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經濟政府公共政策研究
時間:2022-10-29 11:38:00
導語:創意經濟政府公共政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本文認為創意經濟是從外延型產品經濟,轉向內需型消費經濟的重要方向之一。創意經濟與知識經濟有很大不同,必須研究創意經濟發展的環境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當前政府對創意經濟和創意產業的公共政策方向應當放在:構建國家創意經濟平臺、建立創意產業協調機制和培養人才、孵化產業方面。
關鍵詞:創意經濟創意產業公共政策
當國內學術界還在探討什么是“創意經濟”(CreativeEconomy)時,政府官員還在借參加學術討論會之機,發表對“創意經濟”看法的時候,2005年一個綜藝策劃項目,“超級女聲大賽”帶來的“創意產業”(CreativeIndustry)已經橫掃中國。
創意經濟是外延型產品經濟轉向內需型消費經濟的重要方向
國內外經濟界權威人士幾乎一致認為,我國經濟目前必須走以擴大內需,促進民眾消費為方向的道路,這在國外反傾銷浪潮和國內個人儲蓄額達到萬億元的形勢之下,的確不言自明。更有國外專家列舉我國8000億的美元外匯儲備,2005年中國財政收入占GDP的19%,而消費開支僅占GDP的14%。因此認為:中國政府為重新平衡經濟增長,必須減少儲蓄和投資,增加消費開支。
因此,擴大內需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民眾面對醫療保障、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保障、養老保障等一系列現實和比較嚴峻的問題,擴大內需的很多舉措根本難以撼動民眾的儲蓄熱情,消費開支與預期相比,總是無法令人滿意。
然而一個地方省份舉辦的綜藝項目,卻大大拉動了民眾的消費開支,而且民眾并沒有買到什么實物產品,買到的是“精神產品”及一系列“衍生產品”。這些產品不是工業經濟帶來的,也不是知識經濟帶來的,而是“創意經濟”帶來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年1月11日的《中國文化藍皮書》中,公布了對“超級女聲”這一典型的創意經濟帶來的經濟收益和民眾消費支出的初步統計,見表1。
表1中,一個創意項目帶來的消費支出與企業由此產生的收入可以達到湖南全省農民工2005年總收入的1.02%,“超女”品牌后續價值指標占2003年湖南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0%。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創意經濟是我國目前從外延產品型經濟,轉向內需消費型經濟的重要方向之一。
創意經濟與知識經濟的區別
在上述“超級女聲大賽”綜藝項目的市場運作中,消費者買到的是典型的“精神產品”,說它不是“工業經濟”帶來的,也不是“知識經濟”帶來的,是因為創意經濟與知識經濟的確有很多不同,討論這些不同,特別是搞清楚創意經濟的特征,對發展創意經濟和制定政府公共政策,健康引導創意經濟,有重要意義。
最早以國家戰略名義提出創意經濟的是英國,1997年5月,英國首相布萊爾為振興英國經濟,提議并推動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該小組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別兩次提出創意經濟的發展戰略。1998年,英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首次對創意產業下了定義,將創意產業界定為“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據此定義,英國將廣告、建筑、藝術和文物交易、工藝品、設計、時裝設計、電影、互動休閑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電視廣播等行業確認為創意產業。
近年來,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的報告和研究成果豐富和推進了關于創意部門和創意產業的觀點。比較典型的意見是,文化創意產業中的經濟活動會全面影響當代文化商品的供求關系及產品價格。創意產業建構了新的產業結構的通道。約翰·霍金斯在《創意經濟》一書中指出,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220億美元,并以5%的速度遞增。一些國家增長的速度更快,美國達14%,英國為12%。在美國,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1998年指出,創意經濟是知識經濟的核心和動力。據統計,到2001年,美國的核心版權產業為國民經濟貢獻了5,351億美元左右,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24%。
在上海,創意經濟也初顯端倪。上海大力開展國際電影節、電視節、藝術節、各類設計展,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的聲譽。上海還開發改造和利用了100余處老上海工業建筑,對老廠房、老倉庫進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創意工作園區。另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5/1)》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用戶的行業分布直接涉及創意產業的部分是:文化藝術業:0.8%;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1.5%;廣告業:1.0%。中國創意產業僅“網民”部分,其數量占中國互聯網上網用戶總人數9400萬的3.3%,應當約有310.2萬人。
