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報告教育讓學生收獲了什么
時間:2022-04-23 10:53:00
導語:時事報告教育讓學生收獲了什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時事教育是對學生進行黨和國家重大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是透視社會熱點,把握時代特征,正確認識形勢的一種教學,它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育效果,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判斷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而培養學習興趣最有效的途徑是時事教育。適時讓學生進行時事述評,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培養其綜合能力及增強自主探究能力有重要促進作用;同時,時事教育還是培養中學生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能幫助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關心世界、關心國家、關心他人,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將時事政策教育與學科教學活動緊密聯系的方法,不僅使學生學會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而且做到了以理服人,使時事政策教育滲透到了學生思想的深處,充分發揮了時事政策教育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時事教育、興趣、自主探究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我校在2007年3月成功申報了科研課題立項,《盤活時事教育資源,提高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的研究》,為此我們進行了大量的探究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理論材料和實踐經驗,在實踐中我們收獲了不少寶貴的感性認識,對政治課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意義的理解,同時也給我們更多的是教學上的反思。我們把時事教育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資源去盤活,并要求把時事教學灌輸到每一個工作環節中去,把時事教學作為政治課的主線,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大地提升了政治課教學實效。現將時事教育收獲之學生篇與各位同仁分享,算是我們課題研究的階段性部分成果吧,期待你的支持和鼓勵。
一、時事教育能極大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動力,它像磁石一樣能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首先來源于學習的興趣。然而,學習的興趣并不是憑空產生的,現行教材由于多種因素造成內容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中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認為政治課是枯燥無味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針對此現象,中學政治教師應該不斷地豐富教材內容,了解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努力培養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以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而培養學習興趣最有效的途徑是時事教育。
眾所周知,時事教育是對學生進行黨和國家重大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是透視社會熱點,把握時代特征,正確認識形勢的一種教學。它不僅能使學生透過這扇“窗口”了解國內外大事,而且能理論聯系實際,具有較強有故事性、趣味性和現實性,更能引發學生的思想共鳴,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育效果,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判斷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從這種意義上,時事教學是當今時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落實新課程計劃的需要。
由于時事內容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與學生距離比較近,可信度高,感染力、影響力強,大多數時事材料一般都能與中學思想政治理論相聯系,能用教材有關知識去分析;而重大時事熱點問題,貼近生活實際,材料生動、具體,時代特色鮮明,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心理需求,極大地激發和培養了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熱情,因而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實現了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轉化,達到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的目的。
我校雖然是去年申請立項成功,但倡導時事教育,早已成為我校的辦學特色。我們明確知道,隨著時事內容在高考、中考中的占的權重分越來越大,“得時事者得天下”,這已成為我們備考的主題思路。多年來我校的政治科中考、統考成績比較穩定,與本校其實科相比,則是佼佼者。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是我們有明確的教學思路----倡導時事教育。為取得理想的時事教育效果,我校充分挖掘校園資源,動員可以動員的力量,利用可以利用的資源,多途徑、多形式地開展時政教育,形成一個時事政治教育的立體網絡。其做法主要有:1、成立時事興趣活動小組,定期開展各種活動。2、訂閱報刊、雜志,建立報刊閱覽欄。3、開放圖書館、閱覽室和電子閱覽室。4、出時事教育黑板報5、建立廣播、電視收聽、收看制度6、編刊半月時事要聞。7、舉行時事專題報告。8、組織時事知識競賽等。
此外,科組還制定了嚴謹的課堂教學設計要求:常規課每節必備時事開講(5分鐘時事)環節,讓學生形成一種習慣的思維定勢,真真正正形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校園氛圍。
孟子說過:“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為激發學生對時事政策教育的興趣,我們建起了一套時事政策知識考核辦法:在思想政治的考查、考試中堅持時事政策內容占一定比例;對學生組織主持的“五分鐘時事開講”活動,按照既有利于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又有利于保證新聞活動質量的原則,從材料搜集、節目主持、語言表達、新聞評論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打分,按平時成績計入思想政治科總成績;對參加時事興趣活動小組同學得到一定的實惠......從而激發了學生對時事政策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參與時事興趣活動小組同學十分踴躍。
本人多年從事畢業班的教學工作,由于一貫以來一直倡導時事教育,幾乎每堂課都有“五分鐘時事開講”活動,常在教學中有機地滲透時事政治教育,課堂內容生動活潑,可信度高,感染力強,深受學生歡迎,多次在教學評價中獲優。去年,由于各種原因,初三全年級要重新調整分班,沒有分到我的班的學生大喊大哭,非要由我教,甚至學生家長出面,場面十分感動......這大概是"信其道,親其師"之故吧.
