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農村公共服務創新與傳播

時間:2022-11-15 08:32:59

導語:廣播電視農村公共服務創新與傳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農村公共服務創新與傳播

縣級廣播電視農村公共服務創新的必要性

公共服務理論最早起源于19世紀的英國,從國家職責與社會保障體制的考量、公共服務思想中應運而生。公共服務的概念有“職能說”“目的說”“產品說”“行為說”等不同的種類。總而言之,公共服務將公共利益和共同價值觀放在首位,具有促進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以及國民思想進步的功能。縣級媒體融合時代,創新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不僅滿足農民獲取多樣化信息的基本要求,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作為一種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廣播電視在屬性上具有媒介渠道分發和大眾文化傳播的獨特性,既有公共職能的體現,也包含文化價值觀的傳輸。我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由各級政府部門參與監管與建設,是一種職能上的界定,更加側重于自上而下的以內容與傳輸為目的的公共服務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核心在于均等化。不同于發達城市的多樣傳輸渠道,在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媒介種類單一,農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多數廣播電視節目受眾定位忽略了農民的需求,信息獲取的不對稱導致城鄉之間知識鴻溝日益加劇。作為最基層的輿論陣地,國家意識形態的前沿崗哨,縣級媒體進行資源整合,壯大隊伍,積極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

縣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經典案例分析

在政府的大力發展下,我國的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事業蓬勃發展,結合多種平臺,為農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公共服務。浙江省長興、青田等縣級廣播電視在優化農村公共服務模式創新中提供了樣本與典范。(一)長興集團“新聞政務服務”一條龍。2011年4月,長興縣委縣政府對長興媒體資源進行全面整合,組建了長興傳媒集團,歷經八年的探索實踐,已經形成全面的現代傳播體系,是國內縣級融媒體建設的典范。長興傳媒集團分析傳媒生態環境,搶先占據移動平臺,組合融媒體、政務、服務、產業等多個方面,以中央廚房建設為核心,組建指揮調度中心,通過多平臺的互聯互通,實現新聞策采編播一體化流程,多渠道分發多屏聯動,形成技術、內容、渠道多方位的深度融合。其中,“掌上長興”App在聚合新聞資訊的同時,還提供了政務辦理和生活便利服務,其中包括線上購物、生活繳費、交管服務等一系列生活配套設施輔助功能,真正實現了“手機在手,全城我走”的公共服務目標。長興傳媒集團在運營自有公眾號的同時,還扶持鄉鎮部門公眾號操作,致力于提高鄉鎮網絡工作平臺的運營水平。與鄉鎮部門合作互動,以本土特色為著力點,整合資源,對當地的農事節慶等活動進行包裝策劃,聯手知名媒體全程記錄直播、對外宣傳,在舉辦活動的同時融合品牌營銷,打破鄉鎮媒體資源孤島的封閉信息體系,擴大當地的新聞影響力。舉辦大型活動的同時兼顧中小型活動,聚焦民意、結合民生,為廣大鄉鎮居民謀求福利。(二)溫州廣電“應急廣播服務”一體化。應急廣播體系是國家應急體系和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災情發生時,應急廣播動態報道和實時互動能夠讓居民隨時了解災情狀況,避險自救。在災情的善后處理工作上,也能及時進行部署,有助于穩定群眾情緒。在遭遇公共危機時,應急廣播體系是穩定社會、積極辟謠、動員組織力量的重要工具。此外,村民們可以通過廣播了解國家政策、學習農業知識與新技術,開闊思維,提高眼界。溫州交通廣播作為溫州市的應急廣播,堅持“動態廣播,服務媒體”的理念,直接對接溫州市應急管理局和市公安局等黨政事業單位,聯合企業、社會應急救援資源提供權威的信息播報和應對策略。溫州交通廣播微信公眾號在實現用戶多渠道、定制化,音視結合在線收聽廣播的同時,增設了“高速路況”板塊,用戶發送具體路名便可即時了解路況,還有語音和文字兩種播報方式,方便用戶自主選擇。“空中車管所”板塊,每周一至周五都有車管所警官在線解答群眾車輛管理等問題。“幫幫就靈1039”板塊已經成為溫州市民維權、投訴、咨詢的重要渠道。此外,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成立了溫州廣電市民義工團,由溫州交通廣播承辦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環保、募捐、醫療服務、法律援助等公益活動,榮獲首屆全國交通廣播年度十大公益活動,成為溫州市公益活動的金字招牌。(三)青田融媒一站式“同頻共振服務”。作為浙江首個省縣合作的融媒體中心,青田傳媒集團融媒體中心依靠“中國藍云”技術平臺和人力支持,形成省市縣三級媒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深度融合。省縣媒體充分利用彼此的優勢,借力發展,能夠最大程度地節約成本、服務群眾。在浙江廣電“中國藍新聞”App上點擊“藍媒號”可以直接觀看、訂閱青田縣的新聞資訊,省級媒體平臺的宣傳作用也為青田縣提升了知名度。依靠省級媒體平臺,市縣級媒體資源高度整合,實現了轉型升級的跨越發展。在浙江廣電集團的技術支持下,青田傳媒集團打造了本地公共服務和公共信息的交換樞紐——“青田視界”客戶端。App內有看電視、聽廣播、早播報、讀報紙、微矩陣等多種獲取資訊的方式,方便群眾以多樣化的形式隨時隨地了解新聞。同時開設“青田問政直通車”板塊,居民可通過網絡平臺對政府的工作發表意見、提出建議,還可以隨時觀看受理進程和回復動態。并且設立了行政部門回復排行榜、未回復排行榜、滿意度排行榜,積極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青田爆料”板塊使得“公民記者”可以利用已有的移動設備實時進行新聞線索的采集與傳送,廣播電視機構則以把關人的身份對上傳素材進行審核與傳播,極大地提高了社會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提升了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工作人員的效率。

