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虛擬社會化的網絡道德教育
時間:2022-04-06 10:27:00
導語:小議虛擬社會化的網絡道德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整合傳統的道德文化、關注青少年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以及網絡媒介素質教育進課堂四個方面探討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的措施。
伴隨世紀更替而悄然來臨的信息化、網絡化不僅是信息社會在技術上的一種特征,更是人類一種嶄新的生存方式。從發展趨勢上看,網絡已成為青少年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成為青少年社會化的廣闊空間,一種社會化的新范式—虛擬社會化應運而生。在充分享受網絡帶來的種種福扯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虛擬社會化進程中所凸現的網絡道德問題。因此,必須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確保青少年虛擬社會化的順利進展。
1虛擬社會化:青少年社會化的新范式
所謂青少年的社會化,是指青少年從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社會文化得以積累和延續,社會結構得以維持和發展,青少年的個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社會化有兩個基本的要素:施化者和受化者。按照社會化中施化者的性質進行分類,可分為真實社會化和虛擬社會化。真實社會化即傳統社會化,是在家庭、同學群體、學校和大眾傳媒中進行的社會化,以施化者的真實性和確定性,受化者的被動性明顯為主要特征。虛擬社會化是指在大眾傳媒,尤其是在電視、計算機網絡中進行的社會化,以施化者虛擬性和不確定性增強和受化者的主動性增強為主要特征。
網絡所構筑的“第二現實世界”使青少年的社會化從傳統意義上的“與客觀世界的互動”變為“虛擬社會情景的對話”,從而青少年的社會化范式出現了新的變遷,即在傳統社會化的基礎上的虛擬社會化。具體來講,虛擬社會化這一新范式的“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1全新的現念
網絡傳播的高效性、超地域性、交互性和變易性的特點有助于樹立青少年的時效觀念、全球觀念、平等觀念和終身學習的觀念。此外,伴隨著網絡作為一種全新的生存方式的出現,對傳統的家庭和工作觀念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全新的家庭觀念。電子家庭是伴隨網絡出現的新的家庭方式,它使家庭方式呈現回歸,使家庭重新成為人們共同勞動的場所和社會的中心,改變了傳統社會將家庭和社區作為人類基本血緣和地緣單位的表現形式。網絡世界中新興的家庭模式無形中影響了青少年的傳統家庭觀,有助于培養其全新的家庭理念。
全新的工作理念。在網絡時代,人們的工作方式由組織團體延伸到家庭,出現了“虛擬辦公”、“在家辦公”、“移動辦公”等遠程工作方式。新的工作方式,向青少年宣布了新時代的嶄新的生存面貌,從而有助于青少年全新工作理念的培養。
1.2社會互動的新面貌
“網絡互動”的群體環境,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會關系,拓展社會范圍。青少年要實現自身的社會化,必須置身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以滿足各種社會需要。網絡技術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傳輸為青少年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圍更大的社會交往機會,使青少年的社會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發展。青少年交往克服了時空障礙,實現了“點對面”,甚至是立體的全方位的平等性交流。在網絡特殊的交往環境中,青少年會隨著網絡信息的流動將自己融匯到“無限”的網絡群體之中,社會接觸范圍成倍增大,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會關系,拓展自身社會化的范圍。
1.3角色扮演的新動向
社會學家帕森斯指出:“社會化的核心內容是學習扮演社會角色,即依照社會對人的要求和標準學會承擔特定的社會角色,實現角色期待與角色實現的整合”。川網絡的“虛擬環境”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實踐的絕好場所。青少年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角色預演”、“角色換位”,體會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為青少年正確理解角色、緩解角色緊張、解決角色沖突提供了反復實踐的機會,有助于青少年順利實現角色扮演。
1.4嶄新的受化方式
社會化不僅是一個把人模式化的過程,更是一個使人積極實現其個性化的過程。網絡使青少年的社會化從傳統的社會教化向自我社會化轉化,青少年的自主性、自我選擇能力增強,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實現的受化方式得到增強。此外,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以自己敏銳的信息獲取能力和傳播方式,以特有的文化功能改造和變革社會,形成獨具特色和力量的角色群體文化。
2網絡道德—虛擬社會化的主要問題
