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護理論文
時間:2022-01-08 10:00:00
導語:急性心肌梗死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一般資料
患者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2歲。接診時,除3例意識障礙外,其余均神志清
楚,自訴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心電圖檢查均有不同程度的ST-T改變;急救地點為患者家中、賓館、飯店、辦公室及娛樂場所。
2急救體會
2.1AMI患者的急救準備
急救人員要有較強的急救意識,準備好急救藥品和醫療器具,隨時做好出診準備,在接到出診電話后,立即出車,并根據呼救者在電話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應的準備。
2.2AMI患者的現場急救
2.2.1接診后的醫囑
囑咐AMI患者和家屬要冷靜并保持室內安靜,不要慌忙送往醫院,要幫助患者就地平臥進行家庭急救。禁忌劇烈搬動,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各種輕微的活動都會增加心肌工作量,從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加重心肌缺血,繼而可引起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囑咐患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或速效救心丸10粒。這些藥物雖不能根治疾病,但可以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血供,防止梗死面積的進一步擴大,為下一步急救爭取時間,降低死亡率。
在有條件的家庭可立即給予吸氧。因AMI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心肌缺氧,所以吸氧不但可以提供心肌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預防心肌進一步損傷,減少梗死面積。
2.3醫生到達現場后急救
2.3.1生命體征的監測
到達現場后,將患者就地平臥,立即給予吸氧、心電圖檢查,觀察有無病理性Q波以及有無ST-T改變,詢問病史,測量血壓、脈搏、體溫及呼吸。同時,給患者以精神安慰,以穩定其情緒。
2.3.2鎮靜止痛
AMI患者均有心前區疼痛伴瀕死感,如不及時止痛,會加重心肌缺血。應立即給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如不緩解可肌注度冷丁50~100mg。
2.3.2快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
為保證一次穿刺成功,我們常選用粗大且直的肘正中靜脈,采用Y型靜脈留置針,用3M敷貼妥善固定,便于靜脈給藥及搬運時不易脫出及外滲。
3安全轉運
對AMI患者進行初步的現場急救處理后,應盡快轉入院內進一步治療,據文獻報道,AMI患者轉運途中發生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者占院前死亡的10%~20%。因此,安全轉運十分重要。
3.1轉運前的準備
作好解釋,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有的患者經現場處理后,疼痛緩解,認為沒有必要去醫院;有的患者病情危重,擔心搬動有危險,對轉運存在著顧慮。因此,應對患者及家屬作好解釋工作,說明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的必要性。同時,也應交代轉運途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并在轉診同意書上簽字。
持續心電監護,再次描記心電圖,測量生命體征,檢查靜脈通道,全面了解患者現狀,估計在轉運途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準備好相應的急救物品(如可能出現血壓低,準備升壓藥;可能出現呼吸不穩定,做好氣管插管的準備),選擇好轉運時機。
與醫院取得聯系,用電話告之院內,患者性別、年齡、主要病情,需要準備的用物如氧氣、心電監護儀等,做好迎接患者的準備。
3.2轉運途中的注意事項
搬運病人時,應使擔架保持相應水平位,特別是上下樓梯或上下救護車時,勿大起大落,以免加重患者恐懼及心理負擔,同時應安慰患者,對神志清楚者,應告訴患者現在所處位置,以緩解其緊張情緒。
保持各管道通暢。對于已靜脈輸液者,應注意輸液速度,輸液針頭是否固定穩妥,局部有無紅腫,藥物有無外滲;氧療者,應注意氧流量,并妥善固定鼻導管,防止管道扭曲及漏氣;氣管插管者,應予便攜式呼吸機或簡易人工呼吸機給氧,控制好呼吸頻率及潮氣量。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轉運途中應持續進行心電監護,警惕心律失常的發生。注意患者呼吸、血壓及脈搏的變化,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處理。
嚴格交接班?;颊咿D送到醫院后,并不意味著院前急救結束。此時,應和病房護士一道將患者送至床旁,向其介紹入住科室及接待他(她)的病區醫生護士,消除其陌生感。同時,向病區護士交待患者病情及生命體征,轉運前的各種處理,正在輸入的藥物及滴注速度,和病房護士一起檢查各種管道,連接好輸氧管,一切交待清楚后,急救護士方可離開病房。
4護理
4.1重視心理護理,營造良好的急救環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及家屬都焦慮不安,周圍圍觀人群多,急救環境差,不利于患者的救治。因此,安慰患者及家屬,疏散周圍人群,顯得尤為重要。在救護過程中,要動作敏捷,輕、穩、準、快,穩定病人情緒,用非語言交流手段,以從容鎮靜的態度、熟練精湛的技術給患者安全感,贏得患者信任。絕不能由于自己的負性心理狀態影響病人的情緒,要言語得體,語氣和藹,關心體貼患者,從而融洽護患關系,使病人保持有利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能主動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促進病情早日康復。
4.2持續吸氧
吸氧是心肌梗塞治療的重要措施,氧濃度控制在2~4L/M。氧療可以提高血氧飽和度,緩解心絞痛,減少心律失常,減輕心臟負擔,保證心臟及重要器官的需氧要求,控制心肌梗死的范圍,因此,及時、有效的吸氧是非常重要的。
4.3疼痛的護理
心肌梗死患者常有劇烈的胸痛,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導致心肌梗死面積擴大。因此,需要迅速的給予有效的止痛劑。遵醫囑給予嗎啡、硝酸甘油等藥物鎮痛時,應注意隨時觀察病人病情變化情況,專人守護。
4.4心電監護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確診后應立即進行心電監護。轉運途中應嚴密觀察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及早發現并發癥。
4.4.1關注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并發心律失常常發生在發病24小時之內,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見。[2]通過心電監測可及時發現可能作為心室顫動先兆的任何性質的早博、室性心動過緩和房性心律失常等,并及時予以救治。護士應正確識別各種心律失常的圖形,確保連續的心電監測質量,控制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
4.4.2防止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多發生于心肌梗塞時的最初幾天,以左心衰竭為主。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呼吸、心率的變化,一旦出現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煩躁、紫紺、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癥狀時,應立即報告醫生采取急救措施。
4.4.3血壓監測
如果收縮壓低于90毫米汞柱,應結合神志意識的變化、皮膚的顏色、未梢循環情況等判斷是否休克,如果確定休克應立即給予抗休克處理,積極搶救。
5小結
在AMI患者的院前急救護理過程中,急救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及精湛的護理技術,應做到反應快,迅速而準確地對病情進行評估,及時地遵醫囑給藥,保證患者基本生命支持,同時加強對患者心理護理,以提高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
論文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
論文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診科常見急癥,其發病急、死亡率高,正確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有效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周秀華,主編.急危重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24.
[2]李秋萍,主編.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5.
- 上一篇:政府黨務公開工作總結范文
- 下一篇:科技系統廉政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