那么創意經濟與知識經濟是同樣一種經濟形態嗎?能否用發展知識經濟的方法和公共政策來引導和促進創意經濟的發展?筆者在此問題上的回答有悖于美國人的觀點,創意經濟與知識經濟盡管都是源于“頭腦的經濟”但是他們的產生和發展有很大不同。筆者為節省篇幅,以列表方式闡述其不同之處。見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出創意經濟與知識經濟最顯著的不同,就是創意經濟主觀和文化成分是知識經濟無法比擬的。創意經濟更涉及社會領域,是社會多元化、政治文明和文化包容的產物,在引起社會爭議方面,恐怕不是知識經濟和知識產業中所謂“科學倫理和技術倫理”能夠涵蓋的??梢哉f引起社會爭議沒有科學倫理和技術倫理那么深奧,卻遠比它廣泛。
創意經濟產生的環境要求
任何經濟形態都有適宜生長的環境,這個環境包括社會環境,人文環境和其他經濟發展水平環境,“創意經濟”也是如此。在搞清楚適宜生長環境之前,應該首先探討國內的“創意經濟”一般生存在哪些產業當中,可以把這些產業稱為“創意產業”。
筆者整理出的表3,反映了當前國內所有的創意產業。從表3中我們不難看出,“創意經濟”與“藝術”的距離很近,與科學的距離則比較遠(這里并不是指的“創意經濟”的實現手段),這也是創意經濟不等同于知識經濟的主要原因??茖W無國界,藝術則有很深的地域、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性,這是因為藝術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直接的組成部分。
(一)國內發展創意經濟的社會環境
中國創意產業國際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在此問題上的看法比較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他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才需要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機制,高技術的基礎設施,相互接駁的產業鏈條,打破原有行業界限的重組場域,迅速順暢交換傳播的數字網絡和一個高度市場化的交易平臺?!彼麤]有進一步解釋“高效的政策支持機制”到底指的是什么,但是筆者認為,這個支持機制還是有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容許不容許的問題。說到“知識經濟”,幾乎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它幾乎不涉及意識形態。而搞創意經濟的人,首先本質上都是非常有個性的,非常不合常規的,富有想象力的人。這些人的想法,直接導致了產業本身的方向和社會效果。
因此,說到社會環境,部分取決于政府的態度和政府的公共政策。這是因為,一方面,政府已明顯下決心培育創意經濟,但是創意經濟的繁榮要依靠發展爭議性的內容,甚至可以這樣說,極具爭議性的內容才賦予了創意經濟的商業優勢。然而,另一方面,政府仍擔心創意經濟帶來的文化內涵,對于極具爭議性的內容,政府通常持非常謹慎的態度。“超女”項目利用數百千萬年輕人的移動電話投票權,成功發揚了一次“文化民主”,就是個例證。因此,創意經濟在國內社會環境中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創意產業的經濟性與政治的傳統性之間的協調和相容。
(二)國內發展創意經濟的人文環境
創意經濟在我國能夠傳播和發展,在于社會的開放性和多元化以及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國家倡導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全面進步??梢哉f,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已經深入人心,政治文明也被提到議事日程,國內民眾的文化包容,經過改革開放近30年的洗禮,已經有很多的寶貴經驗和繼續拓展的空間。
創意經濟的基礎是產業經濟,產業經濟為“創意”的產業化提供了手段和平臺。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工廠”,產業門類和產業發展硬件已經具備了和發達國家抗衡的基礎,這方面不存在突出問題,突出問題仍然是“創意”本身。
政府對創意經濟應采取的公共政策導向
應當承認,許多創意產業一般都是影響很廣的朝陽產業,但也是一個問題很多、爭議很大的社會熱點產業。例如:互聯網、電子娛樂產業以及類似“超女”的“造星”運動。因此政府的作用應當是提升創意的文化品位,增強原創能力,加強市場管理,塑造和改善產業形象,讓創意產業進入主流社會,不僅成為一個正當行業和正常行業,而且成為一個光彩產業和高尚產業。
對創意產業的鑒別和發展,不應當漠視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也不應當漠視多元社會下的不同群體和千萬用戶、客戶的合理需求。因噎廢食,只會喪失創意經濟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由于創意產業的爭議性,在不同發展階段,更不能漠視社會公眾的認知程度和主流社會的合理關切,如果引發社會公憤,將斷送某些創意產業的前途。政府的公共政策,應當在以上兩個方面取得動態平衡,既要對社會公眾負責,同時也要對產業發展負責。具體來講,筆者認為政府的公共政策應當著力于以下幾點。
(一)政府要創造一個創意經濟的發展平臺
“平臺”一詞源于計算機技術術語,是指基本軟硬件標準的集合,在這些標準上可以構建其它計算機軟硬件。由此引申,現代非計算機意義上的平臺,起碼有三個基本含義:一是平臺具有基礎性的支撐體系;二是這個平臺不僅包括基礎硬件設施,還包括軟件政策環境,是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的有機集成;三是平臺它一定具有公共和共用的服務性質。
