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移民學校德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10-30 10:29:54

導語:扶貧移民學校德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扶貧移民學校德育管理論文

一、建構學校德育工作全員參與立體網絡

學校構建了大德育工作框架,形成了德育部、政教處、保衛處、團委學生會、少先隊部齊抓共管工作的機制,發揮了德育主陣地作用;注重學科德育滲透,體現全員參與堂堂課都有德育教育;構建科學、規范、得體的校園文化,讓優美校園處處皆教育;健全了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絡,讓學校、家庭、社會相互溝通協調一致,達到共同教育目的。1.發揮班主任在德育中的主力軍作用。班主任是學校德育的主力軍,學校十分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特別是學校領導兼任班主任工作。我校有8位領導兼帶班主任工作,他們在班主任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學校實行班主任每周一例會,每天“五到堂”,每周二進行德育工作業務培訓學習等。學校還通過不斷走出去,請進來對班主任進行培訓提高。2013年春,學校把海南中學一場高水平班主任論壇請到我校來召開,讓全體班主任學習到海南名校一流的班級管理經驗。我們還與白馬井中學、瓊中思源、陵水思源、定安思源等學校進行德育工作交流學習。4年堅持下來,已經成為一種班級管理的常態工作,現已經擁有了一支甘于奉獻的高素質班主任隊伍。2.重視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達到全員德育的效果。德育工作不是德育工作者的專利,必須讓全體教師齊抓共管。我們的做法是:改變傳統的“填鴨式”、“一言堂”教學模式,告別“書本”走進“生本”,告別“個體”走進“團隊”,告別“被動接受”走進“積極主動”,告別“講授”走進“合作”。我校把所有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作為學科教學要求的硬指標來落實,每學期學校要求各科任教師選送2~3篇德育滲透案例,學校組織評選,對優秀案例進行鼓勵表彰,把德育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真正做到課課有德育,人人抓德育。3.校園文化熏陶。基于學校90%的學生來自邊遠貧困農村的現實,學校突出文明禮儀文化教育。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處處可見名人畫像、名言警句,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氣息,蘊涵著隱性教育功能,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學校教室文化由學校統一規劃布局,但各班級突出班級亮點展示;宿舍文化主要以學生的創作為主,體現出宿舍的整潔、干凈、美觀,突出和諧禮儀;食堂文化突出節約主題,文明用餐的禮儀;校道墻壁文化主要內容有警示用語、一日常規、一日禮儀、中小學生守則、十不準、三字經、弟子規等;移動展牌展示學生的優秀表現,班級優秀表現,如每個學期的七星評比(忠孝之星.文明之星等);優秀合作小組,優秀班干部都上墻展示。思源人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學生行為、生活、學習習慣好了,學習成績自然好,學校教育第一位就是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學校教師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學生的表率,以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教育風尚。4.充分發揮團委、學生會、少先隊作用。學校注重學生會、少先隊干部的培養工作,每個月進行一次業務培訓學習,讓他們率先垂范,做好其他學生的表率,然后做好日常德育管理檢查、監督工作,履行“三隊”工作職責,每日把檢查情況反饋到公布欄上讓老師學生看到,做到及時整改,切實做到讓學生來管理學生。5.小組合作,同伴互助。學校從2012年春季開始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課改實驗,基本形成了以小組集體學習,整體提高的良好氛圍。學校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小組為基本單元,把班級管理分解到小組管理,評價優秀小組不僅僅是文化課學習,還包括紀律、衛生、生活、社會勞動實踐活動等方面,把德育融入小組合作學習管理之中,真正取得同伴互助,相互監督、相互促進。6.家校聯合協同教育。學校十分注重家長學校的培訓功能,每學期分期分批舉行家長學校培訓班,有針對性對家長進行業務培訓,讓家庭、學校形成合力對孩子進行教育。

