政治思想與文化的核心知識,具備良好的現代政治思想素質;了解中外政治制度及當代中國政府的運作過程及其治理方式,熟悉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熟悉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機構設置、職責分工及行政工作流程,具備公文寫作、電子辦公等基礎應用能力;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質、較強的理論分析能力、心理應急抗壓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具備熟練應用現代政治科學與行政學有關理論與方法進行調查研究、政策分析、設計解決問題方案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從事政治學與行政學教育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質。
(三)師資隊伍建設目標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是:確立師資為本的辦學觀,按照“送出去培養和引進人才”的方針,加大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充分利用校級重點課程和重點學科建設的基礎,以高水平教師的引進為突破口,以中年輕教師的培養為重點,以師資力量的整合為重要手段,穩定教師隊伍,發揮教師潛力,全面推進本專業教師隊伍的穩定、合理、良性發展。
首先,以高水平教師的引進為突破口。高水平教師的引進對本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這些教師的到來往往能夠使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的學科建設有突破性發展。其次,以中青年教師的培養為重點。中青年教師在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的教師中所占的比率大,中青年教師能否迅速成長,對專業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第三,以師資力量的整合為重要手段。專職教師資源的優化作用能否得到體現,關鍵在于專業內能否合理整合全校的師資資源。為此,一方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在課程設置和學生培養上要進一步突破專業、院系壁壘,以學生需求為核心在院內、校內甚至社會范圍內聘請專家教學。另一方面,在本科教學中進一步落實導師制,尤其是在專業主干課程建設方面要實行首席教授負責制,以便課程建設要有負責人和相對穩定的師資梯隊。
(四)教學研發建設目標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教”與“學”的導向。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現行的課程評價制度存在著形式單一、教學信息反饋弱及正面導向不足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過程性評價是對教學過程進行動態的評價,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目前,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基礎課、核心課程的設置多偏重于理論。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多采用結果性評價的方式,即期末考試的考核分值比重較大,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目標不明確,對課程體系把握不清晰,學習主動性不強等問題。因此在專業教學建設過程中,以“立足中心,轉變思路,創新教法”為主要目標,建立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完備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首先,立足中心,即以學生為中心。過程性評價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所有評價活動的宗旨在于促進學生全程有效的學習。同時,過程性評價可以更全面檢驗學生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引導和督促學生逐步學會主動學習。通過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隨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從而改進、提高,最終學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在本專業教學研發建設的過程中,首要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把對學生的結果性考評和主要圍繞教師的課程設計轉變為以學生為核心的授課機制。
其次,轉變思路,即轉變教學考核思路。目前依據本專業教學考核機制的特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首先,對于學生的考評機制集中在期末,即傳統的結果性評價。由于知識的理論性較強,因此無法考評學生對知識的真是掌握程度。其次,隨著本專業建設向應用型的偏移,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考核日漸不足。因此在教學研發過程中應改變教學考核思路,通過過程性監控和考核,著重考查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
第三,創新教法,即創新教學中的過程性評價及反饋機制。過程性評價教學的核心在于教師對學生的考評意見反饋。因此在本專業的教學研發過程中,教師創新教法的目標在于,一方面依據本專業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特點創新過程性評價方式和程序;另一方面創新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反饋機制。
(五)社會服務能力建設目標
提倡教師和學生積極開展各項社會和公益服務,逐步形成產、學、研合作的新格局。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應以多種形式讓專業教師去基層政府、企事業單位或社會組織調研,交流學習;同時加強校、政、企、事及社會組織合作,為基層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提供咨詢服務和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另外,在市場化運作機制下嘗試并探索多種模式的學生創、就業機制,力爭以專業理論教學為基礎,通過提高學生實操技能加強在校以及應屆畢業生與行政、企事業單位的良好對接。同時通過與校內外大學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合作加強學生自主創業的實踐性培訓。通過向社會的人才輸送體現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的社會服務能力。
總之,只有在目標選擇上采取多向度的視角,系統化構建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建設的目標體系,才能真正實現學生培養目標與社會人才需求相對接,向社會輸送兼具理論素養和實務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參 考 文 獻〕
〔1〕 吳丹,薛劍符.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發展中的行政職業能力實訓研究〔J〕.理論觀察,2014,(03).
