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試題范文
時間:2023-04-03 06:11: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無機化學試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無機化學;能力培養;科學探究;教學改革
無機化學是化學專業學生入學的第一門專業主干課。作為化學學科的基礎和母體,它是培養化學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質教育課程。無機化學具有內容豐富、知識面寬廣、與其它基礎學科聯系密切等特點,在專業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近年來,我們以精品課程建設為目標,探索了以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為主的無機化學課程改革,提出了八條提高無機化學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的措施,并應用到教學實踐之中,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一、革新教學理念,科學定位教學目標
先進的教學理念是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要素。無機化學課程必須不斷革新教學理念,堅持“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本位,以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為主體,以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夠用’為準則,以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的改革為重點,強化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自學能力、科研能力的培養。實施“厚基礎、寬口徑、適應廣、能力強、素質高”為基本內容的人才培養模式,將課程教學的本質定位為師生合作互動,科學探究,共同發展。目前我們的無機化學課程教學中已經打破“向學生傳授知識”這一傳統觀念的束縛,體現了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理念,即無機化學就是要研究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科學技術服務于社會生產、生活的科學教育理念。
二、精選教學內容,滿足學生能力培養的需求
我校無機化學教學一直使用由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合編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系列教材《無機化學》(上、下冊),目前為第四版。針對該教材對每一理論的發展過程敘述太多,對“精”體現不夠,且章節內容的順序安排上有跳躍性,導致學生不易抓住本學科知識的主線的情況,我們反復鉆研教材,對教材內容、基本框架、編排順序、互相銜接、各知識點的網絡關系等進行了整理。依照教材應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要求,從30章教學內容中精選出24章,先將零散的知識有機地串聯成不同的線條,再將線條相互結網形成若干知識面,最后將知識面延伸成無機化學原理的整體。
通過精選、整合教材內容,教師能夠較好地將各知識點串結在一定的線條上,提綱挈領地推進知識層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到學生理解無機化學基本原理的本質及內在聯系。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可以在識記的基礎上抓住要領,深化認識,深刻理解學科內容,提高思維的廣闊性、全面性、深刻性,最終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改革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我們不斷探索課程教學方式,包括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和案例教學法,使學生置身于實踐研究和理論思考的環境中,為學生提供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空間,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中,我們特別注意給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對于容易理解的內容,僅提出問題或提綱,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學習,有利于集思廣益、激發學習的動機。在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其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斷提升。
無機化學關于物質組成、結構、性質、用途、能量的內容及化學在解決人類所面臨的人口、健康、能源、環境、資源等危機方面的重要性和能動性,也為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提供了課題。結合這一特點,我們從課程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大力加強探究式教學。緊緊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中銜接和認知結構上伸延,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轉被動的學習方式為科學的探究性學習方式。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及認知方式的轉變,還有利于培養研究型的化學人才。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教育教學的新理念和與時俱進的空間和平臺,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的職業發展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開展綠色化學,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態度
無機化學實驗是化學專業的第一門主干專業基礎實驗課程,每一位無機化學學習者都將從無機化學實驗中獲取知識、技能、方法。它是學習后繼化學專業課程和日后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而綠色化學是最高層次的化學,傳統化學向綠色化學的轉變可以看作是化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在無機化學的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的內容,把綠色化學的思想貫穿在整個無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課改中,我們把現實生動的綠色化學的范例引進實驗教學課堂,將范例所涉及的知識點,自然生動地滲透到實驗教學之中。實踐證明,綠色化學實驗方法在訓練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和樹立環保意識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地位與功效。
五、開發和利用擴展性課程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
大學教學不應該視教學大綱為金科玉律,當教科書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大學教學也不能僅僅依據教材的知識系統描述內容目標,卻忽視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在教學中,如果缺乏對學生識別、開發和運用課本外、學校外課程資源的意識及能力的培訓,不能及時挖掘這些資源、不能對它們進行篩選、轉化和有效利用,也會造成許許多多有價值的課程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因此,在無機化學的教學第一堂課上,我們明確提出,教材只是教學過程的主要參考資料,不是唯一的教學用書,大量的無機化學知識需要課外補充。結合專業特點,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無機化學的優秀參考書,介紹一些國內外著名的無機化學學術刊物,指導學生從這些教學資源獲取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化學學科的發展動態及發展前沿,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識,增強了學習興趣,又擴大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啟迪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六、加強學習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無機化學內容繁雜,體系龐大,學生常常感到抓不住要領,因而不能正確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問題。做習題時也往往習慣于套用公式而不能真正地理解的基本概念,常常容易出現模糊的概念和錯誤。為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無機化學課程的重點內容,牢固掌握無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我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著既傳授知識又開發智能,既統一要求又發展個性的原則,在總結多年教學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參考多種相關教材編寫了《無機化學學習指導》一書,并于2007年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無機化學學習指導》一書首先明確提出每一章的學習目的、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告訴學生每章學習要達到的目標和解決的重點問題。然后對各章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定律及主要內容進行簡明扼要的論述、歸納和總結,以達到知識點的系統化、條理化和理論化。通過小結,尋找規律,加強記憶。對于其中的難點和易混淆、易疏漏之處,給以恰如其分的說明。元素化學部分尤其注意對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進行歸納,幫助學生抓住教材中最主要的、本質的內容,以達到消化和掌握每章內容,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能力的目的。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我們通過例題解析的形式,幫助學生解疑答難,理解教材,以強化知識結構,掌握所學知識,熟練解題。《無機化學學習指導》通過同步練習的形式,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自我檢查學習效果,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的作用。
