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護士心理應激現狀及健康狀況

時間:2022-05-19 03:26:52

導語:心內科護士心理應激現狀及健康狀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內科護士心理應激現狀及健康狀況

摘要:目的分析心內科護士心理應激現狀及心理健康狀況。方法選取某院43名心內科護士為研究對象,采用SCL-90量表、護士壓力調查表、Maslach職業倦怠問卷、社會支持評定量表、人際信任量表及特質應對方式問卷進行調查,并將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與全國成年組常模進行比較。結果心內科護士SCL-90量表各因子評分低于健康成人(P<0.05)。在護士應激源中,擔心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為最主要的壓力來源。積極應對方式、高社會支持度、較高職稱對護士心理健康有正向預測作用,而消極應對方式、高職業倦怠水平則有負向預測作用。結論心理應激因素對心內科護士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其中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職業倦怠、職稱等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醫院管理者可根據應激因素對護士的影響程度采取相應干預策略,進一步提高醫院護理質量。

關鍵詞:心理應激;心內科護士;焦慮

心血管內科病房是以救治各種心臟急危重癥和多系統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為主的護理單元,病種復雜,病情變化快,因此心內科病房較之普通病房有其特殊性,護士承受的心理壓力大[1]。目前,護士所承受的應激包括焦慮和壓力等,已經成為一種潛在的職業性危險因素,影響其工作效率及護理質量[2]。因此,本研究調查心內科護士心理健康情況,探討應激因素對護士心理的影響程度,為科學、有效地緩解應激因素,提高護士心理健康能力提供理論依據和應對策略。

1對象

選取某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二病區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職護士43人,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26.5±7.6)歲。工齡2~20年,平均工齡(5.2±3.4)年,其中10人已工作3年,13人已工作4年,17人已工作5年,3人已工作5年以上。學歷上:中專1人,大專36人,本科6人。納入標準:(1)注冊護士并在調查期間內在崗者;(2)在所調查科室工作年限≥1年者;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

2方法

2.1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評估量表一般資料主要包括性別、年齡、護齡、有無編制、學歷、職稱、收入范圍、是否需要值夜班等內容。(2)癥狀自評量表(SCL-90)共計90個項目,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精神病性等9個因子,采用1~5級評分法,分數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癥狀自評量表在國內廣泛應用,信效度高[3]。將應激狀態下心內科護士產生SCL-90各因子評分與全國成年組常模比較[4]。(3)中國護士壓力源量表由35項條目組成,包括5個類別: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問題;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問題;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問題;患者護理方面問題;管理及人際關系。采用1~4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明引起壓力的程度越大。是國內最常用的工作應激源量表之一[5]。(4)Maslach職業倦怠量表(MBI)由22道題目組成,其中情緒耗竭分量表9條目,去人格化分量表5條目,低個人成就感分量表8條目。由受試者依據自己的感受對量表的描述進行自我評估,評估采用6級評分,依次表示其感受出現的頻率,其中情緒耗竭和去人格化評分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重,個人成就感分值越低表示倦怠程度越重。該量表在護理領域使用,被證明有很好的信、效度[6]。(5)特質應對方式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請護士回憶最近半年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對壓力程度以及內心感受進行評定,采用5級評分;第二部分:護士面臨上述壓力時的情緒反應和應對方式,由30個項目組成。經分析,護士應對方式包括6個因子:問題解決、回避與自責、緩解情緒困擾、正面認識、尋求社會支持和行為擺脫。采用5級評分,分別從無、偶爾、較常、經常、總是依次計為0分、1分、2分、3分、4分,每個因子所屬項目的總和為因子分,因子分除以項目數為因子項目分。問卷的內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為0.867,重測信度為0.661[7]。(6)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包括客觀支持3項,主觀支持4項及對支持社會的利用度3項,共3個維度,評分越高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8]。(7)人際信任量表共18個條目,分別從可預測性、可依靠性和信賴3種內涵評定人際過程中個體對關系密切者的相互信任程度,評分采用7級評分制(完全不同意、部分不同意、略微不同意、不確定、略微同意、部分同意、完全同意),得分越高提示信任程度越高[9]。2.2調查方法本研究首先通過本院護理部與心內科一病區、二病區護士長協調、溝通,得到臨床護士同意。然后由護理部組織兩名以上人員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時間段內到病區發放紙質版的SCL-90量表、護士壓力調查表、Maslach職業倦怠問卷、社會支持評定量表、人際信任量表及特質應對方式問卷。要求現場填寫,現場回收。若資料不完整,則要求調查對象重新填寫。共發放問卷43分,回收有效問卷43份,回收率100%。2.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采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心內科護士SCL-90各因子評分與健康成人比較,見表1.3.3護士職業倦怠問卷結果,見表3。3.4護士應對方式的總體狀況,見表4。護士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得分情況,見表5。4討論4.1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臨床護士會產生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等不良反應[10,11]。本研究中護理人員SCL-90得分低于正常成人,可能與醫院心內科患者病情變化迅速以及新技術的開展及新設備的使用,護士在工作中常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有關。同時研究中發現心內科護士的職業倦怠得分高于常模,有研究顯示過大的工作壓力會引起身心疾病[12]。因此無論是護士本身還是醫院管理者都需要關注護士的心理健康情況,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應激水平,幫助護理人員正確看待護理工作,提高護理質量[10]。有研究提示,對臨床一線護士給予更多的關心、理解、尊重,定期進行減壓訓練,建立護士自己的支持組織,幫助解決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可以提高護士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可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13]。表

