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護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20:47: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急診護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一般資料
急診科為綜合性急救專科,由院前急救、搶救室、急診觀察室、清創縫合室、急診重癥監護室、急診輸液室組成,在編護士33人,年齡20~41歲,平均26.4歲。學歷:本科10人,專科21人,中專2人。工作年限:<5年18人,5~10年9人,>10年6人。職稱:主管護師3人,護師14人,護士16人。
1.2方法
1.2.1整合多元化價值觀念
由于一個團隊中存在著不同的價值觀和文化差異,因此建設團隊精神的首要任務就是整合多元化價值觀念,將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相統一。目標的一致性,是團隊建設的基石。目標的確立為團隊提供明確的方向和強大的動力。一個杰出的團隊精神的顯著特征是具有共同的愿望與目標。目標在未實現時,作為一種期望,它激勵著每一位護士為達到目的而不斷付出努力。本科的團隊目標是:“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滿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同時兼顧醫護自身的身心需求,建立和諧團結的急診科。在臨床工作中,貫徹醫院護理核心價值觀,讓每位護士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鼓勵護士通過各種途徑參與團體事務,鼓勵護士的進取心、注意發現優點,因人而異,幫助其設定自我實現的進步目標,從而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保證醫療安全,達到科室、患者雙贏的效果。
1.2.2實施護理質量分層管理
根據急診管理區域特點,科內人員梯隊結構、每位護士個人特點,通過新老搭配、團隊互動、以老帶新等方式,將整體工作目標分解為各個組成部分,實行護理質量分層目標管理。在管理方面科室根據急診工作范疇及管理區域情況,分為急診搶救組、留觀護理組、重癥護理組、門急診輸液組,每組設立一名護理組長由N5級護士承擔,科內護士每人隸屬于一個責任小組。組長負責本專科業務培訓和操作培訓,開展新項目、新技術組織學習,護士在完成個人各項工作目標的同時,積極參加與所屬小組的質量管理,從而形成科室“人人都是質量控制員,個個都當護理管理者”的群體意識氛圍,在各項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培養團隊成員對組織強烈的歸屬感、一體性和責任感。
1.2.3培養護士積極向上的團隊進取精神
因為人才結構應呈正三角形金字塔式結構,這樣的組織結構才最穩定。所以,先進的護理文化和護理團隊精神的培養,首先需要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護理人才,本科根據醫院護理部培訓計劃與科室實際結合,制訂了專科業務學習及操作培訓、考核計劃,利用每周2~3次的晨間提問,培養護士自覺學習的行為習慣;每月1次的理論知識學習和護理操作技能培訓課,培養護士不斷更新、強化鞏固專業知識的學習能力;每月1次(質量講評會、護理教學查房、護理質量反饋分析、護理病歷討論)等內涵學習,培養護士敏銳的觀察力、作出好的分析,提高護士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自我完善,提高行為習慣。每季度1次的科研論文討論會,培養護士積極思考、主動鉆研的創新能力。每年安排1~2位優秀人員外出學習和進修,回科后,要把學到的經驗、知識與大家分享,取長補短,提升團隊的整體素質。
1.2.4開展團隊技能訓練
急診護理有著一定的特殊性,突發事件多、應急問題多、因此團隊協作精神在急救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通過情景急救模擬演練,可以考察到護士對護理知識及臨床技能的掌握情況,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尤其會使低年資護士認識到自身知識和技能的不足,刺激和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提高知識技能水平。科室開展“批量病員搶救預案”演練比賽,通過甲、乙、丙、丁護士的分工配合模擬,使護士領悟到行動一致、配合密切的重要性。在平時學習活動中表現突出者,及時給予表揚獎勵,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每名護理人員都有不甘掉隊的緊迫感。同時,在能力培養上各有側重,積極促進個人發展。動手能力強的護士鼓勵其參加科內及院內外的操作演示和比賽活動;富于表演力的護士支持其參加各類演講比賽、文藝匯演、才藝展示活動;善于表達溝通的護士推薦其參加科普知識講座、院外義診、社區培訓等公益活動。急診工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團隊技能訓練活動,使團隊成員深刻感受集體力量的魅力,自覺摒棄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個人主義作風,以利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營造和諧的心理環境,實現護理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一個個平臺的成功搭建,使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科室形成了“人人尊重知識、人人爭做人才”的學習氛圍。
1.2.5落實規章制度,細化工作流程
規章制度的落實需要通過制度的建設和改革,將這種服務的理念更加的平常化和日常化,以制度的強制性來保護先進的理念得以落實,做到有理可查。科室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并結合科室工作開展情況,制訂科室各環節的工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如急診預檢分診工作流程、搶救患者病種流程、責任制護理工作流程、危重患者轉運流程等采取發動大家全員參與,建立各工作流程,在實踐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對原有的已不適用的各班工作程序進行改造。由于工作流程是大家結合工作實際共同制訂出來的,是人性化的特點,因此,護士在實施中具有較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保證了護理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差錯事故的發生。
1.2.6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一位專家說過,團隊精神一是與別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二是與別人合作的能力。團隊的默契源于團隊成員間的了解和熟悉。而彼此之間的了解和熟悉又是以共同生活為基礎,這就形成了團隊精神的必要條件。應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可能有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合作,也很難做到相互寬容、樂于奉獻。護士長要經常與護士進行交流談心,并給護士提供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每年組織春游、秋游、小型聚會,組織文藝演出或崗位練兵等讓護士與護士、護士與醫生、護士與領導進行感情上的溝通,在有效的溝通交流中積極采納各項有利于科室發展的建設性意見,使護士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作用,使護理隊伍成為一支具有創新精神的團隊。
2結果
通過在團隊護理工作中整合多元化價值觀念,將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相統一,對急診科護理人員實施護理質量分層目標管理,培養積極向上的團隊意識,開展團隊技能訓練,建立良好的溝通氛圍等措施,滿足了護士愛及歸屬的需要,強化了護士的團隊責任感、進取精神、協作精神,促進護士的個人發展,同時提高了護理團隊的整體綜合素質,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
3討論
3.1團隊精神內涵
團隊精神是指一種團隊協同工作的精神。如果說個人工作能力是推動企業發展的縱向動力,協同合作的團隊精神則是橫向動力。團隊精神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急診這個高風險的護理專科,急診護士必須晝夜不斷地為病情和需求千差萬別的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工作中不確定因素和突發事件常常需要護理人員及時快速作出反應,共同協作和密切配合。某一環節或某一個人的工作出現偏差,就可能影響整體工作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團隊精神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理管理者只有從實際出發,把建設過硬的護理團隊精神作為護理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抓,才能更好地統一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素質的護士的思想和行為,使護理單元這個團隊充滿活力,自覺肩負起工作和責任,為一個共同的護理目標而努力。
3.2培養良好職業素養有利于護士個人的發展
培養護士良好的行為道德規范、個人修養、正確的價值觀,要做到語言統一規范、服裝統一規范、禮儀統一規范、規章制度統一規范,要將這些逐一組織落實。作為護理團隊核心力量的護士長有著重要的作用,護士長應正確引導、嚴格管理。在語言的統一方面,本科要求每位護士均使用普通話與患者交流,在服裝統一方面,不僅要求統一著裝,而且統一佩戴發結;在禮儀統一方面護理部多次請專業教師和禮儀大師為全院職工進行禮儀培訓,規范文明禮貌用語;在規章制度統一方面,本院職工人手一冊院制度匯編。護士不僅是衛生領域的衛士,而且最貼近患者,要求更應嚴格、實事求是、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地執行制度和技術規范是起碼的要求。因此,有著良好的職業素養,也是團隊精神建立的基礎。
