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中學德育規律與方法
時間:2022-12-12 04:12:26
導語:闡述中學德育規律與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育途徑上要體現整體性
一是要發揮學校在德育中的主陣地作用,這是由學校的特殊性決定的。學校進行德育以思想品德課及各門學科的滲透為主,以課外活動為輔,相互促進。學校要整合團隊和政教的力量,形成合力,將團隊活動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相結合,開展學生基本道德養成教育,要發揮共青團獨特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二是要發揮家庭教育的輔助功能。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美德教育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的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孩子道德觀念的養成。家長要以自己的言傳身教教育和引導孩子樹立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勤勞節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意識,教孩子一些基本的道理。教師要加強與家庭的聯系與溝通,梳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發揮家庭的輔助教育功能,形成教育的合力,通過組織家長學校、家訪等形式,促進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從而增強家庭教育的效果。三是要發揮社區的綜合依托功能。社會對學生的傳統美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主要通過社區來實施,以街道居民區為基本單元的社區,是學生在學習之余的主要生活空間,在學生德育環節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發揮社區的綜合依托優勢,協調各方面關系,充分整合、利用社區內的各種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青少年社區文明行動、青少年志愿者行動,陶冶學生的情操,引導學生樹立優良的道德意識。
二、教育目標上要體現一致性
青少年成長的社會化傾向,才能取得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在家庭的實惠教育中要充實進商品生產、交換、分配等要素,強調公平交易、禮貌待客、勤勞節儉、講究信譽等內容,這是時代賦予的嶄新的家教內容。社會商品教育要強調商品社會屬性的教育,引導學生了解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內涵、交換產品即交換勞動的法則,以及明確市場經濟的屬性和商品交換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和法律,使學生在社會經濟激烈變革中穩妥地完成思想轉型的飛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發展自身提出了人才價值觀和人才倫理觀的標準,其中人才倫理觀又是前提條件。為造就各級各類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人才,要求學校的德育應奠定在社會需求和學生個性發展之上,這就是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目標一致性的任務所在。
三、教育方法上要體現多樣性
一是仍要堅持正面教育為主要手段。應使教育內容從無到有,逐步印記在學生頭腦中,其重點是解決學生對教育內容的認知。二是堅持實踐育人的手段。通過組織學生投身參觀、訪談、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認知社會、了解社會,進而融入社會,增強學生理性思辨能力,在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矛盾糾結中吸收其中合理的部分,剔除消極的部分。三是要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知識解決學生思想深處的道德問題,從而達到解惑的目的。四是要運用影視、漫畫等文化形式來增強工作的藝術性和吸引力。要把教育內容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體現出來。五是要重視運用網絡等現代信息手段,增強教育手段的時代感,提高工作的效率。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是由眾多因素構成的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全校的管理者和全體教師提高素質,積極參與到德育管理中來,學校德育工作才能有嶄新的面貌。
本文作者:郭煥茹工作單位:孫吳縣第二中學
- 上一篇:試議校園視覺識別系統的重要性
- 下一篇:農村職校德育教學生活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