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教育方式有效提高學校文化品質

時間:2022-05-06 03:53:00

導語:結合教育方式有效提高學校文化品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結合教育方式有效提高學校文化品質

摘要:學校文化主導著學校每個成員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一個成員的思維與行動。一個班級應當有一個班級的文化,一個教研組應當有一個教研組的文化,一個部門應當有一個部門的文化,而各組成單位的文化又從屬于學校整體的文化。學校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呢﹖本人認為通過整合而生,與環境文化、校本課程、課題研究、校本研修等整合,通過活動和研究,豐富和提高教師文化、學生文化,校園文化、管理文化等,從而提升學校文化品位。

關鍵詞:學校文化品位

文化,對一個單位來講,就是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積淀、形成的一種習慣、現象、規范,而這種習慣、現象、規范具有鮮明的個性。一位企業家曾經說過,一年企業靠運氣,三年企業靠領導,五年企業靠制度,百年企業靠文化,學校也同樣如此,學校作為文化單位,其品位應該是文化品位。實質上,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是文化活動,一個學校要成為一所人心思進、長盛不衰的學校,就要靠思想,靠文化。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當你走進一所表面上看起來很普通的學校,它沒有高大的教學樓,沒有現代化的運動場,也沒有華麗的辦公室,但它會在你走進它的第一個瞬間,會給你一種厚實感,一種歷史感。盡管沒有人向你解釋,敘說,你就是會感到它的沉穩、堅實。再經過認真地觀察與聆聽,你會發現,這個學校在很多方面確實有它的與眾不同,確實有它的輝煌。而這就是一種文化的自然反映,它是經過了無數領導、老師、工人、學生及社會人員多年的共同努力,秉承某種超前、扎實、樸素的理念和付出的心血而慢慢形成的。相反,有些有著華麗、漂亮外表的學校,有著絕對現代化辦公、教學條件的學校,會給我們一種浮躁、輕浮的感覺。這同樣是一種文化反映,只不過這種文化是一種畸形的文化罷了。

從一定意義上講,學校的發展進步過程實際上就是先進的學校文化建設提升的過程。學校文化是超越于知識的傳授、能力培養與方法滲透的一種更高層次的自覺追求,它是一種健康的、和諧的、積極的、人文的、向上的和可持續發展的學校氛圍,這種文化體現了治學之嚴謹,人文之關懷,藝術之品位,審美之感動,創新之激情,儒雅之風范,詩性之世界,理想之追求,健康之精神……是學校的靈魂所在。它體現在環境文化、校園文化上,滲透在校本課程、課題研究、校本研修中,浸潤在教師、學生、管理文化中,各種文化的整合、建設,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一、以環境文化凸顯學校文化的內容

1、特色鮮明的班級文化建設。為了讓有限的教室空間變成無限的教育資源,讓教室成為學生真正溫馨的家園,我們開展“書香滿園”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主要包括班名、班牌設計、教室墻面布置、教室綠化、班級文化介紹等?!八紝W堂”、“書蟲苑”、“紫竹居”、“馨香軒”、“博學齋”等一個個響亮而不凡的班級名字都是師生們共同討論出來的,并請書法名家或學校的小小書法家書寫并裝裱好掛在門上,遠遠就能透出了濃濃的文化氣息。走進每一間教室,你就會被一幅幅設計精美、色彩亮麗、富有個性的學習專欄所吸引,“班主任心語”、“蘋果樹”、“留下成功的腳印”、“青春鍵盤”、“成長展示臺”等墻面布置,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濃厚的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每個班級介紹班級文化的小導游那落落大方的舉止、純正的普通話和富有班級特色的介紹,顯示了各班學生的風采。

2、努力讓校園里的每一塊墻壁說話。根據學校體育、藝術特色,結合學科競賽,把取得的成績、作品張貼在走廊、通道和大廳的墻壁上,一副副精美的圖畫,一張張顯眼的獎狀,成為了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成為了我校小小導游員們展示口才的平臺。一件件稚嫩還不成熟的學生作品,一間間獨具匠心的功能室,蕩滌著學生的心靈。

