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典型案例范文

時間:2023-03-28 11:09: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扶貧典型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扶貧典型案例

篇1

一、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幫扶

1. 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逐步提高低保補助標準,不斷擴大低保覆蓋面,對家庭沒有勞動能力符合農村低保的農村生活困難戶,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給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并實行“動態管理”,“分類施?!?,切實做到“應保盡?!?。全鄉有149名貧困對象納入低保和五保對象,并且以動態管理的方式發放低保補助。

2. 農村五保供養覆蓋到位。逐步提高五保補助標準,對符合條件的農村三無人員,根據《新干縣農村五保供養實施細則》,全部納入五保供養。加強社會敬老院建設,提高管理服務水平。逐步完善養老機構基礎設施,確保對農村五保等貧困人口實行兜底保障,全鄉18名分散供養五保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我鄉還對分散和集中供養五保老人進行了失能半失能鑒定,其中符合條件的貧困五保老人10名,并老人辦理了護理補貼,由專人為老人提供護理,解決了老人的后顧之憂。

二、完善了醫療保障幫扶

1. 推進貧困村衛生所規范化建設,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使貧困戶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多發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

2. 農村低保戶、五保戶等貧困人員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其個人部分由政府出資繳納。在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可報費用不設起付線,直接按比例補償。

3. 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對農村低保、五保供養等重點對象,實施醫療救助全覆蓋。將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群眾納入救助范圍,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做好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制度的銜接。推進醫療“一站式”網上即時結算服務,實現不同醫療保障制度間貧困患者醫療費用同步結算。

三、加強災害應急救助幫扶與社會扶貧幫扶

篇2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hanrui2009good”為你整理了這篇某鄉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扶貧日活動的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縣脫貧辦:

2020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七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在活動期間我鄉積極參加扶貧日特色產品扶貧消費展覽活動以及在本鄉轄區內開展一系列活動,現將我鄉扶貧日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堅持基本原則、駛好舵、駕好航

(一)堅持政府引導,把握正確方向。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增強政治意識,強化政治責任,牢牢把握主旋律;堅持守正創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脫貧攻堅正能量,確保各項活動正確政治方向。

(二)堅持務實創新,動員廣泛參與。創新思路,搭建平臺,運用新媒體,探索新宣傳路徑、內容和形式,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保持勢頭和工作干勁,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凝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三)堅持依法合規,注重務實節儉。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以及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嚴格遵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做到務實節儉、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二、充?;顒觾热?、創造良好氛圍

(一)積極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為全方位、多形式的宣傳扶貧日系列活動,擴大公眾對扶貧日的知曉度、參與度,營造人人參與扶貧濟困的濃厚社會氛圍。我鄉在五個村以及鄉政府內懸掛宣傳標語共計6幅,向轄區農戶發放倡議書400余份,在鄉LED宣傳板滾動播放扶貧日宣傳口號,并通過移動公司軟件移動云MAS業務平臺發送774條扶貧日宣傳,激勵帶動社會各界積極加入“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行動中來。

(二)積極做好脫貧攻堅評選推薦表揚工作。按照上級工作安排和相關要求,為開展好2019年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工作,我鄉以勇挑重擔、無私奉獻、事跡突出、群眾公認、滿意為選擇推薦基準選擇了一名第一書記和一名支部書記為我鄉2019年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三)積極開展消費扶貧活動。為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銷售質量,擴展貧困戶增收渠道,促進產品穩定銷售,為展示我鄉脫貧成果。積極聯絡組織協調我鄉一家自營企業參加縣級開展的扶貧日特色農產品展覽活動,為開展好消費扶貧活動增添一份來自高山的助力。

(四)扶貧濟困、你我同行積極開展自愿捐贈活動。為匯聚扶貧愛心力量,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本著“扶貧濟困、個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雪中送炭大愛無疆,多彩社會同步小康。我鄉干部職工以以購代捐的形式,共計采購1200元的扶貧物資,充分體現了我鄉干部職工對扶貧事業的大力支持。

(五)抓好中國社會扶貧網推廣工作。為做好中國社會扶貧網推廣工作,大力宣傳愛心幫扶典型、自主典型脫貧經典案例,特色扶貧產品展示,我鄉107名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帶頭下載注冊APP,并要求做到一傳十十傳百的要求,形成全民參與、全社會關注的濃厚氛圍。

(六)開展“脫貧攻堅,法治同行”主題法治宣傳活動。10月17日在我鄉發放法制宣傳資料400余份以及組織15名黨員干部、職工走村入戶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特別是向貧困戶大力宣傳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并在鄉政府設立咨詢臺1個解答群眾法律咨詢,此次活動惠及人次達到800余人次,營造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七)積極開展“扶貧一日行”活動。10月14日-10月17日,聯系幫扶我鄉的五個幫扶單位派出共計21人次,鄉政府安排4名工作人員陪同分別在各自聯系幫扶村村委會和通過入戶的方式進行扶貧慰問、感恩教育、政策宣講、送健康、送知識、送清潔的方式,為貧困對象送去溫暖,送去關愛,幫助貧困對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幫助其改善生活狀況,增強其脫貧致富能力和生活信心,此次活動發放政策宣傳資料200余份惠及全鄉186戶貧困戶。

篇3

一、活動宗旨

以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宣傳中央和省、市、縣委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任務、基本方略、政策舉措,認真落實駱惠寧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和要求;深入宣傳全縣脫貧攻堅典型做法和先進事跡,宣傳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喚起社會各界幫扶意識,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主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廣泛動員各地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激發和凝聚脫貧攻堅正能量。

(二)協同聯動。在縣脫貧攻堅領導組領導下,組織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結合實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活動,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形成合力。

(三)正面宣傳。深入學習精準扶貧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宣傳我縣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廣泛宣傳脫貧攻堅模范人物和先進典型。

(四)借鑒實效。嚴格遵照有關規定,節儉務實、公開透明、講究實效,主動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

三、活動內容

(一)舉行志愿服務聯合會成立暨“開展志愿服務,助力脫貧攻堅”活動。10月17日上午在縣政府廣場舉行志愿服務聯合會成立暨“開展志愿服務,助力脫貧攻堅”活動啟動儀式,志愿服務聯合會組成十二支志愿者小分隊分赴十二鄉鎮,深入貧困村、貧困戶開展志愿者系列服務活動。(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文明辦)

(二)舉辦“精準扶貧,你我同行”愛心募捐晚會。充分發揮社會扶貧作用,促進我縣社會扶貧事業發展。10月17日下午,在體育館舉辦“精準扶貧,你我同行”愛心募捐晚會,動員全縣工商企業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現場捐款,成立光彩事業促進會,設立社會扶貧基金,用于精準扶貧。(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扶貧辦)

(三)開展《第一書記日記》現代晉劇巡演活動。在全縣貧困村開展《第一書記日記》現代晉劇巡演活動,宣傳我縣扶貧戰線上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進一步營造全縣奮力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濃厚氛圍,推動幫扶工作的開展,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

(四)組織開展“雙示范一標兵”評比活動。在全縣所有貧困村組織開展“脫貧爭先示范戶”、“孝心之家示范戶”、“衛生家庭標兵”評選表彰活動?;顒佑蓭头鰡挝粻款^,鄉村兩級積極參與,結合村情實際和幫扶單位的經濟承受能力,對在脫貧攻堅和環境提質方面表現突出的家庭進行表彰獎勵。(責任單位:各幫扶單位、十二鄉鎮)

(五)組織開展“記者走基層,精準扶貧行”活動。組織媒體記者和攝影協會走進貧困村、貧困戶實地采訪,深度挖掘各地精準扶貧的典型案例、先進人物和產業扶貧模式,在10月底推出系列報道。(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扶貧辦)

(六)實施五個“全覆蓋”。在全縣范圍實施愛心義診、文藝匯演、環境清掃、年終慰問、入戶訪談五個“全覆蓋”。一要開展愛心義診活動。組織縣級醫療機構,根據全縣所有行政村地域特點,開展醫療下鄉、免費義診(責任單位:縣衛計局)。二要開展文藝匯演活動。各鄉鎮要創新宣傳思路,結合地域文化特色,在所有貧困村開展喜聞樂見、淺顯易懂的快板、故事、小品等形式豐富的文藝節目(責任單位:文化局、十二鄉鎮)。三要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各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要協助貧困村、貧困戶對村容村貌、道容道貌、戶容戶貌進行整治整理(責任單位:各幫扶單位)。

四要開展年終慰問活動。幫扶單位要關注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慰問全覆蓋,將黨的政策雨露灑遍貧困村的每一個角落(責任單位:各幫扶單位)。五要開展入戶訪談活動。幫扶單位要抓住后三個月的時間,按照要求深入貧困戶家中,講政策、搞服務,提升貧困戶的滿意度(責任單位:各幫扶單位)。

