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體育文化與中國高等體育教育

時間:2022-05-26 09:49:00

導語:東西方體育文化與中國高等體育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東西方體育文化與中國高等體育教育

摘要東方體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漸形成了融養生健體、道德教育、娛樂競技于一體的獨特風格。在西方奧林匹克運動的巨大影響下,東方體育文化不再是封閉環境里的自足體,而是在同西方體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競爭的匯流中迅速發展。西方社會的經濟、文化和與之相適應的資本主義歷史條件和競爭、冒險的哲學思想,使西方體育文化形成了重視練形、健美、講究外在統一和競爭激進的風格。西方體育文化發展的直接結果產生了奧林匹克運動。同時,東方體育文化中有價值成分,也被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作者從東西方體育文化的引思中;從21世紀和未來社會需求來考慮;從改革和完善體育教育的內容和結構出發,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競爭價值觀,能力培養為中心的復合式體育教育觀。

關鍵詞:東西方體育文化體育教育

1、前言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中國高等體育教育僅僅局限于傳統文化的觀念框架,范疇體系和意義網絡顯然是不合適的,與此同時,摒棄東西方體育文化之間“天然分離”的“涇渭線”,互為補充,相互加強構成了我們思考中國高等體育的基本方式和文化“眼光”。

本文從東西方體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入手,采用文獻綜述的方法,并從中去探索高等體育教育,旨在改革和完善體育的內容和結構。

2、東西方體育文化

世界體育的發展史表明,世界體育首先產生于東方而不是西方。在公元前5千年古代的東方就開始向文明社會過渡,產生于這個歷史時期的東方體育,不僅對后來的西方體育,而且對整個世界體育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在東方體育已作為一個整體存在于人類社會并得到了充分發展的時候,即公元前11—9世紀,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地處南歐的古希臘,羅馬都還處在稚氣的神話時代,其體育自然也才剛剛起步,經過公元前8—5世紀的創造和發展,西方才形成了不同于東方體育并具有鮮明西方色彩的體育類型。至此,西方體育才初步形成。世界體育也因此進入了一個由東西方兩種不同類型體育交相輝映,平行而不同步發展的新階段。

公元2—10世紀,東方的亞洲和北非的多數國家相繼進入封建社會,東方體育在良好的社會條件下繼續保持其興盛發達的狀況,并越來越趨向于成熟。此時的西方體育,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較之同一時期的東方體育遠為落后和貧乏。但是,從公元15世紀至17世紀,歐洲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從而使西方體育開始進入一個偉大的轉折時期,西方體育逐漸擺脫落后狀態,并從戰爭和宗教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社會現象。

以儒家為核心的東方文化和以新教倫理為核心的西方文化,是兩股不同的文化源流,顯然,東西方體育文化必須帶有各自核心文化的色彩和特征。同時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體育的價值觀發生了改變,逐漸意識到近代體育對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格與體格的具體價值。

2、1東方體育文化

以中國、日本、印度、朝鮮等亞洲國家為代表的東方體育,都由于大部分時間處于一種閉關自守的封建社會條件下,而使他們在古代所形成的興旺發達的狀況在近代未得到進一步充分的發展,從而使東方體育進入了一個停滯和哀落的時期,到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東方社會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縮小了在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上與西方的差距,中國、朝鮮、越南等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崛起和亞洲四小龍在經濟、文化和科技上的高速發展,使以亞洲諸國為代表的東方體育在與奧林匹克運動為核心的西方體育的相互交匯,融合中得到迅速發展。就中國而言,經過世代的傳承,擅變和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質;形成了以養身健體、道德培養為主要目的,并高度吻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由這種文化所鍛造的民族性格的體育形態:形成了一個結構穩定,區別于世界上其它任何國家體育形態的獨立體育文化體系。鴉片戰爭后,西方體育相繼傳入中國,從而使東西方體育文化相互交匯和融合,并逐步形成了一種東西方體育文化的相互遷移和相互競爭,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2、2西方體育文化

