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媒后現代性探析
時間:2022-11-24 10:58:08
導語:網絡傳媒后現代性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互聯網進入千家萬戶,網絡傳媒以其不可阻擋的勢頭和無法替代的優勢迅速滲入當今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諸多領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本文將后現代社會的特點作為出發點,探討中國網絡媒體發展的趨勢和后現代性,揭示網絡傳媒后現代性趨勢形成的一般規律,并對網絡傳媒的未來發展作出預測與展望。
關鍵詞:網絡傳媒;后現代性;微電子媒介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20世紀70年代以來,從哈桑、羅蒂、詹明信到博德里拉、德勒茲、鮑曼,后現代性和現代性的關系問題成為西方思想文化界討論的熱點。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在1979年出版《后現代狀況:關于知識的報告》之后更是引發了一場激烈的“哈貝馬斯—利奧塔”之爭,這場爭論使“后現代性”的概念在整個西方文化界廣泛傳播,后現代性問題和現代性問題富有戲劇性地弱化了原本大眾熟知的意識形態和霸權概念,文化研究的新時代已經到來。與其將“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社會階段,不如把它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后現代性以對現代性的批判為出發點,倡導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文化模式。雅克•德里達在《書寫與差異》中用西方社會和文化思潮的“先驗話語、傳統性、合法性和集中的元敘事”解釋了在后現代化進程的推移中,現代社會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和思想的基礎,支離破碎性在文化傳媒及藝術領域成了關鍵詞。從現代性向后現代性的轉折當中所表現的精神文化領域中的裂變超出了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指出,媒介作為傳播介質,其內在規范并控制了傳播內容,使得傳播內容必須依附于特定的媒介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能。電子時代的到來,醞釀出了刺激性強、跳躍性大、感官調動強烈的闡述方式;可一旦淹沒在海量的垃圾信息中,再嚴肅的消息也會被電子媒體那些碎片散落的表達、鋪天蓋地的廣告、光怪陸離的圖形所湮沒。面對信息時代不可逆轉的潮流,波茲曼說:“與其說我們是生活在客觀世界,不如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自己建立的媒介迷宮里。”在這個意義上,現代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和新聞信息日益膨脹的數字化時代。
二、網絡傳媒后現代性的表現形態
(一)碎片與解構。大量凌亂無關的碎片包圍和充斥著當下的生活,信息的碎片化使人們的注意力不能持久。網站開始關注普通大眾的觀點,宏大敘事與主流話語被解構了,以個體為主的“微型社會態度”顯露出來。從時間到語言表達上,碎片化趨勢呼吁推進信息整合。在適應時代潮流的碎片化,瞬間捕捉信息、有效快速瀏覽條目的同時,我們應當學會從碎片中提取,而不是讓碎片分散注意力。(二)符號化與模糊性。信息社會“先知”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McLuhan)說:“媒介往往以交互疊加的形式發展,也就是說新的媒介方式的出現沒有意味著舊的媒介消失。”微博自誕生便以廣泛的影響力使用戶數量迅速攀升。在這場“微革命”中,網民自我創造、自我流行,網絡新鮮詞、網絡特有的表達方式和各種信息符號使得網絡語言迅速崛起,網民會將日常生活中所遇之事與網絡標簽對號入座,詼諧嘲諷、形象犀利,迅速走紅。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逐步交互融合的趨勢下,傳播力度倍加增大。網絡語言的興起有多種原因,或為張揚個性,想要與真實生活中表達習慣不同,引起別人注意;或為掩飾個人私密信息,形成了大量的標點數字符號、音階漢字、外文字母以及語法不通的病句雜糅在一起的表達形式,模糊性成了網絡語言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征。(三)世俗化與庸俗化。物質的極大豐富深深刺激了大眾備受壓抑的享受消費型的生活欲望。人們開始關注生活的細膩性、街頭巷尾的奇聞軼事,于是便催生了傳媒“世俗化”傾向。世俗化和低俗化或媚俗化完全不同,它體現的是一種符合人們原本欲望的基本消費的實踐。這種后現代特征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人們隨時隨地曬日常,突顯平民性和娛樂性。人們不再僅僅將建筑生活的偉大理想當作個體的現實追求,反之人們更注重日常生活和精神的滿足,表現出一種對傳統理想精神和主流價值建構的消解。大眾媒介對受眾需求的重新認知和定位充分體現了“受眾本位”意識的回歸,或者說以人為本在電子媒體平臺上得到了踐行。