(七)舉辦“五個一”活動。組織開展一次倡議、一次警示教育、一次義務勞動、制作一部扶貧公益廣告宣傳片、召開一次黨員會議“五個一”活動。由縣脫貧攻堅領導組向全縣發出扶貧濟困倡議書,并在昔陽報、昔陽電視臺等我縣的主流媒體播發,在網絡媒體、手機平臺播發相關信息,向全縣手機用戶發送“扶貧日”宣傳短信(責任單位:縣脫貧辦);制作扶貧公益廣告宣傳片,在昔陽縣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播放(責任單位:縣電視臺);各貧困村、幫扶單位開展以“脫貧致富奔小康”為主題的黨員活動(責任單位:各幫扶單位);開展“精準扶貧、廉潔為民”專題警示教育下基層活動(責任單位:縣紀委、縣扶貧辦);組織各級干部進行一次義務勞動(責任單位:各幫扶單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2017年扶貧日活動在縣脫貧攻堅領導組領導下開展,縣脫貧辦牽頭負責,有關部門參與配合??h脫貧辦設立扶貧日活動辦公室,負責制定活動總體方案,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組織實施扶貧日各項活動。

(二)精心組織實施。承擔扶貧日活動的相關部門要認真制定專項活動實施方案,縣脫貧攻堅領導組成員單位帶頭開展相關活動,其他參與單位結合各自職能,積極支持配合,共同組織精心實施。

篇4

2020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七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人心向善的傳統美德,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營造氛圍,按照省市相關工作部署,縣廣泛宣傳、全力動員,認真組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扶貧日活動,全縣呈現單位部門上下聯動、干部群眾主動融入、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影響積極廣泛的良好態勢,全縣扶貧日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F將有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強化組織,廣泛動員,活動有序開展。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根據省市安排部署,結合全縣工作實際,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前制定并下發了《縣2020年扶貧日活動方案》,明確了扶貧日10項活動內容和各鄉鎮、各單位部門職責。同時,召開了專題會議,安排部署10·17扶貧日主題活動,各項活動明確了實施單位、責任人,積極組織開展“扶貧日”活動。二是開展宣傳引導。在扶貧日前后期間,在通訊、電視臺、縣政府門戶網等主要新聞媒體上集中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刊登和播發了扶貧日的活動和信息報道。在縣官方微信平臺《風》中專門編發”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專題報道,對國家扶貧日的起源、背景、目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對扶貧日開展的活動進行了重點宣傳。三是強化過程監督。堅持對全縣各單位各部門開展“扶貧日”活動進行全程監督,堅持公開透明,主動向社會公布“扶貧日”活動方案及主要活動,對活動中募集的資金進行全面公開,并及時將募捐資金送到貧困戶手中。四是嚴明工作紀律。積極推進扶貧日活動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市規定精神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堅持節儉務實,確保安全高效,增強活動感召力和社會公信力。

二、積極開展,全民參與,活動形式多樣。一是舉辦一場消費扶貧專館開館儀式。于10月17日扶貧日當日舉行消費扶貧館開館儀式,扶貧館共收錄了全縣21個鄉鎮認定的100余種扶貧產品,活動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選購,僅半天時間,該館就銷售扶貧產品10萬余元,簽訂扶貧產品購銷合同62份,簽約額達到32萬元。二是推進一次扶貧產品“六進”活動。進一步落實500萬元消費扶貧直連直報計劃,推進一次扶貧產品進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社區等單位食堂和交易市場“六進”活動,各機關食堂和公立醫院、公立學校食堂全年分別至少按年消費總量的20%和10%以上購買扶貧產品,目前已完成扶貧銷售總金額5034萬元,直連直報7萬元。三是啟動一輪集中宣講活動。各鄉鎮各單位充分利用組織扶貧日活動的契機,深入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宣講,學習扶貧論述。黨政領導干部深入鄉鎮扶貧聯系點,部門領導干部深入定點扶貧村,幫扶干部進村入戶到貧困戶家,駐村和基層干部堅守扶貧崗位,廣泛深入宣講落實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政策舉措。如上圯鄉組織文明實踐志愿者在回龍村開展國家扶貧日“專題宣講”“健康義診”“三講一評”“扶貧政策宣傳與解讀”等系列活動。上模鄉以“攜手扶貧濟困助力決戰決勝”為主題,組織開展了一次扶貧政策宣講、一次義診、一次貧困戶走訪、一次就業招聘、一次法律知識宣傳“五個一”活動。南溪鄉組織9支由第一書記、新時代文明志愿者、網格員等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宣講隊,分赴各網格開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主題宣講活動。四是開展一次“三講一評”頌黨恩活動。各鄉鎮把開展頌揚黨恩活動作為組織扶貧日活動的重要內容,緊密結合宣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聚焦頌揚黨的恩情和增強內生動力,以村組為單位,256個村集中開展一次“三講一評”活動,組織一批感恩奮進、自主脫貧典型現身說法,講好群眾身邊的感念黨恩故事。如水槎鄉、苑前鎮開展“全國扶貧日宣講暨優秀貧困戶評議”感恩回饋社會捐款活動。塘洲鎮聯合縣婦聯在栗芫村開展“小康幸福你我他”扶貧故事分享會,重點講述了栗芫村貧困戶羅小華不甘落后、奮力脫貧的勵志故事,教育引導貧困群眾自主脫貧、勤勞致富。五是開展一次走訪幫扶活動。扶貧日期間,各掛點幫扶單位要深入掛點村開展幫扶活動,針對掛點村和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的短板、弱項以及省級脫貧成效專項調查、暗訪督查等發現的問題,開展幫扶工作。工商聯要持續推進“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組織商會、企業發揮個自優勢,提業、就業、助學等多樣化的精準幫扶活動。六是開展一系列慰問關心表彰活動。各鄉鎮各部門結合組織開展扶貧日活動,深入鄉村進行慰問,激勵一線扶貧干部堅守崗位。組織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專項獎勵,評選出全縣2個事業單位集體和11名事業單位工作個人以嘉獎獎勵。組織脫貧攻堅一線優秀黨員典型事跡展播。繼續通過在電視臺滾動播出、刊發“組工微訊”及“扶貧攻堅”、制作宣傳展板等各類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報道脫貧攻堅一線優秀黨員典型事跡。七是組織一次微視頻征集活動。發動網民積極參與“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們村的脫貧故事”微視頻活動,分享脫貧攻堅中的精彩故事,用鏡頭記錄脫貧攻堅的現實場景、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挖掘、講述我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生動故事。八是開展一批公益助貧活動。開展就業扶貧活動,組織縣內企業開展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招工活動,合力泰、聯創宏聲電子等61家企業參會,提供就業崗位多達3307個,達成就業意向40余人。同時,他們在“泰合微就業”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了相關企業招聘信息,線上達成就業意向百余人。開展健康扶貧活動,各鄉鎮組織各醫院醫生、護士深入村組一線為貧困戶落實家庭簽約,免費健康體檢、宣傳健康扶貧政策,走訪、核查失能弱能貧困人口。開展募捐活動,扶貧日期間全縣共募捐到126萬元,如澄江鎮組織全鎮機關干部、兩代表一委員、愛心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參加,共收到愛心捐款67912元。橋頭鎮黨政領導班子帶頭捐款,捐贈善款共計205000元,全部款項、物資將用于扶貧愛心超市運營及貧困戶志智雙扶中。萬合鎮組織廣大鄉賢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發揚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踴躍捐款5萬多。開展社會扶貧活動,動員引導廣大青年、企業和社會志愿者組織,圍繞陽光助殘、關愛留守兒童與事實孤兒、扶貧濟困等重點內容開展志愿服務項目??h婦聯為貧困母親們發放了50份總價值1萬元的“母親郵包。九是開展一次集中宣傳活動。在扶貧日前后期間,在通訊、電視臺、縣政府門戶網站等主要新聞媒體上集中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全面反映全縣扶貧歷程中的經驗成效、典型案例、先鋒模范等,營造良好的扶貧日活動氛圍。在10月17日扶貧日當天,編發10月17日“扶貧日”宣傳短信。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于10月17日當天通過手機短信,免費向全縣手機用戶發送“扶貧日”宣傳短信。十是舉辦一場脫貧攻堅新聞會。扶貧日期間,縣扶貧辦、縣委宣傳部舉辦一場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新聞會,重點介紹十以來全縣脫貧攻堅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反映全縣扶貧歷程中的經驗成效,展示全縣脫貧攻堅成果。十一是組織廣大干部群眾收聽收看《決戰決勝——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特別節目》。全縣1800多縣、鄉、村扶貧干部和5000多戶貧困群眾通過集中收看、電視收看、網上收看等方式,廣泛學習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

