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護理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6-12 03:43:55

導語:急診護理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急診護理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開始我院急診科實施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對急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比較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實施前(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和護理分組模式實施后(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護理質量滿意情況、護理技術滿意情況、護理整體素質的滿意情況。比較優(yōu)化護理分組模式實施前和實施后的總搶救時間、靜脈通道建立時間及藥物應用時間。結果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實施后的護理質量滿意情況、護理技術滿意情況及護理整體素質滿意率分別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實施后的總搶救時間、靜脈通道建立時間及藥物應用時間分別低于實施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能夠提高急診病例搶救時效性,提高急診護理滿意率,值得借鑒。

關鍵詞:急診;護理管理;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護理效果

急診搶救的時效性對患者的預后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危急重癥患者能夠及時有效給予施救,能夠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1-2]。雖然急診醫(yī)護人員在搶救患者過程中也是以小組形式對患者施救,但在搶救過程中,小組成員分工缺乏明確性、有序性,往往影響到搶救效果[3]。為了提高急診護理干預效果,我院急診科于2015年1月采用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我院急診科從事搶救工作的護理人員共19人,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28.9±4.8)歲,工作時間3個月~22年,平均工齡(9.6±3.6)年。本科及以上16名,專科及以下學歷共3名。職稱副主任護師1名和主管護師7名、護師11名和護士1名。本急診科搶救室主任醫(yī)師5名及副主任醫(yī)師4人,主治及住院醫(yī)師各4人。

1.2方法

1.2.1組建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下的護理小組根據本急診科搶救室人員數量對其進行優(yōu)化護理分組(自2015年1月開始),根據優(yōu)化原則共劃分出5個護理小組,每個護理小組包括5名護理人員,在5個護理人員中設立組長(從事急診共超過10年、急診搶救等護理經驗豐富、對急診操作熟練),每組組長管理各組醫(yī)護人員,組長以下分為副組長1人(其工作經驗豐富并熟練操作急救設備、急診工作不低于5年)、低年資護士2人(工作經驗豐富、急診工作不低于3年)、輪轉護士1人(工作經驗前豐富、工作時間為1~3年)。護理小組成立后,在急診護理工作中5個小組,每個小組在值班時間內上下協(xié)作,做好自己崗位的工作。

1.2.2提高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下小組成員的急診護理技能及協(xié)作能力在護理小組的5名成員中均要接受搶救室相關的急救理論和護理技能操作培訓及考核,根據急診急救專科護士的相關要求和規(guī)定制定培訓內容和考核標準,先培訓后考核,護理小組5名成員均考核合格。根據常見急診病種的搶救特點和搶救流程,對護理小組成員的職責、崗位、流程進行劃分,護理小組成員進行協(xié)作搶救培訓并進行考核,提高護理小組成員的護理技能和協(xié)作能力,避免搶救過程中出現崗位不明確、搶救無序等缺陷。

1.2.3優(yōu)化護理小組管理模式下的搶救實施過程5人組成的護理小組做到確定崗位、搶救程序中位置、搶救流程及協(xié)作配合程序,協(xié)助并配合急診醫(yī)生的診斷和搶救。護理小組組長起到小組指揮作用,站在患者床尾,對護理小組搶救過程中的整個護理程序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副組長在患者頭側管理對患者實施呼吸復蘇;1名護理人員在患者右側負責心電監(jiān)護的實施和觀察、心臟復蘇的實施及觀察;1名護理人員在患者左側,管理靜脈通道的建立、藥物輸入及觀察;1名護理人員在患者床尾對搶救過程進行記錄;急診醫(yī)生負責整個搶救過程、下達醫(yī)囑及協(xié)作整個搶救過程。

1.3觀察指標

比較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實施前(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和護理分組模式實施后(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護理質量滿意情況、護理技術滿意情況及護理整體素質滿意情況,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每項調查表滿分分別為100分,分為滿意(80~100分)、一般滿意(60~79分)和不滿意(低于60分)。滿意和一般滿意所占百分比為滿意率,實施前和實施后分別調查50例患者。比較優(yōu)化護理分組模式實施前和實施后的總搶救時間、靜脈通道建立時間及藥物應用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數據分析,率和均數比較分別采用卡方和t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實施前后的護理質量等滿意情況比較見表1。

2.2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實施前后的搶救時間等比較見表2。

3討論

急診科在救治疾病時要體現救治的時效性,也即是在單位時間內搶救的成功率越高越好。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在對參加搶救的醫(yī)護人員進行優(yōu)化組合,目的是提高搶救患者的時效性,提高搶救效果和效率[1]。在優(yōu)化護理分組模式下,年資高、經驗豐富、職稱高的護理人員作為組長,在搶救護理過程中起到指導和監(jiān)督作用;副組長直接參與搶救護理過程;其余護理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實施護理干預內容。優(yōu)化護理分組模式能夠有效的調配搶救過程中護理人員,避免傳統(tǒng)搶救護理過程中出現的無序性、延遲性[6]。本文結果顯示,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實施后的總搶救時間、靜脈通道建立時間及藥物應用時間分別低于實施前,說明優(yōu)化護理分組模式實施后能夠縮短搶救過程中的護理操作時間,能夠使患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得救治,能夠切實體現搶救的時效性,提高搶救效果和搶救效率。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下的護理干預能夠在護理工作中形成管理向心力。需要實施急診搶救的患者會有不同的護理需求,針對患者不同的護理需求,護理分組管理模式的護理人員能夠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能夠盡可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護理滿意程度[6]。

本文結果顯示,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實施后的護理質量滿意率、護理技術滿意率和護理整體素質滿意率分別高于實施前,說明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有助于提高急診護理過程中的整體護理素質,提高患者對急診護理的滿意程度。所以,優(yōu)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能夠提高急診病例搶救時效性,提高急診護理滿意率,效果顯著,值得借鑒。

作者:任瑩 蘆良花 單位: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參考文獻

[1]丘宇茹,王吉文,盧玉貞.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4(5):53-55.

[2]夏利.護理層級管理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29:159-161.

[3]趙樹娟,孫曄,張華.PDCA在急診護理安全管理屏障構建中的作用[J].護理學報,2014,6(5):17-19.

[4]楊巧華,魏彩第,張敬偉,等.團隊管理模式在強化急救護士法律意識及防范護理糾紛中的效果評價[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6(4):389-392.

[5]潘德華.門急診護理對危重癥住院患者轉運的護理管理探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1(13):71-72.

[6]李金梅.加強急救護理管理對急診重癥腦卒中病人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8):83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