3.3團隊凝聚力有利于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團隊精神的構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團隊精神的核心表現為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及共為一體,團隊成員之間彼此信任、相互寬容、和諧相處;二是團隊精神的凝聚力,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的強烈歸屬感與一體感,每個團隊成員都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團隊當中的一份子,把自己的前途與團隊系在一起;三是團隊精神的精髓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事務的盡心盡力及全方位的投入。急診科護理隊伍團結一致、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工作質量不斷提高,得到了患者的好評和醫生的好評與肯定。急診是當今社會醫療糾紛一觸即發的敏感部位,但在近兩年優質的護理服務開展以來,患者滿意度穩步上升,糾紛投訴率明顯降低,為醫院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3.4保持良好的溝通有利于團隊配合
溝通是團隊精神的直接表現形式,溝通帶來理解,理解產生信任,信任促進合作,護士之間要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護士長要經常與護士進行交心談心,并給護士提供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如本科每月組織護理病歷討論、教學查房,每年組織春游、秋游、小型聚會,組織文藝演出或崗位練兵等讓護士與護士、護士與醫生、護士與領導進行感情上的溝通,鼓勵護士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和建議,并不斷接受新的知識和信息,使護理隊伍成為一支具有創新精神的團隊。
3.5提高團隊協調能力有利于護理組織效能實施
篇2
對兩組護理人員實施以上兩種急診護理管理措施2個月之后,通過技能考試以及問卷調查的方法來評價不同急診護理管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其中技能考試共包括專科知識應用能力、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提升程度以及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等三個方面,總分為100分。問卷調查所使用的是針對此次研究特別設計的問卷,共包括兩份。其中一份用來評價參與研究的兩組護理人員心理壓力的改善情況以及工作積極、主動性的變化情況,有研究人員進行評價。另外一份針對急診科研究期間的患者,以評分的方式來了解患者對護士人員急診護理的滿意度,總分為100分,以超過70分為對護理工作滿意,所抽取的患者人數為100,問卷全部回收,有效率為100%。采用SPSS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隨機抽取的100例急診患者中,觀察組中有98例患者對護士的急診護理工作表示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8.00%,對照組有90例患者對護士的急診護理工作表示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8.00%。觀察組有12名護士在實施柔性管理方法后心理壓力得到明顯緩解,護理人員技能考試的平均分為(95.3±5.4)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急診科一般存在病種多、患者病情較急,并且工作量大等情況,因此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也較大。若護理人員的工作效果與護理工作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將會受到較大威脅[3]。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來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有效性,緩解護士的工作壓力并切實保證護理質量已經成為急診科管理人員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4]。柔性管理是一種權變管理方法,最重要的基礎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其主要通過獲得護理人員對其價值的認同以及為護理人員提供文化精神的指引的方式來激發護理人員的服務精神,在體現急診管理政策“柔”、“軟”特性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動力,進而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目的[5-6]。分權化管理是柔性管理政策的其中一個核心,它是激發護理人員工作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原因在于護理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急診護理工作的實施順序進行適當調整,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因此護理人員在執行護理措施的過程中不會再感到是一種機械化的執行,而包含了自己的想法,工作主動性得到調動[6]。此外,定期召開的護理討論會可以讓護理人員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進而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并互相分享和交流,實現共同進步。而護理人員自身的進步又可以反過來應用到護理實踐過程中,讓護理措施的實施更加迅速與到位,提升護理質量與工作效率[7-8]。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護理人員所采取的柔性管理明顯取得了更佳效果,不僅護理人員的技能考試平均分達(95.3±5.4)分,同時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達到98.00%,92.30%的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問題得到明顯緩解,高于對照組的(86.6±3.3)分、90.00%及61.54%。這一結果提示柔性管理方法的實施讓護理人員有了更多的思考機會,通過護理討論會進行交流來分享彼此的經驗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在討論過程中獲得進步。而一定的自則讓護理人員有了充分理解護理措施的欲望,進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提高護理措施的科學性。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護理人員的急診護理技能獲得大幅提高,專業知識也因此掌握得更加牢固。
篇3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急診室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急診科收治的6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齡9~69歲,平均年齡(25.8±10.2)歲。車禍致傷41例,刀刺致傷9例,墜落致傷7例,擠壓致傷3例。合并2處損傷49例,3處損傷7例,4處及4處以上損傷4例。顱腦損傷為主要傷害患者32例,胸部損傷為主要傷害患者22例,腹部損傷為主要傷害患者6例。
1.2急救護理方法
1.2.1迅速開展傷情評估與身體檢查:在接收到患者后迅速檢測其意識、脈搏、呼吸、血壓、肢體活動等情況,及時判斷傷情,正確指導急救對策。存在部分患者出現昏迷甚至休克,無法主訴具體癥狀,需護理人員認真對患者全身情況開展檢查,準確詳細的總結全身損傷情況。1.2.2確保呼吸道的暢通:多發傷患者會發生嘔吐情況,由于體內的損傷會使嘔吐物中混入血塊等物質,造成呼吸困難,進而頭部產生缺氧反應。在收治患者后,及時將其頭部側偏,將口腔、鼻腔及呼吸道內的異物取出,存在假牙的患者及時摘除,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供氧量做好輸氧工作,防止氧中毒。如患者存在顱腦或胸腹的損傷,持續昏迷,應開展氣管插管,保證無菌的環境,做好消毒、吸痰管及時更換等工作。觀察患者的痰液情況,給予濕化液藥物并霧化吸入。經常對患者翻身,清除呼吸道內的異物,保證呼吸的通暢性。
1.2.3保證有效的體內循環:造成多發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體內出血,在傷后24h是大出血致死的最危險階段。患者血壓發生下降會使靜脈萎縮而影響穿刺的開展,當患者入院后,有效建立2~3條靜脈通道開展706代血漿與林格液的靜脈滴注,防止患者出現休克或血壓下降等情況。存在顱腦損傷患者需給予甘露醇的靜脈滴注,保證血流的合理灌注量,在輸液過程中控制速度避免發生全身循環功能的衰竭。