三、扎實推進,務求實效,活動成效明顯。一是“全國扶貧日”進一步深入人心。通過手機短信、宣傳標語、電視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各種宣傳,讓10月17日全國扶貧日深入人心,進一步弘揚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人心向善的傳統美德,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動員廣泛參與,培育良好風氣。二是脫貧攻堅政策進一步廣泛宣傳。通過活動,脫貧攻堅政策得到更為廣泛的宣傳,貧困戶和群眾對國家的扶貧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社會各界對國家的扶貧政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三是脫貧攻堅合力進一步匯集凝聚。通過開展以扶貧宣傳、搭建社會平臺和扶貧公募為主要內容的系列活動,推動了各方力量向貧困村、貧困戶整合,引導各方資源向貧困人口匯聚,確保貧困村、貧困人口與全縣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為堅決打贏打好全縣脫貧攻堅戰營造氛圍,增強凝聚力、傳播正能量。四是脫貧攻堅工作進一步深入推進。通過活動,調動了全縣上下、各單位各部門的積極性,形成了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良好氛圍,有利推動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為完成全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增添了強勁動力。

下一步,我縣將繼續加大全國扶貧日和脫貧攻堅的宣傳,進一步凝聚全縣上下脫貧攻堅合力,積極推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的大扶貧格局,引導社會各界共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為打贏打好全縣脫貧攻堅戰、同步實現全面小康而不懈努力。

篇5

[關鍵詞] 黎平縣 精準扶貧 探析

[中圖分類號] F3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1-0020-01

1 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增進共識,形成合力

根據調查發現目前一些群眾、“第一書記”、駐村干部、相關部門甚至領導干部對精準扶貧認識還不到位,全社扶貧尚未形成強大合力。因此應強化精準扶貧意識。精準扶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全縣各級各部門合作,從根本上杜絕各吹各號、各唱各調的問題,目標任務才能實現。首先各級領導干部要進一步認識扶貧己任,親自抓、親自問,決不能當“二傳手”。其次作為扶貧對象要認識到中央大扶貧是給我們每位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機遇,不能光等、考、要,要主動投入到扶貧中去,為自己脫貧奔小康作努力。再次社會有關幫扶單位和企業乃至個人,要主動發揮好自己的職能、職責作用,以兄弟姐妹情,為扶貧脫貧真正做點有益的事。最后建立科學考核激勵機制。建議制定更具操作力,具體化的考核措施,落實“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幫扶責任,強化執行問責,杜絕隨意脫崗、工作不實的情況發生;堅持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考核不僅是對扶貧工作隊工作的考核,同時,要納入對各鄉鎮年度綜合考評。對沒有完成年度任務的鄉鎮和部門,嚴格執行“一票否決”和“不脫貧困帽就摘烏紗帽”的機制。同時要理順精準扶貧工作組織、指導、管理體系。鄉鎮設立精準扶貧工作辦公室,鄉鎮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全面負責對本鄉鎮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督促,檢查落實工作,避免縣工作隊與鄉鎮工作分離脫節問題。縣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對各鄉鎮、隊工作的指導意見和要求,直接發文到各鄉鎮精準扶貧工作辦公室,避免互相推諉的問題,切實將鎮、隊、村、受扶個體統一起來,形成合力。

2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貧困村的脫貧致富,鄉鎮和村級組織,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和兩委班子成員及駐村“第一書記”發揮著關鍵作用。如高屯鎮沈團村黨支部書記楊正忠和沈團村群眾自發按“紅手印”挽留下來的“第一書記”彭昌敏堅決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帶領村民新修公路,發展產業,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徹底抓好精準扶貧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村黨員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養、培養一批年青有為、敢想敢干、勇于開拓的黨員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戰斗力的致富創業團隊。重點抓好“中路突破”和“百里侗寨”蒲洞、銅關、滾正等6個示范村;進一步加大典型宣傳報道。集中宣傳脫貧攻堅工作的“三變五幫”、“黨建+”、“互聯網+”等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

3 抓教育,轉民風,增信心

一是要重視宣傳動員工作,發動群眾,使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二是要重視開化引導工作。抓項目到村到戶不是扶貧工作唯一渠道,抓好開化引導,強化扶“志”,不忘“扶智”,因此,在廣泛開展政策、法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前提下,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用本地的事,身邊的人通過自身艱苦努力,創業致富的案例進行開化引導;在“扶智”方面,教育部門應加大農村高中生、大中專以上學生的幫扶力度,解決農村貧困學生就學難的問題,扶持貧困戶“兩后生”就讀職業技術院校、開展貧困戶農民適用技術培訓和貧困戶勞動力轉移技術培訓等。通過各種扶貧培訓,使貧困戶勞動力掌握種植養殖技術和外出務工技能,實現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的轉變之路。另外要完善對優撫對象的管理體制,探索組織引導優撫戶,根據自身能力實施力所能及的產業項目,培育其自食其力的能力。三是要努力引導貧困戶轉變就業,擇業觀念。要避免一方面在就業上急功近利,哪里門檻低,來錢快就去哪,不考慮安全,不顧長遠,有的打了小半輩子工,臨到老了還沒學到一技之長。另一方面擇業就業,好高騖遠,長期無法就業的問題長時間存在。

篇6

一、重點任務

(一)堅決糾正農村低保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鎮圍繞“應保盡保”,將《市民政局關于印發<貫徹落實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市民政局關于轉發<關于推進農村特殊困難群體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市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批轉市民政局等部門《關于推進農村特殊困難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防返貧防致貧助脫貧的實施方案》貫徹落實情況作為重點,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符合條件的無勞動能力人員納入低保范圍,將符合條件的返貧人口和建檔立卡邊緣人口納入低保范圍。

(二)堅決糾正非貧困低保對象防致貧機制落實不到位問題。鎮圍繞“防致貧”,將《市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關于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意見>的通知》,市民政局等四部門關于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有勞動能力非貧困低保對象就業產業幫扶工作的通知》,市民政局等四部門關于轉發《省民政廳等<關于建立非貧困低保對象防致貧工作機制的通知>的通知》貫徹落實情況作為重點,將非貧困低保對象防致貧機制,對非貧困低保對象全面排查、建檔立卡、動態監測,建立防致貧機制,明確人員對防致貧信息系統致貧風險信息進行預警、實施綜合救助,對有勞動能力的非貧困低保對象實施就業產業幫扶,將幫扶政策落實到位,消除“零就業”家庭,將有勞動能力的非貧困低保對象有效就業。

(三)堅決糾正臨時救助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鎮圍繞“應救盡救”,將市民政局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臨時救助工作的通知》、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扶貧辦關于轉發《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關于轉發<民政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在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中充分發揮臨時救助作用的意見>的通知》的通知落實情況作為重點,將返貧人口和存在致貧、返貧風險人口納入臨時救助范圍,對申請低保、特困救助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視情先給予臨時救助,并適當提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臨時救助額度。

(四)堅決糾正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落實不到位問題。鎮圍繞“應養盡養”,將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通知》、市民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管理的通知》(邯民〔2018〕50號)、市民政局《關于印發<市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指引>的通知》落實情況作為重點,將有集中供養需求特困人員及時安排入住供養機構,是否按規定與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簽訂委托照料服務協議以及委托照料服務,并定期開展探視巡訪服務,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是否達到50%的目標。

(五)堅決糾正因疫致貧、因疫返貧人口兜底保障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鎮圍繞“應兜盡兜”,將《市民政局關于進一步做好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社會救助工作的通知》(邯民傳〔2020〕24號)、《市民政局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社會救助工作的通知》(邯民傳〔2020〕32號)貫徹落實情況作為重點,鎮與相關部門開展信息比對、結合各村各社區疫情監測開展排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家庭生活狀況,及時將因疫致貧、因疫返貧人口納入兜底保障范圍。

(六)進一步強化社會救助事項的辦理。鎮認真落實辦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強化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有效落實屬地部門責任,穩妥化解重大風險。領導批辦工作納入重要工作目標,建立臺賬、堅持“事要解決”原則妥善解決事項,進一步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回應群眾關切。鎮持續做好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整治,嚴肅查處農村低保經辦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不公平問題,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優親厚友等違紀違法案件,以及農村低保助力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兜底保障工作中“四個意識”不強、責任不落實、措施不精準問題。

(七)進一步強化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整改落實。鎮認真梳理分析專項治理中發現的問題以及整改情況,建立問題清單和問題整改臺賬,深入剖析問題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實行逐一對賬銷號,確保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二、工作舉措

(一)完善工作機制。一是完善工作臺賬。按月更新低保專項治理工作臺賬,細化工作目標和完成時限。二是完善工作制度。鎮定期排查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對典型案例進行公開通報,強化以案釋紀,發揮震懾作用。