4提示心內科護

士應對壓力多使用的方式是問題解決和正面認識,很少采用回避與自責的方式應對。說明護士應對職業壓力的總體方式是積極的,具有適應性。這一結果與國內研究結果一致[14],說明護士采用問題解決、正面認識、尋求社會支持等應對方式有利于減輕壓力的反應程度。4.2心內科護士前五位應激源中,患者護理方面的壓力是護士壓力的主要來源,其次是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方面和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此結果與其他文獻結果不一致[15],可能與本研究調查樣本量少及研究主體有局限性,主要為心內科護士有關。也提示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增強自己工作能力,有效溝通,促進良好護患關系。4.3本研究中,積極的應對方式、良好的社會支持及較高的職稱會促進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水平,所得研究結果與國內研究結果相似[16]。高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是個體應對心理應激的主要中介因素,如果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和良好的應對方式,個體在高應激狀態下其心理損害的危險程度會增加;高職稱者往往技術水平較高,經驗豐富,經濟寬裕,也更易維持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17]。

5建議

5.1人性化管理,合理運用人力資源,排班體現人性化,實行彈性排班制,科室建立休班預約制,護士提前登記預約休息,護士長根據護士需要并結合科室臨床工作實際情況排班。5.2定期組織護士進行專科新技術知識、技能、職業暴露防護、自我疏導的心理保健知識培訓,讓護士提高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運用自我疏導方法正確對待工作壓力,提高自身應激能力。規范各種工作流程、標準,準確執行護理文件書寫,建立獎勵方式激勵護士工作、學習的積極性。5.3管理者應多與一線臨床護士面對面溝通,了解護士的身心健康狀況和需求,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問題,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人際環境。建立心理咨詢室,由專業心理咨詢師負責接受咨詢工作。5.4設立護士日常反饋途徑,如:設立主任、護長信箱,每周三次定時收集信箱內資料,定期整改并反饋,加強與護士溝通。加強護士的溝通能力培訓,及時宣泄情緒。提高護士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轉變服務觀念。同時護長要加強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及時進行談心。5.5當護士自身覺得工作壓力大、心理健康狀況水平較低時應及時有效地尋找社會支持系統,以減輕工作壓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綜上所述,本研究調查了護士的工作壓力源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性,并提出針對性的指導建議減輕護士工作壓力,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因研究條件有限,本文研究樣本量較少,實驗數據的準確率尚有待提高,今后仍然需要擴大樣本量進行研究,提高準確率。

作者:霍明杰 黃飛鴻 賓玉蘭 鄧麗莉 鄧慧芬 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