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論文
時間:2022-02-03 08:26:00
導語: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多媒體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程改革以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現代教學的重要原則。然而在多媒體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開始變相地重蹈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教師對多媒體的使用以全盤代替教學的方式取代了多媒體的輔助角色。教師將一堂課中所要講述的內容全部地制成課件,在課堂上剩下的任務就是播放課件和簡單的介紹,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與教學主體——學生的相互交流。而課件的播放也同樣地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一節課下來,最為吸引學生的不是課堂內容,而是大屏幕中連續滾動的文字、圖片。教師的原意在于給學生提供完整的信息,可到了課堂,學生應接不暇,一節課下來,覺得教學內容豐富,筆記也填滿了文章的行列間距,但問一問學生,卻發現學生說不出所以然。他們在如此“充實”的一節課中,完全沒有時間思考,只忙于記筆記,這樣的結果徹底違背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初衷。另一方面,教師課件中的信息量過大也導致了教師快速的教學進度。一些教師對自身的多媒體課件熟悉,講起內容來語速很快,而對于學生則常常是走馬觀花,對教師談及的知識還未理解,對屏幕上的內容還未讀完,頁面早已過去,甚至連做筆記的時間都沒有,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產生對多媒體教學的倦怠情緒。
2.質量總體不高的教學課件影響教學效果
一份高質量的教學課件并非一兩天便可輕易完成的。教師如果真正想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來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就必須花費近乎兩倍的備課時間:備課及制作課件(其中包括相關圖片,視頻等的搜索)。再者,就算是自己完成的課件,可能也會因教師自身制作水平的局限性而影響課件的質量。這樣的課件,學生的興趣自然也就不高。而更多的情況是,教師利用網上資源,或是教材中免費贈送的課件,這些課件暫且不說它的質量如何,不說它的教學內容是否完整,單從教學的方式看,就有可能與教師本身的教學方法與進度有很大差異。因為課件是已經制作好的,并非適應于每一個使用它的教師,也并非適應任何一個班級的學生。而有些教師是以課件為主,舍棄自己原先設置的教學方式與進度,被課件牽著鼻子走,這樣,教學的效果便顯而易見。
3.多媒體教學導致了教學手段單一性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通過課件提供圖片,提供視頻,提供錄音。學生往往認為一節課中的精彩內容都來自于大屏幕上的圖像,音箱里發出的各種聲音。這種單一的教學手段使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開始弱化,原來由教師進行的實驗、朗讀等都由計算機完成,這并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其實在教學中,教師個人參與的實驗、朗誦等,反而能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更能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此外,若加上板書的作用,多種教學手段并用則更能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1.多媒體的適度使用
多媒體在教學中起到的是輔助性的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師的主導性,也不能取代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的過程需要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生的思考,也需要學生的配合,是一個“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因為多媒體課件事先就已制作完成,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只需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順序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在學習的自主性與多樣性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以多媒體代替自身的講授,把自己僅僅當作計算機的操作員,而應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所以,教師應根據教材的特點,依據各班學生的特點,確定教學的方式。多媒體的使用和教學的內容,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以教學為目的,以宗旨為指導的前提下適當地使用。
2.把握應用多媒體的有效時機
多媒體一方面能夠因其自身的鮮明特點——形象生動的情景、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生動的交互方式等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另一方面又常常因過量的多彩效果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注意力脫離教材,進而關注在媒體上。所以適度使用多媒體,課堂上對多媒體的使用應把握好有效的時機,達到既豐富課堂,又給學生留下足夠的閱讀與思考的時間的良好的效果。
3.努力提高教學課件的質量
課件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和社會都應該努力地提高教學課件的質量。這就對課件的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既要了解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班級學生的特點,并據此設計出個人的教學方案,又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能,將教學內容中學生較難理解的部分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另外,教學課件制作之后并不是一勞永逸,它需要根據課程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更新相應地作出變化,以保證其良好的持續應用性。當然,要完成如此高質量的課件,單靠教師完成,將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于是許多教師往往只在公開課中才會真正地使用到課件,這又導致了多媒體課程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其有效的資源價值。因此,廣大教師和社會要能夠形成相應的資源共享,這樣,既可節約時間與精力,又可有效地提高課件的質量,從而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
4.提高教師運用多媒體的技能
教師要制作出高質量的教學課件,不可缺少相應的計算機技能。目前,教師們因自身的計算機技能的限制,完成的課件多數形式簡單,這樣的課件形式不夠新穎,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效果有限。所以,為了提高課件的質量,提高教師的多媒體設備的應用技能,學校要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在這方面的技能水平。
綜上所述,要達到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教師和社會都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充分理解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性,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理解教材,學會思考,有效地發揮多媒體在提高教學效果上的作用;而學校和社會則應為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提供有力的資源支持,共同致力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文.基于網絡的多媒體課堂教學系統的應用[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9).
[2]陳伊琦.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
[3]崔建弘,宿敬肖.淺談多媒體與教學的有效整合[J].科技創新導報,2008,(10).
[4]張汗靈.淺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教學[J].管理觀察,2008,(10).
[5]魏彩萍.多媒體教學現狀與改進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06,(1).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教學問題有效應用
論文摘要: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與教學的有機結合,既滿足了教師對教學手段多樣化的要求,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但是,多媒體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影響和制約著教學效果。如何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以促進教學的深入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擺在教師面前的新內容和新問題。
- 上一篇:學習型社會構建論文
- 下一篇: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