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英語范文

時間:2023-04-01 13:25: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比較英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比較英語

篇1

【關鍵詞】語音;詞匯;語法

英語,不僅是其發源地英國的語言,同時,它也是英語國家的語言。17世紀初,首批英國殖民者橫越大西洋,來到北美洲,建立了殖民地,他們將伊莉莎白時代的英語帶到北美新大陸,成為美國英語的起點。由此可見,美國英語并不是一種獨立的語言,它來源于英國英語,只是在北美洲特殊的文化、歷史、社會環境里形成了某些獨特的形式和含義,是近四百年來英語使用于北美這個地理環境以及受美國社會文化影響而形成的一種變體。自從17世紀以來,英語在大西洋兩岸的英國和美國各自朝著自己的方向發展,分別在語音、詞匯、語法上發生了分歧,其中尤以發音最為突出。

1 語音方面的比較

有這么一則笑話,一位英國人和美國人在火車站不期而遇。美國人性格開朗,喜愛交談,閑聊幾句就問到:“What is your job?”英國人回答說:“I am a clerk.”美國人聽了驚訝萬分:“Clock?Your job is to tick tick all day long?”對于英、美發音差別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個誤會是由于兩國發音不同而引起的。同一個詞,美國人念[kl?藜rk],而英國人讀成[kla:k],后者在美國人聽來,就成了另一個詞clock。對于以英語為外語的學生和教師來說,要掌握英、美兩國英語的差別,語音上的差異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1.1 輔音上的差異

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在輔音上有一些引人注意的差別。例如[t],[d],[n],當輔音[t]組成音節的第一成分時,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的發音是一致的,如touch,tall,task,但這個輔音[t]出現在兩個元音之間或緊跟在[r]或[l]后面時,美國英語中的[t]又輕又快,聽起來象是[d]。例如writer和rider在美國英語中發音沒有什么差別。此外,在英語單詞 which,when,where等中,字母組合wh在英國英語中發[w],而在美國英語中發[hw]。再有,英、美英語在元音后r的發音上的差別。凡英國英語中不發音的元音后字母在美國英語中都要發音,如[ka:]、[ka:r];[g?藜:l][g?藜:rl]。

1.2 元音方面

英、美英語語音上的最大差別在于元音。首先,字母o在英國英語發[?蘅]音,在美國英語中發[a]。但是字母o后面跟著字母組合ng或者輔音[s]時,英、美發音一致,如song,cloth,boss;其次,英國英語中發[a:]音,在美國英語中通常發[?V]音,這是英、美發音一個顯著差別,如[ha:f]、[h?Vf];再者,字母u或字母組合ue,ui,ew,eau,在英國英語中讀成[ju:],而在美國英語中讀[u]。

2 詞匯方面的比較

英語詞匯的大部分是兩種英語共有的,其基本詞匯構成是相同的,并不存在相互平行、獨立的兩個詞匯系統,然而自第一批英國殖民者登上美洲大陸以來,英、美各民族按著自己的發展方式已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英、美在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上的差異必然會在語言上有所體現,特別是語言中最基本的材料――詞匯中。本文嘗試著從同詞異義、特有詞及外來詞等幾方面來分析一下兩種語言在詞匯上的差別。

2.1 同詞異義

所謂同詞異義,指的是在英、美兩種語言中都有的詞匯,分別表示不同的概念。有個故事講的是一個美國人來到英國,早餐時拿起菜單要了一份biscuits(軟餅),可端上來的竟是些蘇打餅干,非常納悶,服務生向他解釋道,英國人的biscuits就是美國人叫做soda crackers (蘇打餅干)的食物。這位美國人品嘗了一下,感覺味道還可以,于是招來服務生,讓再來一些crackers。服務生驚呆了,原來英國英語中的crackers就是fire crackers(鞭炮)。

我們暫且不考察此故事的真實性,但是從中卻可以清楚的了解一點:同樣一個詞,在英、美英語中可以分別表示不同的概念,例如billion這個詞,在英國英語中表示萬億,在美國英語中則是十億;first floor在英國英語中指二樓,美國英語為一樓。英國英語要表達一樓則是ground

floor。

有這么一件趣事,講的就是同詞異義帶來的誤解:有一位英國人來到美國后,想買一輛saloon(大轎車),經過別人指引,他來到一個地方,結果發現這里竟然是個酒吧。原來美國人把saloon當作酒店(bar),如果要買一輛大轎車應該說sedan。

2.2 特有詞

筆者在講大學英語聽力時,出現過這么一個句子:I had lunch at a drive-in.許多學生對這個句子感到不理解,drive-in是個動詞短語,可是這里為什么卻用作名詞呢?原來,drive-in 是美國英語特有的名詞,指的是為駕駛者開設的劇院、商店、快餐等,駕駛者不需要下車,在車內即可以看電影、購物、就餐,非常的方便。這是美國英語日常生活有事物的詞。在英國有一個特殊的節日,叫做boxing day(節禮日),指的是圣誕節后的第二天,是英國的法定節日。按風俗這一天要向郵遞員等贈送節禮,故稱做“節禮日”。因此這個詞是和英國特有的傳統習俗相聯系的。

2.3 外來詞

由于歷史背景的差異也導致了兩國在詞匯上的不同。11世紀初諾曼底公爵率軍征服了英格蘭,法語也隨之進入英國,講法語成為上流社會的一種標志。雖然法語的使用只持續到14世紀,但時至今日,英語中仍然保留了一些法語,尤其是關于法律、宗教、建筑等方面的法語詞匯;美國英語特有詞匯的一個主要來源之一是外來語。由于美國的民族是多民族的融合,美國英語詞匯也是各種不同民族語言詞匯的融合:印第安民族文化是美洲大陸的土著文化,印第安語也有不少進入美國英語,這是由于英國殖民者初次踏上新世界的土地時,為了了解這塊神奇的土地,直接吸收了許多描寫當地特有事物及生活方式的詞匯。此外,一些反映印第安文化或政治活動的詞語也進入了美國英語詞匯。最值得一提的是印第安語還為美國英語提供了許多地名,尤其是美國的州名,將近有一半來源于引第安語。例如,Indiana其本身的意思就是印第安人的土地;Kentucky在印第安語中意為草地;Tennesse則表示“可愛的城”;美國英語中外來語除了有印第安語外,還有少量的法語。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廣大地區曾經是法國的領地,后來出賣給英國,因此這一地區也存在著一些法語,但主要以日常用語的詞匯為主。再有,其他一些歐洲語言、非洲語言以及日語、墨西哥語等都幫助豐富了美國英語的詞匯量。

當然,由于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長期交流,必然會導致語言的融合、滲透。有些英國英語特有詞已在美國廣泛運用;同樣,美國英語有詞也可以被英國人接受。由于美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強大,勢必會促使大量的美語詞匯進入英國。

3 語法方面的比較

同語音和詞匯相比,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在語法方面的差異較少,而且沒有明顯的規律可循。前面我們分析過,由于受不同的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影響,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沒有按著完全統一的軌道發展,但這主要還是就其詞匯方面而言的。語法是任何語言中最穩定的部分,短時期內不會出現重大變故,語法的演變主要遵循語言內部的發展規律,同外在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沒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同一語言的語法體系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只存在一些分布性差異。筆者認為,英語學習者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差異,有助于提高實際交際能力。兩者雖然沒有嚴格的規律,但我們仍然可以歸納出幾種情況:3.1 英、美英語有時使用不同的語法形式來表達相同的意思,例如:

(1)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AE)

(2)How many books have you got?(BE)

(3)Do you have any books?(AE)

(4)Have you (got)any books?(BE)

英國英語中的to have既是實義動詞,又是助動詞;美國人則通常把它當作實義動詞。因此,在構成to have的否定句或疑問句時,美國人通常使用助動詞do或其變化形態,而英國人有時使用助動詞,有時則不用。

3.2 有時同一語法形式在英、美兩國英語中的意思不盡一致;例如副詞presently在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中的意思都是soon,但是在美國英語中它還有at present的意思,用在現在時的句子中,例如:

(1)They will be here presently.(=soon)(AE,BE)

(2)They are presently here.(=at present)(AE)

由于現代傳播與交通工具的發展,政治、經濟的全球化,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的語法差異繼續擴大的可能性不大,更何況兩國英語的語法差異本來就不大,不至于因為語法上的差異而在交流中發生笑話。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想處理好英國英語與美國英語的差別問題,最好應該對兩國語言異同有個系統的了解,使學生能夠理解和運用一種變體的同時也能理解和運用另外一種變體。

【參考文獻】

[1]張奎武.英美概況[M].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篇2

    一. 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之間的差異是如何產生的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這樣說過:“The British and the Americans are divided by the same language.”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是同一種語言。然而,在美國人所使用的英語和在英國本土所使用的英語的確存在不少差異。從歷史上來看,美式英語是從英式英語中起源及發展出來的。事實上,從1609年開始,英國移民不斷遷居歐洲,到1733年已建立時起13個英屬殖民地,人口總數也持續上升。這時,英語在新世界的傳播與發展已有了正逢其時的時機與條件。這個時期的英語后來被語言學家們稱為北美殖民地英語或美國早期英語。但是,早期移民到北美大陸的除了英國人外,還有其他幾個國家的人。