1.2.4及時處理活動性出血,及時控制出血:因多發傷患者多為開放性損傷,傷情比較嚴重、失血量多,若不及時對傷口進行包扎止血,則會造成大量血液在短時間內流失,使血容量銳減而直接導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及時控制出血是減少多發傷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對于活動性出血、較淺血管破裂者可以直接鉗夾結扎止血,創傷面廣泛出血者可用無菌紗布覆蓋或填塞后繃帶加壓包扎止血;對于四肢開放性骨折、活動性出血患者,要立即使用加壓板固定和無菌紗布加壓包扎止血,并抬高損傷部位的肢體;腹部損傷并有內臟外露者,應先用無菌敷料覆蓋,再用盆蓋住,以防受壓,外用繃帶固定包扎;胸部損傷并有氣胸者,應先使用加厚無菌敷料覆蓋,然后用繃帶加壓包扎固定,使開放性氣胸變為閉合性氣胸,再穿刺胸膜腔拍氣減壓,并盡快轉運至醫院救治;對于傷口出血呈噴射樣涌出者必須立即進行止血,盡快找到動、靜脈活性出血點,給予結扎和無菌紗布包扎止血,并補充血容量,護送手術室手術。
1.2.5開展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利用心電監護儀檢測患者血壓、脈搏及血氧飽和度。一旦生命體征發生變化,及時上報醫師給予有效措施。應用微量泵保證升壓藥物的使用速度,患者血壓趨于正常后可停止升壓藥物。觀察患者的四肢活動情況,檢查是否存在肢體骨折。搶救室留置尿管,并觀察尿液量、顏色等情況,并開展備皮、剃頭、備血等工作。
1.2.6嚴格開展管道護理工作:由于多發傷患者的特殊性,所需要開展的管道護理工作較多,包括氣管切開管、胸腔閉式引流管、CVP管、雙腹腔引流管、尿管、胃管等,在護理過程中,保證各種管道工作開展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并密切觀察引流液的情況。如發現患者的引流液顏色等發生異常,及時上報給予相應處理。在管道的接頭處需利用無菌紗塊進行保護,每天更換敷料,在變化時還要注意避免拉扯情況。
1.2.7有效開展轉運護理:患者經過臨床搶救生命體征逐漸趨于平穩后,須轉入手術室或觀察病房,在轉運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全程陪護,避免發生意外引起病情惡化,需要嚴格確保患者的呼吸暢通,保證各種管道的固定與通暢,待進入病房后仔細開展交接工作,防止發生遺漏情況。
2結果
60例患者經急救護理后,痊愈38例(63.3%),病情緩解并中輕度傷殘10例(16.7%),重度傷殘8例(13.3%),死亡4例(6.7%)。
3討論
篇4
結合患者病情,在對于患者進行脫水降顱壓處理后,對患者進行止血以及抗炎、脫水、腦代謝改善、神經營養等綜合治療。在此基礎上,為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病癥治愈率,減少患者病殘情況的發生,還給予患者以下急診護理。
①在治療期間,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以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比如,在患者病癥治療期間對患者意識以及體溫、呼吸、瞳孔、脈搏、血壓進行嚴密觀察,一旦患者出現昏迷程度加深或者是血壓升高、脈搏增快、呼吸不規則等變化,則表示患者有可能已經形成腦疝,這時就需要對患者采取相應的緊急治療和處理,以控制患者病情的變化,使患者病癥趨向穩定。②在進行治療期間,還應做好患者各種并發癥的治療護理,這主要是由于患者意識出現昏迷,治療期間極容易發生吸入性肺炎或者是尿道感染等并發癥狀,對治療與恢復造成不利影響,就需要在治療期間,每隔一段時間對患者進行翻身拍背1次,以實現呼吸道刺激,使患者肺部膨脹,并注意做好患者導尿管護理,避免出現逆行感染,以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③注意針對腦出血昏迷患者的顱內高壓情況,及時采用甘露醇或者是利尿劑等脫水藥物,對患者的顱內高壓進行控制,避免患者腦疝的發生和擴大,以減少患者死亡率。④隨著患者顱內出血情況的加重,患者的呼吸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還應注意對患者呼吸節奏、深淺、規則性等進行觀察,在患者呼吸不規則情況下,對患者實施機械通氣,并且盡量采用側臥位,減少患者嘔吐的發生,一旦發生嘔吐,注意及時清理嘔吐物,給予吸痰處理,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⑤還應做好患者的飲食與生活護理,通過鼻飼流質食物,給予患者相應的營養支持,并且在中后期注意保證患者維生素以及高熱量、高蛋白的攝取,注意對患者的胃部顏色變化進行觀察,對癥處理。同時注意保證患者皮膚的干燥、清潔,幫助患者進行按摩、翻身,促進患者血液循環,提高病癥治療的有效率。
2結果
48例腦出血患者,經臨床救治與急診護理后,30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趨向穩定,13例患者經治療后自動出院,5例患者治療后無效死亡,患者搶救治療的有效率約為89.6%;此外,治療期間患者家屬對于急診護理的滿意度約為92.0%。
3討論
腦出血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腦血管意外疾病,通常情況下主要以中老年患者為主要發病群體,并且多伴有高血壓病史,在情緒激動或者是活動狀態下容易引起腦出血病癥的發生,一旦發病,還會伴有劇烈頭痛或者是惡心、嘔吐、肢體無力、失語等癥狀,甚至會出現意識障礙,具有相對較高的病死率與致殘率,對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威脅比較嚴重。
篇5
1.1急急診患者發病急驟、來勢兇險、時間性強,所以一切工作突出一個“急”字,要分秒必爭、迅速處理。這決定急診護士應有巨大的潛能,投入高速度、高效率的工作。
1.2忙急診患者病情變化快,來診時間、人數、病種及危重程度均很難預料,因此隨機性大、可控性小。尤其遇有交通事故、集體急性中毒、傳染病流行等,患者常集中就診。所以急診工作十分繁忙,要做到緊張而有秩序[1]。
1.3多學科性急診患者病種復雜,疾病譜廣,幾乎涉及臨床各科常需多科人員協作診療。因此要有高效能的指揮組織系統和協作制度。
1.4易感染性急診患者因無選擇性,常有傳染患者,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要特別注意無菌操作和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1.5涉法及暴力事件多如服毒自殺、車禍、打架斗毆的刀傷等。因此,要遵守醫療法規及要有高度的自控力,防止發生醫患沖突。
2急診護理工作的主要任務
2.1承擔急診護理工作對病情緊急的患者做好預檢分診工作,能得到及時診治和處置。
2.2承擔急救護理工作制定各種急診搶救的實施方案。對急危重患者以及成批傷員,要上傳下達立即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對急診留觀的重患者應及時配合醫生以明確診斷,正確治療,必要時給予監護。
2.3承擔急診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急診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培訓急診護理人員的搶救水平,加速急診護理人才的成長。
2.4開展急診護理領域科研工作開展有關收集急癥、危重癥患者病情發生發展過程的第一手資料和護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從而可總結診治、護理等方面的經驗及規律,提高急診護理質量;進一步找出問題,研究、分析急診護理工作質量的檢控。
3護士在急診醫療中的多種角色
3.1護士是急診醫療中的主力軍護理工作是具體實施搶救和治療方案的“主力軍”。醫師所制定的治療和搶救方案固然起到決定性作用,但關鍵在于確切地執行所指定的方案。如對呼吸衰竭患者機械通氣的搶救,就應嚴格地做好霧化、翻身拍背、吸痰、觀察病情、無菌操作,如有一環失敗,即前功盡棄。
3.2護士是急診醫療中的先行官急診護士也就是“一線人員”,在24h內與患者保持密切接觸。患者一進急診科,首先接診分診的是護土,是分診護士把他們安置在搶救或診治場所;危重患者進入搶救室,首先接診的又是搶救護士,根據病情即作緊急處理;如患者留置在急診科,又是護士進行巡回觀察,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師。所以護士是首先接觸患者、首先搶救患者、首先發現病情變化的“先行官”。
3.3護士是急診工作的管理者為保證急診工作的正常運轉,護士負責管理全科的一切設施,負責醫療物品的領取,負責搶救儀器的管理,從而保障了醫療用品的供應,保障了搶救儀器的完好備用狀態,保障了急診工作的正常運轉。
4急診護理人員的基本素質
急診護士是急救醫療的重要力量,是搶救、護理急癥患者和危重患者的主要成員。因此,急診護士素質和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急救工作的質量。對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工作要求是[2]:(1)急診護士不僅要有熟練的護理技術,動作迅速,思維敏捷,身體好,還要有高度責任感和同情心。(2)急診護士必須具有各科急診臨床知識和經驗,并具備一定的應急能力和基本搶救技術。(3)掌握急診分診原則,鑒別分診快而準,以縮短候診、分診和診療時間。(4)要熟練掌握搶救技術操作,掌握監護儀器、呼吸機、除顫器、輸液泵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技術。掌握心電圖的操作和閱讀,掌握氣管插管、除顫及小傷口的清創縫合術。(5)熟練掌握常用急救藥物的名稱、劑量、藥理作用、用法、禁忌證及注意事項等。(6)掌握急診常用化驗正常值及臨床意義。(7)搶救患者時,按規定有權調度醫院有關人員來急診參加搶救。(8)急診護士要舉止端莊、文明禮貌、作風嚴謹、語言精練貼切、能寬容患者并具有良好的自控力。超級秘書網
5急診護理工作的制度和常規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各項工作制度、各崗位職責、搶救制度、差錯事故防范制度、規范服務制度、獎懲制度等,使護理人員職責明確、有章可循。(2)健全常見疾病搶救常規,如呼衰、心衰、腦出血、心跳驟停、心梗、休克、中毒等的搶救常規,使搶救工作規范化,護理人員配合程序化。(3)健全搶救護理常規,如CPCR、昏迷、出血、休克、氣管插管、呼吸機、三腔雙囊管等護理常規,使護理工作規范化,護理操作程序化。(4)建立急救物品的保障制度,要求急救藥品、物品、器材齊備,性能良好,合格率100%。做到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及時補充[3];無藥品過期、失效、變質;消耗性物品要定位、定量、無過期。
【參考文獻】
[1]范靜.急診科護理工作的特點與對策[J].實用醫藥雜志,2006,23(9):108621087.