二、構建實效幸福德育

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養成教育活動,促進學生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變“說教德育”、“看管德育”為“活動德育”、“體驗德育”。1.狠抓常規德育教育不放松。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等教育活動,是學校德育教育永恒的主題。學校結合紀念日、重要節日、重大活動,點面結合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堅持每周一國旗下講話制度和每周日晚自習主題班隊會。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組織全體團員、少先隊員到烈士墓祭掃,介紹烈士的事跡。請縣關工委領導來校進行憶苦思甜教育,培養學生吃苦奉獻的精神;以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為重點,開展多種主題的征文比賽和演講比賽活動,組織學生觀看愛國影片,接受民族精神教育,樹立遠大理想;開展"法制教育",辦法制教育專欄,法制知識講座,觀看法制教育片;召開主題班(隊)會,開展知識競賽,進行簽名活動,舉行手抄報比賽等。2.重視“行規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學習。學校編印了《思源學生行為規范》讀本,人手一冊,新生到校后,班主任用一周時間組織學習“養成教育”校本課程。學校正在編印第二本校本課程《文明禮儀教育讀本》,該書結合我校實際,從屯昌實際出發,面向社會,著重教育學生最基本的禮儀。3.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重視并開展學生心理輔導工作,設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室,有4名專門的心理咨詢老師,幫助學生克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與行為問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4.做好特殊群體學生教育。我校有孤兒學生有14名,致孤單親學生25名,特困戶學生名115名。我校對孤兒還有特殊照顧,孤兒進入學校后,學校還組織領導、教師與孤兒結對子幫扶,即學校領導、老師每人幫扶一個孤兒,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及心理健康,逢年過節到孤兒家里看望,讓孤兒學生在學校有一個溫暖的家,確保我校孤兒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在思源幸福成長,學校已成為特殊學生溫暖的家園。5.開設環保選修課程,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創新德育教育。開設綠色生態環保課程,開展綠色環保活動,組織“綠色班級”、“綠色宿舍”創建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4年時間我校回收廢電池48254節、回收可再生垃圾37906斤,價值達26534元,解決了班費問題;可燃垃圾37906斤,為學校食堂節省了燃料木柴費近3萬元;利用重大節日組織學生上街做環保宣傳,學校把每棵樹落實到班到環保志愿者,利用“植樹節”、“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禁毒日”、“世界水日”、“無煙日”、“熄燈一小時”等活動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環保課程的開設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有機結合,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環保意識的形成。6.開設社會實踐課程,形成文明生態建設意識。我校利用社會實踐基地把書本知識與自然科學等課程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有社會實踐基地20畝,包括養豬基地、魚塘、蔬菜基地等。學校把社會實踐基地分給每個班,讓他們種植蔬菜、木瓜;也讓他們到養豬基地參觀、喂養;安排貧困學生到食堂幫廚,學校免費供應伙食。學校真正把課堂搬到了基地,培養了他們勞動能力、勞動意識。我校現在正編印校本社會實踐課程,從地方的環境出發,讓學生認識家鄉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三、點滴成績

1.現絕大多數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已經養成,破壞公物,亂丟垃圾的學生少了,懂文明禮貌的學生多了,老百姓稱孩子來思源后就是跟從前不一樣。學生環保意識和勞動意識增強了,環保能力形成了,勞動技能提升了。2.正是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才促進了我校教學質量快速提升。今年2013屆初中畢業生有356名,中考人平分515分,其中700分以上13名,62名達到省一級學校錄取分數線,110名達到縣級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大大突破了預定目標。3.2012年4月8日,國家總督學陶西平來我校考察調研時指出:要將思源學校的生態環保課程及生態環保實踐基地作為樣板向全國推展,2013年9月6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王定華司長對我校勞動實踐基地也給予高度評價,學校辦學成績先后被《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海南日報》、中國教育電視臺及多家新聞媒體網站宣傳報道。2012年12月被教育部教師發展基金會評為“全國特色教育示范單位”稱號。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作,我校在工作當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如學生的衛生習慣,包括個別學生亂丟垃圾、嚼檳榔、穿拖鞋上課等不良行為習慣還有待于長期的教育;學校將繼續定位在“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創新扶貧模式,徹底消除貧困,減少生態核心區人口壓力,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上,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共存,讓思源學子具有“世界眼光、中國靈魂、思源情懷”,不斷譜寫海南教育新篇章。

作者:程時貴張孟斐單位:海南屯昌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