二、時事教育能充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
當代中學生關心天下大事,善于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對新知識和新事物好奇之余有自己的思考。近來,我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就一些熱點話題讓學生進行評述,如“南方雪災”、“美國總統選舉一波三折”、“通貨膨脹給我們帶來的哲學思考”、“中國世界工廠給我們什么樣的反思”、“北京2008奧運圣火點燃激情,傳遞夢想”、“訪問日本,暖春之旅”、“四川汶川8級大地震”……一個個生龍活虎的時事新聞,讓學生們如醉如癡,如親臨其境,老師因勢利導,適時讓學生進行時事述評,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一些國內外重大時事熱點問題結合并且運用課本既學知識點充分展開討論,使認識得到提高,讓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受到深刻的教育,更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培養了他們獲取信息、總結歸納、分析說明等能力,對于擴大其知識面,完善其認知結構,培養其綜合能力及增強自主探究能力有重要促進作用。
就拿我校的時事教育來說,我們的時事主線教育,不是單純的老師澆灌教育,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自己整理時政資料→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得出合理的多樣化結論”這幾個步驟進行。它既能保證教師的主導性地位,又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能夠誘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鍛煉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使課堂教學成為教與學的雙項交流過程。激發了學生敢于發言、樂于發言、勤于發言,這種“自主探究式”課堂教學結構,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形式及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在主動的、開放的、交互式的學習中,形成以學生為中心、以探究為手段、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的的現代學習方式,用時事去影響、去感染學生的健康發展。我們把現有的教學空間向課外延伸,盤活時事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學校為學生提供的資源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閱報欄、專題講座、時事政治競賽等全方位信息來源和陣地,及時引導學生從各種媒體上獲取廣泛而豐富的時事政治內容及其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具有探索性的學習,獲得了最優的時政教學效果。
上課前,我們按照一定的常規要求,先由學生自己整理時政資料,(每人一天最少一條時事新聞或評述),通過探究學習,指導學生在網絡環境或其他開放性的環境中,搜集,提取反映與所要研究的重大國內外時事相關的信息,并對之進行歸類、分析,培養其綜合歸納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與辯論,培養其論證、辯駁等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開放課堂教學,給學生留有更多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增強了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初三(16)班的李廣志同學,他是一名尖子生,但政治科成績一直是他的弱項,初一初二時政治成績大多數在80分徘徊,對政治課從不感興趣,上了初三成為我的學生后,深深被政治課中的時事內容所感染,對政治津津有味,而今,政治科已成為他的優勢科目,每次大考小考,成績都在90分以上,而且還加入時事興趣活動小組,主動承擔學校“時政講場”的主持工作,成為時事政策高手。
三、時事教育能有效地實現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的,就在于通過教育和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品德課對于學生品格、知識、能力和身心諸方面的提高,起著其他學科、其他渠道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時事政治則不同于一般的知識教育,它能幫助中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了解國內外形勢,是培養中學生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能幫助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能夠關心世界、關心國家、關心他人,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
當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時代,中學生的社會實踐領域不斷擴大、認識領域不斷擴展、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斷增多。而對于世界觀尚在形成、知識結構還不健全的中學生來說就必須要有正確的疏導和點撥,引導他們對時事問題進行全面、辯證的分析,引導他們去關心政治,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發展乃至整個人類的命運,使他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這正是思想品德課的生命價值。作為思想政治教師,我們的責任是盡最大的努力,開拓各種教學渠道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以培養學生關心政治、關心社會、關注國家的發展,樹立愛國主義思想。教師應從學校、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有機地滲透時事政治教育,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理解和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達到學以致用,提高其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事實上,我們在教學中還存在不少誤區:為了提高升學率,片面強調時政內容的傳授和記憶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學生為了考分,死記硬背許許多多的時事內容,而對于這些國內外大事為什么會發生、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應當怎樣評價、我們對其的態度等等并不能真正地領會,也沒有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的教學無論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還是對于國家的未來發展都是不利的。這或是政治課教學的悲哀,也是我們需深刻反思的。
我曾在5月19日14時28分,全國沉痛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默哀儀式后,向學生引出話題:舉國之殤,神州齊哀,顯示了什么?經過思索后,學生紛紛發言:“為了逝者尊貴的生命,為了生者無盡的哀思,更為了幸存者新的希望”,“堅強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天災是打不倒中國人民的”,“天地無情,人間有愛,團結一心,溫暖中國”,“大災有大愛,地動天不塌,生有盡,愛無涯”…….多么感人肺腑的語句啊,通過這次教育,學生們更加激發和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了他們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安全、自強不息、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感。所以說,時事教育能不斷增強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還能贏得教育的主動性,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這就是政治課的生命價值內涵。
總之,時事政治教育是新課程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國內外形勢,加深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其途徑和形式是多種多樣。在教學中,我們既充分發揮時事政策的教育優勢,利用時事政策充實學科教學的內容,豐富教學活動,拓寬知識面;又利用學科教學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時事政策教育中的熱點或疑難問題。這種將時事政策教育與學科教學活動緊密聯系的方法,不僅使學生學會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而且做到了以理服人,使時事政策教育滲透到了學生思想的深處,充分發揮了時事政策教育的育人功能。政治教師應站在歷史的高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正確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生成,這是時代的需求,是政治課教育的迫切需求。
2008-5-21
參考文獻:
林翳星《思想政治課教育中時事政治教育的新探索》
王海平《利用“近距離效應”,提高政治課教學實效性》
- 上一篇:思想教育教學中實施探索學習須注重的問題
- 下一篇:適當選擇教材提升思想教育課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