七、改革考試方式,重視能力評價,加強試題庫建設
考試的目的在于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掌握的技能。教學方法的改進,必然要引發考試方式的改革。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是筆試,這種單一的考試形式容易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所學知識,因而學習被動,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以能力評價為主,著眼于加強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三個方面的培養,創新考試方式。具體做法是:
一是加強試題庫建設。我們將多年來的無機化學考試題進行了集中整理,結合從外校收集的試題,建成了包含25套試題的無機化學試題庫,期末考試時從試題庫中抽取試題。
二是將平時成績、期中考試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三項成績在總評成績中所占比例,目前我們采用的是1E2E7。平時考核的形式多樣,除傳統形式的課堂作業外,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引導學生撰寫課程結業小論文或綜述,為此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自主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擬出實驗方案,并利用雙休或節假日時間進到實驗室反復實驗,最后按照正規格式撰寫出研究論文。多年來,我們一直堅持實行期中考試,不以一次考試定勝負。在實驗考核中,將預習報告成績、實驗報告成績、期末考試成績按2E3E5進行綜合評定。通過總評成績考評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既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肯定,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給予合理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對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創新人才起到積極的作用。
八、參與教師科研課題,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高等學校的教師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學過程還應包括培訓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作為教師,在教學之余,我們積極進行科學研究活動,以嶄新的學術思想和知識教書育人,把反映本學科特點的新知識、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教師的科學研究進展及成果引入教學活動,通過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帶動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將科研成果反映到教學中,能豐富和革新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改革。與此同時,還積極支持并帶動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每個教師具體指導5~6名學生,從學生入學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激發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熱情,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實踐證明,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貫穿于課程教學之中,積極探索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的改革,是提高無機化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編.無機化學(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關鍵詞: 組成結構 發散思維 歸納與總結
化學需要大量記背,而反應方程式、化學實驗、化學特性等,相似相類,所以導致記背困難,應用時容易產生混亂的感覺,于是化學學不好。而化學學得好的同學,雖然經過多年的“填鴨式”教學,對化學的記背根本不在化學知識本身,而在于推導、衍生。但成績差的同學,多在“判斷、推導”上出現問題,這就立即形成了兩極分化的結果。下面筆者對學好化學基礎的著手點和突擊的方向談看法。
1.在復習元素化合物知識應從組成――結構入手
在復習元素化合物知識時應從組成――結構入手,抓住組成和結構決定物質性質這一關鍵,按類別復習物質的性質、用途及制備等內容。在復習過程中要善于將知識點連成線,由線連成片,最后形成知識網。對于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可以自己編制相互轉化和聯系的網絡圖,并清楚實現轉換的化學方程式,便于加強記憶。同時善于利用歸納、對比等方法,找出物質性質之間的共同性和差異性,以便記憶準確。比如:(1)鹵族元素在化合物中既可顯負價又可顯正價;但氟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顯負價。(2)硅和二氧化硅一般不溶于酸,但可溶于氫氟酸。(3)一般由強酸制弱酸,但氫硫酸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可生成硫酸。(4)酸式鹽一般可溶于水,但磷酸一氫鹽只有鉀、鈉、銨鹽可溶。(5)金屬單質與酸反應一般生成氫氣,但硝酸、濃硫酸與金屬反應不生成氫氣。對于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知識體系的構建復習,可采用列表、對比和歸納總結規律要點的復習方法。
2.任何化學反應,從元素周期表角度考慮
無機化學的中心就是化合價,無機中,無論是氧化還原還是水解電離的知識點,都是化合價遷移的過程,所以整個中心點是化合價。而化合價的規律又來自周期表,所以學無機部分,必須以化合價為中心,堅持元素周期表、堅持特殊現象。物態的化合價基本符合元素周期律,只有少數多化合價的物質,要抄下牢記。做一個專門學化學的筆記本,這些都是高考化學考點與解題入手點,希望大家自己總結。如:通過復習反應方程式(按課本章節逐步復習出現的方程式),對照周期表思考,就能得出結論:參照最外電子層分布規律和同主族元素排列順序,一切的氧化還原,水解,電離,都變得清晰明了。
3.復習教學要注重判斷與推導,培養發散思維
無機化學重在判斷,判斷反應機理,反應原理,如化合價是否對等,能否參與反應,如何配平,都是基于周期表規律進行判斷和推導的。而有機化學的判斷,首先是官能團的判斷,而后是碳鏈的推導。抓住官能團的反應特性,然后根據碳鏈分布規律(4個鍵位),就能把知識點吃透,把題拿下。要培養發展思維,思維方法要學會怎樣想,其核心是思維方法。例如要學會將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的問題的思維方法,學會將新情況下的問題還原成已知化學原理的思維方法,學會對實驗進行假設、操作、設計的實驗方法,學會尋找化學計算常規思路的解題方法等。要精心選擇近幾年的高考理綜化學試題作為典型題(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進行分析、訓練,加強審題方法、解題思路、解題技巧的指導和總結,嚴格答題要求,及時反饋、矯正,使解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落實到位。
4.歸納與總結是學好化學的關鍵
能力立意已經是化學高考試卷的主要體現。高考中很多同學的失分與思維定勢有關,只記住練過的解題套路,而遇到新的情景就不能獨立思考。高考的考查是比較系統的,如果認識有偏差,恐怕解題時就會遇到困難。在復習中要重視構建知識網絡,加強學習過程的反思,不斷總結規律、解題方法和實驗方法。如在解計算題中常用的恒等:原子恒等、離子恒等、電子恒等、電荷恒等、電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質量守恒、差量法、歸一法、極限法、關系法、十字交叉法和估算法。另外,對新課程增加的內容(如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熱化學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劑、還原劑、臭氧、過氧化氫、常見的生活環境污染和防治、原料與能源的合理利用、無機非金屬材料、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等),要特別關注。
綜上所述,不同學生各有側重,化學水平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先拿一些題目自我檢測,找出問題,然后進行知識的梳理。這樣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等到一個章節結束,進行總結和提高。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教師應先對學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可以先找一些基礎題目進行練習,等到比較基礎的題目能夠掌握的時候再逐步提高,才能提高應用能力。復習結束的時候可以彌補漏洞,使知識得到鞏固。切忌急躁,如果教師一上來就做難題,則不僅會打擊學生的信心,而且學生也無法得到實際提高。
篇3
1.1實驗中心建設經費不足、設備資源更新滯后
生物化學是當今發展較為迅速的學科之一,實驗的儀器、設備和技術更新快,生物化學實驗所用的儀器價格較為昂貴,配套設施和試劑價格也較為昂貴,并且實驗過程耗材消耗多。由于實驗教學經費投入不足,實驗室設備更新的步伐滯后,新儀器不是欠缺就是數量不多,許多新實驗技術、方法只能是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學生缺少動手的機會,降低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妨礙了學生創新性的培養和發揮。