〔2〕 石婧.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培養方案改革設計〔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6).
篇6
關鍵詞: 高中政治教學 有效學習方法 基本要求
一、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經常聽到有學生說政治課比較枯燥,這是因為對政治缺乏學習興趣。其實,理論都是對具體問題的總結和升華,都存在抽象、枯燥的問題。高中政治課有些內容比較生動有趣,有些內容比較枯燥。對政治課缺乏興趣的重要原因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學習中受實用主義的影響及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政治學科的誤解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旦嘗到了學習政治學科的甜頭,就能消除部分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厭煩感。
我們首先要充分認識政治學科特有的價值。政治學科一個很重要的價值體現在,它是人們認識世界、認識生活的思維方法,是思維的工具,這是其他課程所不具備的。其次要克服學習中的實用主義傾向。“需要”是同學們學習的直接和重要動力。現實狀況是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有的學生不自覺地將學科分為三六九等,凡高考中必須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會下大力氣抓,哪怕不喜歡也強迫自己學,反之對高考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較低的學科,不管有用沒用,都不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學習,而越學不進去就越感到枯燥無味,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再次,要消除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政治課的誤解。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政治學科的誤解大量存在。這種誤解主要是由于對政治課的不了解造成的。就高中的政治課而言,其包括經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三大板塊。一些同學不了解政治課的學科體系和價值,本能地把政治課和行政工作或時事政治畫等號,和思想政治工作畫等號,認為政治課就是說教,只是憑自己的感覺想當然地評價政治課。把政治課教學看成是傳統灌輸,使政治課處在一個不利的社會氛圍中,從而影響到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二、思想政治課的一般學習方法
學習就是一邊是學,一邊是習。“學”主要是指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習”主要是自我檢測和運用(練習,考試,聯系實際分析、說明實際問題,提高自身能力)。前者側重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后者側重對知識的運用;前者是基礎,后者是目的。
1.預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獲得信息絕大部分是通過視覺輸入的,而且通過視覺輸入的信念比通過聽覺輸入的信息保持記憶的時間要長得多。閱讀能力是最基礎的學習能力。預習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一環。預習是無師自通的橋梁,是思維習慣形成的助推器。從近期效應看,可以增強教學的目的性,提高時效性;從遠期效應看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形成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就形式而言,預習可以分為課前預習和階段性預習、粗預習和精預習等。
2.專心上課,積極思考。
即專心看(書、黑板、屏幕)、聽(老師講解和同學發言),積極參與(積極動腦,和老師形成零距離互動),還要考慮預習時確定的聽課重點。看、聽、參與等形式都需要動腦,這是衡量專心與否的重要標志。如果這點都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3.課后及時復習。
及時復習,是學習的反復性特征的要求;愛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先快后慢規律也要求及時復習;及時復習可以使知識的漏洞得到及時彌補,使對知識的理解得到深化,實現對知識的再認識,再提高,使思維的深刻性得以發展。
三、牢固掌握所學概念和原理的基本要求
1.運用記憶技巧。
例如,將關鍵詞提煉出來著重記憶,最后將其他詞匯補充完整,形成完整記憶。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說常用,隨時隨地地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價值規律說明鋼材價格的升降。改變學習形式可以使學習更有效率,而且語言要規范,運用政治術語要準確。
2.正確區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識點。
首先要仔細比較這些知識點的異同,找出它們相同和相異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把它們放在一起掌握。其次,找出區分的關鍵詞,制作成比較表,使異同一目了然。最后,把這些知識點放到特定的環境中去體會,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價格,只有研究價格的背后的規律時我們才用價值。總之要比較異同,整理異同。