西方現代體育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古希臘時期),古希臘十分重視對青年的身體訓練,公元前300多年前教育家柏拉圖在他的身心調和論的教育設計中,規劃了各種年齡體育活動的內容和要求。第二階段(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教育家洛克首先提出了“三育學說”,即把教育分為體育、德育和智育三部分。并強調“健全之精神,富于健全之身體”。第三階段(十九世紀產生革命后),當時德國體操盛行,與此同時,美國球類運動,法國體育也都迅速發展起來。其主要內容有田徑、體操、舉重以及各種球類運動等。這些運動特別強調肌肉鍛煉和體格健壯。研究表明,西方體育文化的特征,是和相適應的資本主義歷史條件以及競爭,冒險的哲學思想有關,從而形成了重視“練形”、健美、講究外在統一和競爭激進的風格。19世紀末,西方體育文化發展的直接結果產生了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運動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發展,終于成為一個超越體育范疇,影響和波及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相對獨立的社會現象。同時,西方社會伴隨著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人們越來越對現代社會中缺乏運動以及精神頹廢的生活感到失望和厭倦,因而對竭力想擺脫這種狀況的西方人來說,東方體育中的許多體育思想和運動方式,對他們來說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3、體育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

傳統的高等體育教育突出了“三基”,可以肯定它把握了體育的本質和教育的內涵,但從我國傳統體育文化和西方現代體育的引思中,從“21世紀的素質教育”和未來社會發展對體育的需求來考慮,引發了我們對高等體育教育內容體系構建的思索。也許有人認為東西方體育文化這種“時代錯位”的從學理論帶有一定的主觀隨意性的情感色彩,但以其為參照系進行自我觀照,自我省察,從而更深刻,更準確地了解和理解自己,無論怎樣是多了一個參照系,多了一面自我觀照的鏡子,也是多了一個自我認識的視角。

3、1道德倫理教育和培養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蓬勃開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擺在我們面前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高校肩負著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的接班人的重大使命,顯然,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培養至關重要。特別要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面對青年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的種種表現和特點,教育的任務更為繁多而具體,更為廣泛而深刻,當前,體育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尚未得到加強,并有削弱的趨勢。因此,弘揚東方體育文化,應真正將思想道德與教于體育教育中,真正使體育成為“成德成圣”的手段。

3、2加大力度培養競爭價值觀,提高人的群體素質

如果未來社會以“協調為主旋律”,那么,當今社會則是由競爭向協作轉執的一個既競爭又協作的轉軌時期。所以,在此階段,除了要培養人的競爭意識外,還要培養人的協作能力,即形成良好的群體素質。群體素質是人在體育運動中形成的那種友好往來,和睦相處,公關協作的素養。不僅符合近年來聯合國衛生組織提出的“生理、心理、社會”三者完滿狀態的“健康模式”,也符合了世界教育改革從70年代的“學會生存”到80年代的“學會關心”至90年代“學會合作”的思想變革。奧林匹克精神中的“更高、更快、更強”表達出了努力奮斗,永遠進取的靈魂實質,競爭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因素,競爭也是體育本質性特征。沒有競爭,體育不僅失去魅力,而且也將失去存在的價值。要成功地培養和造成跨世紀合格人才,體育教育要大力培養學生堅強的個性,通過競爭磨煉身體,發展和培養競爭思想和競爭能力,學會在競爭中求提高,求發展。

3、3能力培養體育教育的中心環節

東方體育文化強調“內意識”的養生健體能力,西方體育文化強調練“外形”而改善人體“內環境”的能力,我們應將這兩種不同的能力培養和教育融為一體,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健身鍛煉能力、競技和競爭能力、自立和應變能力、娛樂消遣能力,還應從學生的精神面貌,意志和品格中去探索其內在涵義都更為深刻的內容和實質,能力培養必將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的習慣,體現“因才施教,全面育人”的內涵,從而為終生體育奠定基礎,為培養和塑造決定著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的青年一代打下了全面而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顏紹瀘周西寬:體育運動史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2]劉修武奧林匹克大全人民體育出版社1983

[3]凌平等中國體育的歷史方位與體制轉軌現代性求解的思考江蘇體育與科學1993(1)13—5

[4]盧元鎮中國體育運動的文化特征與人的現代化京體育科學1987(1)1—4

[5]徐本力世界體育在東西方的形成,發展和相互遷移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3(1)26—27

[6]顧圣蓋關于我國古代傳統體育與西方現代體育的比較研究北京體育科學1989(3)80—83(公務員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