篇6
1.1研究工具
1.1.1急診科護士一般資料調查表
根據研究目的自行設計,包括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護齡、職稱、學歷、婚姻狀況)和相關影響因素(情緒轉移、工作暴力因素及工作倦怠)。
1.1.2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量表
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量表是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大量閱讀中外文獻并結合急診科護士的基本情況匯編而成。根據情緒管理的內涵將其分為情緒覺察(條目1~5)、情緒表達(條目6~9)、情緒調整(條目10~13)和情緒運用(條目14~18)4個維度,共18個條目,以涵蓋情緒管理理論的完整性和外延性。問卷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每個條目分別賦值1~4分(1分=非常不符合、2分=不符合、3分=符合、4分=非常符合),總分為18~72分,分值越高表示護士情緒管理能力越強。問卷形成后,由6位臨床護理專家對各條目進行評判,測得量表的內容效度為0.886;抽取30名急診科護士進行預實驗,得出該問卷總Cronbach’sα系數為0.835,于兩周后重測,其重測信度為0.743,說明該量表內部一致性較好。
1.2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經各醫院護理管理部門同意后,由研究者統一發放問卷。發放問卷時使用統一的指導語,讓急診科護士以不記名方式作答,完成后統一回收。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91份,剔除無效問卷9份,回收有效問卷182份,有效回收率為91.0%。
1.3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錄入,采用均數、標準差、頻數進行統計描述;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進行統計推斷。
2結果
2.1急診科護士一般資料
本研究調查的182名急診科護士中,男性10名(5.5%)、女性172名(94.5%);年齡25歲及以下87名(47.8%)、26~30歲64名(35.2%)、31~40歲25名(13.7%)、41歲及以上6名(3.3%);已婚60名(33.0%)、未婚122名(67.0%);中專學歷2名(1.1%)、大專學歷83名(46.2%)、本科學歷92名(50.1%)、研究生學歷5名(2.7%);護齡1~5年142名(78.1%)、6~10年22名(12.1%)、10年以上18名(9.9%);初級職稱170名(93.4%)、中級職稱6名(3.3%)、高級職稱6名(3.3%)。
2.2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情況
本調查中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總分為(49.59±4.83)分,均分為(2.78±0.27)分,4個維度均分及排序見表1。
2.3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的單因素分析
本研究顯示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婚姻狀況的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護齡、職稱、是否遭遇過工作暴力、工作倦怠及情緒轉移情況的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以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能力為因變量,護齡(≥10年=0、<10年=1);職稱(初級職稱=0、中高級職稱=1);暴力因素(未遭受過=0、遭受過暴力=1);情緒轉移[以有過情緒轉移為參照設置啞變量,X1=可能有過情緒轉移(0,1)、X2=沒有過(0,1)];工作倦怠[以很有價值為參照設置啞變量,X1=沒什么特別的感覺(0,1)、X2=變得麻木(0,1)、X3=沒有成就感(0,1)、X4=感覺壓抑(0,1)]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最終情緒轉移與工作倦怠兩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
3討論
3.1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狀況分析
情緒管理是個體面對一系列情緒發展變化時,依照社會認同或容忍的方式,采納的一種靈活的反應或根據具體情境而做出的延遲反應。急診科的工作以急為特點,面對諸多繁雜的護理工作及各色各樣的就診患者,要求急診科護士要采取更快、更有效的措施來管理和駕馭好自己的情緒,從而不被情緒左右。本研究顯示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總分為(49.93±4.87)分,各維度均分為(2.78±0.27)分,結果表明急診科護士自我報告的情緒管理水平處于中等水平,這與張磊等的研究結果相似。從各維度排序來看,情緒調整、情緒覺察及情緒運用3個維度得分較高,提示在日常護理工作或生活中,急診科護士對自身及他人的情緒都能做到很好地察覺與運用,這可能與急診科護理隊伍中以女性居多,而女性的情感相對細膩,對自身及周圍的變化較為敏感有關;但情緒表達這一維度的得分相對較低,說明目前急診科護士在對自身及引導他人情緒表達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徐睿峰等在對情緒表達與情緒認知一文中提出了基于“刺激認知-反射輸出”的機制,主要認為個體如果負性情緒不能得到正確及時的表達或區分管理,將會產生個體沖突。由此可見,急診科護士的情緒管理仍有足夠的提升空間,護理管理者應采取相應措施,增強其正性情緒體驗,學會理性地管理情緒和表達情感,從而更好地適應臨床護理工作。
3.2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影響因素分析
3.2.1工作倦怠影響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
工作倦怠是個體在工作中伴有長期的情感和壓力源的應激反應,所表現出的一種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癥狀。國內學者研究顯示:急診科的護士的工作倦怠水平較高。本研究發現,通過對急診科護士的工作自評,變得麻木和沒有成就感兩項得分較低,這可能和急診科護士對自己的職業期望與現實狀況相差甚遠有關。從一般資料可以看出急診科護士的主力軍多在30歲以下,其中25歲以下的護士約占總人數的47.8%,這些年輕的護士懷揣著美好的理想進入工作崗位,由于理想與現實的沖突,開始感受到角色與期望間大相徑庭,極易對工作失去熱情,對患者漠不關心;而相對于資歷年淺的護士來講,本研究也發現護齡超過10年,以及中高級職稱的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得分要高于低齡和低職稱的護士,可能是由于其生活、社會閱歷不斷積累以及業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能在緊張的工作中通過自我調節、積極有效的應對方式來維持身心平衡;也可能因為職稱較高的護士多在科里擔任著行政職務,其個人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自我調控能力相對較好,個人成就感往往高于低齡、低職稱的護士,因此,發生工作倦怠感的情況要相對低一些。
3.2.2情緒轉移影響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
本研究回歸分析中可以看出,急診科護士情緒轉移對情緒管理有著負向預測作用,它隨情緒管理能力的增強而減弱,或許是急診科護士長期處在充滿壓力源的工作環境中,精神高度緊張,既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和護理各種患者,又要面對家屬的不理解與責難,容易產生情緒不穩,此時若不能管理好情緒,易產生不適當的情緒表達,將負面情緒轉移到患者或家人身上,影響到工作甚至家庭和睦。本研究還發現,在工作中遭遇過暴力行為的急診科護士其情緒管理能力得分水平要略低于沒有遭遇過暴力行為的護士,而急診科作為暴力行為的高發科室也得到了眾多國內外研究結果的支持。因此,
篇7
1.1一般資料
****年**月--****年**月我院共收治頭位分娩的產婦850例,發生頭位難產120例,發生率為14.1%,比文獻1略低。其中年齡最大43歲,最小20歲;其中頭位難產120例中,頭位分娩占14.12%。
1.2頭位難產發生原因