3.弄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高中政治所學的知識是科學系統的常識性知識,每一個知識點都不是孤立的。知識間的聯系從不同的角度來劃分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從聯系的程度來看有顯性聯系和隱形聯系之分,即有的知識之間的聯系很明顯就能表現出來,很容易就能表達清楚,掌握知識體系不但有助于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一定要在自己的腦海組建一張清晰、科學的知識網絡。
四、學會知識運用,掌握解題方法,提高應試成績
首先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識,學會建構知識體系和網絡,從宏觀上駕馭知識。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除了在試卷上“紙上談兵”外,應該將提高能力的工作放在平時,注意知識和感性材料的積累。實踐證明,在政治學科獲得高分的學生都具有廣博的知識。
其次要培養學生理解分析知識的能力。將理解和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提高放在平時,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意識地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不能僅僅滿足于知道知識是什么,還要知道為什么、怎么樣。要從多層面、多角度理解知識、分析知識、運用知識。
篇7
一、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初高中教育的銜接
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要實現初高中政治學科的有效銜接,首先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通過有效的引導,形成師生間、生生間、學習的個體與教學中介間的有效互動,使初、高中的政治教學達到和諧的統一。
在初中學習階段,我們的教學方式還要運用必要的傳統教學方式,結合初中政治課的特點,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的存在是具有合理性的,這是結合初中政治的基本概念較多的特點而言的,只有經過一定被動學習的積累,才可能更好地轉化為主動。學生進入高中學習階段后,其學習的角色就必須進行根本的轉變了,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體。對此,筆者認為,我們要認識到學生從初三開始,思維變得活躍,主觀能動的素質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促進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進入高中后,要使他們上升到學習的主體性、積極性的高度,要引導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自覺地獲取知識,自由地發展,在政治學科中,初、高中有效銜接表現在從初中的“傳道、授業、解惑”轉變為“傳惑、解道、授業”。
二、以教材為依據,做好教學內容的銜接
作為初中政治學科的教師,為了做好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要了解高中的政治教材,以此作為教學的必備的參考資料,通過解讀高中的教材,總結出初、高中教材中知識的關聯點,把握教學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從而在教學中,初步構建起初、高中政治教材的整體的知識體系,理清初高中教材間的聯系,緊緊圍繞教材內容中所貫穿的知識主線,做好政治教材中關聯知識的銜接,對于相關聯知識的講解,要做到清楚明了,深入淺出。比如在初中學習政治生活方面、經濟生活方面的內容時,要注意聯系到高中思想政治的內容,如果我們真正把這些內容講透徹了,讓學生非常明了了,那么,在他們升入高中后在遇到這些內容時,會很好與初中學到的類似內容銜接起來,在感到熟悉的情況下,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以學法為指導,完成教學方法銜接
科學正確而又恰當的教學方法,會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初、高中政治的教學方法有許多相通之處,因而教學方法也是完成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的重要途徑,為了我們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要認真研究初、高中政治的課程標準的要求,政治學科教學的基本方法在初、高中政治課程標準中都作了明確的說明,其中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是其共同點,脫離了生活實際的政治教學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按著課程標準所指引的方向,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要面向社會生活,圍繞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開展學習,而高中思想政治課的主題是關注、發現、參與和感悟生活,要求合理運用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結合政治常識的應用性和生活的題材,圍繞學生關注的社會生活中的問題開展教學。
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所運用的基本的教學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也經常運用,比如,與生活密切聯系的體驗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等。因此,在初中教學中打好基礎,將為以后高中教學中的銜接工作起到促進作用,
四、關注學生差異,做好身心發展的銜接
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發育期,其認識事物的能力提高很快,但感性認識突出也是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學生對于一些客觀事物的認識是比較膚淺的,往往只注意到表象,對于實質性的問題很難有準確的把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和指導解決問題過程中,通過正確引導和啟發,來逐漸培養學生以辯證的、全面的和發展的方法和觀點,來觀察和分析政治思想和政治問題,培養他們基本的辯證思維能力,這也是與高中政治教師在學生身心發展方面的銜接。