1.2實驗教學模式需要改善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輕啟發,過于側重知識的講解,而實際工作環境要求我們的學生應既有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又具備創新的思維和探究能力。目前,常規生物化學教學的實驗,主要是示范性和驗證性的實驗。前者主要是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學生很少有動手的機會;后者是學生按部就班的“依葫蘆畫瓢”進行實驗。
1.3實驗室維護管理難度增大
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教學開設后,實驗教學時長增加必然要求實驗室的開放和維護時間增加。有些生物化學實驗所需儀器較多,單一實驗中心可能不具備所有儀器設備,就需與其他的實驗中心合作完成,需要老師調配資源來完成實驗。做綜合性實驗時往往需要多名同學共同協作操作,實驗室的流動人員較多,如果沒有完善的制度和切實有效的管理,儀器的損壞及實驗試劑的浪費就不可避免。這些實際問題的解決,都要求教師作出正常實驗教學外的付出。
2提高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對策
2.1加強實驗中心硬件建設
實驗中心硬件建設是學校的重要基礎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我校來說,盡管我校為醫學高職高專院校,但現階段正為“升本”積極努力,學校教科研投入逐年增加,我們以學科建設為契機,加強承擔生物化學實驗的分析測試實驗中心的硬件建設,創造條件利用一切機遇完善相關實驗設施的配置,同時注重實驗帶教教師隊伍的建設。
2.2加快實驗教學模式的變革
2.2.1利用網絡教學、強化互動學習
WebQuest模式是美國圣地亞哥大學的伯尼•道奇教授1995年提出的。基于探究性學習理論的網絡主題探究學習模式,WebQuest在校園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關注。用WebQuest的理念改變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模式,探索出一套適合醫學高職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WebQuest模式。積極充分利用網絡,建立生物化學實驗課微信公眾號,把實驗資源上傳到公眾號共享,在這個交流的平臺,學生和老師互動,及時答疑,拓展教學時間和空間,及時快捷方便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2.2.2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力
優化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方式,擺脫老師演示,學生模擬做實驗的模式,將啟發式教學與多媒體實驗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起來,使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實現趣味性、多樣性。生物化學本身就是一門相對難學而枯燥的課程,如何讓學生輕松而有趣的學習并接受這門課的知識,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本人認為教師的啟發式教學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領域具有巨大的優勢和應用前景。除了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外,老師還應該增加語言幽默風趣性以淺顯易懂的表達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2.3扭轉生物化學實驗考核方式
生物化學實驗課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改革的考試方式,就要進行分值變革,平時成績分值降低,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分值,老師對針對學生的實驗方案確立、實驗試劑配置、實驗儀器裝配操作、實驗結果、結論、分析等一整個實驗全程進行打分。實驗成績的給定主要依據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操作的規范性、設計性實驗獨立的動手、分析、反思的態度,評判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來給出分數,雖然老師在生物化學實驗考試中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增加了,但是學生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這樣生物化學實驗課的效果才可能提高,以考促學依靠實驗考核的方式的改變來轉變學生學習的態度,從而才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3完善績效工資改革,強化實驗室管理
篇4
一、選擇題(40分,每小題2分)
1.甲烷的燃燒熱是-965.6kJ·mol-1,其相應熱化學方程式(
)
A:
C(g)+
4H(g)
=
CH4(g)
=
-965.6kJ·mol-1
B:
C(g)+
2H2(g)
=
CH4(g)
=
-965.6kJ·mol-1
C:
CH4(g)+
3/2O2(g)
=
CO(g)+2H2O(l)
=
-965.6kJ·mol-1
D:
CH4(g)+
2O2(g)
=
CO2(g)+2H2O(l)
=
-965.6kJ·mol-1
2.
對于基元反應:2NO
+
O2
=
2NO2,若將體系的壓力由原來的100kPa增大到200kPa,則正反應的速率為
原來的
(
)
A:2倍
B:
4倍
C:
6倍
D:8倍
3.
Ca3(PO4)2的溶度積的表示式為:(
)
A:
B:
C:
D:
4.
對于下列電極反應,,如果增大溶液的pH,則該電極的電極電勢
(
)
A:
增大
B:
減小
C:
不變
D:
不能判斷
5.
對于一個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越負,反應速率越快
B:
越負,反應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應速率越快
6.
滿足下列哪組條件的反應可自發進行?(
)
A:
>0,>0,高溫。
B:>0,
>0,低溫。
C:
D:>0,
7.
下列何種物質不能起酸的作用
(
)
A:HSO4-
B:NH4+
C:H2O
D:CO32-
8.
下列各組溶液哪個不是緩沖溶液(
)
A:NaH2PO4
-
Na2HPO4
混合液。
B:0.2
mol·L-1NH4Cl與0.1
mol·L-1NaOH等體積混合液。
C:0.1
mol·L-1NaOH與
0.1
mol·L-1HAc等體積混合液。
D:NH4Cl
-
NH3
·H2O混合液。
9.
升高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加快分子運動的速率,增加碰撞機會
B:能提高反應的活化能
C:能加快反應物的消耗
D: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10.
對于任意可逆反應,下列條件能改變平衡常數的是(
)
A:增加反應物濃度
B:增加生成物濃度
C:加入催化劑
D:改變反應溫度
11.[Ni(en)2]2+離子中鎳的配位數和氧化數分別是(
)
A:4,+2
B:2,+3
C:6,+2
D:2,+2
12.
若下列反應2A
+
2B
=
C
的速度方程式是,此反應的反應級數是
(
)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13.
配制
FeCl3溶液,為防止水解,應加入(
)。
A:NaOH
B:NaCl
C:HCl
D:HNO3
14.
下列
值最大的是(
)
A:
B:
C:
D:
15.
在滴定分析測定中,屬偶然誤差的是(
)
A:試樣未經充分混勻
B:滴定時有液滴濺出
C:砝碼生銹
D: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讀不正確
16.
欲配制0.20
mol·L-1HCl溶液和0.20
mol·L-1H2SO4溶液,量取濃酸的合適的量器是
(
)
A:容量瓶
B:移液管
C:量筒
D:酸式或堿式滴定管
17.
用配位滴定法測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經四次平行測定,得=27.50%,若真實含量為27.30%,
則27.50%-27.30%=+0.2%,稱為
A:絕對偏差
B:絕對誤差
C:相對誤差
D:標準偏差
18.
某人在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NaOH溶液時,下列記錄中正確的是
(
)
A
B
C
D
移取標準液(ml)
20.00
20.000
20.00
20.00
滴定管終讀數
47.30
24.08
23.5
24.10
滴定管初讀數
23.20
0.00
0.2
0.05
V(NaOH)ml
24.10
24.08
23.3
24.05
19.
用計算器算得,按有效數字運算(修約)規則,結果為(
)
A:12
B:12.0
C:12.00
D:12.004
20.
測定CaCO3的含量時,加入一定量過量的HCl標準溶液與其完全反應,過量部分HCl用NaOH溶液
滴定,此滴定方式屬(
)
A:直接滴定方式
B:返滴定方式
C:置換滴定方式
D:間接滴定方式
21.
用0.10
mol·L-1HCl
溶液滴定同濃度的NH3·H2O混合溶液,合適的指示劑是(
)
A:甲基橙(=
3.4)
B:溴甲酚蘭(
=
4.1)
C:甲基紅(
=5.0)
D:酚酞(=
9.1)
22.
下列反應中滴定曲線對稱的反應是(
)
A:
B:
C:
D:
23.
下列鹽中,哪種不能用強酸標準溶液直接滴定(
)
A:(的
=
4.2×10-7,
=
5.6×10-11)
B:Na2B4O7·10H2O(H3BO3的
=
5.8×10-10)
C:NaAc(HAc的=
1.8×10-5)
D:Na3PO4(H3PO4的=
7.5×10-3,=6.2×10-8,=
2.2×10-13)
24.
下列物質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標準溶液的是(
)
A:固體NaOH
B:固體Na2S2O3
C:固體硼砂
D:固體KMnO4
25.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關酸效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酸效應系數越大,配合物越穩定
B:酸效應系數越小,配合物越穩定
C:酸效應系數越小,配合物越不穩定
D:酸效應系數的大小對配合物的穩定性無影響
二、計算題
(每題10分,共30分)
1.