頭位難產的主要原因是阻力增加,骨盆異常、胎兒過大是阻力增加的不變因素,而胎頭位置及產力是影響阻力增加的可變因素[1]。官縮乏力,則使阻力增加,而胎頭定位異常又可繼發宮縮乏力,本資料中,胎兒異常包括胎頭位置異常和巨大胎兒,胎頭位置異常共70例,占58.33%,其中持續性枕橫位35例,占29.12%,持續性枕后位32例,占26.66%,2例嚴重胎頭位置異常,巨大胎兒5例,占4.16%。產力異常主要是宮縮乏力,共19例,占15.83%。
1.3頭位難產的臨床特點
①胎膜早破:可能是頭位難產的信號,常提示頭盆不稱,胎位不正。在頭位難產中,胎膜早破多伴有胎頭與骨盆入口平面不相適應。本組有46例發生胎膜早破,占38.33%;②產程延長:可表現為潛伏期延長、活躍期延長或停滯、第二產程延長、滯產,本組潛伏期延長16例,占13.33%,活躍期延長或停滯61例,占50.83%,第二產程延長20例,占16.67%,滯產6例,占5%;③宮頸水腫:本組發生宮頸水腫32例,占26.67%;④胎頭位置異常是導致頭位難產的首要原因,有胎方位銜接異常如高直位,有內旋轉受阻如持續性枕后位及枕橫位,胎頭姿勢異常如胎頭仰伸呈前頂先露、額先露及面先露,胎頭側屈呈前不均傾。胎頭位置異常使胎頭下降受阻,宮頸擴張延緩、停滯,繼發性宮縮乏力。本組胎頭不銜接19例,占15.83%,胎頭下降延緩或阻滯共76例,占63.33%;⑤宮縮乏力:可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宮縮乏力。精神心理因素、藥物和嚴重頭盆不稱等可出現原發性宮縮乏力,胎頭受阻于骨盆入口平面。由于頭盆不稱和胎頭位置異常等造成的產程停滯或延緩多表現為繼發性宮縮乏力,胎頭受阻于中骨盆或出口平面。本組原發性宮縮乏力7例,占5.83%,繼發性宮縮乏力13例,占10.83%。
2、結果
在120例頭位難產中,剖宮產55例,占45.83%,比國內報道73.8%低[1]。胎吸術19例,占15.83%,產鉗術18例,占15%,自然分娩28例,占23.33%。其中35例持續性枕橫位者,行剖宮產14例,胎吸術12例,產鉗術4例,自然分娩9例;32例持續性枕后位中,行剖宮產21例,胎吸術3例(已轉至枕橫位),產鉗術7例,自然分娩7例;19例宮縮乏力者,行剖宮產4例,胎吸術3例,產鉗術2例,自然分娩12例。2例嚴重胎頭位置異常、6例骨盆異常、1例軟產道異常、4例巨大胎兒及2例臍帶繞頸者均以剖宮產結束分娩。
3、討論
3.1頭位難產的判斷
在判斷頭位難產產程中,如出現如下情況,均應考慮頭位難產的可能。①產程異常;②胎膜早破;④胎頭下降延緩或停滯、第二產程延長及滯產;⑤宮頸水腫、產婦過早出現排便感;⑥胎兒窘迫、胎頭顱骨過度重疊或嚴重胎頭水腫。其中產程異常是頭位難產的重要信號。頭位難產在產前即能明確識別者僅占小部分,除非有明顯的頭位不稱,明顯骨盆畸形、胎兒畸形,不然須在產程中由分娩的三大因素相互作用后才能表現出它們彼此之間是否能適應[2]。當產程發生延緩或停滯時才引起注意,因此,嚴密觀察產程,及時發現異常是診斷頭位難產的一個主要方法,產程圖對指導產程進展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3.2應用頭位分娩評分法協助處理
頭位分娩評分法4項指標中,骨盆大小及胎兒體重是無法改變的,為不可變因素,只有產力和胎頭位置通過積極處理可以改變,是可變因素,可促使分娩向順產方向轉化[3]。假如產婦頭位分娩評分為10分,其中骨盆4分(臨界狹窄),胎兒體重1分(巨大兒),胎頭位置3分(枕前位),產力2分(正常),由于導致評分下降的原因是2個不可變因素,因此應當考慮行剖宮產術;同樣一個產婦頭位分娩評分為10分,其中骨盆5分(正常),胎兒體重3分(3000g),胎頭位置1分(枕后位),產力1分(弱),導致該產婦評分下降的原因是2個可變因素,因此通過改善產力及胎方位,提高總分數,則陰道分娩的機會顯著增加
3.3應用產程圖協助處理
潛伏期異常有潛伏期延長傾向時即應處理。首先除外假臨產,如確已臨產可予哌替啶100mg或地西泮10mg肌肉注射,糾正不協調性子宮收縮,當宮縮協調后常可以進入活躍期。如用鎮靜劑后宮縮無改善,可給予縮宮素靜滴,觀察2~4h仍無進展,則應重新評估頭盆關系,如有頭盆不稱,則行剖宮產術。
活躍期延緩或停滯的處理首先應做陰道檢查詳細了解骨盆情況及胎方位,如無明顯頭盆不稱,可行人工破膜加強產力,促進產程進展。嚴重的胎位異常如高直后位、前不均傾位、額位及頦后位,應當立即行剖宮產術。
胎頭下降延緩或停滯的處理首先應行陰道檢查,了解中骨盆平面或出口平面的情況,胎方位、胎頭位置高低、胎頭水腫或顱骨重疊情況,如無頭盆不稱或嚴重胎頭位置異常,可用縮宮素加強產力,如胎頭為枕橫位或枕后位,可徒手旋轉胎頭為枕前位,待胎頭下降至S≥+3水平,可行產鉗或胎頭吸引器助產術。如徒手旋轉胎頭失敗,胎頭位置在S=+2水平以上,應及時行剖宮產術。
4、頭位難產術后護理
4.1實施產婦特殊護理
在產程中實施產婦特殊護理對矯正胎位是有效的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取側俯臥位,可減輕妊娠子宮對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的壓迫。胎盤循環良好,胎兒得到足夠的氧氣來承受子宮收縮時短暫缺氧,減少新生兒窘息的發生。另一方面,能及時糾正異常胎位。因為胎兒的重心在胎兒背側,在羊水浮力和胎兒重力形成的偶力作用下,胎兒背部會向產婦腹部前方的方向移動,同時帶動胎頭枕部向前旋轉。產程中胎頭隨著間歇的宮縮不斷下降,胎頭方位會朝著最有利的枕前方旋轉至枕前位而經陰道分娩。
4.2加強臨產婦心理護理
加強臨產產婦的心理護理,為臨產產婦創造良好的分娩環境,指導產婦正確的分娩及宮口開全后屏氣用腹壓的方法,鼓勵產婦進食及注意休息,以保持充足的體力及精力。對精神特別緊張的產婦,主張助產人員全程陪護或允許其丈夫陪伴分娩。近年來國內陸續開展為產婦提供一對一的持續心理、生理護理、情感支持等全程助產服務,對促進產程進展及分娩過程的順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篇8
[關鍵詞] 持續質量改進;護理人員,綜合評價
本院從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護理質控小組及護理部對各科室的護理人員管理實行持續質量改進(CQI),并與職稱晉升、年終評優職、“5.12”護士節的評選區、市級先進個人直接掛鉤。2年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病人的滿意度不斷上升。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現本院臨床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共85人,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29.58歲。其中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14人,護師29人,護士40人;本科38人,大專39人,中專8人。
1.2 方法
1.2.1 成立CQI小組 成員由護理部、護理質控小組成員、各科護士長共同組成CQI小組,確認項目負責人,由質控組長承擔。為了保證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使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工作能順利進行[1],分別把以上成員分成3組,分別為:⑴護理質量監督組;⑵業務水平提高組;⑶病人滿意度提高組。
1.2.2 各組評估內容 根據護理部的檢查標準,確定以下內容來評估。⑴護理質量監督組確定考評的內容有:病房管理,護理管理,護理安全,專科、基礎護理,消毒隔離制度,護士長夜查房。⑵業務水平提高組:理論、操作考核,參加業務學習、訂閱護理雜志,投稿等。⑶病人滿意度提高組:服務態度、給病人解決問題、技術水平、宣教等內容;為了不同科室病人的需求,以明確服務內容,了解病人期望,分別設計了住院、急診、門診等病人滿意度調查表[2]。
1.2.3 制訂目標 護理工作質量分達95分以上;護士理論考核達90分以上(閉卷考)操作考核達95分以上;參加業務學習達90%以上(舉辦時間一般在晚上,中班人員無法參加學習);論文投稿和訂閱護理雜志有大幅度提高;病人滿意度達到95%以上。
1.2.4 實施
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質量、業務水平、病人滿意度進行評價的是為了保證護理人員工作達到連續、動態監控的效果。CQI小組把專項檢查、綜合檢查、突擊檢查結合起來[3]。專項檢查由質控小組成員中專科護士每月1次的專人專項檢查。綜合檢查由護理質控小組成員及護理部定期或不定期地對7項(護理質量監督組確定考評的內容6項和病人滿意度調查)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定期檢查為護理部每季度1次和質控小組每月1次的檢查,不定期檢查主要是科室間的交叉檢查。突擊檢查由護理質控小組負責人及護理部主任對每季度存在問題最多的項目或以安全隱患為目標的針對性檢查。CQI小組根據7項護理質量檢查標準每季度對每個科室進行評分,每年分別匯總7項護理質量分,取平均值為最終質量分。CQI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進行考核,科室護士長每月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進行考核,最終匯總取平均值為最終評價得分。業務學習和論文撰寫根據護理部的統計。發現問題及時改進,CQI小組每個季度在護士大會上進行工作小結、討論,肯定改進后優點,找出下一步需要改進的問題,及時修正目標、措施,保證了CQI方法的順利實施。