(二)加大查處力度。一要快速響應。鎮安排專人負責專項治理工作,及時受理和回應群眾訴求,明確群眾投訴舉辦電話、群眾,形成快速響應機制。二要完善臺賬。對群眾投訴舉報事項要實行臺賬管理,依法依紀依規進行處置,對賬銷號,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三)強化指導工作。對群眾反映強烈及矛盾困難突出、工作進展緩慢、成效不明顯的村和社區加強實地指導,查找原因,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四)深化治理成效。鎮狠抓整改落實。把專項治理與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回頭看”、集中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等工作結合起來,統一部署,統籌推進。加大整改力度。深入分析專項治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時限、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邊查邊改、立行立改。鎮并開展整改“回頭看”。對前期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重點將各項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將整改的問題按時解決。并深入查找和解決專項治理工作的難點問題,研究制定加強和改進監督檢查的政策措施,以制度形式進行規范,形成長效機制。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深入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是實現農村低保兜底脫貧的重要保障,是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的重要抓手。鎮切實履行專項治理主體責任,將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納入我鄉重點工作,主要領導要靠前指揮、親自部署,抽調人員成立工作專班,推動專項治理活動有效有序開展。鎮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由鎮黨委書記王威任組長,主任科員刁孟湖任副組長,鎮民政工作人員為成員。成立專班,切實加強對專項治理的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篇7

1 引 言

?商扶貧指的是通過電子商務的手段推動扶貧開發工作。具體來說,即是將電子商務電商扶納入扶貧體系中,引導需要扶貧的對象使用電商工具,然后通過在電子商務的各個環節,如人才培育,資金投入,物流體系建設,政策扶持,金融監管等方面進行幫扶,幫助他們使用電商工具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建立可持續生計,實現穩定脫貧。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的重要階段,因此,扶貧脫貧工作是中國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在現今的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扶貧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創新模式,為扶貧脫貧工作開辟了新的道路,是貧困、特困地區實現脫貧,發展經濟的有效途徑。但是由于農村產業發展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融資方面資金的缺乏,以及相關電商人才的匱乏。我國電商扶貧的發展工作須通過國家政府技術以及資金上的不斷支持日益完善,幫助貧困地區走上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致富發展的道路。

2 電商扶貧的現狀

2.1 電商扶貧的內容

(1)產網上銷售產品,取得經濟收入。利用電子商務將貧困地區家庭的農產品、民族特色服飾等一系列商品以網上批發和網上銷售的買賣形式進行交易,以線上的低成本和高回報的方式獲得利潤,改變貧困地區人民的窮困現狀,達到脫貧過上富裕生活進而創造財富的目的。

(2)網上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或生產資料,節省支出?,F在有很多物美價廉的購物網站,如淘寶、聚美優品等網站商城。從這些網站都可以購買到比線下實體店更經濟實惠的生活用品,不僅可以滿足貧困地區人民的日常需求,還可以極大地節約農民的生活費用和日常支出,進一步改善農民生活。同時,從網上購買農民生產必備的農業生產用品,一方面降低生存資料的成本,另一方面節約時間成本,實現開源節流。

(3)通過電商平臺幫助創業和就業。電商扶貧工作中最通用的內容既是對貧困地區的民眾進行電子商務方面的培訓指導,幫助他們了解和學習電子商務的內容,并引導他們在知名電商平臺上建立網店,銷售自己的農產品,獲得收益。這樣不僅可以為貧困的農村家庭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還可以收購一些輔助產業的就業例如倉儲、物理運輸、產品包裝等。通過培訓和開展各中農村電子商務運營網點來增加就業,引導農民立足農村追尋創新的模式開展就業。讓貧困農民可以自主的選擇就業開展就業新途徑來代替一味的被幫助。

(4)通過互聯網實現快速信息共享。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互聯網上各種信息資源共享的速度越來越快。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幫助貧困地區的扶貧對象即時獲得電商相關的各類信息,例如農產品流通信息、物流信息等,使農民的產品能更好更快地銷售出去,獲得更大的收益。

與此同時,很多城鎮周邊的農家樂餐飲等,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幫助運營,通過各類電商平臺信息,獲得訂單等,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滿足游客的需要,達到實現農家樂的經濟收入增加的目的。并且利用互聯網在網上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來體現農村特色吸引游客,使農村旅游產業加快進步和提升。

(5)為電商提供服務保障。在利用電子商務進行扶貧脫貧工作時,國家和政府要提供相應的社會化幫助,來改善和提高對貧困地區的服務水平,如對貧困地區的人民進行種養和加工技術的培訓以及農產品信息的查詢等服務,對貧困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進行修建和完善,建立農村物流配送系統。

國家和社會對貧困地區投入的定向資金和融資服務,為電子商務扶貧設備提供相應的補貼,例如各類電商終端,網線鋪設等,精準地將國家扶貧資金使用到位,完善農村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同時,通過農村電子商務的推廣而逐步增加了網上手機充值、票務代購、水電氣費繳納、小額取現等服務,可以逐步改善和提高農村生產和生活水平。

2.2 電商扶貧的現狀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有的學者逐漸開始意識到電商扶貧產業的重要性,開始宣傳和推廣將電子商務結到導扶貧工作體系中。比如汪向東、張才明在2011年發表《互聯網時代我國農村減貧扶貧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啟示》中提出我國農村減貧扶貧工作都普遍有輕看電子商務在農村扶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問題,并提倡把電商扶貧納入“十二五”扶貧計劃及以后的扶貧政策和工作體系。[1]與此之后,更多的學者漸漸地重視這一領域,為之后的實踐工作給予中肯的建議。[2-3]

2015年,國家有關部門向以中西部貧困地區為核心的26個省份中的200個縣投入了37億元的幫扶資金,同時還推出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積極示范區域,主要是以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為實施主要區域。37億元的扶持資金主要是運用于支持這200個示范縣建立并完善縣、鄉(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推廣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制度,修建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以及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系統。國家及各級政府專項資金的幫扶,極大地提高了農村產品的商品化比重和網絡銷售份額,為農村貧困地區的電子商務扶貧工作能夠更好地推進給予國家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和保障。

但是,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的提出和運營還是幼年階段,雖然潛力很大,但是它的發展還不夠完善,仍然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3 農村電商扶貧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 貧困對電子商務的接納程度不夠

盡管我國電子商務已經進入飛速發展階段,但是在老、少、邊、窮地區的許多群眾對電子商務還缺乏足夠的認識,甚至尚未接觸,在這種情況下,電商扶貧是無法開展的;還有一部分的貧困群眾,受限于文化程度,對新興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對電腦等終端產品的使用率低,所以對電子商務只是偶爾有所聽聞,并沒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另外,一些貧困地區受傳統影響較為深刻,對新的交易方式、生產方式等有抵觸情緒,信任度也比較低,這些都對電子商務推廣造成了不利影響。[4-7]

3.2 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備

對電子商務扶貧來說,網絡是否通暢,物流是否通達,是最重要兩個因素,但是,在很多農村地區,受地形地貌的影響,或者受長期經濟發展的影響,公路、網絡等建設水平較為低下,無法給電子商務高效運營提供足夠的條件。

3.3 電子商務相關人才較為缺乏

在貧困地區推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清醒地看到,在貧困地區,一方面,由于教育資源的缺乏,當地部分群眾的文化基礎較低,有一定電商基礎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另一方面,由于貧困地區普遍生活條件較差,外地高水平人才缺乏進駐的動力。這導致電商人才隊伍建設困難,進而影響電商扶貧工作開展。

3.4 貧困地區的農業產業程度低下,缺乏特色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各類網銷的農產品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地區的農民網商開始效仿成功的案例形成激烈的電子商務競爭,農產品的生產銷售也變成一種普遍現象。因此,市場上涌現出了大量相同或類似的農產品,這使產品失去了獨有性,也導致產品的質量和價值有所下降,保障變的困難。而且因為貧困地區的農業產業化水平很低,農民的創新和研發意識薄弱甚至沒有,導致了通過電商務銷售的農產品變的越來越同類化,沒有特色,使得當地的品牌得不到推廣,農產品銷售越發困難。

3.5 政府實行的扶貧政策不完善,政策針對性不強

對于把電子商務納入農村扶貧工作的創新扶貧方式,國家雖然出臺了一定的政策措施,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還遠遠不夠。對不地區不同貧困狀況沒有建立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也沒有相應的標準化服務體系。一些已經頒布的政策在很多地區也無法落實,這些都會給農村扶貧工作帶來不利因素,對國家長期扶貧戰略產生負面影響。

4 對策建議

基于前文分析電商扶貧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來進行應對:

4.1 加大在貧困地區的宣傳力度

一方面,通過樹立典型案例,表彰農村電商帶頭人等接地氣的方式,對電子商務進行宣傳,讓貧困群眾看到電商切切實實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也要進行深入而細致的理論宣傳,詳細地解?電子商務的運作方式,告訴村民電子商務的靈活性和簡便性,是扶貧對象更容易接受電子商務的概念。

4.2 加大對農村相關基礎設施投入

為更方便地推進電商扶貧工作,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必不可少,推動網絡建設,可以使更多的貧困群眾觸網,擁有從事電商活動的基礎,推動公路建設,則可以使物流更加方便快捷,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4.3 加強和擴大電商培訓