計算濃度均為0.1
mol·L-1的NH3·H2O和NH4Cl混合液的pH(已知NH3·H2O的=
1.80×10-5),若
在一升該溶液中加入0.01mol
MgCl2(忽略體積變化),是否有沉淀生成?(Mg(OH)2的=1.2×10-11)
2.
將銅絲插入濃度為
1
mol·L-1
CuSO4溶液,銀絲插入濃度為
1
mol·L-1
的AgNO3溶液,組成原電池。
=
0.799V,
=
0.34V,=
4.8×1012
(1)用電池符號表示該原電池并計算其電池電動勢。
(2)若加氨氣于CuSO4溶液,使達平衡時氨的濃度為1
mol·L-1,計算的電池電動勢(忽略加氨后溶液體
積變化)。
3.
用鉻黑T作指示劑,于pH
=
10時,100.0
ml水用去0.01000
mol·L-1
EDTA
18.90
ml,同一水樣100.0ml,
調pH為12時,以鈣指示劑用同一EDTA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時需12.62ml,計算每升水中含鈣、
鎂多少mg
篇5
關鍵詞:演示實驗 問題 優化
演示實驗是有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和應用物理知識的基礎環節。根據當前新課標的要求,演示實驗的價值為取向指導應該以“學生發展為本”,然后根據實際的教學資源,對演示過程、手段、效果等各個維度進行積極的優化創新,以使得演示實驗教學的最佳功效得以實現。
一、演示實驗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實驗器材不足
實驗室里并不是所有的演示實驗所需設備都能夠配齊,有的演示實驗設備只有一套,究其原因,主要是辦學經費緊張,學校為了節約資金,在訂購實驗器材的時候就只征訂了一套,這樣就造成了實驗器材不足,例如有時某一節課會出現兩個班的物理課重合,這時由于實驗器材的限制,導致只能有一個班級可以使用演示器材進行上課,而另一個班級的任課教師只好不用。另外,有的實驗器材由于使用時間太久,次數過多,部分儀器或部件出現損壞,而實驗室里由于條件所限,又沒有必要的備用部分來加以替換。現在普通高中的物理實驗員一般都是由任課教師兼職擔任,而任課教師由于平時的工作壓力和任務,一般沒有多少時間能到實驗室對儀器進行檢查,對于一些工作原理較為復雜的演示實驗儀器,實驗員沒有必要的維修設備,很多情況下也沒有所必須的維修技能,因此導致有的演示實驗儀器出現損壞后就只好放置在實驗室里,導致演示實驗不能開展。
2、照書演示分析而忽略實踐
當前高中教育把追求升學率放置在了首要的位置,為了有個好的升學率,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一個比較高的分數,限于條件,教師普遍參照書上的實驗插圖進行解釋和說明,對于書上的演示實驗,一些物理教師采取將其畫到黑板上,以黑板上的實驗圖像代替真實演示實驗的直觀教學法,他們認為這樣做能節省做演示實驗的時間,可以著重講解注意事項和原理,繼而提高上課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避免演示實驗儀器導致的分心問題。
3、演示過程簡單
教師在上課做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多數人都是匆匆了事,一般情況下都是以教師自己在講臺上做、學生在講臺下觀看的形式,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單一,究其原因,很多情況下是由于教師沒有把演示實驗的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環節來抓,純粹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或者是在講完一個知識點(例如某個公式或者定理)之后,然后通過演示實驗來驗證一下所講授知識的結論。每次做演示實驗的時候并沒有什么明確的指導思想,純粹是為了做演示實驗而做實驗。
在課上演示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缺乏和學生的互動,更多的時候教師是把自己置于一個講解員和演示者的角色。演示實驗的過程,其實就是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的過程,而且演示實驗開始之前,很多教師并沒有明確向學生們提出觀察的要點和需要思考或注意的問題,當演示實驗開始的時候,學生們很大程度上就好像在看表演或變魔術演出,當演示實驗做完了,“戲”也就結束了,純粹就是看一個熱鬧。
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教師把所有的實驗過程都自己包辦,學生在下面機械的聽講、觀察,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高,更不要說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了。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很難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而且實踐動手能力偏低,其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得不到訓練和提高,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會大打折扣,教師的教學效果反而也不會很理想,最終影響的其實還是物理教師本身的教學質量。
二、高中物理如何進行演示實驗的教學優化
演示實驗作為高中物理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如果能夠合理利用,使其取得理想的效果,則對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素質提高,都有著巨大的提升作用。所以在當前的實際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大力提倡多做演示實驗,有時還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大膽的對課本里的演示實驗進行改進和完善,以使其更好的適應自己的物理教學工作。
1、充分運用演示實驗教學,解決實驗教學資源匱乏
演示實驗的教學需要數量眾多的教學儀器,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校里配備的實驗儀器也是越來越好,越來越現代化,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的演示實驗現在在網絡上都有了多媒體視頻。在現在的物理教學當中,即使實驗室里沒有演示實驗所需的器材,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到相關的視頻錄像和模擬動畫,并通過教室里的多媒體投影播放給學生觀看,從而省略了自己的動手演示。
2、引導和吸引更多學生參與演示實驗教學
在演示實驗進行的過程當中,可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實驗內容,如果有的同學看不清楚,例如后排的同學,長此以往,就會使得學生得不到鍛煉學習物理的科學方法,不能培養學生正確認真的科學態度,無法提高學生動手探索物理規律的能力。應盡量吸引學生仔細觀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逐步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和原理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與點撥下,化身于上幾個世紀的科學家,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實驗,經過自己的獨立探究和思考,從而總結出所要掌握的物理規律。通過這樣的變化,可以使得學生在演示實驗進行的時候,通過自身的親身經歷,會把有關的知識掌握的更為牢靠,同時也會使得自己學會科學的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
三、有關高中物理演示教學問題如何優化及未來展望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過程中,操作和示范的主要任務由教師承擔。學生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每天都有很多功課要學習,學習任務和壓力較大,很難有太多時間能參與演示實驗教學的設計與創新。因此,從另一方面給我們物理教師提示:如果想要學生們也能參與進演示實驗的開展,有時必須要提前通知他們抽時間做好儀器或設備的準備工作,這對他們的作業時間勢必要造成沖擊,進而影響到學習時間的分配,甚至其它學科的學習成績,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規劃和統籌能力,能夠安排合理學習時間,提高主動探索能力。另外,演示實驗的教學效果如何,有時不限于教師自身采取的教學策略,還與演示實驗的合理準確性和學生學習狀態密切相關。但只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肯鉆研,在演示實驗的教學上肯下功夫,則演示實驗的教學肯定會對教師的教學帶來質的變化。
參考文獻:
篇6
一、無機框圖題的知識點總結
1.顏色
①單質:A.金屬單質。大多數金屬單質為銀白色,但Cu為紫紅色,Au為黃色,鐵粉為黑色。B.非金屬單質。O2,H2和N2為無色,F2為淡黃綠色,Cl2為黃綠色,S為黃色,Br2為深紅棕色,I2為紫色,P為(黃色、紅色)。
②氧化物。NO2為紅棕色、Na2O2為淡黃色、MnO2為黑色、Ag2O為棕黑色、Fe3O4為黑色(有磁性)、Fe2O3為紅棕色、CuO為黑色。
③氫氧化物:Fe(OH)3是紅褐色沉淀(膠體),Cu(OH)2是藍色絮狀沉淀,Fe(OH)2是白色沉淀(極易被氧化,在空氣中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沉淀)。
④鹽:Fe(SCN)3為血紅色,Ag3PO4為黃色,CuCl2為棕黃色,AgCl為白色,CuSO4為白色,AgBr為淺黃色,AgI為黃色,CuSO4?5H2O為藍色,Cu2(OH)2CO3為暗綠色。
⑤鹽溶液中離子顏色:Cu2+或Cu(H2O)42+為藍色,MnO4-為紫紅色,MnO42-為綠色,[Cu(NH3)4]2+為深藍色,Cr2O72-為橙紅色,Fe2+為淺綠色,Fe3+為棕黃色。
