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德育“后現代轉向”探討

時間:2022-12-09 10:07:13

導語:中學德育“后現代轉向”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德育“后現代轉向”探討

摘要:后現代主義思潮具有反基礎、反本質、主張異質性、多元化等特征,但其實質不是反現代,而是對現代性所張揚的理性、確定性的揚棄和超越。因此,后現代轉向下的中學德育旨在消除道德理性化、知識化傾向,主張以多彩、本真的學生生活世界為道德教育的基礎;強調從個體的差異性出發,建立開放、多元的德育方式體系,引導學生直面生活中的問題與困境,不斷實現自我道德的提升。

關鍵詞:中學德育;道德教育;后現代轉向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文化思潮,以其特有反基礎、反本質、強調異質性、多元化等特征,深深地影響著文學、藝術、美術、哲學等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當代中學生的觀念、思維和價值觀也深受其影響,我國中學德育也因而受到了后現代思潮的激烈震撼和沖擊。因此,深刻剖析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實質,并借此反思當前我國中學德育的現狀,對于培育當代中學生的道德素養、提高新時期中學德育的實效性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后現代主義思潮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本來是指稱一種以拋棄普遍性、背離和批判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為特征的建筑學傾向,后來被移用于指稱文學、藝術、美術、哲學等諸多領域中具有類似傾向的思潮;“它指的是一種廣泛的情緒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條——即一種認為人類可以而且必須超越現代的情緒。”嚴格來說,后現代主義并不是一個思想流派,是對現代主義的批判、反思和超越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其主要理論觀點有如下幾個方面:

1.強調反思與批判現代性。從哲學角度講,現代性主要指西方啟蒙運動以來確立的理性原則和科學精神,主張用理性去戰勝一切、衡量一切,而作為主體的人被稱為自然界的立法者,被當作科學知識、政治價值和道德法規的最終依據,這也是西方文化傳統的主流。但正是這種對理性主義的確信、對技術的濫用以及對自然的無節制索取,現代主義將人類引入歧途:人類走向異化,成為工具、技術的奴隸;色彩繽紛生活世界正被單調而線性的理性世界、知識世界所替代……人類在感嘆和享受征服自然所帶來的巨大便利和利好的同時,人類的生存空間和環境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后現代主義對現代性進行了反思與批判,強調非理性、反基礎、反本質,其意義在于反對任何永恒的、先驗的思想與知識基礎,在于“不確定性”和“去中心”。正如柏格森所說,現代性所倡導的理性邏輯的框架只適用于僵死的無生命物質,對有生命的東西用邏輯的、靜態的、幾何的方法進行處理,必然“把他所有的一切本質的東西統統剔除”。在這個意義上,哈桑將后現代主義界定為“摧毀”運動。如果說現代性的實質在于“上帝死了”、“作為主體的人(大寫的‘人’)活了”,那么,福柯關于“作為主體的人死了”的論斷則準確描述了后現代主義的實質。但我們要明確:后現代不等于反現代,后現代的“摧毀”是為了更好地“重建”,旨在厘清并剔除現代性對人類生活的不利影響,真正使人類成為一個“無優勢”“非中心”的世界成員,使每一個體都成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他人友愛并存的小寫的“人”。

2.提倡多視角、多元化的思維。自啟蒙運動以來的西方主流文化一直倡導康德式的“先天綜合命題”,力圖用人類理性和知識去“為自然立法”,內在邏輯的一致性、可實證性等特征也成為理性或科學的必備要素,人類關于世界、人生等很多觀念和認識也因缺乏邏輯一致性、可證實等而被鄙棄,甚至被排斥在人類科學甚至真理殿堂之外。在現代主義看來,世界正趨于同一、確定和線性;世界上的所有民族最終都會接受同樣的價值、信仰、制度、目標、方向和實踐。然而,以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出現的后現代,強調世界自身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肯定人認識的差異性,強調多視角、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正如后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勒茲認為,只說“多樣性萬歲”是不夠的……多樣性必須被制造出來。在后現代主義看來,人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只能是多樣的和歧義的,應該從多視角出發認識和理解世界。沒有哪個人看問題的視角能夠充分說明任何一個社會現象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正如韋伯所說的“一切關于現實的知識都來源于某個特定的觀察者,一切事實都是由人們建構起來的解釋,一切單一視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后現代主義強調文本的多義性和解釋的無限性,宣稱“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提倡“認識論的無政府主義”,號召“怎么都行”。由此可以看出,所謂后現代主義其實質不是反現代,而是對現代性的揚棄和超越;后現代告訴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本來就是鮮活而復雜的,現代性所張揚的理性、確定性只是生活世界的一種存在方式或者說解釋而已。因此,我們應該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倡導思維的多元化和多維度。

二、后現代思潮對中學德育的沖擊

1.對當代中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以后,后現代思潮在我國迅速傳播,“解構”、“顛覆”、“否定”等字眼被大肆宣揚,顯示出一種叛逆或另類的姿態。廣大青少年的思想與道德價值觀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響。首先,他們反傳統、反權威、反理性、反教育,在信仰上存在著困惑與危機;與此同時,后現代主義所強烈浸透著的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使他們有著一種可怕的對人的生存意義本身淡漠和褻瀆的心境。而后現代主義所蘊含的“建構性”意義卻被置之罔聞。其次,廣大青少年不再從單一視角、單一層次去理解世界,主張思維的多元、自我選擇的自由。然而,由于思想上的不成熟,對自我的理解帶有明顯的非理性色彩,一些青少年放棄了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放棄了道德原則,放棄了紀律約束;他們勇于藐視權威、看淡功利、不愿思考、追求享受,他們言談失禮,故作幽默,又絲毫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再次,后現代思潮對現代性的反思和批判,也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學生對確定性的追求和道德體系的敬仰。他們開始對家長和老師的說教感到厭煩,開始討厭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更藐視循規蹈矩的教育模式。他們喜歡盲目模仿、追星、沉湎于卡通、游戲和網上聊天;時尚、喜歡黑色幽默、喜歡尋求刺激。總之,一切跟著感覺走。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的上述行為,已經警示我們:在后現代思潮的沖擊下,在對自我意識的非理性曲解下,部分青少年已經在信念、意識、倫理、品行等方面出現了嚴重混亂,對當前學校德育構成了強烈的沖擊和詰難。

