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現狀

時間:2022-03-10 03:42:00

導語:建筑業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業現狀

建筑業分為“狹義建筑業”和“廣義建筑業”,狹義建筑業主要包括建筑產品的生產(即施工)活動,廣義的建筑業則涵蓋了建筑產品的生產以及與建筑生產有關的所有的服務,包括規劃、勘察、設計、建筑材料與成品及半成品的生產、施工及安裝,建成環境的運營、維護及管理,以及相關的咨詢和中介服務等等,反映了建筑業整個活動空間。文中所談的建筑業是狹義建筑業。其實,無論是狹義還是廣義,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不可避免地具有宏觀經濟形勢相關性和政策敏感性,這決定了建筑企業在制定戰略的時候,會密切關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動態及各項經濟指標。各項數據表明,未來幾年里,建筑業發展前景廣闊。

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一直呈高速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為10.9%,全年增幅預計不低于10%。而且,從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生產、建筑、零售銷售等基本面情況總體保持良好,這意味著經濟未來幾年繼續快速增長的潛力很強。據專家預測,截至2010年的未來幾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有望超過官方制定的7.5%的目標。根據我國未來固定資產投資的狀況,對未來建筑行業需求總量做出的預測是:到2010年,建筑業總產值(營業額)預計將超過90000億元,年均增長7%,建筑業增加值將達到15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8%,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左右。具體說來,未來建筑業熱點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鐵路建設。“十一五”期間將是中國大規模鐵路建設時期,鐵路部門計劃續轉和新安排建設項目達200多個,其中客運專線項目28個,建設總投資12500億元人民幣。今年作為“十一五”的第一年,鐵路建設已經呈現出如火如荼的局面。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國完成鐵路基本建設投資621.9億元,同比增長1.9倍。其中鐵路基建大中型項目完成投資613.64億元,同比增長2倍。可以預見,我國鐵路新一輪大規模建設即將展開,隨著鐵路投資的放開,以及參與鐵路建設項目資質限制的松動,鐵路建設市場將成為建筑企業另一個充滿機遇的細分行業市場。

公路建設。按照部已經確定的公路水路交通發展2020年以前的具體目標和本世紀中葉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公路基本形成由國道主干線和國家重點公路組成的骨架公路網,建成東、中部地區高速公路網和西部地區八條省際間公路通道,45個公路主樞紐和96個國家公路樞紐;到2010年,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20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萬多公里;到2020年,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250多萬公里,高速公路達到7萬公里以上。因此,未來10-20年,應是我國路橋建設持續、穩定發展的時期。

城市軌道建設。據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完成的報告顯示,現在我國已經進入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在國內40多座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經有30多座城市開展了城市快速軌道的建設或建設前期工作,約有14個大城市上報城市軌道交通網規劃方案,擬規劃建設55條線路,長約1500公里,總投資5000億元。在“十一五”規劃中,未來全國特大城市的地鐵和輕軌通車里程將超過1500km,投資總額超過2000億元。

水運港口建設。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港口、特別是沿海港口建設,一直保持著一個較快的發展趨勢。今年,各地按照“十一五”規劃的港口建設相繼開工,呈現出一片港口建設熱潮,而且投資規模都以百億元、千億元人民幣,水運港口建設方面逐漸呈現出建設規模大,投入資金豐富等特點。據了解,未來5年,交通部將進一步拓展資金渠道,擴大水運建設資金規模,加大對長江航道和內河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大規模的水運港口建設,以及對現有碼頭泊位的大型化、專業化改造,將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和市場。

城市建設。首先,從城市化率來看,目前我國城市化率只有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根據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和中國人口增長的綜合,可以預測,未來20年內,中國城市化水平將提高到60%左右,這意味著城市化率每年需提高約1.5個百分點。其次,從我國城市的功能分區看,我國目前很多城市的功能分區并不合理,為了使城市土地價值最大化,必將對功能區重新劃分,而這將導致現在很大一批城市住房資源的重新優化配置,很多需要配套和重建。

房地產。近兩年,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投資增速過猛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過熱的購房需求有所降溫,但從投資總量上看,房地產市場的建設需求仍是建筑行業企業應重點關注的細分行業市場之一。參照我們過去二十余年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以及住房改造速度,2020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可能達到35平方米,即平均每戶現有城鎮居民還要增加10平方米多。因此,可以大膽斷言,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盡管房地產商可能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但房地產業將處于穩定發展的黃金時期。

能源建設和能源調度工程。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能源不足的矛盾已經顯現,未來包括火電、水電、核電在內的能源建設仍將持續,水、電、氣等的能源調度工程也將全面展開并繼續投入。同時,“十一五”規劃將進一步加大國內煤炭、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力度,積極開發水電,加快發展核電,鼓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積極穩妥地開展國際能源資源合作,積極利用國際能源市場增加和保障供應,以保障“十一五”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

除了上述種種之外,高速的經濟增長態勢及“十一五”期間國家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還會更多建筑市場熱點,例如冶金、化工、工程等等。未來幾年,施工企業將會在建筑大舞臺上一展英姿,大顯身手。

