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程抱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
時間:2022-05-11 06:44:00
導語:小議程抱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五十多年的旅歐生活中,程抱一憑借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爐火純青的法文功力,不斷發(fā)表作品,并多次獲得大獎,受到學術(shù)界和藝術(shù)界的認可,奠定了他在法蘭西學院的學術(shù)地位。不但如此,他還身體力行,在異國他鄉(xiāng)孜孜不倦地傳播中華文化,“擺渡”于中國文化與法國文化的之間,致力于把東、西方的精華凝為一體,用他純美的文字感動了無數(shù)西方人。
關(guān)鍵詞:中西文化交流華裔作家
前言
源于本人是法語專業(yè)的學生,所以平時對與法語有關(guān)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感興趣。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認識了程抱一,這位被譽為“中國和西方文化間永不疲倦的擺渡人”的華裔作家,他既是東方的詩人、翻譯家、書法家又是對中法文化融合做出巨大貢獻的藝術(shù)家,作為有史以來唯一獲得法蘭西學院院士這項殊榮的華裔作家,程抱一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當然也成了我心目中的榜樣,自然而然對其學術(shù)和生平進行了了解。今天在此文中我將詳細描述這個時代的智者。
第1章程抱一的基本情況
1.1程抱一的出生,家庭背景
程抱一,原名程紀賢。法文名:FrancoisCheng。祖籍江西南昌,1929年出生于山東濟南。1945年重慶立人中學畢業(yè)后,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外語系。1948年赴法留學,先后在巴黎大學和高等實驗研究院攻讀法國文學、語言學。1960年—1973年,供職于巴黎中國語言研究中心,參與編纂《法漢大詞典》。1971、1973年曾分別獲得巴黎第七大學和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后任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
1.2程抱一的教育情況
1960年,他在聽保爾•德梅維勒的課時,發(fā)表了獨特的見解,引起了德梅維勒的注意,這位大學者十分器重這個中國人,把他推薦給法國高教部,于是,程抱一有幸成了巴黎高等實踐學院語言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
第2章程抱一的寫作歷程
2.1程抱一的作品簡介
1973年,法國著名的門檻出版社和程抱一簽約,希望他能用結(jié)構(gòu)主義的方法對唐詩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當時能在門檻出版社出書是一件十分榮幸的事情。4年以后,程抱一完成了他的著作《中國詩歌語言研究》。這本書出版后在學術(shù)界引起很大反響,然后他又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了《虛與實》(對中國繪畫語言的研究),這是《中國詩歌語言研究》的姊妹篇,在這部著作中,程抱一對生命的本質(zhì)進行了思索,試圖把中國文化思想的精髓提煉出來,并以繪畫作為思想的印證。他的著作得到了文學界、學術(shù)界及藝術(shù)界的認可。這兩本書后來被譯成多國文字出版,在全世界廣為流傳。它們奠定了程抱一在法蘭西文學研究領(lǐng)域的學術(shù)地位。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讀畢親筆致函程抱一向他表達敬意。20年后這兩本書被確定為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永遠珍藏書籍.
程抱一集詩人、作家、翻譯家、批評家為一身。其譯著主要分漢譯和法譯兩部分。
2.2程抱一的作品集錦
他先后用法文發(fā)表三部理論著作﹕《中國詩語言研究》(1977、1982年,包括法譯唐詩122首、李煜詞十一首等),《虛與實﹕論中國畫語言》(1979、1981年,書中有自唐朝至清朝各家畫論)、《神氣》。國畫鑒賞性畫冊﹕《夢的空間﹕千年中國畫》、《朱耷﹕筆墨天才》、《石濤﹕生命的滋味》,詩集﹕《石與樹》、《水云之間》、《情歌36首》、《雙歌》等。中文譯著有《法國七人詩選》(譯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和亞丁談里爾克》(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2年)、《和亞丁談法國詩》(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0年)、《夜動﹕法國當代詩人亨利•米修作品介紹》(臺北,歐語出版社,1984年)、《參歌集》(詩集,香港華實印務(wù),1980年)。
第3章程抱一的榮譽成就
3.1法蘭西學院簡介
2002年6月10日晚,法國巴黎市政府大廳燈火輝煌。程抱一,將接受象征榮譽與地位的法蘭西學院院士寶劍。掌聲經(jīng)久不息,程抱一將寶劍高舉齊眉,東方文士西方劍,在這金碧輝煌的典型西方建筑中,一個東方人成為備受尊敬和仰慕的對象。此情此景,令在場的中國人感到由衷的自豪。
1635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創(chuàng)立了法蘭西學院,旨在吸納法國文學和思想界泰斗加入,以保衛(wèi)和宏揚法蘭西語言和文化。這座著名文化殿堂一直只保留40把椅子,即40位終身院士,只有院士辭世空出名額方能投票補選,入選的院士也因此被稱為“不朽者”。隨著時代的進步,法蘭西學院已將弘揚法蘭西文化與追求文化多樣性相融合,逐漸發(fā)展成為法國最高榮譽機構(gòu)。2002年6月13日,程抱一榮幸地成為該院第705位院士,以第一位亞裔院士身份接替34號座椅的主人雅克•德•波旁•比塞。
3.2獲贈法蘭西寶劍簡介
程抱一的鑄劍宗旨是將中西文化融合其中。劍體以銀為材料,通體透著清純的智者之光。劍柄鍍金,上用雋秀的字體刻著中國宋代愛國詩人文天祥《正氣歌》首句“天地有正氣”。周圍飾以綠竹和白色百合花,前者象征中國,后者象征法國。劍柄上一個凌空的“和”字格外引人注目,給人以人劍合一,兩種文化合壁的遐想。
3.3程抱一的寫作風格