二、以校本課程承載學校文化的內涵

就校本課程而言,開發和實施并不是空洞地提倡“校本”、倡導“個性”,而是要落實學校文化,與學校的具體環境、條件、師生文化、課程文化相協調,建立適切的校本課程體系,而非外在課程與本校文化的隨意嫁接。校本課程開發本身就是學校文化提煉和加工的過程。雖然校本課程開發只是學校課程開發和建設其中的一個方面,但考察校本課程開發的成功案例來看,他們都充分挖掘了自己學校所有的資源,從中或提煉或強化或升華了本校的學校特色,形成了濃郁的具有本校個性的文化氛圍,這種氛圍就是學校文化的一種重要體現。從國內外校本課程開發的案例中不難發現,不少校本課程是在學校課外活動、活動課、選修課中生長起來的。因此,很多學校都可以在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和技術指導下,將原來做得比較好的課外活動和活動課引導到校本課程的開發上來。

2007年,我校被確立為省體育特色學校和市陽光體育人才后備基地。根據我校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師資水平,我們以區里批下的潤達體育俱樂部為依托,引進體育人才,在開設傳統的體育項目時增添了多個體育項目,并開發了體育校本教材——短式網球、射擊、體育舞蹈等,同時將這些教學安排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依靠學校、服務學校、植根于學校。

從校本課程走向學校文化,我們走得是一條特色之路,要滿足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這是一般的學校文化所不一樣的。

首先,技能與做人要一體。我們學校有很多校本課程,如美術組的陶藝,體育組的短式網球、跆拳道等,這些校本課程更多地傾向于技能的培養。但如果引導不當,這些技能成為學生不好行為的幫手,我們進行學校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培養既要有“武功”,又要有“武德”的人,即要使技能與做人融為一體。

第二,課程與活動統整。編一本課程不難,但我們的校本課程往往重在走學科課程之路,這是我們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我們會把重點放在研究性活動上,它不僅是學校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建設學校文化的重要途徑。

第三,傳統與時代結合。我們現在很多文化基本上還停留在傳統的意義上,隨著審美觀念、審美情趣的變化,學校積淀下來的文化也在變化。我們要把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在特色學校文化建設中注入時代的活力。

第四,環境與制度相結合并重。制度與環境相輔相成,制度再好,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也不能發揮它的作用。制度與環境尤如魚水之情,缺一不可。

三、以課題研究提高學校文化的品質

如果在一所學校,教師愛讀書,學生愛讀書,人人都興致勃勃地讀書,那么這所學校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教育。因為單是這種濃郁的閱讀氛圍,就已經可以強烈地影響學生的心靈了!我想,當我們的校園里始終彌漫著濃郁的讀書氛圍,當孩子們的心總是被中外名著所深深吸引,當師生共同徜徉在書的海洋里,與大師對話,與一切高尚的靈魂對話,共同吸取人類文化的精華時,這樣的校園,才是真正的書香校園;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給孩子們一個有詩的童年”是我們的辦學理念之一,也是我們致力于經典誦讀活動的動力。《提高農村孩子讀寫品位的研究》成功申報為市級重點課題,我們學校從2006年學校成立就開始組織學生誦讀經典。每個學期舉行全班性的經典誦讀大賽,評出集體獎和個人獎。在實驗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慢慢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1、親子共讀、師生共讀。實驗教師不定期的把有關誦讀知識和孩子們的閱讀情況通過家長會、親子活動和“給家長的信”傳遞給家長,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

2、每年一屆校園讀書節。學校從2006年起確定每年4月舉辦校園讀書節,以評選“誦讀小明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寫作小明星”等形式搭建展示平臺;通過吟誦、歌唱、舞蹈等形式演繹一首首古詩,讓學生體會到誦讀的樂趣;利用全校學生人手一本的《中華詩文——讀讀寫寫》檢驗學習成果,用詩文圖展和經典誦讀成長記錄袋記錄孩子誦讀經典的成長足跡。

3、教師、學生、家長同享課堂。我校不定期地向家長開放教師的課堂,邀請家長到校聽教師上導讀課,使家長不僅了解教師的教育方法,更能調整好自己教育孩子讀書的方法。

學校讀書活動紅火起來之后,我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有話可講、有事可做了,讀書交流的人多了,課間追逐的人就少了,校園喧嘩也少了。所有這些,都是閱讀文化賦予了校園生活以豐富的內涵和生命的活力。

