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措施探討

時間:2022-07-16 08:44:26

導語: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措施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措施探討

摘要:在近幾年發展進程中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研究方興未艾,而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優化管理研究相對較少?;诖?,文章以建筑施工企業增值稅稅率變動為入手點,闡述了增值稅稅率變動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風險,分析了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現狀,并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加強措施進行了深入探究,以期為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效率提升提供依據。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計稅

依據為有效規范建筑施工市場中稅務經濟行為,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稅務政策措施,促使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難度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并沒有完善的稅務管理機制,導致稅務執行力度不足,嚴重限制了建筑施工企業正常經營發展。據此,根據現階段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管理模塊存在的問題,探究新的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模式就變得非常必要。

一、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風險

在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風險主要來源于企業內部、企業外部2個層面。其中來源于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風險主要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業業務規劃存在缺陷、決策人員主觀論斷、業務安排中沒有考慮涉稅風險、財務政策掌握不及時、對財務政策理解存在偏差等;而來源于建筑施工企業外部的稅務管理風險主要為稅收法規不健全、執法行為不完善、上游企業地位過于強勢等。

二、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現狀

(一)虛增成本現象頻出?,F階段建筑行業成本費用主要涉及人工費、建筑材料成本2個模塊。這種情況下,包工頭、建筑施工企業間利益聯系較緊密,若包工頭出現虛列費用情況,就會增加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進項攤銷成本,進而增加了稅務核算難度。(二)稅金繳納時期不規范。依據我國相關稅法的規定,建筑施工企業取得工程預收款收入后應依據工程竣工日期進行稅款繳納。而在建筑施工企業常規管理過程中,由于企業墊資現象發生較普遍,導致建筑施工企業資金回籠時間較長,對建筑施工企業稅款繳納時期的規范設置帶來了較大的困難[1]。(三)納稅人申報計稅依據缺乏真實性。在現階段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過程中,部分建筑施工行業納稅人由于內部缺乏完善的財務制度及規范的賬務憑證,導致其報送給稅務部門財務報表真實度不足,申報表數據與經營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如將優質工程獎直接計入“應付福利費”,不做應稅收入等。

