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德育教學研究

時間:2022-12-18 03:28:21

導語:無機化學德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機化學德育教學研究

摘要: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課堂教學是思政教育的主陣地。如何發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且有機地融入到實際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是新時代高校專業課工作者為之思考的問題。本文以無機化學課程教學為抓手,從科學精神培養、環保意識養成、安全規范意識、學習興趣激發等方面闡述了化學教學過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徑,從而實現理論教育與德育教育的同向同行。

關鍵詞:課程思政;無機化學;德育教學

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對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已不僅僅局限于學好通識課程與學精專業課程,越來越多的高校暴力事件的發生已經向全社會敲響了警鐘,同時也引發社會的極大關注。人們漸漸開始思索高等教育應該:“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的更深層次內涵。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類課程,特別是工科類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是廣大工科類教師應該思考與探索的實際問題。

1“課程思政”融入無機化學教學的建設目標

無機化學作為高等院校工科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大部分院校在一年級就進行開課,因此本課程面對的是剛結束高考進入大學校園的大一新生。一方面,這些學生剛剛經歷過嚴峻的高考,對大學生活充滿無限的期待與興趣,此時將思政教育貫穿于授課過程中將會很好的樹立這部分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會對其大學四年的生活與學習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考慮到如今步入大學校園的基本已是新時代的“00后”群體,相比“90后”學生,這部分學生有著更強烈的個人想法,社會的高速發展造就了他們無拘無束、敢想敢做的生活態度;如何在無機化學教學過程中引入育人環節,是高校化學教師值得思考得一個問題。通過教學環節的實踐與探索,將達到以下課程建設目標:1.1課程教學目標。本課程的任務是通過課堂講授,并與無機化學實驗課密切配合,使學生能在元素周期律、物質結構、熱力學基礎、化學平衡和氧化還原等原理的指導下,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典型反應以及物質結構等基本知識,同時在科學思維能力方面獲得應有的訓練和培養。1.2思政育人目標。通過在發揮思想政治課育人功能的同時,梳理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環境,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教育的有機統一。從科學精神、環保意識、安全規范、學習興趣等方面論述化學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實施途徑。

2“課程思政”融入無機化學教學的實施途徑

2.1科學精神的培養。當代大學生在面對困難時往往表現出畏懼與退縮,他們并沒有經歷太多困難的磨練,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融入科學精神,以培養學生不懼困難,勇于挑戰的科研精神。比如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適當的介紹一些化學家們在艱苦條件下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以此來勉勵廣大的同學。例如中國化學家侯德榜,他出生于福建的一個農村,從小家境貧困,但是勤奮好學,聰明能干。通過自己刻苦努力,從而創造了“侯氏制堿法”,從而在世界的制堿業中占有一席之位,成為中國化學工作者的驕傲;再比如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在她出生后父母就面臨失業,還要承擔起養育五個孩子的重任,使得居里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刻苦的精神,1989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對瀝青鈾礦進行分離和分析,終于在1898年先后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并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通過這些生動鮮明的人物事跡,一方面能夠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廣大學生從這些科學家的事跡中學習到不畏艱苦、勇于開拓創新的拼搏精神,為他們今后走向社會以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地道德基礎。2.2環保意識的養成。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往往體現在能源與科技方面,因此,正確的處理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護資源,有保護環境的教育是一項重要任務[2]。大學生的環保意識較為薄弱,僅僅是從日常的公益廣告或者街頭橫幅中獲取環保知識,而對更深層次上的環境污染態勢知之甚少。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可結合理論知識點向學生們講授不同的污染源所引起的環保問題,從專業的角度向學生講授這些污染的產生途徑、防治措施。例如在講到原電池結構這一節時,通過向學生介紹廢舊電池中含有重金屬鎘、鉛、汞、鎳、鋅、錳等元素,其中鎘、鉛、汞是對人體危害較大的物質,廢舊電池中的重金屬會影響種子的萌發與生長,其中滲出的重金屬會造成江、河、湖、海等水體的污染,危及水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間接威脅人類的健康;此外在講到酸堿平衡這一章時,通過介紹廢酸、廢堿等電解質溶液對土地所造成的污染,使土地酸化和鹽堿化,就如同埋在我們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等工業生產中面臨的問題。更深層次的向學生解讀一些化學廢品、工業三廢排放等對大氣、水源、土壤等造成的危害的機理,讓學生們真正地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個人環保意識。2.3安全規范意識。在化學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實驗部分與理論教學密不可分,因此,在講授理論課程的同時,需要對學生們今后做實驗時的安全規范進行指導,旨在讓學生們認識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實驗安全意識以及杜絕浪費的優良品質,從多個方面對學生們進行安全規范教育。例如進入實驗室后個人穿著方面要格外注意,不能穿著短袖短褲等進入實驗室,不能將食物帶入實驗室等;對于一些本身具有危險性的化學實驗而言,在實驗開始之前必須提醒學生提高安全意識,操作要規范,否則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實驗室事故大部分是誤操作事故,對實驗室設備藥品的不熟悉,對實驗室安全防護知識缺乏。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既要向學生們傳達實驗有趣且神奇的一面,同時也要告誡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進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也加強了他們的安全規范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真正做到寓教于樂。2.4激發學習興趣。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3]。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融入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顯得尤為必要,可以結合一些學生們熟悉的小常識、小知識的原理進行授課,例如冬天為什么要在地面上撒鹽、生理鹽水的濃度為什么是0.9%等一些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通過這些有趣的現象激發學生們主動獲取知識的欲望;此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舉辦一些化學知識競賽,通過查找文獻,實踐調查等方式,讓學生們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3結語

教師的責任不僅僅限于教書,更多的在于育人。化學作為一門與人類生產、生活結合十分緊密的學科,教師更應該注重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結合當前科技前沿領域的相關問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課堂接受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學到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從而真正做到“素質教育”,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4-5]。“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教師通過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必將使廣大青少年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承擔起建設偉大祖國的重大責任,為實現我國偉大民族復興事業而盡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王學儉,石巖.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內涵、特點、難點及應對策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2):50-57.

[2]付蔚瑩,傅新禾.當代大學生環保教育對策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8):59-60.

[3]李蕾,楊屹,李明磊,等.多種形式的化學第二課堂實踐推進大學生創新教育[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2):17-19.

[4]丁良喜,苗杰.“課程思政”視闕下化學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老區建設,2018(8):82-85.

[5]馬亞魯,馬驍飛,田昀,等.價值引領融入“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的課程思政建設[J].大學化學,2020,35(8):1-6.

作者:侯昀磊 單位:青海大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