在有一定基礎設施支撐的條件下,電子商務活動的門檻相對較低。通過一些深入淺出的講解,通常能讓大部分的扶貧對象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了解;再通過一些系統的培訓,將電商活動進行細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讓扶貧對象掌握這門技能,再通過一些平臺引導,扶貧對象就可以進入實際運營活動中去,進而獲得經濟收入,達到脫貧的目的。

4.4 推動農村特色產品產業化

針對不同地域、不同特點的農產品,應該由政府出面進行引導,揚長避短,突出特色,再通過區域合作,擴大產業鏈等形式,使特色產品形成規?;a,獨立化包裝,打響自己的品牌。

篇8

為女孩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虎林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

一、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全市各級大力宣傳《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婦女權益保護法》,國家三部委8號令、省政府218號令等法律法規。一是強化陣地宣傳。在報紙、廣播、電視上開辟“關愛女孩行動”專欄,沿國道、省道、縣道刷寫、制作規范醒目的宣傳標語18400條。二是強化活動宣傳。元旦、春節期間繼續在全市開展“黨的關懷進農戶”、“關愛女孩進萬家”活動,黨政領導帶頭關愛,全市共走訪慰問女兒戶12000多戶,共發放慰問金80多萬元,發放“關愛女孩”宣傳資料1萬多冊。三是強化典型宣傳。由宣傳、人口計生、工會、婦聯、共青團共同組織,每年開展一次獨生女光榮戶、雙女戶光榮戶、男到女家光榮戶、少生快富光榮戶和文明新風光榮戶評選表彰活動,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她們的事跡。

二、強化利益導向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積極總結推廣試點縣的經驗作法,并在全市推行獨(雙)女戶及其家庭的“十大優惠政策”。賦予“關愛女孩行動”實實在在的內容,解決女孩家庭的實際困難。“十大優惠政策”包括:一是獨(雙)女戶在入學、升學方面的優惠。對獨(雙)女戶女孩在接受義務教育時,實行學雜費、書本費、住校寄宿費“雙免一補”;在參加中考時加10分錄取;優先救助其升入普通高中、大中專院校學習;二是扶貧幫困方面的優惠。民政部門,對獨(雙)女戶困難家庭優先救助,優先納入低保;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體組織,對困難職工、貧困母親救助時優先獨(雙)女戶家庭;農業、勞動保障、財政等部門在實施“陽光工程”時,參加培訓的婦女不得低于40%;扶貧開發部門對獨(雙)女戶優先安排扶貧項目、資金。三是衛生、計生部門給予就醫和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服務和優惠。對獨(雙)女戶家庭成員看病就醫和進行生殖健康檢查時的費用給予減免;四是建立農村獨(雙)女養老基金。采取財政投入、社會各界捐贈的形式,籌集養老基金,給獨(雙)女戶父母購買養老保險,或對獨(雙)女戶困難家庭給予適當補助。

要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方便惠民”的原則,建立完善有利于女孩及女孩家庭的利益導向和社會保障制度,切實解決女孩家庭生產、生活、生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實際困難,使女孩及其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經濟上有實惠。版權所有

三、依法維護權益營造良好的生存發展環境

“關愛女孩行動”是一項關系社會平等和社會發展的極為重要的社會管理公共事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堅持實是求事的科學態度,結合黃岡實際,努力為女孩及其家庭營造良好的生存發展環境。

1、爭取部門配合。市民政局每年在扶貧濟困經費中拿出900多萬元,用于救助女孩及女孩家庭。市公安局結合戶口登記和人口統計工作,為計劃生育部門提供出生人口性別比相關數據資料。堅決依法打擊虐待、遺棄、溺殺、販賣嬰兒及非法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終止妊娠行為等違法犯罪行為。市監察局下發了《關于對違反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終止妊娠規定的行為實施責任追究的通知》,落實相關責任人的的紀律責任。市藥監局在打擊“兩非”行動專項治理工作中,制定了八個一的管理目標,即: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召開一次專題會、制定一項管理制度、簽訂一個責任書、制作一個警示牌、開展一次專項檢查、處罰一批違法經營者,表彰一批守法經營先進典型。市衛生局在全系統廣泛宣傳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終止妊娠有關法律法規,對全系統從事b超操作、施行終止妊娠手術的醫務人員嚴格管理,加強監督檢查。

篇9

關鍵詞: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貧困;扶貧策略

中途分類號:D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內蒙古在《自治區農村牧區扶貧開發實施方案(2013-2017)》中提出,要“到2017年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力爭全區貧困人口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兩番,達到6000元;266.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并明確了具體的工作措施和政策保障。顯然,扶貧開發工作是個系統性工程,特別是對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民族地區,由于少數民族固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屬性決定其貧困問題與其他相對發達地區或非民族地區有較大的差異性和特殊性。于是,少數民族人口的脫貧致富問題成為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之一。內蒙古境內有49個少數民族,全區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0.46%,而且其分布區域相對集中,從事農牧業人口較多。全區近3/4少數民族人口分布在東四盟市,少數民族人口比例超過30%的27個旗縣中88.9%的旗縣屬于以農牧業為主的旗縣①。因此,對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進行詳盡的經濟社會調查,了解和掌握少數民族貧困人口的基本狀況、規模、特點及其貧困程度,進而對其扶貧開發提供應有的決策參考顯得尤為重要。

一、內蒙古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及其貧困概況

少數民族與貧困之間并不一定有必然的關系[1]P67,然而當少數民族人口與其他致貧因素復合時,如低效農牧業、資源匱乏、就業不充分、疾病困擾、地域差別、制度安排等,其貧困發生率往往高于非少數民族人口。對內蒙古而言,貧困人口不完全是少數民族,但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中的比重比非少數民族或非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要高。

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泛指少數民族人口占其總人口的比重超過某特定值的地區。在此暫且以30%為特定值②,把我區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達到或超過30%的旗縣(區)稱之為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全區101個旗縣(區)中有27個旗縣(區)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均超過當地總人口的30%以上,其中興安盟科右中旗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為84.88%。該27個旗縣(區)土地面積約占全區國土面積的33.53%,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23.67%,其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8.85%。然而,在該27個旗縣(區)中,13個旗縣(區)屬于國家級貧困縣,8個旗縣(區)屬于自治區級貧困旗縣,兩者相加占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總數的近80%③。于是,貧困與少數民族及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之間產生了很強的關聯性,特別是其貧困面之廣、貧困程度之深、返貧程度之高,使得兩者關系不得不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據統計,被劃入國家級及自治區級貧困縣的21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均屬于農牧業旗縣,分布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及錫林郭勒盟等5個盟市,土地面積約27.97萬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面積的23.64%;2011年末人口總數約490.56萬,占全區總人口的19.77%。2011年度,該21個旗縣(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8.54億元,僅占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的9.8%,遠低于其土地面積比重和人口比重;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8712.51元,不到全區人均GDP的50%。同年,實現一般預算收入282.35億元,僅為全區地方財政收入的2.07%,在101個旗縣一般性預算收入排序列表中,鄂溫克族自治旗排名最靠前,為第41名。從全區各旗縣(區)按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排序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18個旗縣(區)的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排在全區后50名之列,有15個旗縣(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年全區平均水平。

以少數民族比例最高的興安盟科右中旗為例。據第六次人口普查,興安盟科右中旗總人口為25.1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21.34萬人,比例高達84.88%。然而,從總體經濟看,2011年該旗實現地方生產總值383540萬元,排全區101個旗縣之第94位;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885元,僅為全區平均水平的1/4;實現一般預算收入12608萬元,排全區101個旗縣之第88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13元,排全區統計有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96個旗縣之第92位,各項指標均處在全區后列。另據統計,2012年年底科右中旗農村牧區貧困人口仍有8.23萬人,占其農村牧區人口的44%(農村牧區人口月18.6萬人)④,其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好腰蘇木鎮、巴彥淖爾蘇木、巴彥茫哈蘇木等南部地區(簡稱南三蘇木)。

當然,近年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狠抓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然而,少數民族脫貧人口的經濟、社會脆弱性決定其返貧概率遠高于其他人群。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多屬傳統農牧業地區,人多地少,土地貧瘠,植被嚴重退化,基礎建設滯后,信息閉塞且不善于溝通,一旦遇到自然災害、疾病、市場價格波動、政策變動等人為無法控制或當地農牧民無法預知的事件,脫貧人口卻很容易返貧。如,2007年赤峰市因受旱災、雪災、早霜凍等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全市返貧致貧人口達到30.5萬人⑤;興安盟、通遼兩個盟市因災返貧約占貧困人口的60%以上⑥;通遼市科左中旗珠日河牧場因16000余畝草場被非法開墾致使眾多牧民出現返貧現象⑦。

二、內蒙古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貧困案例分析

為了更詳盡了解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貧困狀況,我們在錫林郭勒盟、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以及鄂爾多斯市、包頭市的16個旗縣,40個蘇木,對130余名干部、工商戶和農牧民進行入戶訪談調研,收回了近千份問卷調查。限于篇幅,現對其中3份典型嘎查案例予以分析。