三、網絡傳媒的后現代性表征成因
(一)網絡傳媒的生態環境。微電子媒介所代表的新媒體傳播方式使信息流模式由單向進化為多元,形成新聞傳播的去權力化和去中心化傾向。在“多對多”新形式的傳播界面下,實現新聞與社交之間的全新整合。微電子個體媒介無須經過其他人同意就可以實現多重復合的信息流動。個體獨立表達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個體話語權加強。微博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與移動網絡相結合,移動通信設備將互聯網和無線終端無縫連接。網民們以新訴訟群體的身份逐步擺脫對由專業媒體平臺提供的信息的依賴,開始公開發表個人意見。民意民聲使得微博在輿論傳播模式的重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管是意見領袖還是達人、明星,第一時間內轉發消息都可以看成是對于新聞傳播傳統模式的調整。微電子媒介傳播迅速、交互自由、門檻低和成本低使得網民輿論常常走在正統渠道信息發現和傳播的前面,形成強大的力量。(二)大眾傳媒面臨的挑戰。從技術角度看,由于數字技術的更新,報紙電臺的信息可以轉化為數字形式,使傳統媒介以新的形式延續:報紙通過數字轉碼將整個版面搬到熒屏上;電臺廣播經過數字化處理之后,高保真的音頻文件既可以在音頻讀取設備中播放也可長久存儲。新媒體的誕生不是淘汰傳統媒體,而是開拓創新,為傳統媒體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滿足人們新的需求。從發展史看,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有極大的包容性。各種形式的媒體都有自身的優點,沒有哪個媒體可以取代另一個。但目前電視與網絡融合的趨勢已極為明顯,不過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出現此消彼長的態勢是不言而喻的。從專業分工來看,大眾傳媒網絡化之后,新聞信息專業機構的特點和優勢更為突出。網絡信息真假難辨,人們更傾向于相信專業的新聞機構。另外,重大新聞的深度報道和連續追蹤,純粹的商業網站的能力尚未達到,而且新聞工作者的素養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專業新聞機構在時間的長河中已經建立起了龐大的數據庫,這些優勢無可比擬。(三)人文學科多元化解讀。第一,新聞學。網絡傳媒成了將現代化逐步引向后現代的一種主要推力。中國網絡媒體起步初期仍遵循定時原則。這說明傳統媒體的時間觀念仍舊束縛著媒體網站。21世紀,及時已經代替了原有的時間觀念,成了大多數新聞網站的時間標準。2000年悉尼奧運會,使得網絡新聞要素從及時轉到實時,這一系列時間觀念的變化標志著新聞媒體在新聞傳播模式思維上的轉變。實時性時間觀催生了新的報道形式——“圖文直播”,既保留了電視的優勢,又能夠在現場報道中加入獨特的播報范式,網絡媒體正極力追求實時性。近幾年,網絡新聞“全天候”的概念也逐漸顯露出來:網絡新聞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個人新聞報道的時效性,還要做到24小時待命。網絡媒體的有效性不是簡單地依賴于網絡技術的支持,它不僅要做到提高覆蓋水平,還要有改革的理念和持續改進的系統。第二,社會學。馬克•波斯特在《文化史與后現代主義》中采用三種不同的信息方式來對人類社會進行歷史劃分:第一階段是口語社會,第二階段是文字社會,第三階段是數字化電子時代。顯而易見,我們正處于第三階段。信息化是前提,網絡化是目的和結果。計算機網絡不僅在技術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創新,也直接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模式,重建了人類的互動過程、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作為現實社會的翻版,“網絡社會”一詞中的“社會”已超越了地理意義上的劃分,成為一個超越現實的由數字技術支撐的平臺空間,網絡社會抽象先進的體驗方式讓這種“虛幻”世界有了一個特定和有效的隱性保護。信息高速公路將距離和時間縮小到零,通信同步異步交互,實現通道多向化,促進了人類交流方式的更新換代。第三,心理學。網絡傳媒用戶與傳統媒體用戶有著不同的心理體驗。虛擬的網絡媒體受眾在虛擬環境中更平等,忽視了溝通的社會階層差異,不管是官員、明星還是普通大眾都可以平等地交流,同步同時獲取信息。在人類歷史上,網絡虛擬社會真正達到了將個體從“中心外擴散”的傳統組織體系中解放出來,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等級制度。網絡結構的這種“扁平化”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獲得信息,塑造出了一個高應變能力且有效的組織體制模式。另外,網絡媒體的及時互動性、快速的信息交互傳播模糊了傳統意義上的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界限,讓受眾的角色轉換不再受到任何偏執的限定。大眾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純粹被動地接收信息,他們可以主動控制并篩選信息,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成為信息傳播者。受眾對網絡媒介新聞傳播的參與已經變得獨立,公眾參與公共事件的積極性得到了提升。