1.2.5 統計學處理 將調查結果輸入統計軟件SPSS10.0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2009年與2011年,實行CQI前后護理工作質量、理論、技術操作考核成績經方差齊性檢驗F=1.28,1.21,1.22。用F界值表,F0.05(84,74)在表中查不到,可查F0.05(75,70)=1.47,得P>0.05,兩組方差齊,有可比性。見表1。
2.2 2009年與2011年持續質量改進前后護士參加業務學習、投稿論文、訂閱雜志情況見表2。
從表2可見:2009年與2011年CQI前后護理人員參加業務學習、投稿論文、訂閱雜志分別經χ2 檢驗,P均
2.3 持續質量改進后病人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滿意度見表3。
從表3可見:持續質量改進前后病人的滿意度比較經χ2檢驗,P
3 討論
3.1 持續質量改進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理論、技術操作考核成績 質量是醫院管理的核心,是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4]。實行持續質量改進前,護理人員忽略了照顧病人的臨床過程,持續質量改進的新模式則更加關注質量督導的全過程。通過持續質量改進后:(1)護理人員學會了運用CQI方法,使用科學的思維方式,逐漸形成獨立的觀察、分析和綜合判斷能力;(2)護理管理者根據質量的反饋與改進、追蹤,更加全面的認識本科室的存在問題,把責任落實到人,使護理人員更主動提出改進方法,把問題改進措施落實到位,使她們形成主動參與護理質量管理的意識。在護士長每月對護士理論、技能進行考核的同時,護士更加意識到理論、操作等學習的重要性,促使護士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形成良性競爭。從表1可見:實行CQI前后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理論與技術操作考核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
3.2 護士參加業務學習、論文投稿、訂閱雜志持續質量改進后比持續質量改進前增加 為了適應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人員要更新觀念,加強基礎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實施CQI后,本院訂閱各種護理雜志的護士達90%以上,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學習,積極撰寫論文,每年論文投稿均達10~13篇。實行CQI不僅激發了護士的學習熱情,還增強了護士的進取心,形成了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良好氛圍。從表2可見:實行CQI前后參加業務學習、投稿論文、訂雜志的護士人數有顯著性差異(P
3.3 病人滿意度提高 CQI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質量管理,進一步深入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做到接待病人要有問候聲,操作配合要有感謝聲,不足之處要有道歉聲。在CQI考核中,本院每月測評病人滿意度,護士根據考核標準,自覺檢驗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與成效,做到護理時真正為病人著想,從而提高病人的滿意度。從表3可見,實行CQI前后病人的滿意度有顯著性差異(P
參考文獻
[1] 陳麗芳,急診科護理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的實踐[J]. 護理管理雜志,2006,6(2):23-24
[2] 陳愛萍,孫紅,姚莉蔡.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05,40(2):123-124.
[3] 李智英,成守珍,謝文,等.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2008,7(10):38-40.
篇9
論文摘要:目的 探討基層醫院培訓提升急診專業護理人員綜合能力的方式. 方法 對26名急診專業護士除先采用常規的,系統化的培訓外,后還采用以提問、模擬急救情景的教學形式培訓.比較培訓前與培訓后的護理質量提高率 結果 培訓后的護理人員在滿意度,技術操作,理論知識,護理文書書寫的質量與常規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意義.均P
急診專業護士在綠色通道中,扮演著相為重要的的角色.對護士的要求.首先要有豐富的急診護理業務水平.其次要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具體表現在要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兩個方面.急診科是醫院的重要窗口科室,因急診護士勞動強度大,病人要求既高又急,醫療護理糾紛發生率最高的地方.使許多優秀護理人才流失.低年資護士和部分聘用制護士專業基礎知識差.基層醫院分配的急診護士無法做到三甲醫院那樣,輪科2—3年后,考核合格方能走上急診護理崗位,基層醫院怎樣培養年輕護理人員,使她們盡快地勝任急診的護理工作,對基層急診護理管理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自2007年1月起我院急診科在護士進入急診科采用常規的,系統化的教育,另還采用以提問、模擬急救情景為主的培訓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我院急診搶救室,觀察室和輸液室的護理人員設常規組26名,提問組26名。職稱:主管護師4名,護師4名,護士18名。學歷:本科在讀3人,大專3名,大專在讀9名,中專11名。
1.2方法
1.2.1對每位新入急診科護士的業務,技術能力進行評估。①由護士長對其進行專科理論考核,技術操作考核。②利用晨會,交接班,查房,業務講座等時機對護士進行提問,將成績作記錄。③模擬成批急救病人,入院及病情變化,醫鬧事件的情景,考核護士的應對能力。
1.2.2培訓目標:確定培訓目標,重在訓練護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危重急救護理能力,急診應急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
1.2.3培訓計劃:針對考核結果,個人特點,工作時間長短制定相應培訓計劃,培訓時間為3個月。要求3個月結束后能單獨完成各班職責。第一個月訓練重點急救護理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護理文件書寫,職業道德,法律教育,健康教育等。第2個月基本掌握急救護理技術操作。如心肺復蘇,備血,吸痰等急危重患者搶救配合。心電監護儀,除顫儀,全自動洗胃機,呼吸機的安裝及使用。第3個月即進入了專科理論和技能的培訓中。如氣管切開(插管)的配合,動(靜)脈采血的操作,常見的心率失常判斷,呼吸機,洗胃機常見故障的排除等。
溝通技巧的培訓,使大家意識到急診患者病情急,心理準備少,角色轉變慢。在候診被心理作用夸大了急診候診時間而影響患者的滿意度。
1.2.4實施 護士長與被培訓護士共同討論學習計劃在目標達成共識,排班采用彈性排班,以老帶新,以強帶弱,一跟一的帶教形式。由護士長提前一周布置學習內容,以利于護士們提前翻閱相關資料,做好準備。并將問題分為3類。第一類是工作中急需了解的問題,第二類是急診護士必需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術。第三類是急救專科理論和技能。護士長根據工作量的大小,將2,3類問題納入計劃,主要利用晨會,交接班,查房,業務學習等時機對護士進行提問。根據問題難易程度不同,對不同基礎的護士進行提問,低年資的護士回答不出來先請高年資的護士回答.最后由護士長來解答.第1類問題為患者突發的或可能發生的情況.即隨時提問,這類問題是對平時積累知識的復習和考核.對已經了解的護士來說是個鞏固提高.對于不了解的護士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對本次未回來出問題的護士要求加強學習,下次繼續提問.直到掌握為止.護士長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技術和搶救程序模擬等專科培訓組織護理人員學習急救護理技術,急救進展等新理論.新知識.