    那么,美式英語最終是如何確立了自己的地位的呢?18世紀以后,特別是美國民族主義建國時期,隨著越來越多的非英裔移民的進入,美國民族主義開始高漲,反英的民族情緒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美國民族主義者為了徹底且永遠地擺脫英國殖民統治者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滲透與束縛,首先提出建立自己的民族語言,即從形式上將美國英語同英國英語區分開來,因為他們認為既然要建立自己國家的新的民族語言, 那么這門新的語言在形式和表達方式等各個方面都應該擁有自己的民族的特色。所以,一批政治家們與一些語言學家們從拼寫到詞匯和讀音以及表達方式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原先已經產生并發展出來的美式英語包括已產生的與英式英語的差異得以保留并弘揚發展。

    二.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在函電中的差異

    (一)首先是日期、數字表達方面的差異日期、數字表達方面的差異。

    在日期方面,美英的表達方式是有差別的。以日為先,月份為后,此為英國式,美國式則與此相反。

    如一九九六年三月二日的寫法:March 2, 1996(美式英語), 2nd March, 1996(英式英語)。

    在美式英語的寫法中,1st, 2nd, 3rd的st, nd, rd是不使用的。由于日期書面表達不同,讀法也不一樣。如1987年4月20日,英式英語的寫法是20th April, 1987,讀成the twentieth of April, nineteen Eighty-seven;美式英語的表達是April 20, 1987,則讀成April the twentieth, nineteen eighty-seven。同樣,全部用數字表達日期時,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也有差別。1998年5月6日按照英式英語應寫成6/5/98,而按照美式英語應寫成5/6/98;01.08.1998是英式英語中的1998年8月1日,按照美式英語的表達方式卻是1998年1月8日,美式英語的1998年8月1日應寫成08,01,1998。因此,全部使用數字來表示日期時,往往發生誤解,在商務活動中必須謹慎使用。

    表達百萬以上的數字概念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差別甚大,如one billion英式英語指的是"萬億".,"兆",而美式英語則指"十億";one trillion英式英語則相當于million million million,是百萬兆,在美國英語里卻相當于英國英語的one billion,是"萬億"、"兆"。

    (二)下面來說說商務英語書信方面的差異。

    商務英語書信(Business or Commercial English Correspondence)是指交易時所使用的通信。在美國,常用Business writing,它包括書信、電報、電話、電傳、報告書、明信片等。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在書信體例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比如信頭和稱呼、書信格式、遣詞、結尾客套語等均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英國書信較為保守,許多英國人喜歡用老式書信體,用詞較為正式刻板,而美國書信語言非常生氣、有活力,格式也較為簡便。因此當我們寫信的對象是英國或其舊殖民地國家時,要使用標準式英語Queen's English;如果寫信的對象是美國或美國勢力范圍的地區時,就要用美國英語。當然,英國式的語言文化近年來也有變化,但總體來說,兩者間的差異是很明顯的。商業英文書信,一般都要求用打字機或電腦整齊地打印,左邊各行開頭垂直的,稱為垂直式或齊頭式(Block ),美國常用這種格式;每段的第一個詞縮進去,稱為縮進式或鋸齒式(Indented ),英國常用此格式。垂直式的職務及簽名都在左邊的邊欄界線,這種格式,在極度尊重工作效率的美國公司,已普遍采用。

    正式的商業英語書信要在稱呼的上方寫上收信公司名稱和地址或收信人的名字全稱、職務及地址,稱為信內地址(Inside address)。信內地址的寫法也有垂直式和縮進式之分,垂直式和稱美國式將各行并列,縮進式或稱英國式將各行依次退縮。

    在英文書信中要使用敬語,最普遍的敬語是Mr, Mrs和Miss(用于未婚女性)。英國人常在男性的姓名之后用Esq. (Esquire的縮寫),不過在商業上也在慢慢地改用Mr. Mmes. (Madam的復數形式),用于二個女士以上。Messrs(Mr的復數形式)用于二個以上的男人,或用于二個以上的男人組成的公司或團體。在英國式英文信里,Mr, Mrs, Messrs,均不加縮寫句點,相反地趨向于進步自由的美式英語反而加縮寫句點如Mr., Mrs., Messrs.。

    在稱呼方面,商業上最普遍的有Gentlemen(美國式)與Dear Sirs(英國式)二種,相當于我國的"敬啟者"或"謹啟者"。如果信是寫給某個公司單位的,不是寫給某個具體人的,美語用Gentlemen(復數形式),英語用Dear Sirs。如果對方公司只有一人時,必須使用Sir/Dear Sir。稱呼后一般要使用標點符號,英國式采用逗號(comma),美國式用分號(colon)。

    書信結尾客套語(complimentary close)有多種,相當于我國書信在結尾時使用的"敬禮"、"致敬"、"順安"等句。最為典型的美國式寫法是Sincerely或將副詞放在前面,即,Sincerely Yours和Best Regards,典型的英國式表達有Yours Sincerely(熟人或知道對方姓名),Best Wishes, Kind Regards和Yours Faithfully(不知姓名)。此外,英國式的客套語還有特別禮貌的格式,但除了特殊情況外,現在不再使用。

    在信封的寫法上也有差異,收信人的姓名,地址,英式英語多用縮進式,而美式英語則用并列式。

篇3

關鍵詞:成人高考 英語 比較法

1. 引言

隨著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成為培養高級技工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近幾年來,高職生的人數和班級不斷增加,而這些高職生要參加一年一度的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成人高考),以便獲得高等學歷。英語是所考科目中最重要、最關鍵的科目之一。怎樣在較短的時間內,根據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完成英語成考的復習任務,使他們順利通過考試,是擺在我們英語老師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根據全國各類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復習考試英語大綱的要求,英語復習考試的范圍包括語音、詞匯、語法、日常交際用語、閱讀和寫作等方面,其中以測試基礎語言知識和基于這些知識的基本語言應用能力為重點。英語的教學方法不勝枚舉,為了更好地方便學生記憶和理解,我一直堅持在教學中使用比較法,從不同的角度找出各種語言現象的內在聯系和區別,總結出教學規則和語言規律。下面就從主要從三方面闡述如何巧用比較法復習成考英語:

2. 教學策略

2.1 詞匯的比較

詞匯是構筑語句和語篇的基本單位。擴大詞匯量有助于學生提高聽、說、讀、寫方面的綜合能力。根據成考英語大綱的要求,學生需記住2000個左右的常用英語單詞和一定數量的短語和習慣用語,對單詞能認、會讀,知道詞義及其在語句中的作用,能夠根據上下文或利用基本的構詞法判斷語篇中生詞的含義。詞匯是學生很難攻克的一關,在教學中經常有學生問到如何才能快速提高詞匯量的問題。詞匯的記憶是不是真的很難,帶著這個問題,我對我所教的兩個高職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出了如下的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在詞匯的記憶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有超過80%的同學不會使用巧記的方法來提高效率,學習效果差,時間花費多。

大家可以嘗試使用比較法來巧記單詞。

2.1.1 同音異詞異義詞匯的比較

這類的單詞因為讀音和拼寫方面的相似,給學生記憶單詞帶來了不少困擾,可以嘗試對其進行分組記憶。如:

① bear n/ vt.熊/忍受

bare adj.光禿的

② flowern. 花

flour n. 面粉

③ peak 山峰,peek 偷看, pique 激怒

④ rain 雨,

rein 韁繩,reign 統治

2.1.2 同音同形異義詞匯的比較

簡單來說這類詞匯其實是一詞多義,它的讀音和拼寫都是相同的,所以在詞義的記憶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如:

① china

China is famous for china.

這里前者China(c需大寫)的意思是“中國”,后者china的意思是“陶瓷”。

② like

like的詞義較多,可以采用表格來比較記憶

③ saw

I saw a saw saw another saw.(我看見一把鋸子鋸另外一把鋸子。)

這里第一個saw是動詞see的過去式,第二個和第四個saw意思一樣,是指 “鋸子”,第三個saw是動詞,意思是 “鋸”。從這句話學生可以趣味地通過比較法牢牢地記住saw的不同意思。

2.1.3 異音同詞異義詞匯的比較

這類單詞重點要放在讀音和意義上,編寫成句子來比較記憶這類單詞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① Please present( [pri'znt] vt.遞交) the present( ['presnt] n.禮物) to her at present( ['presnt] n.現在).

② There was a live( [laiv]adj.現場的) concert here where they live( [liv]vi.居住).

2.1.4 意義相近的詞匯比較

意思相近的詞匯記憶也是個難點,我們可以采用一些圖式、表格、舉例等方法。例如:

①bring/take/fetch

bring(帶來)take(帶走) fetch (去取)

②borrow/lend

borrow (借進) lend(借給,借出)

eg. A: May I borrow your book? (我可以借你的書嗎?)

B: Sorry, I can’tlend it to you because I have to use it now.

(很抱歉,我不能借給你,因為我現在要用。)

③ in time/on time

eg. He always go to school on time. 他通常準時上學。

She will get over the shock in time. 過些日子她就會從打擊中恢復過來。

④ another/other/the other/others/the others

another 表示“另一個”。

other 表示不定的其他的人或物。

the other指兩者中的另外一個。

others泛指另一些別的人或物。

the others特指除已說明的人或物之外的其余所有的人或物。

eg. 1). I don’t like the color of this shirt. Please show me another one.

(我不喜歡這件襯衫的顏色,請再給我看另一件。)

2). Tom is at home. The other students are at school.

(湯姆在家,其余的學生在學校。)

3). Old Wang has two sons. One is in Beijing, the other is in Shanghai.

(老王有兩個兒子,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

4). Some like this, others like that.