篇8
關鍵詞:政治人類學
學科基礎
學科發展
本土化
作者湯奪先。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人類學系副教授;李靜,女,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人類學系碩士研究生。地址:合肥市,郵編230601。
政治人類學的出現是以20世紀40年代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埃文斯一普里查德(Evans—Prichard)和邁耶·福蒂斯(Mayer Fotes)主編的《非洲政治制度》一書出版為標志的,至今才70余年時間。厘清學界對政治人類學的研究狀況,對于推動政治人類學學科發展與完善有著積極的作用。關于政治人類學的研究狀況,國內已有學者進行了某種程度的整理。董建輝從研究對象、方法以及與政治學的關系層面介紹了西方政治人類學,其后續研究以1960年代為界,介紹了西方政治人類學的發展歷程與相關成就。范可的研究回顧了西方政治人類學的發展歷程,重點探討了政治人類學典型研究范式的形成與發展。暨愛民、彭永慶介紹了中國政治人類學的學科發生、發展概況及問題。上述研究對把握政治人類學學術脈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文嘗試從政治人類學的學科基礎、當前西方政治人類學的發展狀況,以及政治人類學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等層面,對政治人類學研究作進一步的述評和反思。
一、關于政治人類學學科基礎的研究
(一)政治人類學的學科概念
對于何為政治人類學,學界沒有形成規范的定義,在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法國學者喬治·巴朗迪埃(George BaIandier,學界又譯為喬治·布蘭迪爾)側重從學科定位與研究對象層面界定政治人類學,認為政治人類學的出現既是一項歷史悠久且一直存在的主題,又是晚近出現的人類學專門化的學科。一方面,它企圖超越特定的政治經驗和原則,因而它有望成為一門政治科學,將人視為政治人,并尋求在不同歷史和地域中各政治組織的共同屬性。另一方面,它是社會人類學或民族學的分支。它關注對原初或先前社會政治制度的描述和分析。美國學者F·貝雷(F·Bailey)側重關注政治人類學的研究對象進行定義:“政治活動的出發點是主張人們不要過‘孤獨、貧困、卑俗、粗野和拮據的’生活。它實現這種主張的做法是尋求調節權力競爭的方式,而并不總是要建立一個極權主義國家……總而言之,不同的文化尋求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如何使人們生活在一起而又沒有過多的權力沖突的問題。政治人類學就是對不同解決方法進行比較研究的一門學問。”
中國學者在引進國外政治人類學理論的同時,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政治人類學進行界定。張謙認為:“政治人類學是一門以原始社會的種族共同體、傳統國家和現代民族國家的政治系統為對象,建立在參與觀察基礎上,運用一般人類學方法分析政治演化過程的實證科學。”③陳國強主編的《簡明文化人類學詞典》認為,政治人類學是“以文化人類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政治現象的文化人類學分支學科,亦可說是人類學與政治學相結合而產生的邊緣學科”。以上界定突出了政治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學科性質,研究方法上具有濃郁的人類學色彩。王銘銘認為:“通常把專門致力于對‘非國家’類型的政治組織和社會形態的研究稱為政治人類學。”⑤莊孔韶主編的《人類學通論》提出,這種有別于傳統政治學而是致力于對包括“非國家”、“無政府”的人類學政治組織和政治行為在內的人類學研究被稱為“政治人類學”。他們二位強調政治人類學對人類學傳統的繼承,即對前工業社會的關注。董建輝提出,政治人類學是“運用文化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各種政治制度和政治行為進行研究,從而總結出政治的本質和政治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概括地說,政治人類學就是關于政治的人類學”。這個界定進一步明確了政治人類學的學科性質、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兼顧橫向與縱向,兼有動態與靜態研究,是較為全面的定義。然而,把政治人類學簡單理解為是關于政治的人類學,界定較為粗放,相對隨意,忽視了政治人類學學科概念的嚴謹性和研究內容的豐富性。
綜上可知,盡管國內外一些學者對政治人類學學科概念界定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大多數學者著眼于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等層面來進行界定。一般認為,政治人類學是人類學的分支學科之一,運用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人類社會中的政治組織、政治制度、政治活動及政治過程等,尤其關注前工業社會的權力關系、政治現象和政治制度。在某種意義上講,研究“非國家或無政府社會”中的非正式權力關系與政治現象,是政治人類學不同于政治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把政治放置于文化場景中,探討文化對政治的影響,也是政治人類學的特色所在,人類學方法的采用也是政治人類學學科的特點之一。
篇9
【關鍵詞】公民教育;回顧;前瞻
國內學界對公民教育的研究,以學科的角度去闡釋和分析較多,主要以哲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為主,尤以政治學角度的探討最多。現將政治學視角下的公民教育研究簡要綜述于下:
一、社會學視野下的公民教育