1.2.5:①滿意度的測評:護士長每天用30min隨機調查2個醫生和患者.內容包括醫德醫風,護理操作,工作程序,健康教育及相關專業知識五個方面.②理論知識考核,每日一次的理論知識考核.③技術操作考核,每月進行急救護理技術.如心肺復蘇,洗胃,除顫,呼吸機的使用等.④護理文書,通過學習法律和醫學法規,使護理人員進一步認識護理文書的法律效應.提高了護理文書書寫水平,對已公開的醫務糾紛和事故,分析原因,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要求每個護理人員主動杜絕安全隱患.護士交接班前后互相提醒,當班有什么遺忘嗎?在治療室,治療車,服藥車醒目處張貼“三查七對今天你做到了嗎?”的文字題幅。并將書寫工整,病情描述確切,重點突出的護理記錄,作為范文讓護理人員學習。
1.2.6 考評:由護理部主任,急診科主任,急診科護士長成立急診護理人員培訓考評小組,對滿3個月,再用入急診科時相同的方式進行考核評價,內容包括,患者及科室滿意度,護理文書書寫,技術操作和理論知識.將成績作前后比較.總分需提高30分者方可留在急診科工作,并進一步的學習.
2.結果
26名急診護理人員護理綜合質量評分(分,x+s)
組別 人數 患者滿意 科室滿意 理論成績 技術操作 護理文件書寫
度
度
成績
常規組 26 77.30+5.56 75.80+6.65
70.70+8.63
67.40+7.99
87.23+20.5
提問組 26 96.10+2.08 9.710+1.83
97.00+2.21
98.80+1.03
95.80+1.46
P
3.討論
在國外及國內重點三甲醫院,護士要2—3年的輪科培訓方可進入急診科工作。但由于人力的嚴重不足,幾乎容不得護士進行系統的崗前培訓就要直接進入急診科工作。因此短時的邊實踐邊學習的訓練模式是切合實際的。也被國內大多數護理管理者所采用。我們采用以模擬急救情景、提問為主的培訓形式。將其融合于業務學習,教學查房和考核之中。對此各護士先后進行了3個月系統培訓。其中一名不合格,另一名沒有明顯提高,此二名護士均是畢業后未從事護理工作二年后考上執業證書直接進入急診科培訓,可能不太適應此短期培訓模式及急診護理快節奏有關。因此,在無其他科室工作經驗的情況下直接進入急診科工作,就影響了培訓的正常進行。24名護士在培訓后均能勝任急診科工作。患者及醫生的滿意度均有較大的提高。
4.體會
筆者通過以模擬急救情景和提問為主的培訓來提高急診專業護士結合能力。主要具體五個優勢:①有益于提高護士的語言構思,組織和表達能力,使其與患者交流更自然,有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②能督促護士自學,因護士長提前一周將計劃告知全科護士,任于大家預習,既養成了自學的良好風氣,又可以讓護士們帶著問題有目標的學習。③有助于提高護士的應急能力,急診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急診搶救時,護士水準體現在“時間性”和“技術性”兩方面。經常預設某種病情變化及情景,對護士進行提問和教學相當于模擬練兵,提高了護士對突況的應變處理能力,同時通過情景模式的訓練增加了感性認識,十分便于記憶。④提問隨機性強,有益于提高護理質量。因提問不需占用無門的時間,可隨時隨地針對某一患者的某一突況或護理問題,針對問題進行現場的示范和交流,使護士掌握了最佳的護理措施及時機。當被問的護士答不出來時,由高年資護士或護士長來解答,這樣融教學與提問之間,互教互學既可以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與治療,又能讓患者及家屬主動參與到了治療護理中來。
總之,我們在急診科實行以模擬急救情景和提問為主培訓護士的方式。對提高急診專業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有顯著的成效,而且增強了護士的法律意識,有效地提高急診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周芬芳. 探討急診管理中護理人員的培訓方法.[J]上海護理,2005.2(3):05—66
[2]牛倩敏.余平 提升急診專業護理人員綜合能力的對策.[J]上海護理,2005.5(2) 56—57
篇10
【關鍵詞】 急診護士 壓力 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3-259-02
1 急診護理工作壓力的來源
對急診科30名護士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12個項目,每項目分4個水平:沒有壓力為0分,稍有壓力為1分,中度壓力為2分,重度壓力為3分。調查獲得的數據資料通過spss11.0軟件分析,問卷的信度系數Alpha值為0.8799,調查結果如下表。
急診護士工作壓力源調查結果
1.1 精神壓力
精神高度緊張是急診護士的壓力主要來源,急診工作的特點是患者多,病情復雜、危重,尤其是夜間工作量較大且繁忙,多以搶救為主。對于搶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因此對于任何一次搶救都是在爭分奪秒地進行工作。高度的精力集中和精神緊張使護士在短期內無法恢復平靜,久而久之會使護士產生疲乏感。工作中護士常面臨死亡或瀕死的患者,在與患者及家屬接觸中有時得不到理解,重癥患者及搶救病人之多無疑使護士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給護士造成心理壓力。
1.2 工作負荷過重的壓力
隨著全民實行醫保及我院醫療水平的提高,到我院急診科就診患者數量不斷增加,而且病種復雜。急診科擔負著急危重病人的主要搶救任務,急診護士工作繁重,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加上護理模式從以疾病為中心轉換為以病人為中心后,護理工作從單純的執行醫囑轉變為向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等全方位服務,這就要求護士不僅要有嫻熟的技能,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健康身體和良好的心態面對。加上護士配備比例相對不足,夜班頻繁又忙碌,除完成常規工作任務外,還要獨立實施各種搶救措施,又要應對突發事件發生以及院前急救。搶救工作往往繁忙而持續,尤其突發事件如遇大批傷員搶救、食物中毒等經常拖班、加班。工作環境嘈雜,手動勞動多,隨著年齡護齡的增加,護士對超強工作量的急診工作產生厭倦和疲憊感,無規律的倒班,使生活鐘紊亂,易造成身體上疲乏,致使護士經常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
1.3 業務和專業知識需要不斷更新的壓力
急救醫學的發展,高精尖技術和先進搶救儀器的普遍使用,以及急診患者急救護理涉及了內、外、婦、兒、神經、五官等專科 ,病情復雜,不可預知。各項急救護理操作每一環節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病人的救治,要求護士必須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強的業務能力和應變能力,必須掌握豐富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和急救技能,加上現代護理觀念和護理模式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對護士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這給護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新的壓力。
1.4 人際沖突的壓力
急診科既是搶救患者生命的最前沿,也是最容易產生矛盾、糾紛和投訴的地方[1],急診護士在工作中的人際關系比較復雜,包括護護、醫護、護患等多種關系,如果不能很好處理就會陷入人際沖突的困境,尤其在處理護患關系時。急診護士每天接觸許多病人及家屬,在這些人中由于個人地位,道德品質,素質涵養的不同,以及患者對醫療、護理的要求提高,對醫院就診流程、規章制度不熟悉,治病心切的心情都希望得到及時周到的救治服務,一旦護士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容易出現過激行為,對護士工作百般挑剔,指責、辱罵投訴。特別是因搶救無效痛失親人后,過激的言行舉止都發泄到護士身上,而急診科首要任務是搶救危重患者,這樣有時可能無暇顧及較輕的病人,造成這些病人產生自我價值的忽視感,言辭比較強烈,甚至發生糾紛。在原則上護士即使遇到被誤解、歪曲現實甚至被病人及家屬辱罵,也必須忍受委屈,保持冷靜平和理解的心情,作出精神妥協,從而壓抑自身感受,護士受到感情傷害又無法表達,常感失去自我,這種長時間的情感投入,會使護士精神耗竭。
1.5 急救環境及工作特性對護士造成壓力
急診科工作環境24小時對外開放,是一個充滿焦慮、擁擠、多變和溝通障礙的場所,頻繁人員流動產生嘈雜聲、急救電話鈴聲、搶救室各種搶救儀器設備發出警報聲,病人痛苦的聲,救護車的急促鳴笛聲、酗酒、斗毆、交通事故等現象非常多見[2],病人家屬的焦躁不安、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的污染,擁擠的工作空間,以及難聞的氣味都是急診護士面對的環境因素。