(有的喜歡這個,有的喜歡那個。)

5). The dictionary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這本字典比別的好。)

2.2 句子的比較

學生對句子的理解直接關系到成考英語的復習質量,通過對句子的比較,學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種時態、語態等的區別。

2.2.1 時態的比較

成考英語的大綱中要求學生要掌握基本的時態并借助這些知識進行語言交際。時態就像是數學的公式一樣,學生只要學會基本的模式并套用,掌握時態就不難了,下面借助比較法對時態進行列舉:

I am working in this company now.

I work in this company at present.

I worked in this company 3 years ago.

I was working in this company 3 years ago.

I have worked in this company for 3 years.

I have been working in this company for 3 years.

I will work in this company 3 years later.

I will have worked in this company for 3 years then.

以上列舉了現在進行時、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一般將來時、過去將來時、現在完成進行時和一般將來完成時等八種時態,掌握了這些時態的基本結構后,再出些練習給學生鞏固訓練就更好了。例如:

“Right” or “Wrong”

a. She went to school for 5 years.(W)

b. She has gone to school for 5 years. (W)

c. She studied at this school then. (R)

d. She will study at this school for 10 years. (W)

e. I have been studying at this school for 4 years. (R)

2.2.2 語態的比較

語態主要分為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兩種形式,我們可以通過表格對兩種語態進行比較記憶,以此來加強對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的認識:

將主動和被動進行比較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側重點。下面再舉一些例子說明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的不同。eg. Builders build the houses. (主動語態,強調動作的執行者)

The houses are built by builders. (被動語態,強調動作的承受者)

另外可以給些關于主動和被動語態的練習給學生做,加深他們對兩種不同語態的了解。例如:

①“Right” or “Wrong”

a. A new company has been started. (R)

b. The project will be finished by 2008. (R)

c. They have greatly helped by this company. (W)

d. She must sent to hospital at once. (W)

e. Will the work be finished tomorrow? (R)

這里a,b,e三句話是正確的,強調的都是動作的承受者,是被動語態。而c,d兩句是錯誤的表達,c句應改為They have been greatly helped by this company. D句應改為She must be sent to hospital at once.

②用所給的動詞的正確語態填空:

a. The Great Wall_______(know) all over the world. It attracts lots of tourists from abroad each year.

b. The window_______(break) last night.

c. When water_______(heat), it will_______(change) into vapour.

d. No people _______(allow) to cut down trees when they are not big enough.

e. They have _______(give) us a very difficult job.

參考答案:

a. is known b. was broken c. is heated, be changed

d. are allowede. given

2.2.3句式的比較

同一句話可用不同的句子來表達,可以將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例如:

我已經有很多經驗,可以自己應付了。

1).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2). Since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3). Now that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4).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and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5). Because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6).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so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這里每個句子的結構都不同,有簡單句,有復雜句,也有并列句,通過比較,學生可以加深對句式的認識。

2.3語篇的比較

①通過對比2005年大綱,2006年大綱有以下變化:

變化一:完形填空減量不減分。完形填空題由2005年的20道題減為15道,總分值仍為30分。

變化二:構詞法章節中對派生法加后綴,不再做具體要求。

同時按新大綱的規定,考試采取閉卷筆答,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試題內容比例約為:語音知識占5%,詞匯與語法知識占15%,完形填空占20%,閱讀理解占30%,補全對話占10%,書面表達占20%。試卷題型有三種:填空題、自由應答題和寫作題。試題難易比例分別為:較難題約10%,中等難度題約50%,較容易題約40%。這些對比都對我們復習成考英語指明了方向,使我們不至于盲目操練,搞題海戰。

② 書面表達是成考英語的一個重點,通過要求學生寫作文,對比作文,老師可以及時發現錯誤,引導學生走出誤區,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長時間的對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結束語

比較法在英語教學中使用的形式多種多樣,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它能提高成考英語教師復習成考的效率,是我們應該大力推行的一種方法,相信它能給我們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黎民.全國各類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復習材料《英語》.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2]杭寶桐.英語詞匯教學.中學英語教學法,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0.

[4]丁往道.英語寫作手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篇4

1.主語+謂語+比較級

根據前一句的意思判斷,后一句有比較意義時使用。如:

This is a nice bag. That is a nicer one.

這是一個漂亮的書包。那是一個更漂亮的書包。

Mary runs fast. Lily does faster.

瑪麗跑得快。麗麗跑得更快。

2. A+謂語+比較級+than +B

Tom works harder than Jim.

湯姆比吉姆工作努力。

I am taller than you.

我比你高。

A +謂語+比較級+ than + any other +單數名詞

Lion is stronger than any other animal.

獅子比其他任何一種動物都強壯。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any other city in China.

上海比其他任何一個中國城市都大。

A+謂語+比較級+than+any other+復數名詞

Lion is stronger than any other animals.

獅子比其他的動物強壯。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any other cities in China.

上海比中國其他的城市大。

3. A+謂語+數詞+times +比較級+than+B

At least I weigh three times more than you.

我的體重至少是你的三倍。

A+謂語+數詞+名詞+比較級+than+B

He is a half head shorter than I.

他比我矮半頭。

4.主語+ like A better than B

Which would you like better, big or small? I like big better (than small).

大的和小的,你更喜歡哪一個?我更喜歡大的。

5.Which/Who+謂語+比較級, A or B?

Who is more clever, this boy or that one?

哪個男孩更聰明,這個還是那個?

Which is better, the black skirt or the red one?

哪件襯衣更好,黑的還是紅的?

6.The+比較級...,the+比較級...

The more you practice English, the better you speak.

英語練習得越多,就說得越好。

The thinner, the better.

越瘦越好。

7.比較級+and+比較級...

They are happier and happier.

他們越來越高興了。

It will get hotter and hotter.

天氣將越來越熱。

8.much, even, still, a little, a bit, rather, far+比較級

The book is much dearer than that one.

這本書比那本書貴得多。

Jim did even worse than me in the long jump.

在跳遠比賽中,吉姆跳得比我還糟糕。

Tom came late, but his elder brother came still later.

湯姆來得晚,而他哥哥來得更晚。

Why not come a little earlier.

為什么不早一點呢?

It was a bit colder yesterday.

昨天天氣有點冷。

I jumped rather higher this time.

我這次跳得高一點了。

I am far taller than you.

我比你高許多。

另外,還有一些短語在比較級的句子中很常見。如:

prefer = like better 比……更好

not... any longer / not... any more不再

had better最好

no longer / no more不再

more or less差不多

no more than僅僅

once more再一次

sooner or later遲早

篇5

摘 要: 文化比較是當下專家學者們常用的一類研究方法,從這個角度出發分析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等學校英語教學呈現出默會性、融通性、應用性的價值特性。當前,人們越來越重視比較文化在研究高等學校英語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高校英語教學的文化比較價值及高校英語教學活動中文化缺失的現狀,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希望對我國高校英語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 文化比較 高校英語教學 教學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高等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高等英語教學工作取得顯著進步,但是受到傳統教學觀念、教育體制和整體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高等學校英語教學工作依然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文化的缺失使我國高校英語教學質量遭遇提升瓶頸,質量難以提升,大學生整體英語使用和操作能力依然處于較低水平。除此之外,作為一種重要研究和學習方法的文化比較思維一直沒有引起各方的關注,受到傳統工具理性主義思維的影響,高等學校英語教學一直把應試教育作為其價值所在,教師在課堂上以語言知識結構教學為主,過于強調語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而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基本情況令人擔憂。

一、高校英語教學的文化比較價值

1.高校英語教學文化比較的默會性價值

如果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不注重選擇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和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就很容易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無法調動,因此,英語教師在高效英語教學活動中要做到經常營造言文化學習氛圍,可以通過展示英美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節日禮儀等內容,給高效英語教學課堂注入生機與活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背后文化帶來的深刻含義,讓學生準確地掌握語言的正確使用環境,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事實上,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總而言之,在高效英語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將文化進行比較可以在一個潤物細無聲的環境中幫助學生理解英語文化的要義。

2.高校英語教學文化比較的融通性價值

一方面,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通過不同文化間的比較,加快中西雙方文化在地域范圍上展開程度更深、水平更高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從高校英語教學的微觀角度看,將不同的文化進行科學合理的比較十分必要,因為通過比較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了解不同文化在發展環境、傳統風俗等方面的異同,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多種文化,并且從當地基本情況出發,使認知更加理性,即“語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一種語言承載著一個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1]。

3.高校英語教學文化比較的應用性價值

之所以強調高等學校英語教學活動要提高對文化比較的重視程度,旨在提高當代大學生學習和運用的能力,幫助大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更好地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從而更好地發揮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文字工具的基礎,而不只是為了應對某種考試學習。文化比較不僅僅是常用的研究手段,更強調其作為思維角度的作用,高校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解決當前教學制度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切實把文化比較這一方法運用到高校英語教學活動中。此外,還要大力支持和倡導英語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介紹語言背后的文化、風俗、習慣等內容,幫助學生加深對英美文化的認識。

二、高校英語教學比較文化的現狀

1.文化內容的復雜性導致文化比較研究水平較低

無論是哪種文化,自身都是一個系統性的整體,內容也是豐富多樣的,英語文化作為在世界范圍內始終流行的主流文化,其內容更是復雜繁多,@就給高等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提出更多的難題,如何找到英語教學活動文化比較的關鍵突破口一直是各方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內容。但是當前我國高校對文化比較內容的關注程度不高,英語教學指導大綱也缺乏對相關教學安排的具體說明和規定,那么文化教學始終只能是語言教學的一種工具,其內在的強大活力和功能無法得到釋放。