在公民教育研究當中,政治學是最早開展研究公民教育問題,因而其研究成果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研究涉及了民主政治、民族主義、政治社會化等方面,從這種角度出發,有學者將其界定為:“公民教育是維持政治穩定的重要手段。公民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它也是民族國家得以凝聚、延續、穩定的根本所在。公民教育是為了維持政治穩定所必需的公共知識、態度、價值觀和群體認同傳承的過程,也是公共知識、態度、價值觀和群體認同被賦予個人意義并且內化為行為準則的過程”。(王文嵐,2007)
西方政治家和學者也極為重視一定政治體系中的社會成員早期學習過程中所獲得及形成的政治認知和政治態度,認為這種早期形成的傾向往往會形成其政治自我及價值取向的一部分。因此,公民教育對社會的凝聚和國家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同樣地,在這方面中國也有“從娃娃抓起”的傳統。
政治學視野下的公民教育研究結果還認為,公民教育有利于推進民主政治。“民主社會要求建構一套培養起成員有能力且有意愿參與彼此共享的社會的教育方式,因為只有在公眾能理性、負責地參與政治過程的條件下,民主才能正常推行”。(萬明剛,2003)民主制度建立在公民的積極參與之上,這意味著我們要加強民主公民教育。有國內學者借鑒美國相關研究成果,認為,公民教育是支撐民主政治的根本,民主政治不是靠自身來運轉的機器,它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們用意識來維護和完善它。
政治學視野下的國內研究成果,也在國外關于公民教育要處理好民主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關系的問題上,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學者梁金霞認為,“民主主義和民族主義是公民教育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礎,也是現代公民教育的兩個基本價值取向。但是由于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二者之間有著性質上的差異,相互之間存在著一種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對立和牽制的關系。相互合作的關系是指民族主義促進民主主義的強化和發展,反過來民主主義又刺激和促進民族主義的發展,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構成現代國家發展的動因。所謂牽制和對立的關系是指當民族主義情緒極端高昂的時候,民主主義就會受到壓制甚至被窒息;同樣,強調民主主義也會使民族主義有所削弱”。(梁金霞,2007)公民教育研究中對公民教育中民主主義與民族主義關系問題的探討,有利于避免未來公民教育實施過程中民主主義與民族主義相沖突的局面的出現。
總之,從政治學學科角度對公民教育進行的研究,分析的角度主要是從公民內涵的界定、政治系統的代際傳承和運行的角度,去探討進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政治社會化
政治社會化是政治學科的一個比較大的專題。在公民教育研究過程中,鑒于該角度對研究的重要性,有學者單獨將其作為一種探討公民教育的重要視角。
政治社會化是指一個社會幼年成員或新成員。經由各種管道學習、吸收、獲得社會既有成員的政治知識、政治情感與政治評價的過程。公民教育跟中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樣,本質上是一種政治社會化過程。公民教育在于通過政治社會化,培養公民對國家制度、法律制度等的合理性認同。學者高峰認為,“公民教育是政治社會化的應然載體,通過政治社會化,可以引導政治主體樹立起民主信心,養成民主習慣,形成公民的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張斌賢認為,公民教育的實質在于使年輕一代接受和繼承前人傳遞的政治文化,在于實現政治社會化”。
政治社會化是不是培養順民?答案是否定的。國內研究者認為,公民教育在強調社會化、強調民眾接受權威所傳授的一整套價值觀念、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必須由化加以平衡。即在看到公民教育的教育者一方面作為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另一方面他們也扮演著現有價值體系和制度的改造者。學者張秀雄認為,“民主社會的公民教育,不在培養一個無主見的‘順民’,而在培養能夠獨立自主地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及公民意識、能夠承擔公民的角色與責任,勝任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雙重身份的‘有責任公民’”。(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不僅要培養年輕一代對民族以及國家權威的認同,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公民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見多識廣的公民”、“反思型公民”和“批判型公民”,使公民具備獨立思考和理性參與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公民積極參與社會和國家生活,才能確保公民社會對于國家權力使用的制約作用,從而確保公民社會健全自律。
政治社會化實際上還是從政治學的學科視域,在個人層面去探討,如何借助公民教育進行政治價值觀的培育、政治知識的傳授,從而促進個人的政治社會化。另外,公民教育還肩負著培養科學探究、歸納思考及綜合推理等的高水平思維能力,以實現公民理性地、有序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
三、公民教育研究前瞻
針對目前國內公民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未來國內公民教育的研究,可能會呈現出以下趨勢:
(一)厘清公民教育與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公民教育研究,不可避免地要設計上述三者的關系。并進一步探索,如何有效地將三者整合,最終更好地服務政治社會化。
篇10