⑥水溶液:氯水為黃綠色,溴水為橙色,碘水為褐色,硫為乳白色或淺黃色。
⑦有機溶劑:溴水的有機溶劑為橙色――紅棕色,碘的有機溶液為紫紅色。
⑧焰色反應:鈉黃、鉀紫(透過藍色鈷玻璃)、鋰紫紅、鈣磚紅、鍶洋紅、銅黃綠。⑨指示劑:甲基橙(紅―橙―黃)、石蕊(紅―紫―藍)、酚酞(無―淺紅―紅)、I2遇淀粉變藍,強氧化性的物質遇淀粉KI試紙變藍,H2S和S2-遇Pb(Ac)2試紙變黑,濃H2SO4使藍色石蕊試約先變紅后變黑,氯水使藍色石蕊試約先變紅后褪色。
2.化學反應
①常用到催化劑的反應:A.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情況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情況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C.二氧化硫和氧氣在催化劑的情況下加熱生成三氧化硫(可逆反應)。D.氨氣和氧氣在催化劑作用的情況下加熱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可逆反應)。E.氮氣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的情況下加熱生成氨氣(可逆反應)。
②與水反應產生氣體:A.單質。2Na+2H2O=2NaOH+H2O2+2H2O=4HF+O2。B.化合物。2Na2O2+2H2O=4NaOH+O2,Mg3N2+3H2O=3Mg(OH)2+2NH3,Al2S3+6H2O=2Al(OH)3+3H2S,CaC2+2H2O=Ca(OH)2+C2H2。
③與酸反應生成氣體:A.較活潑的金屬單質。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金屬單質跟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遇鐵、鋁發生鈍化),金屬單質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跟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遇鐵、鋁發生鈍化)。B.非金屬單質。C+H2SO4(濃) =H2O+SO2+CO2,C+4HNO3(濃) =2H2O+4NO2+CO2,S+2H2SO4(濃) =2H2O+3SO2,S+4HNO3(濃) =2H2O+SO2+4NO2。C.化合物CO32-(HCO3-)+H+CO2+H2O,S2-(HS-)+H+H2S,SO32-(HSO3-)+H+H2O+SO2。
④與堿反應生成氣體:A:單質:2Al+2NaOH+2H2O=2NaAlO2+3H2、Si+2NaOH+H2O=Na2SiO3+2H2。
⑤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A.單質:Al,B.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堿鹽,弱酸的酸式鹽。
⑥受熱分解成兩種或三種氣體的反應:A.銨鹽。(NH4)2CO3=NH3+CO2+H2O,(NH4)2SO3=NH3+SO2+H2O,(NH4)2S=NH3+H2S。B.硝酸鹽。2Cu(NO3)=2CuO+4NO2+O2,2AgNO3=2Ag+2NO2+O2。C.硝酸。4HNO3=2H2O+4NO2+O2。
二、無機框圖題的解題策略
無機框圖題(推斷)題大多結構緊湊、關系明確、文字表述少,包含的信息量大、知識覆蓋點廣,是多年來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識的主要題型。如何才能解好無機框圖題呢?
(1)平時學習中要注意歸納和記憶基礎知識:如歸納和記憶重要物質的俗名、溶解性、顏色、氣味、分解(受熱、見光)的物質及分解規律,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的物質,常溫下與水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10電子、18電子的微粒(分子、原子、離子)等。
(2)靈活選擇解題的突破口――抓特征信息:
①以熟悉的物理性質為突破口:某些物質所獨有的顏色、狀態、氣味等,是解題的首選突破口。如紅棕色氣體、液體、粉末通常分別是NO2、Br2、Fe2O3,黃綠色的氣體是Cl2,紅褐色的沉淀是Fe(OH)3,血紅色的溶液是Fe(SCN)3,紅色沉淀是Cu2O,液態非金屬單質、金屬單質、氫化物分別是Br2、Hg、H2O(H2O2),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是H2S,黏稠的液體一般是濃硫酸、濃硝酸、水玻璃等,淺黃色的沉淀有S、AgBr等。
②以某些特征性質、特征反應條件、特征反應、特征現象為突破口:A:對物質的特征性質,如苯酚與溴水、Fe3+作用,Fe3+與OH-、SCN-作用,Al(OH)3與NaOH溶液作用,AgOH、Ag2O、Cu(OH)2溶于氨水等。B:特征反應條件,如閃電、光照、電解、高溫、高壓、催化劑等。C:特征反應,如置換反應、歧化反應、歸中反應、先沉淀后溶解等。D:特征現象,如顏色變化、既產生沉淀又放出氣體、液體分層等知識應非常熟悉,以便解題時能熟能生巧。
篇7
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生源質量和學習態度等決定我們的教學方法和培養的目標。近年來生源的減少、普通高中的擴招,教育系統職業學校的興起,對技工院校的招生和教學形成沖擊,部分學生學習基礎下降,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生沉迷于網絡,學習興趣下降,加上傳統的重腦力輕體力思想作怪,這些對技工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難題。國家更加關心職業教育,使技工院校教育現狀略有改觀。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現代技術不斷發展,對勞動者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培養出社會合格的模具專業人材,我們要對模具行業的現狀、學生的現狀進行正確的分析,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定位,最終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
2006年暑假我受學校委派去廣州數控有限公司參加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舉辦的模具設計專業教師業務提高培訓班學習,其間參觀了廣州某模具企業。在參觀的過程中我發現,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模具生產加工、裝配與調試的員工大多數來自于技工院校或職業學校,在生產第一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因此我認為五年制高技班模具專業教學應采取“點”“面”結合的教學方式。所謂“點”就是重在拆裝模具,掌握模具結構和按圖加工能力;所謂“面”就是要求學生掌握鉗工、普通機加工、線切割加工、電火花成型加工和數控銑加工,并參加相應的等級工考試。這樣既能強化業教育,又能讓學生學到應有的操作技能。
模具拆裝是模具教學的重要內容。首先,通過拆裝學生可以掌握模具的結構。模具結構繁多,但有其基本典型結構。以塑料模具為例,模具被拆卸后,學生可以認識到通用模具由定模部分和動模部分組成。定模部分由定模座板和定模板組成,定模板是加工型腔的重要零件;動模部分由動模板、墊板、墊塊和動模座板等組成,動模板和墊板一起對型芯進行定位和固定。在掌握了典型模具結構基礎上,可以拆卸更復雜的帶有側抽芯的模具。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在模具結構中有幾個滑塊?滑塊在定模還是在動模?滑塊采用什么結構?在脫模過程中有幾次分型(即有幾個分型面)?采用外抽芯還是內抽芯?此時可以讓學生結合書本,加深對模具結構的認識。其次,在模具拆卸過程中,學生可以猜測設計者設計的意圖和設計思路,而且隨著多次拆卸后,學生還能看出設計者和制造者匠心獨運之處,通過比較學生也可以發現設計者與制造者的長處和短處。這為以后的設計與制造提供了借鑒的依據,讓學生從中吸取精華而剔除其缺點。在裝配模具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模具裝配的特點,還能為制訂模具加工工藝提供必要的事實依據。模具裝配具有很強的方向性,由于各模板的形位公差、加工誤差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模板與模板之間的裝配具有唯一性。在模板上要作上一定的標記,而且這些標記要有一定的規律性,為模具裝配提供方便有效的裝配依據。另外,模板與模板之間是通過導柱、導套、螺釘和定位銷等進行定位與緊固,故相鄰兩模板上孔距須具有一致性,那就要求兩模板上的導柱孔、導套孔、螺釘孔和定位銷孔等應進行配作加工,這是保證正確裝配的前提條件,有時甚至三至四塊模板一起配作加工。
模具拆卸后就進行模具測繪。經過一段教學實踐,我發現模具測繪是模具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可為學生識圖、模具設計和按圖加工奠定一定的基礎。剛開始測繪時,學生雖然已進行過鉗工實習,能使用游標卡尺和千分尺等量具,但哪些尺寸需要測量,哪些尺寸不需要測量,如何提高測量精度等問題困擾著學生。在測量型芯和型腔尺寸時,學生可結合塑料制品相應的尺寸,利用理論課上介紹過的計算型芯和型腔工作尺寸的公式進行驗算,這樣既可以溫習已學的書本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模具專業知識的信心。在繪零件圖時,學生由于基礎薄弱,接觸實物少,空間想象能力差,又是第一次進行測繪模具,線條粗細不分、缺少線條、缺少中心線、剖面線角度不對、多線條、少線條和尺寸標注錯誤,可謂錯誤百出。經過一段時間指導訓練,學生對照課本查漏補缺,又將繪制的圖形與實物對照,制圖識圖的能力明顯提高了,有了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識圖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有“點”就有“面”,“面”離不開“點”,“面”要寬而廣。模具專業教學離不開理論的指導,離不開具體鉗加工技能、線切割加工技能、電火花成型加工技能和數控加工技能,這些技能為保證模具加工精度,提高塑料制品的質量,以及最后裝配調試所不可缺少。經過多年的摸索,我校已形成一定的教學模式,即一學期20周左右,理論和實習時間各占一半,這樣五年制模具高技班在校理論和實習時間大約為100周。就技能而言,鉗加工從初級入門到高級工考核一般占有50周;機加工實習占有10周;線切割和電火花成型加工占有10周;數控加工占有10周;再利用10周綜合培訓線切割、電火花成型加工和數控銑加工,并參加模具制作工等級考核,那剩下10周就可以對幾年來的理論和實習進行大綜合練習了。過去對理論考核只是一門一門過關,缺乏知識的銜接,沒有系統性;實習考核以參加等級工考核方式進行。有沒有一種將各門理論功課和各項實習技能有機銜接起來的方式呢?那就是按圖加工,類似于大學生的畢業設計。