2.高校英語教師的比較文化思維和能力一般

盡管當前我國不斷加強對高校英語教師隊伍的調整和改革,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但是某些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守舊,直接導致教師選擇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跟上新形勢下對高校英語教學活動提出的要求。特別是部分高校英語教師的比較文化思維可以說十分缺乏,不利于比較文化教育的發展和比較文化觀念的落實。

3.對母語文化的忽視

我國母語文化與英美文化相互獨立、自成體系,造成二者語言文化之間存在較大的分歧,導致在文化比較研究的過程中增加難度,難以建構富有創造性的文化比較思維結構。天然的文化分歧增加比較的難度,同時在實踐操作中,英語教學忽視母語文化的存在價值。“漢語言教師與英語教師缺乏交流合作,對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缺乏學習和培訓,對學生的文化教學僅局限于零星的知識介紹,缺乏系統性和深度,導致學生缺失用英語表達漢語文化的能力”[2]。

三、高校英語教學的比較文化推廣策略

1.構建更加完善的高校英語教學制度體系

文化比較方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普遍應用離不開科學教學制度體系的維護。高校要注重對文化比較教學手段的頂層設計,通過研究和分析,確定科學合理、可行性高的教學制度和教學方案,為文化比較手段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的廣泛使用構建良好、穩定的制度環境。牢牢抓住制度這個根本點,從整體上糾正高校英語教師和學生主體不符合現實需求的觀點,促使其不審時度勢、轉變思想。除此之外,在科學英語教學制度體系的依托之下,還要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更新和調整,選擇互動性更強、效果更好的課堂模式,重視實踐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有條件的學??梢越M織學生走出教室,貼近生活實際,從親身經歷出發更好地感受英語語言文化的魅力。

2.注重教師文化比較研究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揮著主導作用。要使文化比較更好地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落實,必須保證高校英語教師隊伍的質量和整體素質,積極地探索提高教師文化比較研究能力的各種可行性方法,結合教師特點,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富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培訓活動。高校英語教師的英語語言水平是保證一切英語教學活動質量的前提和基礎,此外,還要重視英語教師的跨文化研究能力,制造更多機會幫助教師深入了解英美文化,培養其對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從而使其獲得較高水平的文化比較思維能力。

3.加強學生的文化知識與交流能力培養

高校英語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這直接關系到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這是由內因在事物變化中的重要地位決定的。英語教學從表面上看是一種工具化的教學任務,但實際上是一個吸納和傳遞文化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高校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應選擇那些大學英語教學文化比較思維研究不同文化的特色內容,將大量經典著作、寓言故事引入教材,將中國文化和英美文化進行比較才能加深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印象”[3]。

四、結語

提高教師高校英語教學活動中運用文化比較方法的能力,促進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活動開展文化比較活動,通過對不同優秀文化的比較,幫助學生加深對語言的認識和理解,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必要舉措。為此,我們要把文化比較視角與高校英語教學活動有機結合,找到二者的最大公約數,培養優秀的英語教師參與文化比較活動,開發專業型人才,盡快形成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在更好地運用文化比較視角之下提高高校英語教師的專業教學水準,開發更多有利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優秀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榮生.漢英文化比較與英語教學[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9):47.

篇6

關鍵詞: 比較法 英語教學 實踐運用

1.前言

有比較才有鑒別。教學有法,法無定法,但要得法。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不對頭,事倍功半。

方法因人而異,但有的方法卻適用性很廣,在很多的教學中都能靈活運用,且效果明顯。比較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運用比較語言學理論,將有關的英語語音、詞匯、語法等的對應關系加以比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從而學得更快,記得更牢,四會技能也得到快速提高。

2.比較法的含義與實踐運用

2.1含義

比較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有比較才有鑒別。任何事物,通過比較會使之形態更具體、特點更鮮明,因而更便于人們去研究、認識和掌握。比較也是人類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思維概念。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要進行比較,“必須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異的部分,才能同中見異,或異中見同,才能有比較關系”(呂叔湘,1942/1982:351)。通過比較,人們可以認識客觀事物的異同。沒有比較,就無可鑒別,也就無從認識世界。

2.2實踐運用

2.2.1比較法在語言知識教學中的運用

有人認為學習外語只能靠死記硬背,尤其是學習語音、詞匯、語法等英語語言知識。筆者認為這種認識有欠缺。學習語言知識應該記憶,但是如果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去學習語音、詞匯、語法等,就能使教學效果更佳。比較法就是其中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如果我們在英語語音教學中采用比較法,將能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學內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A.語內比較。英語的元音和輔音、單元音與雙元音、前元音與后元音、爆破音與摩擦音等,在教學中通過比較,能使學生更加易于理解其發音要領、發音方法、發音部位等,從而學得更快,用得更活。

“發音時氣流不受發音器官的任何障礙,發出的音叫元音;發音時氣流受到發音器官的某種障礙,發出的音叫輔音”(高嘉正,1989:23)。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得知,發元音時,氣流通過口腔時都不會發生任何阻礙;發輔音時,則會發生各種不同的阻礙,如爆破、摩擦等。明白了這些,學生就會能夠更清楚地區分元音與輔音的發音。

發前元音時,舌尖必定要抵住下齒;發后元音時,舌尖卻要離開下齒,否則所發出的音素是不正確的。

B.語外對比。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英語音素的發音與漢語拼音的發音盡管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卻沒有完全相同的地方。另外,有些音素間表面上看起來很相似,實際上確有很大的不同。例如:

漢語拼音中的“a”是個前元音,發音時舌尖要抵下齒;英語的[:]卻是個后元音,發音時舌尖必定要離開下齒。假如我們誤將[:]當作“a”,發[:]音時舌尖也抵下齒,那就大錯特錯了。

C.節奏對比。我們讀漢語時,絕大多數漢字讀起來都會比較響亮、清晰;但讀英語時,大多數虛詞都是不重讀的,其語速也要快得多,形成輕重相間的節奏感。如果我們在朗讀英語時,也像念漢語一樣不分輕重、快慢,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念,懂英語的人反而會聽不懂你念什么,可能會誤以為你在念中文。

當今流行的兩大英語――英國英語(British English)和美國英語(American English)有相似之處,但是兩者又有不同之處。比如說同樣的意思在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卻用不同的單詞來表示;或者同一個英語單詞,在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又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說,mad這個單詞在英國英語中表示crazy之意,在美國英語中卻表示angry之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比較,能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它們之間的不同,從而更加容易理解和運用這些詞語的不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

通過這樣的比較,學生更容易記憶這些單詞,并且了解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在這方面的不同,也會想進一步比較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在其他方面的區別。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也可以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比如說學生比較容易混淆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這兩個時態,講解時可以比較它們的不同,例如:

1.過去時表示過去某時發生的動作或單純敘述過去的事情,強調動作;現在完成時也表示過去發生的事情,但強調過去發生的事情對現在的影響。

2.過去時常與具體的時間狀語連用,而現在完成時通常與模糊的時間狀語連用,或無時間狀語。

一般過去時的時間狀語:yesterday,last week,...ago,in 1980, in October, just now, 或者具體的時間狀語。

共同的時間狀語:this morning, tonight, this April, now, once,before, already, recently,lately。

現在完成時的時間狀語:for, since, so far, ever, never, just, yet, till / until, up to now, in past years, always,或者不確定的時間狀語。

3.現在完成時可表示持續到現在的動作或狀態,動詞一般是延續性的,如live, teach, learn, work, study, know等。

過去時常用的非持續性動詞有:come, go, leave, start, die, finish, become, get married等。

舉例: I saw this film yesterday.(強調看的動作發生過了。)

I have seen this film. (強調對現在的影響,電影的內容已經知道了。)

She has returned from Paris.她已從巴黎回來了。

She returned yesterday. 她是昨天回來了。

總而言之,比較法能靈活地運用在很多教學情景中,而且效果明顯。

2.2.2 比較法在四會技能(聽說讀寫)訓練中的運用

2004年國家教育部出臺的英語教育改革方案,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簡稱《要求》)強調了學生應該具備聽說讀寫能力。新《要求》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學生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在訓練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時,運用比較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做聽力練習時,學生首先要快速瀏覽聽力材料,通過比較找出每個選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根據從各選項得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經驗知識進行聯想,并且預測錄音的內容和提問形式,有助于在聽完錄音后快而準地作出判斷。如下面一道聽力題的四個選項為:

A. Mrs. Blakeman took the test.

B. Mrs. Blakeman gave the test.

C. Mrs. Blakeman cancelled the test.

D. Mrs. Blakeman postponed the test.

四個選項不長,比較后可以看出,四個選項除了謂語部分不同,其它部分相同,我們聽錄音的重點就應該放在謂語動詞上。比較并找出不同處后,我們可以做出這樣推測:錄音將談到 Mrs Blakeman 如何對待這場考試?帶著這樣的問題聽到錄音:Mrs Blakeman called off the test.

