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工作者的心理負擔研究
時間:2022-03-17 10:23:00
導語:兒科護理工作者的心理負擔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觀念的不斷更新人們越來越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兒科平時護理工作量大且繁瑣,陪護的家長多,多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情緒不穩定,加之病情變化快等特點,都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難度,所以兒科護士付出的勞動往往要比其他科室護士高2倍甚至更高,因此護工不選擇或根本不安心于兒科護理工作造成兒科護理工作更加被動,壓力大。個體長期不斷地面對壓力會出現全身不適等一系列癥狀,從而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工作效率低。現就兒科護士面臨的心理壓力與應對措施探討如下:
1護士常見心理壓力的來源
1.1社會因素:由于兒科護理工作任務繁重、人員編制不足、工作節奏加快,導致護理人員工作熱情減退,抱怨情緒增加加之護士“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日常生活沒有規律,沒有周末和法定節假日易造成心理矛盾和家庭矛盾等。
1.2護患關系的緊張:對患兒溺愛過度。為了盡可能減輕減少患兒的痛苦,家長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近乎苛刻。要求護工各項操作必須一步到位“一針見血”挑選護理人員的事情經常發生,一旦發現有不滿意的地方就可能成為護患糾紛的導火索。護士還有可能遇到來自家屬的暴力傷害。患兒不合作加重工作負擔。大多數患兒造成操作反復進行,加重護理工作量加之患兒哭鬧,家長易產生不滿常遷怒于護士,護士身心俱疲且產生厭煩情緒。
1.3疾病進展:小兒病情發展迅速,變化快急、危重患兒往往急救途中就已經死亡或瀕臨死亡。醫護人員經全力搶救仍不能挽回生命時,患兒的死亡家長不理解,甚至無理取鬧致使護士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消耗大量精力、體力。久而久之對工作產生厭惡感,出現脾氣暴躁易怒,加重心理負擔。
1.4環境差待遇低:兒科護理工作量大、瑣碎,所擔風險高。面對的工作環境中經常有細菌、病毒和放射線等有毒害且致病因素。個人價值內心期望與現實沖突。兒科護士專業性強、人員相對固定,一般情況下無從替代而自身發泄的機會又少,其工作付出得不到社會的認同和補償造成了護士心理不平衡從而產生自棄、失望、焦慮、抑郁直接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
2應對措施
2.1合理配備護士的數量和人員結構,適當減輕護士的工作負擔以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和護理質量充分考慮,輪班對護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個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盡可能創造條件使護工能勞逸結合。
2.2注重培養自身素質,加強業務學習與技術操作訓練,提高業務水平。在專業上樹立自信心,取得患兒陪護的信任,保持愉悅的心情。合理宣泄不滿情緒,培養業余愛好使自己的苦惱得到宣泄、疏導、松弛精神、促進健康、增加同事間交流溝通的機會,注意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以利于心身狀態的調整,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
2.3注重培養自身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加強心理衛生保健知識的學習,運用心理學知識,科學地進行心理平衡調節。我們應該理解家長的心情,換位思考并采取寬容與忍耐的態度。要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使家屬也能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防止過激行為的發生。
2.4精通業務、努力學習能及時、準確觀察病情并做出精確判斷及時向醫生匯報。自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對容易造成護理風險的工作環節提高警惕。3小結護士工作特點和性質決定了護士工作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源,由此,各級醫療衛生部門及全社會都應從根本上重視護士隊伍的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讓護士以健康的心態、飽滿的工作熱情為病人服務。
- 上一篇:兒科護理學教學模式創新
- 下一篇:兒科護理護患交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