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滲透教書育人思想
時間:2022-11-19 10:17:41
導語:生物化學滲透教書育人思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生物化學》內容博大精深,許多重要的生物化學原理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物化學原理,培養同學們的“健康意識”、“環保意識”以及“為人處世”之道,結合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故事,培養同學們的“科學素養”,不但能有效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關鍵詞:生物化學原理;健康意識;環保意識;為人處世;科學素養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教書和育人必須并重、密不可分。《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領域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是研究生命的化學本質的科學,力求從分子水平回答“生命是什么”這一永恒的難題。這門課內容博大精深,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化學原理,其中的很多原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適時地將這些深奧的理論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不但能有效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1結合生物化學的原理,培養同學們的“健康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經常有同學不吃早餐。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健康意識,每學期第一次上課時就重點強調,上《生物化學》課必須要吃早餐,但不能到課堂上吃,還特意問大家,這矛盾嗎?同學們都說,不矛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強化吃早餐的重要性。比如講到“膽固醇的分布及功能”時,強調不吃早餐易患膽結石。膽汁是由肝細胞不斷生成的,在非消化期間進入膽囊內貯存,不吃早餐導致膽囊中的膽汁沒有機會排出,而使膽汁中的膽固醇大量析出、沉積,久而久之形成膽結石。再比如講到“糖酵解”的意義時,重點闡述糖酵解是某些細胞(眼角膜、紅細胞,特別是大腦細胞)唯一生成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triphosphate,ATP)的途徑,成人每天約需要160g葡萄糖,其中120g用于腦代謝。如果不吃早餐,葡萄糖得不到及時供應,將對這些細胞產生很大的影響。講到“糖異生”時進一步強調,如果不吃早餐,體內葡萄糖缺乏,將通過糖異生補充,從而加重肝臟的負擔。通過一學期的強化,很多同學告訴我養成了定時吃早餐的好習慣,有畢業好多年的同學見到我時,仍然記得不吃早餐的危害!另外,講代謝部分時,強調肝臟在代謝中的重要作用,為了更好的保肝護肝,需要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特別是不要熬夜,最好在十一點之前入睡,堅持鍛煉等。還有“燙發的生物化學原理”“煤氣中毒的生物化學原理”“酶原激活的生物學意義”等,都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同學們的健康意識。
2結合生物化學的原理,培養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環保無小事,保護生態環境,是造福社會、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事業。2017年10月18日,主席在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但是,隨處亂丟垃圾、過度使用塑料袋等行為隨處可見,國民的環保意識亟需提高。為人師表,身教重于言教,只有自己真正做到了,才會對別人產生正面的影響。平時的生活中,我非常注重低碳環保,比如一水多用、基本不使用塑料袋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會留心挖掘生物化學原理中蘊含的環保理念并不失時機地傳達給同學。三羧酸循環(也稱檸檬酸循環)是三大類營養物質代謝的樞紐,從草酰乙酸與乙酰輔酶A合成檸檬酸開始,經過一系列循環又回到草酰乙酸,循環中每一種物質被重復利用,最大限度發揮了自身的作用。這啟發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是可以循環利用的。每次講到檸檬酸循環時,我都會把自己的環保理念傳授給同學,并倡導同學們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盡量減少白色污染。丙氨酸-葡萄糖循環使肌肉運動產生大量的氨和丙酮酸,兩者都要運回肝臟進一步轉化,以丙氨酸的形式運送一舉兩得;在肝臟中,丙酮酸可以生成葡萄糖,氨通過尿素循環排出體外。這樣的安排真是太完美了,簡直無可挑剔,我們不禁慨嘆生命的神奇和偉大。講到這里,我給同學們展示了一張照片,一個用過的洗衣粉袋子裝滿了垃圾,然后讓大家解讀。起初,同學們一頭霧水,在我的提示下,一名同學站起來說:“洗衣粉袋子和垃圾都要運到垃圾桶,它們一塊運送,既節約了資源,也達到了運送垃圾的目的,這也是丙氨酸-葡萄糖循環給我們的啟示!”真是生活中處處有環保啊,這位同學的回答令我十分滿意,也博得了大家羨慕的眼神和熱烈的掌聲。
3結合生物化學原理,教授“為人處世”之道
做人與處事是需要用一生去研究和實踐的課題,只有生命終止,研究和實踐活動才能結束,我們才能評價一個人的研究和實踐成果。換句話說,做人做事,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學習和實踐。作為大學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和道德修養,在課堂上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影響學生,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感召學生,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細細體味,我們會發現,生物化學的原理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啟發我們學會為人處世。