從錄音聽到的called off和cancelled是同義詞,兩句意思一樣,所以選答案C。

2.2.3 比較法在其它方面的應用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講解語法、詞匯這樣的語言知識,而且要加強有關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文化意識是指對異國文化和本國文化的異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語時根據目的語文化來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由于語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所以在語言教學中要加入文化教學,逐漸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異,比如說價值標準、社會文化習俗等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引導學生了解、比較它們的差異,培養文化意識,培養用文化進行文化交際的能力。中西文化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價值標準的差異

在眾多的文化因素中,價值觀是核心內容之一,價值觀表現為某些符合社會文化,具有持久性、穩定性,為社會成員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中西方價值觀的差異:無私奉獻與自我中心,謙虛謹慎與個人奮斗,安于現狀與冒險精神。英文中的“individualism”和“privacy”在英語文化中受到高度的尊重,漢語中卻很難找到相應的詞,盡管這兩個詞常常被翻譯成“個人主義”和“隱私”,但在漢語中“個人主義”是個貶義詞,常常與“自私”、“自利”聯系在一起,而“隱私”常常給人以不好的聯想。

2)詞匯的文化內涵差異

詞匯的文化內涵一般指其感彩、風格意義和比喻意義等。如學生對母語詞語簡單地從字面附會,認為漢語的“哪里”一詞的英語的對應詞是“where”,結果鬧出了人人皆知的受到外國人贊揚時用“Where? Where?” 回答的笑話。在用英語進行交際會話中,朋友新婚,我們說:“Congratulations!”這對新郎可用,但對新娘來說卻不能用。因為此詞表示對努力而獲得成功的人來說的,若用來祝賀新娘,無疑是說:“經多方努力,總算是被你抓住了一個男人,我們祝賀你有這種成功。”所以我們該對新娘說:“I hope you will be happy.”

3)社會文化習俗差異

語言是文化環境中的產物,又是文化的載體,作為記錄人類歷史和人類思想的工具,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特色。如,中國人在聽到別人稱贊時常表示謙遜,說“慚愧”、“哪里”等,而西方人總是回答“Thank you”。中國人見面總喜歡問“你吃飯了沒有?”“你去哪里?”而西方人則理解為你想邀請他吃飯等。而“Where are you going?”則認為是在打探他人的隱私。西方人對婚否、工資、年齡等方面更是只字不提。

見面打招呼時,說漢語的人一般可以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問話,如,“吃了嗎?” “去哪兒?”或“看什么書?。俊倍⒚廊送ǔV徽f一句“Hi”或“Hello”之類的問候語。這與他們那種不愿多問別人私事的文化習俗不無關系。西方婦女不喜歡別人問她的年齡,男人不喜歡別人問他的收入,主人不能執意挽留客人,西方人喜歡當面打開別人送的禮物等。通過比較,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些風俗人情都與中國的風俗人情有較大差異。

3.結語

本文根據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積累和發現,將比較法提到理論高度,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推廣鋪開,使之發揮更大效能,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鄧君敏.實用英語語音[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2]高嘉正.實用英語語音[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89.

[3]J?D?奧康納著.胡衛民譯.怎樣使你的英語發音完美[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3.

[4]賴秀陶.淺析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J].科教文匯,2008.3(下旬刊).

[5]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9.

[6]王初華.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對比之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7]張道真.實用英語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3.8.

[8]趙世開.漢英對比語法論集[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9]張維友.英語詞匯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8.

[10]張維友.英語學習策略與技巧教程[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6.

篇7

文章分四部分:一、比較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從名人、專家談外語比較教學,以外語比較教學的歷史回顧從哲學、心理學觀點共三方面給予肯定。同時通過頗具體表性的外語教學法關于“比較”的觀點的描述,說明無論是提倡、吸收或反對“比較”的各種教學法流派,實際上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瑣程度地使用比較教學的方法??陀^上從不同的側面,肯定了比較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外語教學的比較原則。即怎么比?比什么?防止什么?本文從外語比較教學的實踐經驗中提出比較三原則。即1、可比和實用2、適應和啟發3、側重和層次。三、外語比較教學的分類和應用。按照語言的內外關系、具體內容和使用時間劃分成不同的比較類別,以使“比較”更具有系統性。在比較的具體操作過程中,由于其范圍廣,內容多。本文僅就英漢語法中的部分問題,英漢修辭中的同音同義詞連用,英語“比較句”和數學中的“大于、小于、等于”的關系等幾個方面簡要說明如何把比較應用于外語教學。四、小結。我們既要重視比較在現代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也得承認它是輔助的教學手段。我們要利用它,并把它和其它手段結合起來,走出一條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能高效率地學習外語的教學新路子。

一、比較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現代外語教學法提倡聽說(讀)領先和摹仿,特別是當前使用英語新教材進行教學時,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也容易走向另一極端,即忽視自覺的學習手段,特別是忽視比較,忽視指導學生運用“英英比較”和“英漢比較”進行學習,從而失去它們在外語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的作用。

古今中外很多名家學者都非常重視外語教學中比較的作用。從所周知,恩格斯是一位卓越的歷史比較語言學家,他很重視比較的方法。[1]前蘇聯語言心理學家阿爾捷莫夫(B.A.ApчeMOB)說:“把外國語和本國語進行比較,就更易于掌握國語,并能深刻地認識本國的語言?!盵2]魯迅則談得更為明確:“倘苦要知道外國那一句,就是中國的那一句,則教師愈會比較,就愈有益處。否則,發音即使準確,所得的每每不過一點皮毛?!盵3]現代語言學家張中行先生認為:“兩種事物,有同有異,可以比較,也應該比較。比較清楚了,可以有所知,知總比不知好。何況還有不小的益處?!盵4]呂叔湘先生也認為:“一種事物的特點,要跟別的事物比較才顯出來。拿漢語和英語比較,漢語的特點和英語的特點都顯出來了,這種比較研究,對于教學很有用?!盵5]比較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一直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最早從科學角度,倡導在外語教學中要進行本族語和外語的系統對比,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翻譯的是德國的馬蓋爾(K.Marer)。他從事外語教學活動的期間正是語言學研究中歷史比較法的流行時期,馬蓋爾根據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理論在翻譯法的基礎上創建了翻譯比較法。(Translation-comparisonMethod)自本世紀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前蘇聯外語教學界也確認了“比較”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廣泛地使用了比較教學,提出了自覺對比法。(Co3HaTeлbHo-CoлacTaBNTeлbHblHMeTOл)五十年代末,又吸收其他外語教學法的長處,提出了仍然充分重視雙語比較的自覺實踐法。(Co3HaTeлbHO-лpakTNHeckNйMeToл)此外,還有從初中中期開始,各門功課都用雙語教學的沉浸法。(ImmersionMethod)六十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魯爾教授(T.B.Carroll)提出的認知法。(CognitiveApproach)也強調了比較的作用。近年來有些國家的語言研究和教學工和者,還提出并形成了比較教學的新學科——語言國俗學或語言國情學。(лNHroBocTpaHoBeДeHNeNлNлNHroBOCTpaHaBeДeHNe)從報章雜志報志的和筆者親眼目睹的教學實踐,我國廣大外語教師和語言研究者們都在大力探索“比較”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逐步確立它用有的地位。其成績和經驗是不能低估的。

誠然,由于語言教學受教育學、心理學和民族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復雜影響,外語比較教學迄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但總的說來,尚處在不斷摸索和完善的階段中。然而我們也不能同意某些外語教學法那種排斥和貶低“比較”在外語教學中地位的極端觀點。例如直接法(DirectMethod)認為,在外語教學中要排斥比較,要立足于單純摹仿和機械操練。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掌握地道的外語。但實際上除了在學習的起始階段可以借助實物、手勢和表情,進行單純摹仿和機械操練外。隨著學習的深入,要求用外語表達主觀對于極其復雜的、不斷變化著的客觀世界的反映和感受,尤其當要表達抽象思概念時,如果光憑單純摹仿和機械操練就很難以為繼。功能——意念教學法(Functional-notionalApproach)甚至主張在教學過程交際化的大背景下,對因母語習慣影響等原因導致產生的雖不影響交際活動的語言錯誤,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不通過“比較”或其他方法去糾正,這至少是不夠明智的做法。

而且即令在起始階段,直接法和功能——意念法等也不可能完全排除比較,第一,在具體教學時,例如教師指著一張書桌說:Thisisadesk。雖然教師并未說一個漢語單詞,但學生還是要依賴感覺器管的感知和母語的認識,才能了解到deskÙ是“書桌”Ù就是desk,所以盡管教師沒有作比較,但不能說學生沒有雙語比較的思維活動。第二,通過教學實踐,即使象大力提倡直接法的代表,如英國的應用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帕默(HaroldE.Palmer)也終于認識到培養學生新的語言習慣時,需要充分利用比較,利用舊語言習慣中有用的部分,即母語和外語中完全相同的部分。聽說法(Audio-LingualApproach)的后期聽說法或稱之現代聽說法也極為重視“比較”的地位。例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莫爾坦(W.Moulton)等在總結聽說法的五項教學原則時就指出:外語的內部結構要進行對比分析;本族語與所學外語的結構也要進行對比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學習難點,把主要精力放在攻克難點上。[6]“有比較才有鑒別。”是中國的俗語。而英美人則說:Therecanbenodifferentiationwithoutcontrast.這說明“比較“在各民族中,都是一直廣為實踐的,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是毋庸置疑的。

究其原因,若從哲學理論上說,大凡各種事物都存在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語言亦是如此。各種語言都有其特殊的規律,但也有其共同的原理。而“比較“就是要找出它們的異同。只有比較,才能準確地掌握某種外語的特點和規律,也只有比較,才能顯露出具體語言的結構特點,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某種語言結構的本質。

從心理學上看,外語的學習通過比較,也大有神益。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NbaHΠeTpoBNчΠaBΠOB)認為人對語方的掌握是建立人的第二信號系統的過程。而學習外語實際上是建立一套新的第二信號系統。它是在母語,也就是原有第二信號系統業已牢固形成,即有了自覺的母語習慣的條件下進行的。母語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即動型)(ДNΠaTNчecKNйCTepeoTNT)動力定型一旦形成便有強大的保守性。如果聽任這種原有的第二信號系統或由動力定型自發起作用,則對新的第二信號系統的建立確是弊多利少。但如果事先能自覺采取雙語或多語比較,并輔之相當練習的措施,那么對兩種語言中相同的部分,就能充分認識并直接借用,促進其正遷移的積極導引作用;對不同的部分,就能充分掌握并主動防止,抵銷其負遷移的消極干擾作用。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對比分化“原理起了作用。經過對比,從雙語泛化到雙語分化[7]。