所謂按圖加工,就是由教師設計一副模具的零件圖和裝配圖,學生首先根據零件圖和裝配圖確定模具的結構、加工工藝和模具的工作原理,然后依照圖紙上尺寸備料,根據型芯、型腔形狀和尺寸精度要求決定采用普通機加工還是線切割、電火花成型加工還是數控銑等。由于按圖加工涉及范圍廣,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習技能,學生感到興奮但又無從下手,高興的是運用四年來所學的理論與技能可以完成自己的“處女作”;憂的是怎么做?怎樣做?后來經過我的指點,學生先計算出工作零件(型芯、型腔)的工作尺寸,確定模具由幾塊模板組成,型芯、型腔如何固定?模具工作原理是什么?整副模具的加工工藝是什么?在解決了以上問題之后,學生心中有了一定的眉目,就開始了模具的制作。可喜的是在制作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常常幾個學生聚到問題一起討論,確定更好的加工工藝。例如模板之間的配作加工,由于模板之間位置需要確定,故模板之間既要定位,又要連接,經過討論后,同學們得出需要配作加工的模板之間應先加工螺孔,模板緊固后,再加工定位孔。而在裝配時,過程恰好相反。先裝配定位銷,后緊固螺釘。又如鉸孔時,由于定位孔為Ф4H7,在加工過程中,鉸刀出現扭轉,由原來直齒鉸刀變成了“螺旋式”鉸刀,有的鉸刀甚至斷在孔中。如何避免以上情況,同學們費盡了心思。我時常為學生這樣的進步而高興、興奮。經過十周緊張而充實的實習,一副副沖壓模具都已成形,經過試模,制件紛紛陳列出來,學生相互比較,交流經驗,分析其中的得與失,分享彼此的成功與喜悅。正如幾位同學在實習小結中寫道:“過去對模具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很抽象;不可能真正懂得模具制作上的很多細節和真正問題所在。”“這次實習可以說是我們走進模具大門的一把鑰匙,非常感謝老師帶我們走進這個模具的玄妙世界。”后來學生的這一模具制作參加南通市第一屆職業創新大賽獲得高職組三等獎,我也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至此,我深刻感覺到模具專業教學理論與實習密不可分,只有將兩者有機融合起來,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然,以上只是我幾年來對模具專業教學的一種嘗試,有許多地方還不夠完善,還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篇8
中職會計專業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關鍵是對專業核心技能的培養以及準確的界定,財務會計人才不僅需要充足的理論知識,更需要的就是強大的技術操作能力。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完成一直以來我們追求的目標的最切實可行的措施,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上,針對當前傳統財務會計這一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對理實一體化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進一步完善我國中職會計教育教學。
關鍵詞:
技能型人才;理實一體化;財務會計教學
財務會計作為一門具有強大實務性的經濟學科,具有極其廣泛的應用。為適應時展,滿足社會對財務會計的要求,我們在教學上不能再采取傳統的理論教學,而應進行實踐教學,既能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能促進相關能力的運用。所以,財務會計需要實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多面技能,可以不斷為我國社會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高素質全能型財務會計人才。
一、培養技能型會計人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學習與工作實際聯系不緊密
在現在財務會計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普遍都是去被動接受會計賬戶、會計要素等等大量的理論知識,根本就不能準確的理解。導致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中企業生產和銷售等具體的實際工作相互脫離。學生這是只是一部簡單的學習機器,只是單純的“為了學習而學習”,并沒有考慮到未來實際工作的需求,這種枯燥的教學模式不能讓學生對財務會計理論知識產生興趣,為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造成極大的障礙。
(二)學生很難掌握系統性很強的理論
現在的會計教學體系分成零散和單個的會計賬戶信息,然后進一步的把全部與財務會計有關的全部經濟業務進行分類。這樣一來,盡管是面對單一的財務會計賬戶,都需要進行系統的講解,在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對理解能力的要求。但是學生大都擅長形象思維,對企業經營實踐有沒有充分的認識,學生們就很難適應這種系統性很強的教學模式。
(三)教學課程安排不合理
我國會計授課的主要線索是會計賬戶和會計要素,這就是為什么總會出現購買裁量和付款不同步的情況了,對于同一個經濟業務中的原材料,要對周轉材料等會計賬戶和應付票據以及賬款等會計賬戶分別進行明確又詳細的闡述,造成了對同一個內容進行了多次重復的講解,從而導致教學重復和課時浪費。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
(一)理實一體化教學概述
理實一體化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講財務會計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專業基礎課的實訓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情景設計教學內容的真實場景,通過形象具體生動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在校園網絡的平臺上,給學生留下課程重點、難點,分段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討完成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解。我校現有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系統,在該平臺中學生可以各種會計崗位身份體驗會計工作程序、步驟及工作內容,技能考核方法以實訓證、任務完成書替代。通過校企合作方式成立代賬公司,學生可以通過上班學習掌握會計實踐技術技能。最后是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課程評價方法,摒棄以往考試前發卷子,考試時背卷子,考試后扔卷子的閉卷考試方法。以專業學習記錄儀代替,記錄儀中記錄每次課堂學生分組的任務,任務完成情況,以小組為單位考核成績制度。中職生畢業考核制度,與高職聯合制定以文化課為基礎,以實踐為主導的三證書制度,即畢業證、實訓證、會計證。
(二)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積極意義
1、有助于師資隊伍建設
與傳統的財務會計教學模式相比較,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對于教師有著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擁有對財務會計熟練的操作能力。雖然大多數財務會計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教學模式,對他們來說這既是一種挑戰也可被視為一種動力,可以激發財務會計教師“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
2、對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學校可以根據具體的學習目標合理配置教師資源,提升財務會計教師的人員利用率,可以有效緩解一些學校中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在實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重新組合了相關財務會計的知識以及技能系統,對一些重復過時的東西進行刪除,教學實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有利于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充分結合。
3、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之間的有機結合起到促進作用
在傳統理論教學中,教師一直是使用簡單的圖案和實務向同學抽象的講解,沒有形象具體的操作步驟,同學們無法準確理解,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也會隨之下降。而在技能訓練的時候,由于學生本身對理論知識的陌生,再加上訓練時間的滯后,加快了對本就陌生的理論知識的遺忘,進而影響到技能訓練的結果。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更好的把財務會計理論知識、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結合起來,更好的提升教學的質量,從而為我國培育出全能型人才。