青少年是人一生中“心理上的斷乳期”,個性心理與人格結構尚不成熟,接受事物、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較差,容易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在虛擬社會化的進程中,當青少年在充分享受新的生存方式帶來的福扯時,網絡化生存的弊端也越來越多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思考。網絡道德問題便是虛擬社會化問題最主要的凸現。
2.1青少年道德意識的弱化
彼得·杜拉克在《新現實》一書中說:“信息現在是跨國界流動的。像金錢一樣,它沒有祖國。網絡中存在著信息多元傳遞和良芳不齊并存的全息景觀,不但有學術信息、娛樂信息、經濟信息,還有色情、暴力信息混雜其中。據有關專家調查,網絡上非學術性信息中,47%與色情有關。一些自控力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沖動心理去尋找色情、暴力信息。在網上有許多專門提供色情服務的網站。世界著名的色情刊物《花花公子》就以其合法的身份在美國進人網絡,青少年找到網址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那些低級庸俗的東西,來滿足他們“獵奇”的、“窺淫”的心理。由于網絡具有傳播速度快、手段隱蔽等特性,一些不良信息擴散的范圍為人們始料不及。顯然,網絡傳播的垃圾信息會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識,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社會化的道德偏離。
2.2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冷漠
在網絡時代,頻繁的人機接觸取代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往。盡管網絡使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成為現實,但網絡中的人際交往主要通過人機對話來實現,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相比,它掩蓋了許多豐富的內容:眼神、微笑、手勢、語調等非語言符號,其缺陷是顯而易見的。在網上,人與人之間很少見到有真實的情感交流,人們無法體驗情感交流所帶來的愉悅;人的個性發展和情感需求特別是其內在的親和動機得不到較充分的滿足,因而會逐漸失去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力和參與感。有的青少年與現實生活產生了距離感,他們從網絡走出來的時候,面對不理想的社會現實感到悲觀失落和消極;有的甚至對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漠不關心或做出粗暴、無禮的行為。
2.3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異化
網絡伴生的“網絡沉溺”引發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礙,造成青少年社會化的人格缺陷。網絡沉溺是指因淹滯在數字化的在線空間中,未能有效實現客觀現實和虛擬現實之間的角色轉換,從而形成心理錯位及行動失調問題。網絡空間到處充斥著新鮮的事物,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青年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青少年對網絡的極度迷戀。青少年長期迷戀好玩、刺激和富有挑戰性的虛擬環境,不僅耗費時間、浪費精力、荒廢學業、誤人歧途,而且會使其人格社會化受到嚴重影響。由于青少年過分關注人機對話,淡化了個人與社會及他人的交往,隱名匿姓地在BBS上交談論道,在虛擬環境中漫游旅行,長期與網絡媒體打交道,失去對周圍現實環境的感受力和積極參與意識,有可能導致孤僻、冷漠、緊張、不合群、缺乏責任感和欺詐心理,此皆不利于青少年優秀人格的養成和健康成長,甚至會致使人格畸變而誘發犯罪。
2.4青少年道德價值觀的沖突與迷失
對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其青少年社會化的內涵包蘊著該國該民族特定的文化價值觀內、思維方式社會責任和情感的內化。網絡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但因為網絡技術發展的不平衡性,掌握這一技術的不同主體從而也出現了分層。美國作為因特網上的主導國家,英語成為網上的主要語言,據統計,因特網上95%的信息是英語,中文信息還不到1%,網上信息量的比重美國占75%以上,用戶比重占全球用戶54.7%。信息量的顯著差異加上中西方語言本身的思維方式、文化內涵的差異,網絡信息中所蘊藏的觀點和意義必然導致中國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美國憑借其技術優勢向全世界推銷其價值觀、人生觀和文化,世界文化“達拉斯化”的現象在網絡文化中更加凸顯。同志早就講過,在知識經濟時代,“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競爭”。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尚處于世界觀形成期的青少年很容易受網絡信息中所隱含的文化價值觀的影響,消解本民族的優秀文化,模糊對我們自己文化的確認,轉而認同其他民族的文化,使民族文化中有價值的主流意識形態傾向也慢慢地被消解和同化,由此導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價值觀的沖突和迷失,甚至傾斜。
在青少年虛擬社會化進程中,網絡社會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的自由空間。事實表明,網絡給青少年社會化帶來的消極影響大量屬于道德領域的問題。因此,重視網絡道德教育,積極應對,是確保青少年虛擬社會化健康發展的內在保障和明智選擇。