四、以校本研修彰顯學校文化的特色

教師形象是流動著的學校文化。所以我們努力塑造新時期教師新形象,要求教師用自己的行為去鋪墊學生的未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帶動學校文化。我們以新課改理念為依據,倡導“厚德博學,精研善誘”的教風;“樂讀善思,學以致用”的學風。在教師文化和教研文化建設方面主要從以下幾點去做:

(一)專家引領,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

1、建立教師培訓基地,引進優質資源。

和市、區的名校建立合作關系,把市區級是名校作為青年教師培訓基地,并每年組織開展市、區間的校際交流活動。也定期邀請專家名師來校講學,指導課堂教學,我們的老師到外校作講座、上課,實現資源共享。

2、專家引領,豐富理論知識。不定期邀請專家、特級教師到校講座,指導教學。既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更激勵教師自覺走上專業化成長的道路。

3、骨干帶頭,教師共成長。為了充分發揮校內優質教學資源優勢,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我們制定了《骨干教師培養計劃》,要求學校、區級骨干教師、名師培養對象、學科帶頭人等每學期做到“六個一”:上一節示范課、做一次專題講座、參加一個課題研究、撰寫一份專題論文、輔導一位新教師、完成一本成長記錄袋。

(二)同伴互助,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

1、開展“教師論壇”,為教師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今年我們確定四個主題:一是讀書論道,二是講述我的教育故事,三是教育熱點問題、教育新聞,四是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利用每周二下午業務學習前二十分鐘,教師輪流上臺發表自己的觀點。

2、休閑式教研活動更加民主開放。開展教師讀書沙龍活動是我們創建“書香校園”的舉措之一,我校力求通過一系列有益的快樂讀書活動,構建具有濃郁書香氣息的校園環境,豐富師生的文化底蘊。比如今年六月份我校全體語文教師在梧桐雨咖啡廳歡聚一堂,開展了別開生面的讀書沙龍交流會。這次讀書沙龍活動給我校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個互相對話、交流讀書感受的平臺。大家在美麗心情中與書籍相約,同赴了一個知識的盛宴,共度了一個心靈的狂歡節。

(三)自學反思,提升教師的文化修養。

1、“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我們要求教師與學生共讀書。書看多了,在文化里浸潤時間長了,文化積淀就厚實了,久而久之,就會透出書卷氣,一種特有的氣質,這種氣質的外化就是古人所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個教研組每月教研活動安排一次教師自學讀書時間,每月在“教師書吧”進行一次讀書心得交流。每年完成一本讀書筆記的收集整理。

2、“讓反思成為自身職業生涯的一種重要生活方式。”教師只有學會反思并不斷地將反思結果付諸于教學實踐,才能更好地認識教學規律,從“習慣”和“經驗”中解脫出來,使自己的教學行為發生變化,教學方法得到更新,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得到提高,并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所以,我們要求教師每單元撰寫一篇教學反思,每月上交一篇優秀反思進行交流,期末學校結集成冊出版。

3、“讓收集成為一筆真正的財富?!苯處熋磕晔罴偈占硪荒陙淼慕逃虒W成果,建立一份教師成長記錄袋。無論教師收集的是點滴感悟,還是一個精彩瞬間;無論是一個成功案例,還是一次經驗教訓;無論是只言片語,還是一張照片,點點滴滴都是教師成長的足跡。

學校發展內在的動力支持是先進的學校文化,學校發展外在的品牌形象是優秀的學校文化。無數優秀學校的成功表明:優秀的學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學校群體成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精神力量,是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的一種激勵機制,是學校發展的強大內驅力。雖然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的工程,要經過全校師生長時間的艱辛努力才會有一定的成效。但只要努力,通過思想、文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教育就能成為有文化底蘊的教育,學校就能成為高品位的學校。

參考文獻:

1、《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廈門日報2004年5月10日馬力

2、《世紀之交中國學校教育的文化使命》華東師范大學教授2006年2月10日葉瀾

3、《民辦學校文化建設略談》江蘇省淮安市文通中學任建偉

4、《構筑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教育報2004年12月28日第6版李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