因此,“國家創意經濟平臺”,應當是由國家層面上的創意經濟基礎條件資源共享的系統化的支撐體系。“國家創意經濟平臺”不僅包括物質與信息保障系統,而且包括相關的以共享機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國家創意經濟平臺”要為全社會的創意產業提供有效、高質、公平的服務。
“國家創意經濟平臺”的制度體系是其建設和運作的核心,它主要包括相關的法律法規、管理條例、管理辦法、規則、標準等。目前國家對創意經濟和創意產業的相關政策與制度體系正在形成過程中,我們有理由期待它的建設有助于加快“政府創意經濟平臺”的建設。但是有一點必須強調的是,在對待創意經濟和創意產業的公共政策制定上,政府可以引導創意產業的方向,卻不適于規定創意產業的內容,也不適于督促創意人士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創意經濟和創意產業在我國發展的情況如何,對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是客觀檢驗的實踐之一。
從目前創意產業在我國的發展來看,只要其內容不涉及政治、宗教、色情、頹廢和有礙社會和諧穩定,就應當給予發展。管理的觀念應當從審批、控制為主,到扶持、發展為主。創意產業是典型的“精神產品”組成的產業,其能夠發展壯大,最重要的是公共政策在此方面的寬容與包容。當然寬容與包容的基礎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前提。
(二)在現階段建立創意產業協調機制
在國家積極制定創意產業公共政策的同時,應當建立創意產業發展的協調機制。我國的創意產業歸屬于不同的政府部門管理,管理層次很多。以網絡游戲等數字內容產業為例,在第一級直接參與管理的是文化部,還有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國務院信息辦;第二線參與管理的有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以及勞動和工商稅務等部門。直接在數字內容領域參與管理的政府部門,大概有18個部級單位,這種管理難以協調、規范。因為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就需要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協調小組來協調、推動產業規劃的實現。
這里介紹一下我國臺灣地區的做法,臺灣是把創意產業管理納入其“經濟部產業輔導中心”,由中心出面協調與其它部門的關系。為節省篇幅,對其管理架構的描述見表4。
(三)保護知識產權和培養創意人才
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政府出版部門,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正在配合國家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對侵權盜版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但是,盡管如此,知識產權惡性侵權案件還是屢見不鮮。任何創意產業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沒有對知識產權有一個很好的保護,我們的創意產業是絕對不可能健康發展。嚴厲打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加大民眾對保護知識產權的認識才是根本之道,這方面的工作,的確任重道遠。
對創意人才的培養可以把其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我們的教育,現在從支持創意經濟來看,問題就比較多,我們評判學生的標準仍然是單一軌道,小學、中學里藝術類課程在升學率的壓制下,生存空間十分有限,發展空間更不容樂觀。一方面社會開放,學生思維日益多元,社會評價標準也日益多元,另一方面,升學壓力、就業壓力、自主創業的艱難程度又與上述情況形成強烈反差。使家長、學校和學生本人矛盾重重,這種現象的改變有賴于整個教育體系的與時俱進。二是創意人才以35歲以下為絕大多數,這些引領流行文化的人群,經濟能力比較薄弱,迫切需要扶持。支持創意年輕人的創業,就成為當務之急。
在這方面,上海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上海市借鑒國外經驗,開拓出倉儲式的創意基地,盧灣區“8號橋”、廣告灣、泰康路藝術街等綜合性體驗經濟園區和以創意設計產業為主的創意產業基地,靜安區昌平路990號和1000號,上海市新型廣告動漫影視圖片產業基地,以及以時尚藝術、服裝設計、品牌等為主要特色普陀區莫干山路50號,這些基地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文化都市園區”。以上這些基地,讓創意人士能夠租得起和住得起。它不但是聚集人才的“鳥巢”,而且是培養創意人才的搖籃,甚至成為上海市的又一具有鮮明城市特色的一大景觀,真是一石三鳥,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鐘婷.英國創意產業的發展.上??萍记閳螅↗),2005.5
2.丘磐.關于政府行為與發展知識經濟的關系.科學研究(J),2000
3.理查.克勞福著,黃百合譯.人財時代(M).臺灣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1997
- 上一篇:文化創意產業界定及意義
- 下一篇:創意產業時代廣告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