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師生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學習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與學方式。
一、新時期思想政治課的特點
中學思想政治課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擔負著培養中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的重要任務(德育功能),由于本學科的獨特性,在快速發展的信息社會里,思想政治課有自已顯著的特點,具體體現在:
第一,知識容量大,涉及面廣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經濟、哲學、法律、文化、歷史,甚至理科類的各門學科也都有涉及;
第二,學科交叉性強,互相滲透;
第三,時代感強,素材更新快。思想政治課內容更新快是每一個思想政治課教師感受最深的,思想政治課一大特點就是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如何在快速變化的信息流里找到適合講課需要的最新資料,如何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如何讓學生學會在快速變化的信息社會里處變不驚,這就涉及到“信息能力”(即信息獲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培養,其實質是在計算機網絡教學環境下,讓學生學會進行數字化學習,形成正確的是非觀,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新時期思想政治課的現狀及出路
隨著信息技術向教育領域的擴展,目前信息技術在許多學校的教育過程中應用愈加普遍,但相對于其它學科來講,政治思想課教學大多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部分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也停留在較低水平上,缺乏有機的整合。因此,如何有效地實現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的整合,使學生主動探索社會和人生的奧秘,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較強的認知能力和自覺的道德行為,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現代化,已成為當前政治課教學改革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1、政治課的自身發展尋求整合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政治學科教師習慣于讓學生“記、背、寫”,教學手段機械死板,教學方法陳舊,學生死記硬背,機械作答,“上課劃條條,課后背條條”,其結果是“考后全忘掉 ”,課上毫無生趣。“記、背、寫”是政治學科教師進行教學的一種手段,但在現實教學中卻成為了唯一的手段,于是,政治學科成了不受學生歡迎的科目,其地位每況愈下。政治學科要得到生存和發展,政治教師要取得自身的地位,就必須自我加壓、自找出路。而很好地使用信息技術并使之與政治學科整合,能使政治學科占據有利地位,從而迅速搶占學科教學的制高點。
2.信息技術的發展普及支持整合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近年來校園計算機網絡從無到有,學校的計算機軟件、硬件環境也不斷得到改善。許多學校的網絡教室不僅可供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而且具備儲存、傳輸學科學習資源,為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同時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資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樣化、活動的交互性、學習的主動和共享、動態、超媒體、開放性等特性,這些都為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的無縫整合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新課程改革實踐呼喚整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課程實施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傳統的“教師—學生”的政治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迫切要求政治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教師—媒體—學生’、符合課改理念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三、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程整合的有效性
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于中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寓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于視聽等實際感觸之中,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之中,對于促進學生接受教育、主動積極學習的基本觀點,培養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無疑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可以激活課堂教學信息。由于傳統思想政治課教學是一種以“填鴨式”為特征的封閉模式。缺少學生的主動參與,不可能使整個知識信息“活”起來。多媒體技術的介入,打破了沉悶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氣氛,使知識信息呈現出多種狀態,從多渠道發揮作用。