案例1: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D嘎查

D嘎查隸屬阿魯科爾沁旗中部巴彥花鎮。原屬典型的半農半牧區,但因土地糾紛嘎查一部分土地被劃入臨近嘎查,現已無草牧場,成為有實無名的農業區。D嘎查土地面積約270公頃,除宅基地,均為耕地。嘎查有218戶,700余人⑧,90%以上為蒙古族。

嘎查人均耕地約5畝,其中包括已退耕還林的耕地。當地主要種植小米、玉米、高梁和蕎麥,基本實現機械化,但因土地貧瘠,無澆灌條件,農田產能較低(畝產玉米600~1000斤)。多數農牧戶飼養少許牲畜,但收益甚小。農畜產品主要賣給流動商販(二道販子),交易中往往買方占優勢。農牧業勞動力多數為40~60歲中老年人,25歲以下青年極少。為解決嘎查農牧民在市場交易中失利問題,2009年嘎查長聯合16戶農民注冊建立了“綠色谷蕎合作社”,但因各種原因合作社一直沒能真正開展工作,結果入社農民因無利可圖而對合作社失去信心。全嘎查每年約有200人外出務工,但真正能夠向農業回流資金或幫扶家人的相對少,多數為維持自身消費。

據嘎查長介紹,全嘎查90%戶都有不同額度的農村信用社貸款和民間高利貸。2012年全嘎查貸款總額200余萬,戶均貸款約10000元,其中一些農戶因當期不能還貸(高利貸)而致貧,甚至成為惡性循環。據初步統計,嘎查30%~40%的農牧戶仍處在溫飽線上。嘎查長認為嘎查人均土地面積小、資源貧瘠,供讀學生較多,以及農牧民流動資金短缺、貸款壓力較大是導致農戶貧困的最直接因素。

案例2:興安盟科右前旗W嘎查

W嘎查隸屬科右前旗中南部阿力得爾蘇木,處于大興安嶺南麓,歸流河畔,是較典型的半農半牧嘎查。由5個艾里、7個生產隊組成,居住著近500戶,2400余人,其中90%以上為蒙古族,其生活水平在阿力得爾蘇木處在中等程度。

W嘎查約有11000畝耕地,人均不足5畝,山坡、梁地較多,土地貧瘠,地形復雜。當地主要種植玉米、黃豆。由于無霜期短,高產玉米成熟不了,于是只能種植普通玉米,但其畝產量只有700~800斤,效益甚微。另外,嘎查大多為山坡地,春季易受旱災,夏季則易遭洪水災害。近幾年,W嘎查得到自治區及科右前旗扶貧開發資助,先后實施了農牧業產業化、小河治理及黑土地整理等項目,正在努力解決春季缺水、夏季洪水沖田等問題。

在當地,畜牧業與農業處在同等重要的位置。W嘎查有50000畝草牧場,人均近30畝。主要飼養土種牲畜,飼養量約20000頭只,其中大畜近7000頭。由于農牧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牲畜品種不適應舍飼、養畜成本過高等原因,雖要求全年禁牧但一直沒能徹底禁牧,只是季節性休牧。W嘎查每年近300名青年勞動力外出短期打工,收入可觀。

據當地農牧民反映,W嘎查在阿力得爾蘇木屬于中等生活水平的嘎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約2000余元,相當于全區農牧民平均人均純收入的1/3。嘎查書記認為,在嘎查整體貧困狀態下,還有近100戶農牧民生活處在十分貧困的程度,其中半數為疾病所困或供讀學生所致。當地農牧民表示,沒有畜牧業收入當地農牧民生活會更加糟糕,農業收入根本滿足不了子女上學、看病治病之需,如果今后進行全年禁牧,可能生活會更加窘迫。

案例3:錫林郭勒盟鑲黃旗DS嘎查

DS嘎查隸屬鑲黃旗北部翁貢烏拉蘇木,是典型的純牧業嘎查。DS嘎查有10個浩特,64戶,241人,嘎查牧民全部為當地蒙古族。土地面積約為6680公頃。

由于嘎查草牧場面積相對狹小,當地牧民經濟底子薄,生活拮據。1984年承包草牧場時,除嘎查集體預留2000余畝機動地外,牧民人均承包草牧場僅為430畝。目前,只有37戶牧民在本嘎查草場上經營畜牧業,其余27戶均外出務工。2011年年底,DS嘎查牲畜存欄約3000頭只,戶均不足50頭只,牲畜結構以綿羊為主。近年,因草牧場面積有限,并受干旱及政策影響,DS嘎查畜牧業生產基本沒有很大發展。無奈,嘎查27戶牧民常年外出打工,其草場基本在嘎查內部流轉。外出的27戶中,只有3戶在旗所在地做些小買賣,相對穩定,其余則在建筑、飯館等地方打零工、小工,維持生活。

人均草牧場面積狹小卻不斷退化是當地牧民面臨最大的困境。據嘎查牧民介紹,本世紀初的使當地牧民損失慘重,而2003~2009年間實施的春季休牧制度也進一步加重了牧民負擔。在此期間國家前后投入幾千萬,搞圍欄、種樹木,然而除沙地,草牧場生態惡化依然,反倒增加了牧民養畜成本。雖然國家給了補貼,但與牧民因休牧而增加的成本相比,可謂杯水車薪。2011年,嘎查上報牧民人均純收入為3600元。牧民反映,在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中,把當地草畜平衡標準定為50畝養一只羊單位,即人均養養規模不能超過9只。顯然,在現有條件下通過養畜很難達到改善生計的目的。

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貧困之原因

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貧困既是區域性貧困,也是民族貧困、家庭貧困。至于區域性貧困,既有其先天不足,如自然資源稟賦不足、區位優勢不明顯等,也有其后天原因,如人口眾多、制度失效、經濟失衡、思想落后、社會浮躁等等,需從宏觀層面去討論和研究;而民族貧困,特別是家庭貧困的原因,則更多的從中觀、或微觀層面去觀測在某特定區域的平均水平下,少數民族家庭的生活習慣、生產特點,尋找其根源,在此我們更傾向于后者。

1.人多地少,卻災害連年。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人口相對集中,卻土地面積狹小且相對貧瘠。被劃入國貧、區貧旗縣的21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中,除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新巴爾虎左旗、阿巴嘎旗,其余牧業旗人口密度均超過5人/平方公里,一些農業、半農半牧旗縣人口密度則遠遠超過全區平均水平(20.88人/平方公里),有的甚至96.15人/平方公里(喀喇沁旗)。在第二、第三產業相對滯后的情況下⑨,人口高密度和土地貧瘠是這些地區相對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以農牧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簡陋的基礎設施和貧瘠的土地生態,決定其很容易遭受各種自然災害,常有發生因災致貧者。

2.家庭承包制下傳統農牧業的承載力無法提升。人均耕地或草牧場面積狹小又貧瘠,再加之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農牧戶生產變成了數萬計小而全的生產單位。很多地方為了體現公平,把有限的土地劃分等級,承包給農牧戶不同等級的數塊耕地或草牧場。于是,耕地或草牧場土壤改良、人工種草、水利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更無法推進土體平整、大型灌溉、劃區輪牧、土地整合等合理有效的土地利用機制。結果,現有的制度設計限制了傳統農牧業的承載力的再度提升。

3.沒有農牧業的擴大再生產。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因語言、習慣、能力問題,外出務工者相對較少,而更多的人仍滯留在農牧業生產上。于是,通過內部流轉擴大耕地或草牧場規模的可能性極小,進而影響農牧業規模經營的進度。同時,農資價格的不斷攀升、農業的小規模機械化及農畜產品流通環節不暢通導致農牧民現金收入增幅不大,流動資金嚴重短缺,農牧業再投資不足。而農村金融服務滯后及民間高利貸的泛濫進一步降低了農牧民擴大再生產的可能性。結果,農牧業生產始終徘徊在最初的土地、資金和技術水平上,農牧民生計改善甚微。

4.收入結構單一卻生產上無特色??v觀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多數為傳統農牧業生產區域,農牧民主要收入仍然來源于農牧業,但近幾年其增長速度明顯放慢。而二、三產業,即便在本地區經濟總量中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對農牧民收入增長的貢獻不顯著⑩。而且,從少數民族聚的貧困地區的農牧業生產狀況看,地區間沒有明顯的差異,大同小異的產業類型、生產技術和勞動力配置使地區間沒有形成相對優勢,唯獨人均土地面積和外部投入的大小成為了相互間的絕對優勢。

5.生產性成本普遍增加,使貧困者難以脫貧。近些年,農牧業生產資料支出的增長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草牧場退化和耕地“三化”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之前,無論是生產資料的種類,還是其購買總量,仍處在只增不減的狀態。于是,農牧戶如果不能逐年增加生產性支出,其生產規?;蛏a效益就不能提高,甚至相對下降。因此,對于貧困家庭而言,因嚴重缺乏流動資金,逐年增加生產性支出的壓力很大。然而,貧困家庭因曾經有不良信用記錄,或找不到規定的擔保人,很難得到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貸款支持,卻被拖入無窮無盡的還民間高利貸利息的漩渦,因而其相對貧困狀態不易于改變,甚至有些農牧戶因增加生產性支出的努力失效而淪為絕對貧困戶。