縣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發展路徑

農村廣播電視作為一種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廣播電視節目缺乏公共意識,導致廣播電視覆蓋面不夠,使得農民需求與節目服務質量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等。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現提出優化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四點建議。(一)發揮政府調控職能,利用多種手段推動農村廣播電視的覆蓋。大力建設農村廣播電視事業,是促進和完善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舉措。黨和政府職能部門要確保其主導性的中心地位,從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前瞻視野來引導和服務好人民群眾,把基層群眾的需求與政府部門的職能相結合,打通基層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加大資金投入,確保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供給方向,提高農民福利。結合傳統基礎設施體系,充分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實現城市與鄉村同步發展。(二)廣泛利用社會力量參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建設。簡政放權,通過委托或招投標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有助于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鼓勵社會資本的參與也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實現利益收獲和品牌推廣的雙贏效果。社會力量的參與更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優化產品內容,能有效規避上級職能部門體制機制滯后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同時能改變政府職能部門對廣播電視機構約束式的管理體制,促進廣播電視機構的市場化、集團化轉變,盤活資本。(三)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力度。縣級融媒體的主體是廣播電視。我們要大力培養并引進新型融媒體專業人才,深入基層扎根縣域,解決農村地區融媒體特別是農村廣播電視人才匱乏的困境。城鄉差異最明顯的就是資源分配的多寡,也是城鄉融媒體發展失衡的重要因素。因此,黨和政府部門要牽頭制定相關激勵政策,鼓勵高素質人才和相關專業大學生到縣級融媒體工作,帶動基層融媒體工作的正常運作。黨委和政府部門應當積極作為,通過特聘高級人才、專家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或實行交換人才政策,保障縣域融媒體掌握最新技術,了解最新動態。(四)因地制宜促進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區域協同發展。發揮縣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職責,應認清東西部地區及城鄉社會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受眾文化知識水平等各方面的差異,關照不同區域位置受眾需求的獨特性。以免向平均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村地區受眾傳遞政府官方話語以及精英文化等信息時,出現晦澀難懂的詞句造成農村居民在“解碼”過程中的理解障礙,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使得原本便民惠民的公共服務本末倒置。所以,應結合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新聞信息的采集與分發、政務服務功能的延伸與完善,更好地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如面對農村地區,可運用大數據、算法等新技術進行用戶信息消費習慣的采集,根據不同村民的需求種植養殖、土地政策、農作物市場情況、農村電子商務等相關信息。

參考文獻:

①何惠萍:《淺談新形勢下加強應急廣播建設的重要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年第2期

②韓東林夏碧蕓:《我國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優化研究》[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

作者:馬佳嘉 黃奇杰 單位:貴州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