從以上分析,足見“比較”在外語教學中的主要作用是: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外語的結構和本質,能夠預言、解釋、改正和消除母語對外語學習可能產生的錯誤。因此,我們應當主動地應用比較,極大地提高外語教學的效率。

二、外語教學的比較原則

任何教學法和教學手段總是為具體的教學目的服務的。為了保證促進卓有成效,就必須在一定的原則指導下開展活動。同時,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往往要受到一定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制定一些原則是必要的。在外語教學中應用比較,也必須遵循比較的原則。本文試從比較材料的選擇和比較方法的使用兩個方面,提出以下的比較教學原則。

1、可比和實用原則(ComparabilityandPracticality)可比性。兩物相比,必須彼此相當,有其共同的基礎。否則,比較就沒有意義。例如英漢兩種語言的聲調和語調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因此難以比較。也絕不能把彼此并不相當的項目放在一起比較,或主觀地把兩種語言里的相似材料拉扯成同等關系,進行“比附”。例如“太陽紅”,不能譯成Sunred.我在教室里。不能譯成Iinclassroom。

實用性。指以提高學生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目的,教師多用實例,以所學的語言事實作比較。便于化解教學難點,串聯、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盡量少研討理論性問題。例如漢語的“我生病了”。英語說作“I’mill?!睗h語是動賓詞組作謂語,漢語習慣以動態的詞來表示;而英語,只要有可能大多用靜態的詞表示。對這些語言現象,教師指出不同的表達習慣就可,不必說明英漢語的動態和靜態的詞匯理論問題。

2、適應和啟發原則(AdaptationandElicitation)

適應性。比較具有一定的適應性。我們常說教師備課要吃透兩頭。一要熟悉教材,二要了解學生。那么“比較”也就不能一成不變。不僅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教學對象,在比較時,程度、范圍和方法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學內容和相同年級的學生,雖有共同的規律可循。但因為具體條件不同,就不能滿足于固定不變的比較模式。例如,英語中有這樣兩個句子:Pleasetellmewhenhecomes.“當他回來時,請告訴我?!盤leasetellmewhenhewillcome.“請告訴我他什么時候回來。”這兩句話的詞匯,語序等基本相同,但表達的意義很不一樣,對于低年級學生,經過比較使其明確句子表達的不同意義即可。但對高年級學生,通過比較,不僅要其明確句子的意義,還應該幫助學生解決狀語從句和賓語從句混淆的問題,同時進一步強化狀語從句中不用任何形式的將來時這一概念。

啟發。指的是教師應該啟發、誘導學生自己對語言材料進行比較。不要搞包辦代替的一言堂。指的是應以歸納法原則進行比較數學。即盡量用歸納法(InductiveMethod),少用演繹法(DeductiveMethod)。因為演繹法教學過程簡便,雖然省時省力,但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學,不過有時遇到難以歸納的語法規則,可以使用演繹法。復習時,更可以歸納和演繹交替運用,也就是綜合和分析交替應用,這也是一種比較,將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印象更為深刻。例如,在教學了某些動詞跟帶的賓語從句,必須使用虛擬語氣的語法規則之后,可以依次向學生展示下列一組句子:

Isuggested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Itwassuggested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Mysuggestionwas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Thiswasmysuggestion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經過啟發,讓學生自己觀察和比較,就能歸納出動詞suggest所對應的名詞suggestion在表示虛擬語氣的主語從句,表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中使用的方法。

3、側重和層次原則(EmphasisandLevel)這主要是調階段側重性和層次的延伸性。先說階段的側重性,隨著教學時間的推移,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外語教學里諸種關系的變化,按照不同的教學階段和不同的具體條件,比較教學也應該有輕有重,循序漸進。一般來說,學生在外語的初級感知階段,不必比較或盡量少比較。但當有了一定的外語感性認識以后,比較就可以增多些。例如在起始階段,就僅僅側重于語言的對比。既可以進行英語的前、中、后單元單的對比,單元音和雙元音的對比,輔音中成對的清濁音對比等的“英英比較”,也可以進行英語和漢語中相似音對比的“英漢比較”。而至于語法規則和語言現象就暫時不必比較。又例如在教學英語定語從句的起始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合并單句的比較來啟發學生,讓他們較快地掌握定語從句。如:

Tomisaworker.Heisstandingthere.

ÙTomwhoisstandingthereisaworker.

但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定語從句之后,我們可以把側重點轉移到與其他從句的區別上。讓學生自己觀察和比較,從而深化對定語從句的認識,也有利于對其他從句的進一步了解。例如:

Thetruth(thathefound)hasbeenproved.(含定語從句)

Thetruth(thattheearthisround)hasbeenproved.(含同位語從句)

Itisthetruth(thattheearthisround).(含主語從句)

因此,如果教師能把握住不同階段的具體的教學要求,就可以自覺地控制、調整比較的側重面和側重量。從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再說層次的延伸性。事物是由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向縱深發展的。外語教學中的比較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延伸漸進過程。例如當教學英語復合結構時,拿其最基本的形式和漢語兼語式相比,那是很快就能讓學生領悟到英語復合賓語特點的。如:

1、人們叫他為湯姆。

TheycalledhimTom.

2、我叫人給我理發。

Ihadmyhaircut.

3、我要讓一個人來。

Iwillhavesomeonecome.

4、老師勸他買了一本書。

Theteacherpersuadedhimtobuyabook.

但漢語兼語式有個條件,即前面的謂語動詞是“使、叫、要、讓、請、勸、派”等使役(令)性動詞。而英語的復合賓語卻不受此限止。所以如僅就漢語的兼語式與之比較,還是單一的層次的。隨著學習的深入,應該進行更多層次的比較。象漢語中部分“主謂詞組”作賓語與英語復合賓語的比較。如:

5、我看見他在樹上。

Isawhiminatree.

6、她聽見女兒正在唱歌。

Sheheardherdaughtersinging.

進一步還可把漢語中部分“得”字句與英語復合賓語比較。如:

7、他愁得頭發都白了。

Heworriedhishairwhite.

8、戰士們揍得敵人亂叫。

篇8

論文摘要:本文簡述了常用的英語教學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認知法、交際法,并分析比較了它的優缺點。

提高英語課教學質量,提供更多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增加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是每個英語教師真正要肩負起的責任。目前,在英語教學法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學法主要有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認知法、交際法。

一、翻譯法

語法翻譯法是為培養閱讀能力服務的教學法,其教學過程是先分析語法,然后把外語譯成本族語,主張兩種語言機械對比和逐詞逐句直譯,在教學實踐中把翻譯當成教學目的,又當成教學手段。其優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有很多復雜的結構和抽象的概念用母語解釋起來較為容易且直觀,學生也易于接受,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規則和詞匯,應用語法規則做翻譯練習,也幫助教師節省時間,用于其他更為有意義的教學。其缺點:學生只是機械地通過強化訓練記憶語法規則和詞匯,忽視聽說能力的培養,長期以往,學生無法在交際場合將其正確,流利地運用。他們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只會讀寫不會聽說,其結果只會是高分低能。

二、直接法

直接法是主張采用口語材料作為教學內容,強調模仿,主張用教兒童學習本族語言的方法,“通過說話學說話”的方法來學習外語,教學過程是一句話一句話聽、模仿、反復練習,直到養成語言習慣。其優點: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學,模仿力強,老師利用直觀的教具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具體和抽象有利結合。如,我們教授水果的英語單詞時,可以利用卡片或者掛圖教學,這樣既可以調動課堂氣氛,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其缺點: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化,不利于學生理解抽象復雜概念,還有學習內容單一,詞匯量少,沒有拓展性。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聽說法

聽說法是以句型為綱,以句型操練為中心,著重培養聽說能力的外語教學法,又叫句型教學法或口語法。其優點:在學生有一定的聽說基礎后,再進行讀寫教學,使讀寫促進聽說。我國學生缺少英語語言環境,說英語機會少,采用聽說法讓學生大量地聽、模仿和背誦錄音材料。教師利用表演節目、小組對話、講故事等教學方法不斷培養他們對聽說表達的興趣。其缺點:大量的模仿和機械操練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脫離語言內容和語境的句型操練不利于學生對語言的靈活運用;放松讀寫訓練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實踐能力。

四、視聽法

視聽法于五十年代首創于法國,是當時法國對外國成年人進行短期速成教學的一種方法。其優點:通過創造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情境的設立能夠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語言,視聽法先選詞匯再選情景最后選結構。情景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啟迪,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發展學生的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其缺點:完全排除母語不利于對語言材料的徹底理解;把培養口語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首要目的,過于重視語言形式;過分強調整體結構感知,忽視語言分析、講解和訓練。

五、認知法

認知法是六十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魯爾首先提出的,是作為聽說法對立面產生的。其優點: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規則;注重理解在理解語言知識和規則的基礎上進行操練,反對死記硬背;反對聽說領先,認為語言和文字是缺一不可,主張聽說讀寫齊頭并進,使學生全面發展。其缺點:作為一個獨立的外語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需要進一步充實。認知法對語音語調要求不嚴格,不利于學生對語音語調的正確掌握;它不強調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六、交際法