3網絡道德教育:虛擬杜會化的內在保障
網絡道德教育是指圍繞網絡領域出現的問題而開展的教育活動。正確認識網絡道德問題的關鍵必須首先樹立三種明確的認識。
首先,科學技術發展本身是一種推動道德進步的積極力量。經由電子信息網絡產生的某些道德失范只是一種支流。網絡技術是中性的,本身并無好壞之分,其消極作用的產生在于科學技術的濫用、誤用,在于人類價值觀念的偏頗。正如愛因斯坦指出:“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災難,完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是取決于工具。”人類急功近利的價值觀并沒有超越自身立場的局限性和人與自然的純物質功利關系,導致網絡技術一系列副作用的產生。
其次,人類總體上是理性的、有行為能力的,因而在利用科技成果時,道德的力量總是大于非道德的力量。從人類與科技發展主客體關系史來看,物理的東西和精神、心理的東西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是極其活躍、多變的,而后者是相對穩定。物理世界的變化可以引起心理世界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總是被某種相對穩定、恒定的因素支配的。這就意味著人總是用人類理性、人類道德的方式去對待外部世界多變性。
第三,網絡道德與傳統道德并非“兩張皮”。網絡道德雖然與社會現實中的傳統道德不同,但是二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原因在于:人類發展到現在形成的豐富多彩的傳統道德,其一般原理和基本運行機制,反映了人類社會活動的一般規律,對規范人們的行為和維護社會秩序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在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時,必須引人傳統道德的優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運行機制,加以協調發展,從而形成“網絡社會”更高水平的道德。
基于以上三種基本的認識,在進行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教育時,應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人手:
3.1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整合傳統道德資源
中國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一個重要的特點就在于它是重倫理的。在一定意義上,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型的文化,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說法,可以將之稱為“崇德”型文化。揚善懲惡、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質、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養美好的精神情操,這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主導思想。在人和人的相處中,個體既要有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創造精神,又要有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愛人如己的博大胸懷。個體道德修養的終極目標是“與天地合其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吾不欲人之加諸吾也,吾亦無欲加諸人”,是孔子愛人思想的集中體現。能人己兼顧,由己及人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的約束力量,揭示了做人之道和育人之路的真諦,有助于建立團結互助的關愛和諧的人際關系。此外,修身是儒家一貫倡導的自我修養方式,修養途徑是窮獨兼達、正己正人,既要積極進取,又要潔身自好,以此達到“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終目的。
面對浩瀚廣博的傳統道德文化,應從中極取營養,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青少年進行傳統的道德文化教育,發揮傳統道德文化的凝聚力、激勵力和整合力,增強青少年的道德認同感和民族認同感,培養他們的自律意識,做到網上“慎獨”,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確保整個網絡健康發展。
3.2關注青少年的現實需要,落實網絡道德教育
