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中西文化差異與英語教學
時間:2022-04-18 08:35:00
導語:小議中西文化差異與英語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要真正掌握英語這個交際工具,具備熟練的語言交際能力,必須對中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有所了解,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提高學生的文化敏感性,消除文化差異給英語學習帶來的消極影響,在提高文化領悟能力的同時提高語言能力。
論文關鍵詞:文化差異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世界日趨全球化。人類正面臨一個全新的國際生活,人們之間的交往,無論是商務貿易,還是社會活動,甚至私人交際的機會都比以前多起來,而語言架起了人們溝通的橋梁。隨著歷史的沉積,社會的發展變遷,中西方國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習俗。語言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要真正掌握英語交際能力,必須要對英語語言文化有所了解。如果學生在使用英語時只注重形式,忽視文化差異,就會導致語言使用不當,甚至造成誤解。要解決這個問題,在英語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在使用英語時對文化差異的感悟能力,增強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跨文化意識。
1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會感受到中西文化差異給學習和使用英語帶來的影響。這些差異往往存在于民俗習慣,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性格特征等,例如下幾點。
1.1民俗差異.
在中國,由于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和思想,人們非常重視親屬關系,重視輩分的長幼,對老人的稱呼不能直呼其名,每一個親屬都有一個稱呼。而在英語中,兄弟、姐妹、表(堂)兄弟、表(堂)姐妹等稱呼簡單的歸為brother,sister,cousin。
1.2打招呼的方式
在我國熟人相見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像最常見的“吃了嗎?”、“到哪去?”實際上我們對就針對句子的回答不感興趣,僅僅是寒暄的一種方式。而對西方人來說,見面就問這樣的話,他們會感到很奇怪,要么他們感到這些句子涉及到個人的隱私而反感,要么他們會給與答復。他們打招呼的方式更常用談論天氣。如:“Niceday,jsn’tit?”、“Yes,marvelous.”不用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談論自己的私事,選擇天氣這個中性的話題的確是個很好的選擇。
1.3謙虛的表達方式
中國人以謙虛為美德,對長輩和上司惟恐不尊,更不愿意過分表現自己,他們在接受贊揚時會推辭甚至自貶,而西方人會接受。如:在中國,有人表揚你,“你的英語說的真好。”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好、不好”或“很一般”。在說英語的國家,對“YourEnglishisperfect!”的回答卻是“ThankYou.”,如果你的回答是“Oh,no,myEnglishispoor.”會讓對方莫名其妙。
1.4接受禮物
中國人在接受禮物時往往推辭一番,而且不能當客人的面打開,以免顯得不禮貌。西方主人收到禮物時會當客人的面打開并稱贊一番。表示對客人的感謝。常會說“Oh,hownice,thankyou.”、“Oh,Ilikeit,thankyou.”等。
2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消除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要消除文化差異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就要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學生能清楚意識到文化的差異,英語這種語言工具才能使用得當,更好的發揮傳遞信息的作用。
2.1依托教材,在語言教學中滲透中西方歷史及社會發展史,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通過對本民族和其他國家歷史的了解和學習,學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國的文化現象,減少對其一些文化現象的誤解和偏見。如:高職高專《英語》第三冊(WesternHolidays}這一課講述了圣誕節的起源和慶賀方式。文章涉及到《圣經故事和與圣誕節有關的風俗習慣,如:基督教徒、圣誕禮物、感恩節等。學生在學這一課時如果對西方文化了解少的話,會覺得文章苦澀難懂。如果對圣經的故事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知道Jesus,Chirst,Chirsmas,Thanksgivingday的歷史淵源,會體會西方人在這一天(fullofjoyandgaiety,loveandlaughter,hospitalityandgoodwild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同時學生在學習中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與之比較,會發現他們的起源和慶賀方式的異同。在了解和比較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與之相關的詞匯和語言使用環境,最終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
2.2鼓勵學生大量的課外閱讀
成熟全面的了解文化背景對語言學習有促進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量的閱讀。除了在閱讀技巧方面給學生指點外,還要合理選材,挑選優秀作品。無論是小說、散文、劇本還是社會學,語言學方面的書都很好。很多文學作品不僅生動的刻畫出社會各個,各個階層的人民的生活,而且語言生動豐富,通過閱讀學生對文化的了解更全面,深刻,學生不僅能了解風土人情的差異,還能了解另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甚至價值觀上的差異。而且學生在了解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學到了語言知識。在以后使用英語中更能準確的選擇語言形式。比如莎士比亞的作品中語言風趣幽默,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創造的,直到現在還在傳說,引用。而有些作品中常出現用顏色來形象的表達每一種含義。如:inthered(負債),whitelie(善意的謊言),blue-eyedboy(特別得寵之人),green-eyed(嫉妒)等。這些短語在文章中不難猜出他們的含義。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級價值觀念的變化,很多語言不斷派生出來,他們首先出現在報刊,電視廣播里,有的還會成為流行語,如:ontheball(勤奮),walkonair(非常高興),costanarmandleg(t~常昂貴)等,他們的字面含義和真正的含義相差甚遠,但是在語言環境中就不難理解。
2.3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我們在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說出或寫出中國式的英語,這是因為學生總是用母語思維,然后譯成英語,母語的干擾造成了語言的誤差。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首先要讓學生熟練掌握語法結構和句型,加強詞匯學習,否則學生張口或提筆時過多的考慮語法結構和詞匯的準確與否,從而阻礙了連貫思維,甚至會減少學英語的興趣。其次是利用圖片、照片、畫冊來介紹國外的藝術、文化、風俗習慣。充分利用電教手段,組織學生觀看英語教學片和電影等。學生遇到聽不懂的詞,通過畫面的提示會猜出他們的含義。在看過電影和錄像之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討論和交換意見看法。在情景交融的環境中,學生的思維也會跟著情節走,被動的思維變成主動的思維。另外在課余還可組織學生排練英語小話劇或舉辦英語晚會,讓學生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體會中西文化的差異。還可讓學生做翻譯練習,在詞匯的選擇過程中學生會意識到中西文化的差別,長期有意識的訓練會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2.4在教學過程中。多涉及詞的文化內涵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詞匯的教學,除了講詞的意義、用法、搭配等,還應該多涉及詞的文化內涵。有的詞在中英文中含義完全不同。了解了詞的文化內涵,在使用英語時用詞才會得當合適。
總之,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關系,語言學習離不開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和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應加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學生才會在不同的環境中使用得體的語言,真正掌握英語語言這門交際工具。
- 上一篇:武術教育體系強化文化意識詮釋
- 下一篇:詮釋管理會計的文化環境約束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