四、問題與展望
(一)迎接個體時代。什么是個體時代?簡單來說,當社會發展意向為個體提供自主存在或獨立創造的空間急劇加大,能夠達到個人獨立的力量超過了被動控制的專制和階級的可能,這就為個體獨立創造了自主性的社會優勢。“人生而平等”的口號自從1776年在美國《獨立宣言》中提出之后就一浪高過一浪地喊到了當今時代。20世紀50年代開始,此起彼伏的社會運動,針對性別階級、地區規模、等級體系的運動此起彼伏。網絡傳媒的大眾化使低成本的微電子媒介平臺普及千家萬戶,每一個獨立個體都無須再被他人的聲音領導前進。網絡媒介使個體時代由規劃走向現實。每一個人都是無法代替的個體,即使自我表達的聲音極其微弱,但也會因為是個性的表達顯得彌足珍貴。進步的時代不是專屬精英,它應該讓所有人都有出場權。在這個時代里,個體孕育著巨大的創造能量。(二)網絡傳媒帶來的問題。21世紀是一個具有魔幻色彩的時代。受眾的信息知情權、傳播權和參與權將受到上網實時性的影響,這關乎信息移動終端的持有程度,這兩個方面的不平等會使不能上網的人群在特定時間內被排除在全民公共事務的探討外。這種“缺口”將繼續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而逐漸擴大,人們對于信息的掌控參與會出現不平等。另外,個人欲望和好奇心是接發信息和信息交流驅動器,小集團內部的微繁殖將導致“信息繭房”。人們在類似于自己想法或成員之間形成非正式小組,產生“信息回音室”,格子中的人只選擇傾聽自己喜愛的東西和自身愉悅的信息,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觀念偏激、過度自信和極端主義傾向。最后,傳播的扁平化會帶來信息垃圾化和濫用信息過載。信息技術使原來的意見領袖和主流信息不復存在,從不同的通信節點的媒體中心發送的信息源源不斷,學會篩選無意義信息將比自由選擇信息更加重要。(三)理性面對微時代。“微”已成為這個世界濃墨重彩的一筆。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形式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無處不在:微博給民眾提供了娛樂社交和個體聲音散播的渠道,也使得政府部門的管理溝通變得更直接,傾聽民意變得更簡單;對于企業來說,微博催生了一種新的營銷模式,打開了新的廣告模式;而相比傳統媒體,微博能提供更廣闊的信息,有更為快捷、便利的傳播渠道。微電子媒介以互動性強的優勢,對人民群眾個體話語的實時通信和及時傳輸,使得民眾聲音的個性化得以凸顯。盡管當前微博“V”實名制已拉開帷幕,但互聯網中依然存在大量隱匿者的事實不容忽視。微博平臺與專業化、權威性的新聞媒體依然有差距,因缺少把關人,微博的質量受到廣大民眾的質疑,一些微博上炮制的假新聞和謠言不經求實求證便隨意在網絡上傳播,在社會上難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微博、朋友圈、個人主頁中涉及的文化、道德以及政治素養等問題已經受到廣泛關注。微博形成開放分散的信息交互會使得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階層的思想道德、文化習俗、價值觀念以及行為方式的相互撞擊,從而導致網民產生思想道德上的迷惑甚至心理上的沖突。在承認微電子媒介保障了民眾權益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高網絡公民的素養和培養網民正確的道德觀,克服非理性利益甚至不正當的情感訴求迫在眉睫。在微電子媒介充斥社會角落的當今時代,大力弘揚中國傳統道德精華,把握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微時代面臨的首要任務。
作者:楊倩勝輝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大衛•雷•格里芬.后現代精神[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130.
[2]曹然.傳媒的后現代性預言:狂歡、異化與迷失——從《娛樂至死》看當下傳媒文化[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5-6.
[3]佟立,白春生,王麗.從現代性到后現代性的文化裂變[J].理論與現代化,2013(3):24-26.
[4]NathanRotenstreich.Religion,ModernityAndPost-Modernity[J].InternationalJournalforPhilosophyofReligion,1985(18):33-49.
- 上一篇:高職應用電子技術改革研究
- 下一篇:微電子化計量儀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