需要是人的心理領地中最活躍的部分,是動機產生的基礎,需要的不同決定了人的行為定向的不同。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特殊年齡階段,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發并趨于強烈,情感生活豐富多彩而瞬息萬變,社會需要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如社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等。這些需要是根據社會客觀賦予的角色而選擇和規定的,成為青少年社會化的內驅力。如果這些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壓制甚至無法實現,青少年自然而然地求助于網絡這一傳播具有交互性、個性化、匿名化、無地域、無中央控制的虛擬環境,盡情揮灑,隨心所欲地謀求個體需要的實現方式。青少年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他們對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渴望獨立思考而又往往容易偏聽偏信;渴望著被別人尊重卻往往不知道如何自尊自愛、如何尊重他人;崇拜英雄卻分辨不清英雄的真正含義;對社會的陰暗面深惡痛絕,但自己身染其中卻不自知。如此一來,網絡在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一系列的網絡道德問題。因此,作為教育者,要切實地關注青少年的現實需要,分析他們上網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熟悉他們的表達與交往方式,調動青少年通過網絡參與思想交流和思想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把網絡道德教育落到實處。
3.3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青少年網上行為
法律和道德是規范社會行為的兩大基本保障。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有助于加強對網絡傳播中出現的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內容的控制和監督。目前,已有一些已有一些國家對網絡行為進行立法,以保護青少年不被有害信息侵犯。198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計算機詐騙和濫用條例》以及《電子通信隱私權法》等;新加坡于19%年3月也頒布了管理條例,禁止色情內容和容易引起宗教和政治動蕩的信息傳播。我國在被國際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正式批準接人之前,就于1994年2月18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其中第11條對進人國際互聯網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作了“由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使用單位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的規定。隨后于19%年2月、1997年12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暫行規定》和《計算機信息網絡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對從事國際互聯網業務的制作、查閱、復制、傳播信息作出了規定。此外,新《刑法》也規定了打擊計算機犯罪的內容。雖然各國對網絡制定的法律法規各不相同,但都是以普遍倫理為價值基礎的。通過對網絡建設的法制化管理,可以減少影響青少年社會化的消極因素,最大可能地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3.4網絡媒介素質教育進課堂,開啟網絡道德教育新領域
任何自覺的道德行為都產生于對道德必然性和道德要求的深刻理解和自覺追求。課堂網絡媒介素質教育在系統學習網絡道德知識、啟發道德自覺上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但是在我國的社會教育體系中卻很少涉及這方面的內容。我國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中,更多地是從技術層面上教授學生學習技術理論和使用方法。隨著我國計算機教育著眼于“從娃娃抓起”,網絡媒介素質教育成為當代網絡道德教育的新課題。
其實在一些信息網絡化發達的國家,早已實行這種教育制度了。美國著名學者約翰.耐斯比特在他的新著《高科技、高思維》一書中就介紹了美國一些州立學校的這種做法。這些學校將信息時代所需要的媒體教育當作比教育、性教育更為重要的教育引人課堂,向學生揭示各類媒體(包括互聯網)必然存在的各種社會性問題,培養學生對各類媒體進行批判性選擇的理性觀念和能力。因此我們要借鑒國外的網絡教育經驗,實施符合我國國情的網絡媒介素質教育。筆者認為網絡媒介素質教育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主要內容:(1)了解基礎的網絡媒介知識以及如何使用;(2)學習判斷網絡信息的意義和價值;(3)學習運用和傳播網絡信息的知識和技巧;(4)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網絡媒介發展自己。
做為一個現代人,不會使用網絡媒介是不行的,完全變成網絡的奴隸也不行,不能因噎廢食阻止青少年接觸網絡。因此我們對網絡的態度必須由起初的“抗拒”、“批判”轉變為“因勢利導”、“培養辨別和運用信息的能力”。通過網絡媒介教育,可以幫助青少年在汲取鮮活的信息營養的同時,建立起相應的信息批判反應模式,提高其對負面信息的醒覺能力,培養信息素質,即青少年能運用計算機技能獲取和處理信息,并洛守信息時代所要求的倫理道德的基本素養和能力。通過選擇適當的活動作為載體,寓網絡媒介素質教育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為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如發揮校園網的優勢,以網上知識競賽、情景教學、道德體驗等多種方式確保網絡媒介素質教育收到實效。
- 上一篇:學生弘揚愛國精神演講
- 下一篇:論現代技術結合網絡英語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