篇9

摘 要 英語造句常用各種連接和形式,注重顯性接應,是一種形合語言。漢語造句少用甚至不用連接手段,注重隱性連貫,是一種意合語言。本文旨在引用商務英語的例句對英語形合和漢語意合進行對比研究。通過討論,本文認為在漢譯英過程中,譯者必須認真分析原文,確定原文中各成分之間的關系,從而選擇正確的漢英翻譯策略。

1 引 言

翻譯教學和研究的經驗表明:翻譯理論和技巧必須建立在不同語言和文化對比分析的基礎上。英漢互譯的幾項基本原則和技巧都集中體現了英漢的不同特點。翻譯之所以困難,歸根到底是因為語言差異和文化差異。因此,對比、分析和歸納這些差異,便是翻譯研究的重要任務?;谶@一考慮,本文試圖對英語形合和漢語意合進行對比分析,并探討漢譯英意合句和形合句轉換和生成的方式,具體說就是研究如何把漢語意合句譯成地道的英語形合句。2 英語形合與漢語意合211英語形合所謂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詞語或分句之間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起來,表達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英語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hy2potaxis)。從語義學角度來分析,英語造句的形合指的是語義的合成主要通過關系詞這個外顯形標記來實現。換言之,英語造句用的是一種營造學手法(architectural style),句子一般有完整的結構,許多相關成分通過表示各種關系和連接的手段組成關系詞結集(connective-orient2ed nexus),直接或間接地粘附在句子結構的里外、前后或中間,整個句子成了龐大復雜的“建筑物”,因此,英語句級語義結構的特點是關系詞結集[1]。關系詞結集指的是句級語義結構以關系詞集中見長。英語中表現關系的詞或詞組有:介詞(短語)、關系代詞、關系副詞、連接詞、非限定動詞(動詞不定式、分詞、動名詞)及其詞組。英語造句常用這些形式手段連接詞、語、分句或從句,注重顯性接應(overt cohesion),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結構完整,注重以形顯義?,F以實例說明。(1)As it is part of our policy to open upmarket s in your area,we welcome specific pro2posals f rom you,aiming at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technological exchage.(2)Sit uated at t he base of t he Mt.LoftyRanges,Adelaide enjoys a Mediterranean cli2mate.例1英語中表現為關系詞結集的有以從屬連詞為中心的語義結構(as...)和一個以現在分詞為中心的語義結構(aiming at...)。例2中表現為關系詞結集的有以過去分詞為中心的語義結構(Situated...)。212漢語意合所謂意合,指的是詞語和分詞之間不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句中的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通過詞語或分句的含義來表達。漢語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parataxis)。從語義學角度來分析,漢語造句的意合指的是語義的合成主要通過無顯形標記的動詞(詞組)來實現。漢語沒有形態變化,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連接手段,注重隱性連貫(covert coherence),注重邏輯思維順序,注重功能、意義,注重以神統形。詞語之間的語法關系主要是通過安排詞序來表達的,詞的先后次序一般是按照時間順序和邏輯關系來排列的。但要了解漢語詞序的內在規律,要了解漢語造句法的特點,我們認為主要還須結合動詞來討論。漢語句級語義結構的特征是動詞結集(verb-oriented nexus)(Ibid.)。動詞結集指的是句級語義結構以動詞形式集中。漢語的詞形缺乏變化,且介詞又相對來說較貧乏,此外也不存在非限定動詞;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主要靠詞序來決定;詞序的安排主要取決于動詞在句子里分配的位置。現以實例來說明。As t he successf ul bidder of a water conser2vancy project in Sout hwest China,we are t hink2ing of ordering some equip ment in China accord2ing to drawings and specifications attached tot his fax.我公司已在中國西南一項水利工程中標,擬在中國訂購一些設備,隨傳真送上設備清單和圖紙。從以上的例證可以看出,英語中以關系詞為中心的語義結構和漢語中以動詞為中心的語義結構形成鮮明的對照:英語中表現為關系詞結集的有兩個以介詞為中心的語義結構(As111和according to...)和一個以分詞為中心的語義結構(attached to...),而在漢語中均表現為以動詞為中心的語義結構。3 英語形合與漢語意合對比研究漢語和英語的重大區別之一是漢語重在意合,英語則側重形合。漢語多個分句線性鋪排的句式結構充分體現了漢語重“神攝”,重“意合”的構句特點。漢語多數情況下并無顯性標記,句子各語法成分隱含在詞語鋪排的線性流程中,分句與分句的關系或承上啟下,互為呼應,或語氣連貫,層層遞進。高明凱指出“,漢人平常說話不喜歡用太多沒有基本意義的虛詞,只是把事情或意思排列起來,讓人去了解這兩個事情或兩個意思之間所生的關系如何?!贿^這并不是說漢人說話不合邏輯,因為不加虛詞,我們也知道這句話的意思。”[2]漢語沒有詞的形態變化,代詞也用得較少,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詞語之間的關系常在不言之中,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常隱含在字里行間。這一特點最典型的表現形式就是漢語的分句線性鋪排結構。而英語的句式結構則均以SV為主干構成全句中心,以動詞為焦點“透視”句中各成分,動詞的詞形變化涵蓋了句子大部分的結構信息、功能信息,甚至語義信息,全句圍繞這一SV中心主干進行空間搭架,因而句子語義層次分明,顯性形態標記準確清晰,結構嚴緊,其形態猶如一棵枝丫橫生的“參天大樹”,多枝共干,枝丫分明,充分體現了英語重形合,重理性的特點。英語句子呈句首封閉、句尾開放[3]。王力指出“,西洋語的結構好像連環,雖則環與環都聯絡起來,畢竟有聯絡的痕跡;中國語的結構無縫天衣,只是一塊一塊的硬湊,湊起來還不讓它有痕跡。西洋語法是硬的,沒有彈性的;中國語法是軟的,富于彈性的。惟其是硬的,所以西洋語法有許多呆板的要求,如每一個clause里必須有一個主語;惟其是軟的,所以中國語法只以達意為主,如初系的目的位可兼次系的主語,又如相關的兩件事可以硬湊在一起,不用任何的connec2tive world”。[4]漢英兩種語言中,句子成分與分句之間的連接方式截然不同。漢英基本差異在于漢語是一種相對獨立的線性結構,而英語是一種樹型結構。漢語的方塊字在結構上是孤立的,字與字的結合沒有形態上的變化,而是直接連綴拼接,從結構形式上是單層面的、線性的。漢語中幾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幾個動詞連用都可以分別連綴成句,沒有主謂框架的限制,不用區別謂語動詞和非謂語動詞。漢語沒有動詞不定式、分詞和動名詞等所謂的非限定形式,表面上短語與短語、分句與分句,甚至句與句都可以并列、排比下去,都用逗號來標點,成為很長的一串。漢語句子較短,一個短句接一個短句地往下敘述,逐步展開,信息內容像竹竿子一樣一節節地通下去,很少有疊床架屋的結構,因而有人稱之為“竹竿型”結構。漢語的語法關系直接依賴于語義、語序和邏輯來表達。英語語法講究句型,主謂結構是全句的框架,所有修飾、限制、補充成分歸于附屬,借助各種連詞、介詞、關系詞與主框架連接。句子的SV結構是大樹的主干,各個從屬部分是大樹的枝丫,枝丫與大樹的連接點是關系詞。如果說漢語句子是大紅燈籠一串串,那么英語句子就是枝形吊燈一大盞。4 漢英翻譯策略從上面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形合和意合是英漢語義結構的轉換原則。從語句銜接上看,漢語往往采用意合(parataxis),也即靠語義來銜接,而不一定要依靠關系詞。英語則采用形合(hypotaxis),也即多使用關系詞。在漢語中連接詞使用較少,此外漢語里也沒有動詞非謂語形式,因此,漢語的句子從結構形式上看多用并列動詞或并列分句,句子里并列關系居多,層次不甚明顯。漢語各句之間的聯系比較松馳,但富于彈性,而且含義很清楚,內在的主從或并列關系由讀者自己去體會。意合的漢語句型向形合的英語句型轉換,往往涉及到整個句子結構的調整和重新組織。漢譯英時,在分析解讀隱含的邏輯關系之后,要有意識地在譯文中選用適當的英語語法形式,如連詞、關系詞、分詞、動名詞和不定式等,正確譯出原文的意思。如果按照漢語結構死譯,譯文會產生大量松散的并列結構,不合英語行文習慣。有必要對原漢語進行語義分析,如在語義上有并列關系,可將其譯為英語的并列結構,如在語義上有主次關系,可將其譯為英語的主從結構。411找出并列關系,譯為并列結構漢語行文多用并列結構,一個句子里可用幾個并列分句,或一個主語帶出幾個并列謂語。英語行文,并列結構不如漢語用得多,但并列分句和并列謂語也是有的。因此翻譯起來很方便。如:不發達地區大都是擁有豐富資源的地區,發展潛力是很大的。Most of t he less developed areas are rich inresources and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2ment.在此例句中,漢語和英語幾乎是一樣的。但有一點區別,這一點區別雖不顯眼,卻非常重要。那就是英語里要用連詞and。這個and很不起眼,你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卻體現了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而且在漢譯英時,最容易被忽視。一般說來,并列連詞在英語并列結構的句子里是必不可少的,這正體現英語的“形合”。但漢語重“意合”,句子成分之間的聯系不一定在字面上表現。因此,漢譯英時,不要忘記使用并列連詞,這顯得特別重要。412突出主要信息,譯為主從結構漢語里用得較多的并列結構,有的是并列分句,有的是并列謂語。漢語的復合句往往采用意合法組句,不用連詞的情況比用連詞的時候更多。因此,有些句子比較復雜,各成分之間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聯系,但都不用文字表示出來,表面上只是一個并列結構。翻譯這種句子,譯者一定要認真分析原文,從而確定什么是主要結構,什么是次要結構。換句話說,譯者必須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運用“分清主從”(subordination)這一翻譯技巧。如:(1)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統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The ocean,which covers 71 per cent of t heeart h’s surface,is a basic component of t he glob2al bio-support system.(2)中國將努力促進國內糧食增產,在正常情況下,糧食自給率不低于95%。China endeavors to increase it s grain pro2duction so t hat it s self-sufficiency rate of grainunder normal condition will be above 95 percent.例句1主語后面有兩個并列的謂語:覆蓋了……,是……。但仔細分析起來,便可看出,“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1%”說明了一個人們已知的客觀事實,句子的重點在后面。因此譯文用了一個從句:which covers 71 per cent of theeart h’s surface修飾主語,而用謂語集中處理后半句的內容。根據對例句2的分析,我們得知原句“在正常情況下,糧食自給率不低于95%”是“中國將努力促進國內糧食增產”的目的,這種關系在漢語里是用意義連接的,而在英語中必須用顯性標記“so that”表示出來,否則英語讀者就不懂前后兩個分句間的邏輯關系。英語有分詞,不但有現在分詞,還有過去分詞,而且用法靈活。分詞引導的短語可以放在句首,可以放在句中,也可以放在句末。因此, 英語句子里主從關系很多,體現出不同層次。英譯漢時往往可以和普通動詞一樣處理。大概正因為如此,漢譯英時我們往往想不到發揮英語的這一特點,使譯文顯出層次,而只知一味地使用并列動詞。因此,漢譯英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地使用分詞短語。這就要在若干并列的動詞或分句中區分主要和次要的。主要的動作用動詞來表達,次要的動作用分詞來表達。即漢譯英時要把動詞結集轉化為關系詞結集。漢語里的并列成分譯成英語,除了用從句和分詞短語之外,還可以使用介詞短語以及后置形容詞短語等,使句子重點突出,層次分明。介詞和后置形容詞是英語里活躍的兩種詞類。因此,漢譯英時我們就要對原文認真分析,確定哪些是主要成分,哪些是次要成分。有時就可將次要成分用介詞短語或后置形容詞短語表示成狀語或定語。如:(1)現根據你方詢價單所提設備及其數量報盤如下,并附送有關資料。As requested,we are sending you t his offerfor t he quantit y of specific equip ment as enumer2ated in your enquiry toget her wit h some relatedliterat ure.(2)我們是專門為向中國提供服務而成立的一個咨詢公司集團,主要經營范圍是促進進出口業務和合營企業項目。We are a group of consulting companies ac2tive in t he field of export-import promotion andof joint vent ures especially set up to provide ser2vices to China.例1句子后部分“并附送有關資料”從語法關系來講和句子的前部分是平行的,但經過仔細分析,我們可看出句子的前部分是整個句子的語義重心,而后部分只是對前部分的補充說明,因而可把它譯作英語的一個介詞短語,這樣的譯文就更加符合英語“形合”的行文規范。同樣,例2句子的前部分是語義中心,后部分只是補充說明這個咨詢公司集團的業務范圍。譯者將后部分內容巧妙地用后置形容詞“activein...”掛連在譯文中作定語。這樣的譯文就比把原文翻譯成兩個并列句更緊湊,層次更分明,語言更地道。5 結 語英語注重形合,注重結構、形式,常常借助各種連接手段,因而比較嚴謹(preciseness)。漢語注重意合,注重功能、意義,常常不用或少用連接手段,因而比較簡潔(conciseness)。漢語是一種以意統形的語言,句子的語義內涵關系和句法成分大多隱含在句中詞語鋪排的線性流程中,句子的語法結構常常是從上下文的意義中推導出來的,不像英語那樣有各種明確的顯性語義形成標記。要完成漢譯英過程中的化“意合”為“形合”的轉換,就必須將漢語這種“隱性”的語義關系化為英語“顯性”外形結構,由“隱”變“顯”。而這一過程需要譯者對原文的精確分析和準確理解。譯者必須弄清漢語原文中邏輯語義內涵關系,找出句子的語義重心,分清主要和次要成分。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按照英文“形合”的行文習慣,將譯文SV主干定在原文語義重心之上,將原漢語次要部分按英語的各種語法手段分別有機地掛連在這一SV主干上,完成全句的空間搭架。