三、結束語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當前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只有好好利用這一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特點出發,結合實際,培養出既具備扎實理論功底,又具有很強專業操作能力的全能型財務會計方面的人才,使其滿足社會中各類公司得要求,促進自身的發展需要。
作者:蘇穎 單位:遼寧省營口市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樓奇杰.基于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理實一體化財務會計教學[J].當代職業教育,2014,02:46-48
篇9
關鍵詞: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有機化學 教學現狀 教學改革
有機化學是化學學科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有機分子,從有機物結構入手,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在分子水平上探知未知世界的基礎學科。在我校,有機化學是面向化工學院、藥學院二年級,以及海洋學院一年級學生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是“大類培養”的主干課程。通過有機化學課程的學習,可使化學類學生掌握有機化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把握有機化學發展領域的新概念、新動向和新技術,同時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教學現狀
在工科院校,有機化學的教學課時“縮水”,如我校有機化學雖然是“大類培養”的重要專業基礎課,但是其課時數被壓縮到64個學時,教師必須在一個學期之內完成教學。而有機化學作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基礎課,是高分子化學、高聚物合成工藝學、高分子材料學等后續專業課的基礎,學生必須在有限的課時數里掌握《有機化學》這門課程,難度大,任務重。
另外,由于江蘇省高考制度,較大部分的學生高中階段選修的“物生”,進入大學后化學知識特別是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非常薄弱,一個教學班級里,學生的化學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通常是剛進入大學的第一學期學習無機化學,對于選“物生”的學生來說,沒有化學基礎,一開始就挫傷他們學習化學的自信心。學習有機化學時,多數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學習有畏懼感。如果入校時對專業認知不夠,不能看到有機化學學習對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學習的重要性,更是對有機化學失去興趣。
再者,有機化學課程自身的特點,由于有機物數量多,結構多變,機理難掌握。而工科院校的有機化學課時數又被壓縮,教師為了教授完大綱的教學內容,不得不采取“滿堂灌”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缺乏主動獲得知識的能力,被動“填鴨式”教學必然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一學期教學結束,發現學生知識掌握不好,除了少部分拔尖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對這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一知半解,學到的有機知識很少。
2.教學改革
結合有機化學學科規律,針對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取舍;改進教學手段,選聘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做助理班主任,讓他們參與本科生教學,形成多元化的本科生教學隊伍;改革考核方式,實現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有針對性的考核方式,教考分離。
(1)改革教學內容
有機化學的教學關鍵是引導學生“有機”這一學科,不同于其他幾門基礎化學課,有機化學基本不涉及計算,不涉及公式,說的是圖片的拼接,化學鍵的斷裂與重組,以構建新的有機分子。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使用“有機思維”思考問題才是關鍵。當我們談到如何面對課時數被壓縮這個問題,如果抓住“引導學生進入有機化學這個學科”這個關鍵問題,就能依據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深入分析研究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
在改革教學內容時,還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問題:一是研讀多種版本的教材,最新版本的中、英文有機化學教材和專著等,從不同研讀、分析深度的教材方面,準確把握“基礎有機化學”教學重點、難點,結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特點來取舍教學內容。二是關注高分子領域的研究前沿,發展動態,結合傳統的知識,推陳出新,把最新的知識信息教授于學生,引導學生了解最新的前沿,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之感覺到目前所學知識的有用性。
(2)改革教學手段
我校近年實施了一項“班主任助理”制度,選派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擔任本科生班級班主任助理,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參與本科生教學,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本科生教學隊伍。
高年級本科生已經學習了有機化學專業基礎課,經歷過有機化學的學習和考核,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他們已經進入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課程學習,對哪些知識對專業課學習重要有切身體會;他們與低年級學生同屬于一個年齡階段,有更多的共同話題,溝通交流更容易,幫助學生及早發現自己的優缺點,揚長避短。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通常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已經接觸了專業的前沿研究方向,可以對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低年級學生的學業、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給予關心和指導。而且本科生可以在研究生的帶領下主動做一些創新創業項目,這使得本科生更清楚自己在課堂學習中哪方面有不足,增強本科生對基礎知識學習的熱情,使他們在有機化學課堂學習中更積極、努力。
(3)改革考核方式
良好考核方式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目前,我院不同專業實行統一考試,如環境工程、化學工程、安全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專業統一出卷,流水閱卷、統一登分,做到公正、準確。但是,這種“統一”的方法抹殺不同專業對有機化學需求的不同,使得教師和學生忽視基礎課對后續專業課的影響,結果是為了考試而學習,不能真正掌握自己專業需求的有機化學知識。
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積極性,我們應實現不同專業單獨出卷、單獨考核的方式。卷面上可以體現出適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題目,結合他們的后續專業課程。哪些知識是有機化學這門課程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哪些知識是關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的專業知識。同時,建立針對性的有機化學試題庫,使學生接觸更多不同的題型,拓寬知識面。建立適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有機化學試題庫,有機化學課程理論考試按照一定的難度系數、教學要求、考試范圍等,統一從試題庫里抽調,實現教考分離。
3.結語
為全面提升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有機化學教學質量,我們要結合有機化學學科規律,針對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專業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認真分析總結,精選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改革考核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杰,周冕,李又兵,王選倫.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廣州化工,2014(42):186-187.