1.6 職業損傷的壓力
急診科護士與其他臨床科室護士相比,受到更多職業損傷壓力,第一是器械損傷,護士在搶救配合及緊急止血、清創縫合中,接觸很多手術器械,在搶救當中的各項操作、或病人的躁動不安都有可能被刺傷或扎傷。第二是血液體液的污染。急診護士每天接觸的病人都是無法預先知道病人的生化指標情況下操作,需經常接觸未明確診斷的患者,包括一些處于潛伏期及診斷前期的傳染病患者,為病人生命體征的測量,開放靜脈通道等,有時搶救時來不及防備情況下受到病人嘔吐物、分泌物和血液污染。第三是射線的污染,護士在護送危重病人檢查過程中,往往需要監護在旁,受到MRI 、CT 、X線的污染。
2 職業壓力的干預措施
2.1 規范自我行為加強自我保護
護理工作是一項責任重大的服務性工作。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自身利益的保護觀念也不斷增強。因此我們工作中一定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去做,用良好的服務態度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來增強患者和家屬對我們的信任,從而減少甚至杜絕不必要的護理糾紛。
2.2 工作負荷過大壓力的對策
創造良好的搶救環境, 簡化就診流程。急診搶救室要求布局合理,搶救設備齊全,性能好,有利于提高搶救成功率,提高護士的自信心。急診科應挑選責任心強,身體健康、心理素質好、業務技術嫻熟的護士從事急診工作。護士長應合理調配人員,根據急診工作性質特點,適當增加待遇,提高夜班補助,實行彈性科學派班,在高溫季節、夜間、節假日應適當增加人力,保證急診護士足夠休息和睡眠,盡可能設法緩解護理人員超負荷運轉狀態。同時鼓勵應用新技術,如心肺復蘇儀的使用,自動血壓測量儀、靜脈助推器及使用留置針等,減輕護士工作量,爭取各輔助檢查科室及各相關科室的支持,共同保證急診綠色通道通暢。同時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創造一個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心情舒暢的氣氛,共同為患者提供滿意服務。
2.3 加強急診護士理論學習和急救技能的培養
急診護士要有高度應變能力和平衡心理狀態,必須有扎實急診醫學理論知識,嫻熟而規范的搶救技術操作,熟悉各種搶救藥品作用。作為急診科護長應對科內不同層次的護士建立基本專業技能和專科護理能力的培訓計劃,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方法,鼓勵護士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科內每月組織業務學習,開展小講課、護理查房和死亡病歷討論,總結回顧搶救經驗及教訓,鼓勵自學、互幫互學,取長補短,可針對工作中出現的應急事件,利用晨會時間討論總結,并列舉急診常見應急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處理水平。多參加專業學術會議,積極撰寫論文,勤于鉆研,每年選送護士到國內各大醫院進修或短期參觀學習,不斷學習先進經驗,提高業務素質和搶救技能,熱愛急癥護理事業,不斷完善自我,用廣博的知識和嫻熟的業務技術服務于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感,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2.4 加強急診護士隊伍的心理素質教育
提高護士的心理防御機制,維護護士的心理健康。急診科護士長要疏導護士的不良情緒,幫助護士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同時培養護士的積極情感,加強意志鍛煉,提高護士心理耐受力,引導護士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面對現實,學會客觀地看待得與失,善于調節自己的心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護士應注意培養和塑造心胸寬廣、樂觀、善于自我調節的人格特征,凡事不要過分苛求,培養廣泛興趣愛好,陶冶護士情操,在工作中積極向上,用旺盛的精力從事自己的工作,工作中遇到麻煩或沖突時,護士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問題,不斷清除心理上不相容因素,使自己保持一種平和、穩定、樂觀向上良好心態 ,領導平日關心理解護士工作,讓護士在做好急診工作的同時還應處理好家庭關系,爭取獲得家庭的支持。鼓勵護士進行自我放松活動,如郊游、打球、唱歌等使精神放松,使護士保持心情舒暢,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在救死扶傷的工作中體驗自己的價值和成就感,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從容面對壓力,提高護理質量。
2.5 提高護患溝通技能
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人員流動大,人際關系復雜,是搶救急、重病人的主戰場,也是病人和醫護人員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引起醫療糾紛和投訴場所,患者及家屬由于病痛造成的身心不適,在語言行為方面易沖動。這時如果護士不注意溝通技巧,對患者心態把握不準,語言表達過于簡單,很容易被患者及家屬誤解,引起矛盾糾紛。所以良好的護患溝通是協調護患關系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護士對病人需要熱情接待,理解病人及家屬的心情,在實施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應熱情,態度誠懇,耐心解釋,既急病人所急,動作敏捷,又鎮定自如、發揚忙而不亂的工作作風。時刻為病人的安全和需求著想,把關心、同情、體貼與尊重傳遞給患者,盡可能為病人提供方便,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言談舉止,使患者及家屬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對待病人一視同仁,一切為病人著想,以一流的護理技術和最好的服務態度感動患者。
2.6 職業損傷壓力的對策
在執行各項護理技術操作中,必須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完成,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進行。做好自我保護措施,接觸傳染病患者或接觸有感染傷口、開放性外傷、病人血液、體液操作時應戴手套和口罩。如不慎被銳器損傷時應立即做好局部處理,擠出傷口血液、流動水沖洗傷口,碘伏消毒傷口并報感控科。危重病人盡量在病情穩定后送射線檢查,檢查中護士應暫時離開,需監護在旁時,應穿上防護服。
2.7 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營造平等競爭的人文環境。
急診科護長在管理工作中,應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護士是“關懷者”,同時也是“被關懷者”,知人善用,科學管理,把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發展人作為目的。同時欣賞發揮科室每位護士的長處,盡管她們身上也有各自的不足。護士長人性化管理理念,滿足了不同層次護士的個性化需要,激發了不同層次護士的潛力和工作熱情, 科室形成激勵機制,積極鼓勵業務水平突出或臨床教學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現的護理人員。積極撰寫論文 ,充分發揮其工作動力和成就感[3]。加強護理科研的理論學習,鼓勵有科研意識的護士參加課題研究的嘗試,體現了護士的自我價值,滿足了自我需要[4]。同時開展明星護士的評比活動。搭建護士平臺,樹立學習榜樣及奮斗方向,增強護士榮譽感和責任感,體現護士的自我價值,也提高了護士的服務態度和護理質量。同時增強了護理隊伍的凝聚力,更好發揮團隊效能,提高服務質量。
針對護士工作壓力源,采取有效干預措施,使護士減輕了負擔和壓力,變壓力為動力,養成良好的人格特征,樹立良好的服務形象,掌握護患溝通的技巧,構建融洽的護患關系 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使護士在為病人提供滿意的服務中獲取成功的喜悅,在救死扶傷的工作中體驗自己的價值和成就感,用知識去影響病人,用愛心去護理病人,在護理工作中不斷尋找護理價值的新亮點。
參考文獻
[1] 胡容,杜益平,王偉智.急診科護士心理緊張程度的調查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1994,29(11):675.
[2] 王娟,秦亞美.急診科護士心理社會支持的調查分析[J].南方護理學報,2000,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