師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感知、認知和交流信息,形成以人與媒體為主干的信息網絡。同時,多媒體技術可以將知識轉化為聲音、圖像,可以動靜互換等等,讓抽象、靜止的知識概念“活”起來,引起學生的興奮,把課堂教學激活,從而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2.可以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思想政治課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較抽象和枯燥。學生大多不感興趣,而多媒體組合以聲光圖形營造的聲情并茂的場面、直觀生動的情景和動靜交替的畫面,直接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引起師生的興奮,進入愉悅的狀態之中,為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3.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導之以行。知行統一是思想政治學科的一項基本原則。導之以行,包括教師的“善導”和學生“力行”。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充分表現學生自身的個性,弘揚好人好事,可以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以展望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等。這些無疑會促進學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4.有助于動之以情,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魅力。在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動之以情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是綜合發生作用的。而具有聲像特色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更加富有表現力、激發力和感染力,在激發學生情感、開啟心扉、促進學生精神世界的優化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四、推進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整合策略
1、要轉變教學觀念
信息技術只有真正同學校的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緊密聯系在一起時,它才會發揮出巨大的教育價值。教師掌握信息技術的高低,并不意味著他就能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成功整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對教學過程重新設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傳統的“教師學生”單向模式轉變為“教學、媒體、學生”三維互動模式)和教學組織形式,使得以講授為主的傳統的班級教學發展為班級教學、小組教學(小組媒體教學法、微型教學法)、網絡教學(交互式網絡教學法、遠程教育)并舉的局面。這些變化都要求教師必須首先轉變教學觀念,研究新型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尤其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育價值,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
2、要明確整合的原則
先進的教學技術不等于先進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技術也并不一定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當前思想政治學科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整合有許多理論問題有待研究,如:信息技術如何與課堂教學整合;多媒體技術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多媒體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適合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多媒體軟件的類型;多媒體軟件的評價標準;多媒體教學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等等。弄清這些理論問題可以使教學行為更加自覺、更加主動、更有實效,信息技術的發展才不會陷入盲目之中。
3、 要切合學生實際
在網絡課件使用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提出明確教學要求,布置學習任務,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加強指導,不能把網絡課上成“牧羊課”、“網絡瀏覽課”,對學生放任自流,浪費時間。
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關系應當是一種有機整合的互補關系,要注意避免將多媒體設備當作“現代化的黑板”、“知識的灌輸者”來使用。因此,新形勢下教師在努力提高自身使用網絡、多媒體技術的水平和課件制作水平的同時,還應積極學習和研究教學理論、教材、教學方法。唯有此,才能真正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媒介,構筑思想政治新課堂,完成培養適應時代要求新型人才的育人任務
五、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程整合的做法
- 上一篇:生活中垃圾分類的意義
- 下一篇:稅收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