[2]陶傳洲,劉瑋煒,曹志凌,史大華,王建,程青芳.環境工程專業有機化學課程教學現狀及改革.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4):78.
篇10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關于課程基本理念下的一條是“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并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通過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時的相似過程,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科學探究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要素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在學生的科學探究中,其探究過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學探究滲透在教材和教學的不同部分。[1]
科學探究不僅是教學方法,也是教學內容,科學探究作為一種貫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物理》全書的一種精神,[2]被普遍地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然而新課程的理念的實施畢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師在理論上深層次地把握課程的內涵,更需要教育研究者在實踐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否則,科學探究便達不到它的目的,只是成為一種形式,一種新八股。
二、當前科學探究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在筆者聽過的科學探究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將科學探究形式化。主要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探究主體不明確。是教師的探究還是學生的探究?還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的探究?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理念出發,我們認為探究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的探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其二,探究的目的層次不明確。三維課程目標的落實,必須通過每一節課來體現。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探究課的目的應該是有所側重的,不能一味地強調探究問題的結論。有的探究課應該側重其過程與方法,有的探究課應該側重其知識與技能,有些探究課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些側重,即要考慮到所學習的內容,也要考慮大綱的要求,一味地遵循科學探究的程序而沒有側重,是教學上的新教條、新八股。課堂上的科學探究畢竟是科學研究的重現和重做而不是科學研究本身,過分注重探究過程的完整性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必要的,這并不是說要忽視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而是說,在每一個課題的探究中,總有某一個環節是最難的,最重要的,我們應該抓住這個重要的環節,從而才能使探究在過程完整而有側重的情況下進行,這就是說,簡化探究過程而重視探究的目的和重點,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學校資源狀況,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其三,探究過程和方法不明確。這里說的不明確,并不是說教師對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不清楚,而是說教師往往是在自己擬定好的一種探究框架下進行探究。學生的探究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是一個變化因素很多而又可控制、可影響的過程,教師要給出適當的問題情境,這是引導學生沿正確的方向進行探究的前提,教師在上課前應該對學生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充分的估計。這樣,當學生在探究中出現問題時,教師總能有準備地、有說服力地幫助學生,使探究順利進行而不產生負面影響。實際上課的情形是絕大多數教師只能按事先設計的一種探究之路走,如果學生走上了別的路,他就只有生拉硬拽把學生拉回到原來的路上或者讓探究順其自然,在非引導、非控制的狀態下進行,結果是讓探究變得生硬而不可信,甚至無趣。這就是說,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是一個存在很多變數的、復雜的過程,引導學生探究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教師必須對這些變化和方向都有明確的意識以便從容應對。
以上是科學探究課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教師觀念問題,二是教師素質問題,三是教育體制的問題,四是教學資源的問題。俗話說,正確行為基于正確的思想,那么教師的教育觀念陳舊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新課程理念是否完全被教師接受從而貫徹,有教師本身的問題,也與當前教育及評價體制有關。教師從根本上認同新課程理念需要時間,也需要學習,教師只有通過學習和交流才能開闊眼界,打開思路。另外教育體制──尤其是教育評價體系的改變,是新課程理念能順利有效實施的又一個主要原因,只有在新的教育評價體系下,教師才能沒有負擔地按新課程理念實施教學。以上的兩個問題解決了,教師素質問題和教育資源問題也會有相應程度的解決。
三、科學探究課的實施意見和建議
一要宜少而精。物理課的教法可以大致歸為四類,一以講授為主,二以探究為主,三以實驗為主,四以討論為主;[3]探究課相對是比較費時費力耗材的一類課,考慮當前的課時少等原因,探究課應結合學習內容、學生實際狀況、教師能力等因素,有選擇地、精心地組織后再上,不宜多而濫。
二要重視探究中的猜測與假想。猜測與假想是讓學生嘗試根據經驗和已有知識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對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進行推測與假設,[4]顯然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形成方法的重要環節,更是挖掘學生潛能和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教師絕不可以越俎代庖,只可以進行有效的引導和解釋。從三維目標看,猜想與假設這個過程直接聯系課程目標的前兩條內容,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沒有這個環節,等同于教師代替學生去思考,或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習慣了接受學習而忽視了創造性學習,是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的。
三要重視探究中的交流與合作。交流與合作過程要求學生在探究中能寫出簡單的探究報告,有準確表達自己觀點的意識,在合作中注意既堅持原則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別人意見從而改進自己的探究方案,有團隊精神。[4]從三維目標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直接聯系新課程目標的后一條內容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當代社會中,會交往是人的一種重要素質。謙虛、團結、尊重他人、善于合作是優秀杰出人物的共同特征。有完整健全的人格,這不僅是社會的要求,更是個人發展的要求。贊可夫說,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以智力發展為中心的包括情感、意識、個性以及集體精神在內的總體發展”,[5]這與現代化教育中“學會關心”的教育觀念是完全一致的。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實施的兩年多時間里,我們欣喜地看到廣大師生對新課程理念有了不同程度的接受,并且正在通過課堂實踐將新的教育理念傳遞出來。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意識上或行為上的偏差。廣大教師只有努力學習,勤于探索,才能使新課程標準真正落到實處,形式化的問題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張大昌:《新課程標準物理(九年級)實驗教材科學課程新理念》,《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0期。
[3]閻全鋒、田世昆:《中學物理教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9-103頁。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