6.生活成本增加,特別是疾病和攻讀學生壓力,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致貧的一個主要原因。隨著農畜產品商品率逐年提高,農牧業生產不再是傳統的自然經濟,農牧民生活必需品基本都從市場上購置。因此,物價的上漲,特別是食品價格的不斷上漲,對貧困家庭或低收入家庭的影響遠遠超過普通家庭。同時,部分家庭的盲目消費、攀比消費等非理性消費行為也是其致貧或無法脫貧的重要原因。

而疾病和供讀學生一直被認為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致貧的重要原因。在鄂爾多斯市所做的265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195位被調查者認為攻讀學生是致貧的一個直接原因,而163位被調查者認為疾病是導致貧困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疾病對于普通農牧民家庭而言,既帶來精神和財物上的雙重壓力,也引起農牧業生產中勞動力的缺失。而醫藥改革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的不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的診斷和治療條件有限,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仍然困擾著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農牧民。

而因供讀學生生活困難或致貧者,也不在少數。2012年自治區在全國省市中率先實現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減輕了農牧民家庭經濟負擔,保障高中階段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然而,一方面中小學教育資源的不合理分布,或過度集中,滋生選校、陪讀、交通等名目繁多的支出;另一方面隨著物價上漲、社會發展,供讀一名大學生、大專生的費用也是水漲船高,對普通農牧民家庭,特別是對東部區農牧民家庭成為較大經濟壓力。

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扶貧策略

為順利推進我區扶貧開發工作,自治區已出臺《農村牧區扶貧開發實施方案》,提出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培育扶貧主導產業、大力實施扶貧開發三項重點工程、積極推進社會扶貧等四個方面詳盡而具體的工作措施,并列出相應的政策保障和組織領導方案,對今后一段時間的扶貧開發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而作為全區貧困問題之特殊成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扶貧開發工作,既要全面落實《方案》,積極開展全方位的扶貧開發工作,也要體現其特殊性,給予一定的特殊政策并制定更加靈活的扶貧策略。

其一,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工業化不能簡單重復和復制,也不能無條件接納發達地區、相對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而必須要結合自身自然和人文優勢進行適應性選擇。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在礦產資源和經濟區位上無明顯優勢,不具備大力發展工礦企業的條件,而在生態類新型產業和農畜產品開發及產業化方面應進一步加強。

其二,解決少數民族聚居貧困地區的“信息貧困”問題。在信息時代,信息不對稱是導致地區經濟社會相對落后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對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大部分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缺乏暢通的信息傳播通道和適當的信息傳播工具。因此,進一步強化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強制性使用制度,以及信息公開制度。鼓勵和支持各媒體以民族語言文字傳播信息,多制作信息類、解釋類、解答類、監督類專題節目。加強基層電信網絡建設,做到政府信息的全覆蓋。

其三,扶持龍頭企業與小微企業并齊抓發展。在扶持壯大龍頭企業,打造知名品牌的過程中,注重現有龍頭企業的重組、整合,鼓勵其做大做強。同時,重視小微企業的扶持和發展。在貧困地區,能讓龍頭企業直接帶動的,并非貧困主體,他們往往是間接被帶動的。而小微企業正是龍頭企業與貧困主體之間最主要的橋梁和紐帶。小微企業門檻低、規模小、精深程度低,所以無論從農畜產品的出售,還是貧困者從事非農產業,小微企業更接近他們。然而,小微企業融資難、監管凌亂、用工難、稅費較高、信息不對稱等使目前很多創業者舉步艱難,需要有關各方的鼓勵和扶持。

其四,降低或取消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財政配套資金政策。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不僅表現為農牧戶個體的貧困,也表現為地區整體貧困。如果國家和自治區在扶貧開發過程中始終要求配套資金政策,可能引起該地區項目型貧困問題。顯然,提高地方積極性,配套資金政策并非是唯一途徑。當配套資金制度必要時,應因地制宜、因項目而異,并做到上級配套資金、政策的按時到位和積極兌現。

其五,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扶貧移民要慎重。扶貧移民的移入地要具備持續的產業支撐、崗位需求等經濟上的吸納能力,也應具備民族人口的語言、文字、文化、教育等一系列要素的社會接納能力。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移民人口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問題。當然,從現有的生態移民試點經驗看,移出地的有效管理也是穩定移民人口的重要保障之一??傊?,在民族聚居地區實施扶貧移民必須慎重,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生活習慣、生計策略,在新的生存條件下必然會產生新的變化,這對民族本身也是一次變遷。

注釋:

① 民族人口比例超過30%的旗縣(區)包括科右中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庫倫旗、西烏珠穆沁旗、蘇尼特左旗、鑲黃旗、東烏珠穆沁旗、科右前旗、阿巴嘎旗、扎魯特旗、喀喇沁旗、陳巴爾虎旗、巴林右旗、正藍旗、扎賚特旗、科爾沁區、阿魯科爾沁旗、霍林郭勒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奈曼旗、巴林左旗、烏拉浩特市、正鑲白旗、蘇尼特右旗等。

② 參考國務院《關于建立民族鄉問題的通知》(1983年12月29日),人民網法律法規庫。在其他規范性文件中均未找到相關規定或要求,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③人民政府辦公廳,《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旗縣調整方案》內政辦法(2011)91號。

④ 科右中旗人民政府辦公室,科爾沁右翼中旗概況,2013-4-3。

⑤ 赤峰市2006扶貧開發工作總結和2007年工作初步安排意見,赤峰市扶貧辦,2006-11-8。

⑥ 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的發言――加快興安盟和通遼市少數民族聚居區域扶貧開發工作,政協內蒙古十屆五次會議文件。

⑦ 通遼萬畝草場遭非法開墾面臨徹底沙化,中國草原,2013-2-2。

⑧D嘎查原為D蘇木所在地,撤鄉并鎮改革中原蘇木被撤,因此現在除本嘎查人口外,嘎查土地上還居住著原蘇木所在地個體戶或具有城鎮戶口的人員約180戶,300余人。

⑨ 2011年21個貧困旗一產產值占地方總產值比重為20.05%,遠高于全區9.10%的平均水平,其中排在前五位的是:興安盟扎賚特旗高達48.80%、科右前旗45.86%、科右中旗36.63%、通遼市庫倫旗為27.13%、科左中旗為26.27%。

⑩僅以蘇尼特右旗為例,2012年該地區二、三產業產值占其地區經濟總量的90.9%,但其對牧民總收入的貢獻僅為1.66%。

參考文獻:

[1]夏營.貧困與發展[M].人民出版社,1995.

[2]孫學歷.內蒙古的反貧困[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3]內蒙古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篇10

【關鍵詞】 精準扶貧 光伏發電 醫療 教育

2017年初,半個多月時間,我們參加河北地區精準扶貧評估工作。這次調研對我們無論是在以后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經驗。我們這次評估工作,歷經4市6縣,平山、行唐、陽原、蔚縣、易縣、南皮。每個地區的都有自己特殊的情況,所以脫貧攻堅要因地制宜,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但是相同的,對于一些好的地區發展的經驗,我們可以有選擇地借鑒、參考。

我們在半個月時間里,重點評估石家莊、張家口、保定、滄州這四個市,總體上說,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張家口地區的貧困比較典型,土地貧瘠、黃土地較多,風沙大,地域廣闊,交通相對比較閉塞。但張家口地區風景優美,空氣新鮮,張家口地區依據自己的優勢,發展旅游業。而位于河北省南部的保定地區,采取“企業+”模式,引進廠子進村,提供就業機會,村民增加穩定收入不是難事。

一、扶貧工作的難點和成效

(一)醫療、教育仍是致貧的根本

看病、吃藥仍然是貧困人口的主要花銷,河北省評估的這些地區,年級大點的人,普遍有三高的身體問題,斷不了吃藥,老年人吃藥是長期的,吃藥成為每天的固定花費。身體不好的,偶爾鬧個別的毛病,不僅要吃藥還要去醫院看病,一趟下來,花銷可想而知。對于已經沒有什么收入的他們來說,僅僅靠著國家的兜底政策維持是有些勉強。而且,入冬以來,為了減少生活成本,或者是多年積累的食用習慣,各種腌菜不斷,說明攝入大量的鹽分,亞硝酸鹽等,而且腌菜可以吃一冬,干凈衛生也是一個問題。這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又導致三高。尤其是張家口地區比較明顯,土地貧瘠,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到了冬天蔬菜很少見,一方面是吃腌菜方便,另一方面就是已經形成了入冬后的飲食習慣。這就是惡性循環,節省生活成本導致不良的生活習慣再導致身體疾病,最后靠吃藥解決身體問題。