程抱一看似瘦弱的軀體中,流淌著激情與活力。他最早的創(chuàng)作是從詩歌開始的,在他的作品中,任何人都能感到中西文化在其中交織,穿插,滲透,而又涇渭分明。他有著對美和均衡的敏銳的天賦。他有著相當明亮的天性或者說信仰,堅持不懈地追求著純潔高華的藝術(shù)與人生之境,而同時,他又有著敏銳的觸角,加上對繪畫的認識,較能超越事情的表象,掌握其間的縫隙和裂痕。因此,他的才華表現(xiàn)在他的描述能力,深刻體味,和朝向一個終極目標的不懈追求。他認為,任何離開本土到異國他鄉(xiāng)定居的人,都會有段時間感覺自己離開本土文化和社會,游離于兩種文化之間,成了“文化邊緣人”。在這種處境當中,有人痛苦彷徨一輩子,也有人最終在兩種不同的文化之間找到了立足點。而程抱一就找到了一個將中法文化精髓交融在一起的最適合自己的立足點。他始終盡力做到中西合璧,把兩種似乎迥然不同的傳統(tǒng)結(jié)合起來。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的詩歌里兩面都有,他把那種人類命運本身所包含的悲劇性的激情體現(xiàn)在了詩中,這是西方詩歌的傳統(tǒng)。但是,程抱一又不像西方詩人那么鋪陳,而是以簡約而含蓄的言語表現(xiàn),給人以一下一下敲擊的感覺。他自己曾說,“我不可能像中國古代詩人那樣超越現(xiàn)實,因為西方詩歌的主題也存在于我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中。”所以程抱一既避免使詩歌成為自我感嘆,又努力避免當代法國詩歌空泛、抽象和做作的傾向。在他的詩歌里,非常好地體現(xiàn)了法語的音樂性,為中法詩歌的融合創(chuàng)造了一個完美境界。因此很多法國人都喜歡朗誦程抱一的詩。程抱一以他與生俱來的中國式情感和情操進行著西方式的思考。有人說人的左腦負責語言和推理,右腦負責情感、領(lǐng)悟和感應(yīng)。如過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很容易理解程抱一的寫作方式了,他對生命的信仰是西方式的,而他試圖在可見的東西里抓住不可見的東西,從有限中尋找無限,這又是很中國式的。基于此,程抱一總是在考慮如何以西方讀者能接受的方式把中國文化的底蘊呈現(xiàn)出來,讓兩種文化在一起碰撞出絢麗精彩的火花。
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程抱一始終在思考,他努力做到借鑒西方哲學思想,把對中國文化的反思和西方哲學穿插在一起,互相呼應(yīng),而不是進行簡單的比較。他多少年來苦心追求的,是將東西方文化有機地融合。法蘭西文學院院長稱贊他“用法國文化的精華豐富了中國文化,又以中國文化的深邃豐富了法國文化”。
我認為他的作品也無時不刻的體現(xiàn)了更好的中西合璧這點。中西合璧就是取各自的精華而舍棄各自的糟粕,讓兩者能夠更好的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程抱一致力于中國詩學和中國繪畫的研究,弘揚中華文化。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數(shù)十年來,他始終用法文寫作,始終堅持從法蘭西文化中汲取優(yōu)良的東西,化為有益的營養(yǎng),并把這種營養(yǎng)出神入化地融入自己的學術(shù)作品中去。他的作品不僅品類豐富,而且極有深度,具有普遍的價值和深刻的影響。這些為他日后“擺渡”中西文化打下了基礎(chǔ)。
3.4對中法文化交流的影響
作為中西文化間的擺渡人,程抱一在對法蘭西文化融會貫通上已經(jīng)達到了很高的創(chuàng)造,而且他也做到了對中國文化有深度和高度的了解。西方有其向上、高貴而純凈的一面,這在宗教和藝術(shù)上都有反映。在接受西方文化以后,程抱一覺得自己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追求向上、凈化靈魂的要求。但他始終把中國文化的最高峰當成自己的據(jù)點。他念念不忘的是提煉中西文化傳統(tǒng)中的精華,而不是玩弄西方文化。
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程抱一起的不僅是橋梁的作用,他的作用是無法繞過去的。因為他在中西文化間開辟了自己的道路。程抱一在法國生活了大半個世紀,他的著作不是簡單的比較文學,不光是學術(shù)。我們從中能得到一種睿智。他不斷努力做到借鑒西方哲學思想,把對中國文化的反思和西方哲學穿插在一起,和西方哲學思想呼應(yīng),而不是進行簡單的比較。對次的不懈追求和不停揣摩,形成了他的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在榮譽面前,他并不把自己的當選當做是他個人的功勞,而是認為自己只是代表中國文化取得了這份榮譽,說明了法國人民對中國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對中華文明的欣賞。他說:“我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我靠的是背后擁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明史的中國,她是我創(chuàng)作的源泉。”
面對贊揚和褒獎,程抱一十分冷靜。作為一個中西方文化的“擺渡人”,那種不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已經(jīng)成為他生命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法蘭西文學院院長這句“用法國文化的精華豐富了中國文化,又以中國文化的深邃豐富了法國文化”。也許是對程抱一孜孜不倦的溝通中西文化的高度概括吧。
結(jié)論
曾經(jīng)有人這樣說,東方和西方永遠也不能相遇。程抱一用自己的行動,生動地駁倒了這番言論。中國其實是有包容的精神和開放的胸懷的,作為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程抱一已為我們起了楷模作用。
二十一世紀中法和中歐文化交流期待著新的突進和發(fā)展,我們要把握機遇加強東西方文化對話,我們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包容的精神,開放的胸懷,求同存異,承認差異,保留自己的文化特性。同時更好的推進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交流以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一定要向他學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