酶活性中心的結構特點有兩種學說解釋酶與底物的結合,一種是“鎖鑰學說”,酶的活性部位和底物的形狀是互補的,有利于酶與底物的結合;一種是“誘導契合學說”,底物分子或酶分子,或兩者的構象同時發生一定的變化后才互補,第二種學說能更好地解釋酶與底物識別并結合的動態過程。講到這里,可以啟發同學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相互尊重,相互體諒,遇到問題時必須有一方或雙方做出讓步,才能保證關系融洽,和諧相處。生物化學中有一些迂回曲折的反應,比如,脂肪酸的b-氧化包括脫氫、水化、再脫氫、硫解等幾個步驟,三羧酸循環中也有類似的反應,提示同學為人處世也需要適當靈活,遇到困難時應多開動腦筋,有時需要另辟蹊徑,切忌“不撞南墻不回頭”。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殘基有接觸殘基,輔助殘基,結構殘基和非貢獻殘基,提示我們,在一個集體中,有的人處于重要地位,有的人處于次要地位,還有的人處于更加次要的地位,但每個人都代表集體的形象,每個人都在為集體做著貢獻;如果這個集體是一個小家庭,爸爸媽媽支撐整個家,孩子則是家的“核心”,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提示我們每個人都應珍愛生命,努力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丙氨酸-葡萄糖循環則告訴我們團結協作的重要性,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互相支撐,合作共贏。還有酶原激活的生物學意義告訴我們,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4結合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故事,培養同學們的“科學素養”
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自1901年開始頒布以來,有關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共產生化學獎、生理與醫學獎合計70余項,是所有學科中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一個學科[1],可見生物化學在醫學和生物學領域的重要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將諾貝爾獲得者的感人故事融入課堂,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同學們對科學的向往,提高教學質量[2-3]。在氨基酸的化學性質部分,介紹英國著名化學家桑格的傳奇故事。桑格是第四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是唯一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因測定出胰島素的氨基酸排列順序獲1958年諾貝爾化學獎,又因發明測定DNA(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序列的方法(即桑格測序法)獲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研究測定胰島素一級結構過程中,歷經10多年,飽嘗了數不清的失敗,助手也離他而去,一個人堅持實驗,終于在1953年弄清了胰島素的一級結構。桑格一生淡泊名利,以極大的熱情投身科學研究,于2013年11月19日在熟睡中去世,享年95歲。桑格還深情寄語中國青少年:“科學研究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你總是可以進行一些不同的嘗試,它從來不會使人厭倦,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就泄氣,但我在遭受挫折時從來不著急,我會開始設計下一次實驗,整個探索的過程都充滿了歡樂。”講到酶的化學本質時,介紹美國化學家,身殘志堅的薩姆納,他首次確認了酶的性質,獲得1946年諾貝爾化學獎。17歲時打獵被擊中左前臂,被切除,從此,試著用右手做每一件事,靠頑強的毅力考入心儀已久的哈佛大學化學專業,后靠著誠意師從福林教授。1926年,提取到尿素酶,還發現酶可以結晶,并闡明酶的化學本質。講到DNA的二級結構時,穿插雙螺旋結構發現者沃森和克里克的故事。沃森出生在美國芝加哥,從小勤學好問,讀了薛定鍔《生命是什么?》受到極大的震撼,決心搞清楚遺傳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克里克出生在英國北安普敦,從小讀少兒百科全書,遇事好猜想,對科學入迷,中學時讀了科學家鮑林的著作《普通化學》后,對化學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自學生物學和化學。沃森和克里克在英國劍橋卡文迪許實驗室一見如故,合作開始DNA之謎的探索。科學家們那種對科學執著、熱愛、永不放棄的精神,善于分析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智慧以及協同合作、攻堅克難的團隊意識,非常值得我們學習[4]。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生物化學》探究生命奧秘的學科特點,適時地穿插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故事,不但能有效喚起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使其產生探知生命奧秘的欲望,還能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增強學習動力。總之,教書育人,是每一位教師的神圣職責。這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處處用心,在教授科學知識的同時,適時地滲透人生的哲理,以此來影響學生成才的優秀品質和思想,從而真正做到“教書育人”[5]。
參考文獻
[1]郭曉強,時蘭春.生物化學與諾貝爾獎.醫學與哲學,2005,26(5):68-69
[2]朱葆華.生物化學教學方法的幾點體會.生物學雜志,2009,26(1):89-90
[3]王然,劉永,侯筱宇.諾貝爾獎史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西北醫學教育,2010,18(5):985-987
[4]程紅娜.在生物化學教學中進行勵志教育的探索.繼續醫學教育,2014,28(12):27-29
[5]王勇健,李毅,王星.專科生物化學教學中的人文教育.西北醫學教育,2005,13(3):314-315
作者:朱葆華 單位:中國海洋大學海水養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上一篇:高校二外日語課堂教學對人文教育滲透
- 下一篇:生物化學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