三、建筑施工企業稅務強化管理措施

(一)完善內部管理機制。針對現階段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中出現的虛增收入頻出情況,首先應在企業內部加強政策學習及培訓工作。在增值稅稅率變動之后,由于工程造價、會計核算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應從思想層面入手,開展從管理層至業務層全員學習工作,促使內部人員了解增值稅政策,主動規范自身業務形式,為企業平穩渡過營改增提供依據。同時應從企業內部管理入手,構建與增值稅稅務管理制度相符的稅務管理制度。在稅務管理制度構建完畢后,以“工程稅金”為核心,將固定費率計入建筑安裝工程造價,或者將其計入競爭性費用,提升報價管理效率。若將工程稅金計入不可競爭性費用,則可在一定程度上對建筑施工企業提供政策性保護;若將工程稅金計入競爭性費用,建筑施工企業在投標模塊可規范設置工程稅金費率標準。在這個基礎上,建筑施工企業可以建立工程量清單,對不含稅造價進行投標。并以價外稅的方式,對增值稅取費情況進行分析,以實現優質優價、按質論價,避免標準定額對企業定價的影響[2]。此外,針對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可控稅務風險因素,建筑施工企業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結合工程完工進度,確定自身合同收入、費用支出及納稅義務。在這個基礎上,針對業主失約導致工程進度無法及時確認或者工程款支付延滯情況,建筑施工企業可利用事中控制的方式,加大業主方延期付款或者工程進度情況延期確認說明等書面文件的收集力度,以便保證企業稅務管理工作有效開展。(二)加快與上下游業務單位融合。針對現階段建筑施工行業企業墊資情況,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人員應從納稅時間、采購合同、增值稅專用發票支出條目等方面,加快與上、下游業務單位的融合。(1)在納稅時間確定期間,建筑施工企業可與建設方及材料供應商進行共同協商,結合增值稅相關規定,對會計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年底核算模塊,共同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保證增值稅銷售額與增值稅進項同步進行,以減輕自身資金壓力。(2)在材料采購合同簽訂期間,基于合同在材料采購方、材料供應方權利義務管理方面的約束性,建筑施工企業可與材料供應商溝通,進一步細化采購合同條款,詳細規定自身與材料供應方權利義務。在材料采購合同中,建筑施工企業應明確提出材料供應方在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方面的責任,保障自身權利。同時考慮到增值稅稅率變動后,材料供應商所提供的服務成本會適當上浮,建筑施工企業應與材料供應商就材料服務成本上漲問題進行溝通,保證雙方利益。(3)在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過程中,明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支出項目類別,可為稅款抵扣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依據。因此,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可以上游購入與費用業務取得增值稅發票幾率為管理重點,綜合分析購置設備、辦公用品、勞保用品、水電費支付、燃油費支付、設備修理費支付等模塊,盡量與具備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能力的企業合作,保證增值稅稅款的正常抵扣[3]。(三)加強對申報計稅依據的管理。(1)稅務會計是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信息的主要來源,也是企業申報計稅的主體,基于建筑施工企業稅務征收制度及會計核算標準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可在內部制定完善稅務核算管理體系,約束內部人員稅務管理行為,為企業會計核算工作規范開展提供依據。同時為進一步減輕內部稅務會計工作難度,建筑施工企業可依據相關會計核算準則,將企業內部稅務會計資料進行系統整合,并以工作規范下達的方式,為企業內部稅務會計計稅申報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導。2.減輕企業稅負、降低企業涉稅風險是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的主要目的據此,為充分提升建筑施工企業計稅申報真實性,建筑施工企業可與大規模綜合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集中開展鋼材、混凝土材料采購,提升自身在材料采購的話語權及物資采購效率。同時考慮到戰略合作協議規定靈活性,建筑施工企業可利用信用支付代替現金支付,降低自身資金壓力。在這個基礎上,建筑施工企業可在獨立的稅收核算管理部門設置的基礎上,增設稅收核算管理人員,完善工程款收取節點管理機制及合作供應商關系網絡,為計稅申報及進項發票取得提供充足的空間。通過靈活、完善的工程款收取節點管理及合作商關系網絡的構建,可以有效彌補建筑施工企業增值稅進項稅額申報渠口,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稅務負擔及資金壓力[4]。此外,針對現階段建筑施工企業在計稅申報方面存在的失真風險,建筑施工企業可在收到預付工程款后,以財務管理部門、業務管理部門信息溝通為階段目標,尋找財務管理部門與業務管理部門信息契合點,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及稅務管理、業務管理工作溝通平臺,促使建筑施工企業可及時應對突發計稅風險。平臺構建過程中,建筑施工企業可在完善現有財務管理網絡的基礎上,在財務信息系統中納入稅務管理相關內容,通過新的財務信息系統,將與稅務管理相關的各模塊進行有效連接。最大程度利用互聯網信息化作用,為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信息交互效率提升提供依據。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稅務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模塊,因此針對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稅務情況,建筑施工企業可以成本虛增、計稅申報失真為管理要點,逐步改革自身稅務管理模式。同時嚴格依據國家稅務規定及建筑施工行業發展特點,加強對申報計稅依據的管理,加快與上下游業務單位融合。結合互聯網財務信息管理平臺的優化改進,可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1]阮仁勝.“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管理研究——基于建工模式下的稅務籌劃措施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7(41):64-65+71.

[2]鐘莉.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的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7):163+167.

[3]王蕾.淺談“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J].財會學習,2017(15):179.

[4]賈婧婧.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后的稅務管理要點探討[J].財會學習,2018(26):148+150.

作者:邵建偉 李昆 單位: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