相比之下,教育問題相對來說不這么明顯,在義務教育中,基本解決了大問題,走訪的每戶家庭里沒有因為貧困而輟學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隨著農村教育意識的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增多,一戶農家往往是在同時供養兩名及以上高等教育的學生時有些力不從心。這是因為,高等教育資源往往遠離貧困地區,需要學生在外地上學,食宿花銷都是一筆不小數目;高等教育的學費也是一筆花銷,對貧困地區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帶來的負擔可想而知。但是,國家對建檔立卡的家庭的學生提供減免學費等政策扶持。不過我們也在這次調研期間發現有個別家庭并不了解這些政策,政策的普及度沒達目標。同時,貧困地區教育設施和資源欠缺,城市農村教育服務均等化難實現。像蔚縣地區,貧困縣村人口少,教育資源差,留不住學生,沒有學生,老師也沒辦法留。聽該地區的扶貧幫助人介紹,該地區幾乎沒有青年人和孩子了,因為孩子上學就只能到縣城或者別的地區。家長往往也要跟著孩子去上學,要租房、照顧孩子。

(二)農村、農民抵抗市場經濟風險的能力還較弱

核算農民收入也是一項檢驗扶貧工作的重要指標。在調研期間,發現農民收成好的時候,農作物往往面臨滯銷的問題。就像紅薯,好種植,在大部分地區收成較好,但是往往都賣不出去,農戶只能將紅薯加工成粉條。這對地少或者收成少的農戶家庭不會造成什么影響,但對大面積種植紅薯的人來說,紅薯不但沒有成為收入,而且還要花一部分的錢加工成粉條,粉條也面臨滯銷。這種現象在農村很常見,而且也沒有有效的市場流通環節。說明,農村、農民對市場的風險規避能力還是很低。對養牲畜的農戶來說,這種弊端也常常出現。牲畜疾病或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傷殘以及因流行病而強制屠宰、掩埋都會造成經濟損失。而且現行的農業險還沒有做到大面積的覆蓋,無法做到對癥下藥。

(三)新能源技術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扶貧

我們在走訪石家莊行唐地區時,農家屋頂上一塊塊藍色的光伏電池板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這種光伏電池板就是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大力實施的“光伏+電商”精準扶貧項目。 “光伏+電商”精準扶貧項目推進過程中,始終堅持“政府扶持、分類推進、多元投入、戶村兼顧、群眾自愿、有序鋪開,效益優先、多方共贏”的原則,以農戶增收、集體收益為目標,針對貧困戶和貧困村,分別制定針對性措施,努力打造可復制、能推廣、惠民生的精準扶貧模式?!按寮w出場地、企業出資金”成為項目合作方式。引入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后,不僅貧困戶能有穩定收入,也能為貧困村集體注入穩定的經濟來源。這種光伏發電項目,前兩年的盈利歸企業所有,但在這期間還會有補助給村集體,這種新能源項目不僅貧困戶能有穩定收入,也能為貧困村集體注入穩定的經濟來源。

(四)引進產業作為脫貧根本

農民收入結構單調,收入不穩定?!捌髽I+”模式增進農村收入,改善農民收入結構,引入企業到農村,不僅能提供給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增加收入,而且一些農村年紀大的人也可以利用閑時掙點錢,減輕家里人負擔。河北省貧困縣都引入光伏發電、“企業+”等好模式。保定易縣就是一個好的例子。我們走訪的一戶脫貧戶家庭,該脫貧戶是一位剛到60的大爺,家里沒別的人了,女兒們都結婚了,老伴去世了,大爺身體挺健康。易縣的配件廠特別多,大爺f自己一年里,能打10個月的工,一天工資能拿80左右,也沒什么花銷,一年能掙兩萬塊錢,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

(五)基層工作者是脫貧工作的主心骨

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走了這么多縣、村。真的體會到基層工作的不易,除了工作的環境不易,基層的工作難度也非常大。貧困村領導班子成員、黨員、農業技術骨干、農村致富骨干等,這些人大多政治素質較高、市場經濟意識較強,具有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1]。從整體上,干部們要根據本地區的致貧原因,因地制宜地找出路。提高“造血”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收入問題。同時,干部們還要對每村每戶的情況了解清楚,從所有的情況里,判斷、選出貧困戶、非貧困戶、脫貧戶。想要做到人人滿意實在是不容易。而且有些家里確實有特殊情況,并不能簡單從貧困的那個收入標準中判斷,要大膽靈活。

二、對扶貧工作的發展建議

(一)加快城鄉教育、醫療服務均等化

鄉村學校布局要因地制宜。之前提到,教育資源較差,孩子去外地上學,父母跟著去;還有一種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著出來,農村規模在萎縮,農村的學校也就跟著萎縮。應該根據自然村落的布局,以及農村孩子讀書的路程合理布局,村里至少要有一個小學,中學要適當向鄉鎮集中,高中要適當向縣城集中,總之要做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同時也不能盲目的進行撤點并校,要充分考慮人口數量、人口結構、經濟、地理條件、人口流動、產業結構等諸多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對農村中小學進行撤并,不搞 “一刀切”[2]。在推進教育服務均等化的進程中,首先要把硬件配備好,改善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條件,其次是軟件設備,包括教師的配備,同時還可以采取信息化手段,通過遠程教育讓農村學校享受城市的優質教育。

農村往往留不住優秀的教師,這是農村中小學經常面臨的問題。在制度上做好保障鄉村教師待遇的工作。農村教師工資待遇低、職稱評定難,工作壓力也很大。應該根據農村教學點的鄉土風俗和班級規模小的特點,增強教師培訓的實用性。其次,加大教師交流力度,讓優質學校的老師和農村學校的教師進行交流,來提升農村教師隊伍的水平。同時,可以鼓勵城市優秀退休教師來農村支教。最后在制度上作出保障,給予鄉村教師培訓、休假、學習的機會,在評定職稱、榮譽稱號方面,政策上向鄉村教師適當地傾斜,既有利于農村學校老師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師隊伍的穩定。

t療方面,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收費方式。貧困地區可效仿平山地區的“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今年4月30日起,平山地區針對符合相關規定的特困供養人員(五保戶)、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提供了可享受無需交納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療,出院時只需交納自付醫療費用部分的優惠政策。同時,對于確有困難的貧困戶,在出院時無法一次性結費用的情況,該戶還可申請“分期付款”。這種模式有效地緩解貧困人口在住院治療期間先行墊付相關費用的壓力,著實給貧困人口帶來便利和實惠。

其次,針對河北地區,充分利用京津翼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帶來的機遇,加速京津翼醫療一體化發展,整體提高河北醫療水平。以往看病,河北患者都傾向北京、天津的醫院?;ㄤN可想而知,對普通家庭已經很有壓力,對貧困地區的患者帶來經濟壓力更是明顯。3年多來,河北省積極承接京津醫療衛生功能疏解,不斷提升自身醫療衛生發展水平,編制完成了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十三五”專項規劃。抓住這一政策紅利,京津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看病可以輕松在 “自家門口”。協同發展對河北醫療水平,服務均等化都有顯著成效。 最新統計顯示,2016年,北京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出院的350余萬患者中,河北患者人數占比從2013年的9.1%降至7.5%。

(二)加快信息進村入戶步伐,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

建立省級信息進村入戶平臺,與農業部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全面對接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行業信息平臺,集聚服務資源,提供數據資源和技術服務支撐。把“互聯網+”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課程,以智能手機和信息化基礎理論、示范應用、典型案例為主要內容,組織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利用新技術手段及時獲得市場信息,提高網絡營銷、在線支付、智能遠程管理等能力。

(三)加速提高農業險創新能力

農業生產所面臨的災害風險是很多貧困地區脫貧所面臨的一大“頑疾”。以農業險為例,針對不同地區的地域特征,“土豆險”“養驢險”等定制的險種爭相出臺,但這其中的大多數還處于試點階段,無法做到大面積覆蓋。此外,針對價格的價格指數險為代表的應對市場風險的險種也同樣出現上述問題。發展特色的農業是很多地區脫貧的必選之路,而因地制宜地探索特色農業保險產品,是對農業保險創新能力的一次考驗。在提高農業險創新的路上,我們還要繼續加大前行的力度。

這次評估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在工作的每一天,我們都精神飽滿,充滿著激情。代表著國家去看望每一戶貧困、脫貧戶,把國家的關懷送到,我們不禁感嘆自己正在從事著是一個多么有意義的工作。脫貧工作是我們打的一個持久戰,我們要因戶制宜制定幫扶措施,提高脫貧攻堅的精準度。同時抓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提升貧困地區鄉村發展的內動力。及時地進行“回頭看”,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還能適時地調整扶貧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最后這場戰爭的勝利肯定屬于我們。

【參考文獻】

[1] 李君安.加快推進農村精準扶貧工作的對策建議[J].新農業,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