建筑業廣闊的發展前景,為從業企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然而,要想在舞臺大顯身手,還需要正視——

建筑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今年來,我國建筑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一大批高、難、精項目彰顯出我國建筑業的總體實力。但不可否認,無論是從產業的層次,還是從企業層次來看,我國建筑業都還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

從產業層次看來,我國建筑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產業結構不合理。到目前為止,我國建筑業仍沒能形成一個較合理的結構體系,其主要表現在:第一,企業規模差距不明顯。總體來說,企業平均規模偏大,大而全、中而全的企業偏多,小而專、小而精的小企業比例偏低,沒有形成金字塔型的產業結構體系。并且,盡管大企業數量偏多,但具有工程總承包能力和強大經濟技術實力的大企業較少。第二,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和經營能力趨同。數百家具有一級承包資質的建筑企業都可以參加總承包層次上的競爭,體現不出各自的目標市場和優勢劣勢,造成了建筑市場競爭的混亂和無序,這種無序競爭加劇了工程發包領域的不規范行為。

市場規范程度較低。壓級壓價、墊資施工、拖欠工程款、索取回扣等問題一直是建筑業的頑癥,盡管國家對上述諸多問題都進行了大力地防治,但一個統一的、開放的、體系完備的、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在我國尚未建立。目前,相關部門已在探究和初步建立規范建筑業各方主體行為的長效機制,但在短期之內,建筑業還將處于市場規范程度較低的局面。

過度競爭現象較為明顯。建筑業過度競爭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業集中度較低,且進入壁壘較低,退出壁壘相對較高。而行業集中度較低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生產能力相對過剩和產品的同質化。由于大多數以相似的業務和經營管理模式競爭,為了釋放自身生產能力,各建筑企業競相壓價、惡性讓利,其結果必然導致行業整體利潤率過低。

信用體系尚未建立。由于我國當前正處于建設高峰時期,建筑市場發育尚不完善,體制和機制還未完全理順,綜合執法體系有待強化,市場主體缺乏信用意識、履約意識較為薄弱,加上建筑市場供求失衡等等原因,致使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明顯滯后。主要表現為:一些建設單位不按工程建設程序辦事,強行要求墊資承包,肢解工程發包,明招暗定,拖欠工程款;一些承包企業層層轉包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導致工程出現質量和安全問題;一些監理、招標、造價咨詢等中介機構辦事不公正,擾亂了市場秩序。信用的缺失不僅造成了建筑市場混亂、經營成本的浪費,也給企業和行業發展帶來很大風險,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場信用體系的任務十分重要和緊迫。

建筑節能迫在眉睫。據了解,我國目前新建建筑中有95%仍屬高耗能建筑,建筑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近三成。根據政府提出的目標,到2010年,我國城鎮建筑要達到節能50%的目標,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要達到65%。大城市要完成對25%的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到2020年要完成對大部分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造成建筑不節能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產品原因,很多用電設備本身能效低;有的是系統設計不合理,加重了負荷,再就是施工過程中的監管措施不利,造成節能項目難以落實,這樣造成巨大能源浪費。

從的層次看來,我國建筑業主要存在以下:

管理水平低下。企業組織結構老化是建筑企業管理水平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盡管已經過多年的改革探索,但許多企業依然沿襲著計劃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機構重疊,人浮于事的現象依然比較嚴重。其次,我國大多數建筑企業仍采用粗放經營模式,重項目、輕收益、輕管理,再加上管理人才匱乏等原因,致使企業管理水平一直處于較低狀態。另外,企業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工程項目點多面廣,客觀上增大了企業管理上的難度。

關鍵性人才匱乏。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是企業價值增值中最具創造性的因素,是否擁有必需的高素質人才是決定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從建筑業人才的現狀看,一些從業人員因循守舊,已顯示出對新經濟狀態的諸多不適應;企業中大多數管理人員都是技術出身,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綜合性人才嚴重匱乏;熟練型技工的斷檔,也成為企業的一大障礙。

資金運作和融資能力亟待加強。無論是從企業承接項目,還是從企業發展來講,資金運作和融資能力都是建筑業成功經營的關鍵因素。就某個項目來說,建筑企業項目承接后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流動資金,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是制約企業做大的一個重要瓶頸;就企業發展來說,如果沒有很強的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將很承接到一些對資金和融資能力很高、競爭相對不是很激烈、收益比較大的“技術型、融資型”項目,企業將只能為了低盈利項目和大量的競爭對手拼個你死我活,很難談得上“成功經營”。

風險控制能力相對較弱。建筑企業工程項目規模較大,周期較長,投資量巨大,可產生風險的因素數量多且種類繁雜,而且風險損失的嚴重性——不但會造成財產損失,更會企業聲譽。這就要求企業具有相當的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控制能力。但由于決策機制及信用體系等諸多方面的原因,與發到國家相比,我國建筑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還相對較弱。