參考文獻

1 陸國強1英漢和漢英語義結構對比1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632 高明凱1漢語語法論1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3363 劉宓慶1漢英對比研究與翻譯1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244 王力1中國語法理論《(王力文集》第一卷)1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141

篇10

關鍵詞:主語省略 句法 語義 對比研究

1.引言

省略(ellipsis)是語言中一種重要的現象。省略從不同角度可得出不同的分類體系。本文討論朝鮮語和英語主語省略的問題,并從主語省略現象來討論朝英主語省略的異同。

2.朝鮮語中的主語省略現象

朝鮮語也和其它的語言相同,根據具體的語言情境經常省略主謂賓等重要的句子成分。其省略的目的是為了使語言簡潔明了,突出重點,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

主語是一個句子主要的句子成分。但在韓國語口語中主語省略現象非常普遍。

2.1 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的省略

以上對話中的主語分別是“你”和“我”。但這些句子用韓國語表述時都不必添加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而可以直接省略主語說“吃飯了嗎?”等等。如果要明確上下級關系或要尊敬對方需要用“您”時,“您”可以用職位或稱呼代替。例如,“奶奶身體還好嗎?”、“董事長身體還好嗎?”。因此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在韓國語中是經常被省略的。如果不省略,而把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都一一的用上,反而使表達生硬、不自然。

2.2 復句中的主語省略

以上例句都是由前后兩個單句組成的復句。其中,第一個單句的主語“他”,和第二個單句的主語“她”都被省略了。也就是說兩個例子中的兩個單句只用了一個主語。當前后單句的主語一致時,在韓國語中,前面單句或后面單句的主語可以省略。

3.英語中的主語省略現象

3.1 主語省略與時態類型

在英語中,主語是一個必需的成分,不能被隨意地省略。然而,在英語中也有很多主語省略的現象,如以下例句。

Got some money?

以上無主語句子屬于次要句子類型。也就是說,在一個正常句子中,主語和謂語要同時存在,但有時候,有一者或者兩者都不存在,然而這樣的句子也可能是一種想法的完整表達。

英語主語省略句中一般現在時占主導地位。

Hope it is helpful.

Ever been to Chicago?

如例句所示,無主語句多會使用在現在時態中,但也不限于此。以下是過去式例句。

He didn’t use it.Sent me a cable, saying “Think stuff unwanted.”

上面例句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無主語句出現在前文有很明顯的過去時間表達之后。

因此可以看出,在無主語句中,無論是現在是還是過去時,一般式比進行式和完成式更常見。

3.2 主語省略與句子類型

英語的無主語現象還可以從無主語句的句子類型(即主句或從句)的限制來討論。

Hope you had a nice day.

I hope had a nice day.

第一個句子在主句中省略了主語,而后一個句子在從句中省略了主語,這樣的句子似乎是不合語法的,不存在的。因此,毫無疑問,主語的省略一般是限制在主句的范圍之內的。

3.3 主語省略與語義

在語義部分可以分析被省略的主語的類型。下面是主語省略的例子,括號中為省略的主語。I, you和we,它們都具有即時性,即都出現在對話當時,這一類型的主語我們稱之為即時主語,或近主語。然而,she/he,they和it,及一些人名,他們不出現在對話當時,我們稱之為非即時主語,或遠主語。

I think that’s all for now.Hope you enjoy the weekend. (I)

A: Well, what’ll we do if we have a war?

B: Jump in the lake.(We)

Bowman認為依存次要句子(dependent minor sentences)就是與相鄰的主要句子有密切關系的句子,如果沒有了相鄰主要句子,這些句子也就失去了大部分意義。而獨立次要句子(independent minor sentences)是與相鄰主要句子關系比較松散的句子,它們的意義不依賴于相鄰主要句子。所以,根據Bowman的定義,以上幾例都屬于依存次要句子。省略的主語都需依靠前文的語境找出,括號中的即是。

在本論文中,遠主語省略的都是在依存次要句子中。

Looks like an accident.

Tastes like almonds.

上述例句中,動詞都是感知動詞,省略的主語都是it,并且沒有任何前文指示了省略的主語,所以叫做獨立次要句子。然而,他們又嚴重依賴于環境。如第一個例句,說話人顯然是看見了某個事故的現場。同樣第二句,說話人一定是吃了什么進行評論的。因此,他們也可能不是真的獨立次要句子,因為沒有具體的語言環境,這樣的句子也不會產生。

4.結論

本文從句法角度、語義角度分析了朝鮮語和英語中的主語省略現象。朝鮮語中的主語省略現象多發生在第一人稱及第二人稱上。在復句中也經常使用主語省略來避免重復現象而追求語言的簡練。在英語中:一是無主語句多發生在現在時,也可出現在過去時中;二是無主語句一般限制在主句中。而且,第一和第二人稱主語代詞(即時性主語)通常比第三人稱更經常省略,但it主語省略也常見。

參考文獻:

[1]. 茍紅嵐;淺談英語中的省略現象[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S1期

[2]. 單麗雯;;淺談英漢篇章中“省略”現象的差異――英漢互譯視角下看“省略”[J];科技創新導報;2009年18期

[3]. 張桂賓. 省略句研究述評[J]. 漢語學習. 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