2.對現代德育模式的詰難。在現代主義看來,人是理性動物,人只有通過理性才可能認識道德,達于道德完善,成為真正的人。受陷于“現代性”的桎梏,現代中學德育把德育的基礎放在了理性、道德知識的習得上,因此,本世紀的道德教育實際上就是道德知識教育、道德認知教育。在這種德育模式下,人們更加重視理性的作用,注重對道德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認識,提升了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卻剝奪了學生篤行道德的權利和機會。針對現代德育的這一弊端,后現代主義主張將生活世界作為道德教育的基礎,將道德教育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主張德育方式多元化,提倡理解關心和德育對話。福柯宣稱:我們必須拒絕這幾個世紀以來強加于我們的這種常態化的道德模式,以提倡新形式的多元的道德。正如后現代教育學家吉魯所言:“教育目的要從優勢文化決定的解釋中解放出來,肯定個人的經驗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學生在批判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逐漸深入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認同自己也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價值觀的他人。”因此,當代中學德育過程不僅僅是教育者把社會規范內化為中學生德性的過程,更是激活和喚醒受教育者主體道德意識的過程;既盡量追求具有普適性的社會規范的同時,又最大限度容忍異質性,引導中學生了解他人道德價值選擇的差異性及其合理性,學會求同存異。

三、中學德育的“后現代轉向”

后現代作為一種文化哲學思潮,其本身合理性還有待商榷;但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的后現代主義絕對是有價值的。它反對現代思維方式的中心性、本質性、同一性,提倡非理性、多元化、異質性、開放性、寬容性等,為中學德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轉向維度。

1.轉變德育理念。現代主義主張倫理規范的普遍性與絕對性,后現代主義則持反基礎主義的立場,強調倫理規范的多元性、差異性與實效性。但兩者之間并非決然斷裂。一方面,多元且差異的倫理規范也蘊含著道德的基本原則,其價值也永恒不變。例如,公平、自由、孝道、尊重他人等倫理規范,并不會隨時間的變遷或文化的多元而有所轉化。另一方面,道德價值也應與時俱化,不能拘泥于形式,死守成規,在作法或實踐上也應有所修正或改變。因此,中學德育的“后現代轉向”不是轉向現代性的反面,而是有所揚棄。具體來講,就道德、倫理規范的價值而言,應該采取基礎主義的觀點,即具有同一性、普適性等特征;而從道德實踐的層面來看,則應堅守反基礎主義的立場,可靈活處理,條條大道通羅馬即可。因此,中學德育不應只是道德知識的傳授和具體美德的養成,而更應把德育的重點放在一般的道德精神培養上,即通過德育對話,給學生以智慧的啟迪、情感的交融。這里的“對話”不是指內在的獨白,而是現在與過去的對話,解釋者與解釋者之間的對話,解釋者與文本的對話,是后現代意義上異質、多元而又平等的交流。

2.豐富德育方式。由于現代德育的理性化、知識化取向,當前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之間缺乏有效的中介作用,因而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是道德認知的巨人,卻也可能是道德實踐的侏儒。正如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學會關心:21世紀教育》報告中指出的那樣,我們應建立一種“能適應所有人,而不是僅僅某些人的需要,使他們成為在21世紀創造一個更加平等,更加公正和能更好生活的世界的積極參與者”的全新教育體制。為此,中學德育應在注重培養中學生對自我和他人理解的基礎上,自發、主動地關心他人,鼓勵學生與他人真誠溝通和對話,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設身處地的了解他人。因此,后現代轉向下的中學德育應以多彩、本真的學生生活世界為道德教育的基礎,從個體的差異性出發,建立開放、多元的德育方式體系,引導學生直面生活中的問題與困境;在面向事實本身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判斷和選擇能力,實現自我道德的提升。

3.調整德育課程。后現代主義強調多視角、多元化的思維,主張從個體的差異性出發建立一個多元的、開放的、無所不包的道德教育系統。一方面,中學德育要提倡素質化。中學德育要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優化教學目標,強化課程的設置,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評價方式以及道德實踐的機會,并透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將價值內化(internalization),作為其生活和道德的基礎。另一方面,中學德育應增加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內容,如環境道德、信息技術道德等,培養學生選擇正確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能力和意識,增強中學生的綜合道德素質。后現代主義思潮有其產生的文化和思想背景,其所倡導的多元化、異質性、不確定性等方面是我們當代中學德育所欠缺的,可以有效地避免當代中學德育走向現代化過程中走向絕對理性化、走向異化。當后現代主義本身也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德育現代化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因此,當代中學德育應該在現代性和后現代之間保持合理的張力下尋求發展,這才是正確之道。

作者:劉德兵 單位:江蘇省昆山陸家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大衛•格里芬.后現代科學——科學魅力的再現[M].英文版序,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

[2]王治河.撲朔迷離的游戲——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3]張廣利.后現代主義與社會學研究方法[J].社會科學研究,2001,(4).

[4]陸有銓.躁動的百年——20世紀的教育歷程[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