資源整合能力有待提高。資源整合能力對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至關重要,企業能較好地整合資源,才能有效地發揮協同效應。這里說的資源不僅包括企業內部資源,也涵蓋了企業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的外部資源。對建筑企業來說,主要的外部資源有:銀行及機構、政府、專業承包商、建材供應商、業主、行業協會、大專院校的機構等,與這些資源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企業無疑將獲得競爭優勢,而且這些競爭優勢也往往因競爭對手難以模仿而具有持久性。

毋庸諱言,上述種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建筑業的發展,并制造了許多從業企業的生存困境。能夠有效地規避和解決這些問題,體現著企業和行業的自我認知、自我發展能力。通過一個不完整的關于企業戰略的調研,我們發現,大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并在下一步的戰略中進行了矯正——盡管并非一一對應,但顯然涵蓋了問題的大部分。透過這些戰略,我們顯然可以看到一個愈加規范的、愈加成熟的建筑業。

調研發現,針對行業和自身的種種問題,建筑企業擬定了以下幾大較為集中的戰略。

簡單說來,戰略就是對企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謀略,包涵了一個企業的定位和取舍,體現著企業的智慧和決心。

“走出去”戰略。當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國外市場和資源的依存度不斷增加。在這種形勢下,貫徹落實中央“走出去”戰略,支持國內有比較優勢的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拓展我國經濟的發展空間,已取得各界的廣泛共識。調研發現,許多大中型企業,都將“走出去”作為未來幾年甚至更長一段時期的重點戰略,而一些特大型企業,更是將“走出去”戰略列為重中之重。據統計,今年1-6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28.6億美元,同比增長50.2%;新簽合同額230.4億美元,同比增長97.9%;我國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22.7億美元,同比增長13.5%。

“總承包”戰略。許多大中型企業將總承包作為重要戰略和主要戰略,這或許預示著施工環節價值將發生轉移——今后純粹的施工獲利潤的可能性將日益減小。其實,總承包的核心也是要通過提高效率來改進盈利水平,因此要求企業具有很強的市場資源掌握能力以及對分包單位的管理能力,而企業高層要實現對很大管理幅度的有效監控,就需要企業具有相當的標準化水平。將此戰略作為重要戰略和主要戰略的企業,需要在這方面大力加強。

“多元經營”戰略。多元經營能為企業增加盈利點,并有效規避風險。許多施工企業在充分利用自己的行業競爭優勢外,將多元化經營作為一項重要戰略,如成立全資房地產企業、參與其他行業投資參股或組建具有獨立法人的控股公司等。整體看來,基本都是圍繞自己的核心業務,進行價值鏈上下游的延伸,實現同一價值鏈的多元經營。也有些企業推行板塊化,在進行延伸的同時,更在其他點上構筑核心能力,從而出現幾大版快均分實力的格局。

“提升管理能力”戰略。調研發現,改變企業管理效率低下的狀態,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已成為許多企業的一大共識。要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首先需要企業深刻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意義,改變以往“重項目、輕管理”的觀念,切實轉到“向管理要收益”的軌道上來。其次,要提高員工的素質和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使管理人員具有應有的理念、、和常識,從而能夠履行職責,發揮作用。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做到規范化管理。

“興企”戰略。隨著我國建筑市場運作逐步進入規范,科技的作用將在競爭中凸現出來。為盡快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許多企業將“科技興企”作為一項重要戰略,并決定建立企業技術開發組織機構和科技創新機制,為企業配備高素質的科技骨干,大力研究開發具有自己特點和較強競爭力的技術項目,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推廣,節省成本降低消耗,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從而力爭在微利,大幅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人才興企”戰略。由于行業整體從業人員匱乏及企業間人才競爭的日益加劇,“人才興企”戰略被許多企業不約而同地列為重要戰略。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許多企業決定大力改革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為員工創造能發揮施展才華的良好環境,力爭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并采取創新性的分配辦法,對人員進行考評和激勵。同時,許多企業還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努力為企業員工創造各種鍛煉和機會。隨著“人才興企”戰略的廣泛實施,我國建筑業的綜合實力必然會大大加強。

“專業化”戰略。某些利潤相對較高、專業性很的工程要求相應的施工企業具有“專、特、精”的優勢和能力,比如,地下隧道工程、高礅大跨橋梁工程、防漏工程等等,許多企業正致力于成為這樣的企業。而要實施“專業化”戰略,需要企業在組織結構、管理機制創新的同時,依靠技術創新,加大關鍵領域的的科研開發,力求快速攻克和搶占行業技術制高點,加強企業核心技術的提升,形成某一個領域的核心專業技術優勢,實現主營業務專業化、標識化,使企業形成產品差別化優勢。

“文化興企”戰略。企業文化是企業里一種積極向上的群體意識,它體現著企業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只有當企業員工的價值觀、行為準則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潛能,才能使企業上下同心,左右一致,從而使企業各方力量同發同至,使企業快速長足發展。因此,塑造富含代特征和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上述種種戰略是調研發現的較為集中的幾大戰略,它們在為企業指明方向的同時,更預示了行業未來的走向。可見,在新的時代,新的建筑業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