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館合作道德教育路徑分析

時間:2022-10-23 10:12:06

導語:校館合作道德教育路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館合作道德教育路徑分析

摘要:為實現博物館課程資源與學校德育的有效銜接,學校應該主動與博物館合作,充分開發博物館的育人價值,以研學旅行、混合式學習、開設學校博物館等形式,內化德知、養成德性、實踐德行,以提升學校德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關鍵詞:館校合作;德知;德性;德行

2015年國家文物局、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加強文教結合、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導意見》(文物博發〔2015〕9號)。意見指出博物館學習應成為中小學校日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應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為了實現博物館資源與學校德育的有效銜接,學校應該主動與博物館合作,充分開發博物館的育人價值,利用博物館這一德育載體,通過研學旅行、混合式學習、開設學校博物館等形式,內化德知、養成德性、實踐德行,以提升校館合作德育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一、以研學旅行內化德知

德知,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范、道德原則的認知。博物館中的傳統文化是當今社會道德規范、道德原則、道德理論的重要源泉。學校通過改變傳統的觀看展品方式,組織學生到博物館研學旅行,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度學習,是形成道德觀念、內化道德認知的重要途徑。學校樂于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學習。但由于傳統的參觀學習沒有提前規劃,學生到現場參觀往往只是隨隨便便看看展品、聽聽講解,基本不了解展品后面的文化背景。學生自然也就興趣不濃,受益不大。博物館匯聚了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如何通過對博物館展品的深度挖掘,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各種古老文明和智慧,啟迪學生的家國情懷,更好地發揮博物館資源的道德教育價值呢?研學旅行是有效途徑。研學旅行,即由學校組織安排,通過集體參觀、旅行等方式開展的旅行體驗和研究性學習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研究性與體驗性是其兩個核心特征。我校組織學生去博物館研學分為三個階段:參觀前、參觀中和參觀后。參觀前,我們先行安排老師到博物館實地考察,與館方取得聯系,充分了解博物館的館藏資料,根據學校的教育需求與館方共同確定研學內容,并根據研學內容確定“研學預習單”。學生根據“研學預習單”,通過數字博物館提前了解研學內容。例如,我們在參觀廈門“閩臺民俗”陳列館前就要求學生登錄廈門市數字博物館收集閩臺相關歷史資料,再分小組確定研究主題。有的小組想研究閩臺婚慶習俗,有的小組想研究閩臺商貿習俗,有的小組想研究年節習俗,等等。確定主題后還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分工并列出研究方法等。通過參觀前的“研學預習單”,學生已充分了解了博物館藏品,也明確了參觀研學的任務。帶著任務進行參觀研學,感受必然更加深入。參觀中,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主題及“研學單”參觀“閩臺民俗”陳列館。“閩臺民俗”陳列館是以二十四節氣為干線,展品有人生禮儀(冠、婚、生、喪、祭)、耕作漁獲、衣食住行、商旅經貿、藝陣、信仰等習俗的實物與圖片。因在參觀前學生已充分了解了展品的歷史背景,學生更易聽懂館方講解員的講解,還能時不時提出一些很有意義的問題,對閩臺同宗同族、血脈相連、獨特迷人的風俗文化理解得也更加深刻。參觀后,讓學生當博物館小小講解員與小組成員分享學習經驗體會。回到學校后,我們還通過知識競賽、手抄報、攝影展、參觀體會等形式展示提升博物館學習的成果,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文化根源,感受館藏文化的德育內涵,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研學旅行的關鍵是實踐育人。好的博物館研學應做到提前做好教學設計,基于學生認知實施教學,并時刻關注學生的體驗,做到設計、實施、評價的一致性,讓學生在參觀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內化道德認知。

二、以混合式學習養成德性

德性,道德品性,是指在道德實踐中養成穩定性的品質。在校館合作中,寓教于館,以混合式學習養成德性。混合式學習即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即將線下的傳統學習與線上的網絡化學習相結合,現場學習與VR技術的虛擬學習相結合。這種學習更能體現學習者個性化需求,學生也更容易沉浸在學習環境中,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德性。如何實現實體場館和數字場館的融通,開展線上、線下,現場學習與VR技術虛擬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是校館合作的研究課題。傳統的博物館以“實物+說明牌”方式呈現,學生的參觀學習還停留在單向欣賞展品階段,實際學習效果并不理想。而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廈門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已實現數字化,通過廈門博物館網站已能查看任何一件展品。且展品以三維效果圖呈現,讀者利用手中的鼠標移動展品,就好像展品在自己手中,可從任何角度觀看。廈門數字博物館為學校開展線上、線下的博物館學習創造了條件。數字博物館還有一種呈現形式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學習,即VR(VirtualReality)技術。VR技術是通過計算機仿真技術創建虛擬世界。該技術可讓學習者沉浸在虛擬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者可以與虛擬環境進行互動交流。如果博物館引進VR技術,參觀者不僅能沉浸在歷史文化環境中,還能模擬歷史人物有限地參與歷史事件,在虛擬的實踐中養成道德品質。廈門博物館已開發數字博物館,館藏文物已實現數字化。如果將這些數字化信息進行虛擬現實技術提升改造,使得館藏文物及廈門歷史資料能夠以三維動態視景呈現,使參觀者沉浸其中,可構建虛擬的學習實踐環境。學生不僅能夠運用自身的視覺和聽覺等感官,感受館藏文物及廈門歷史資料的三維動態圖景,還能借助數據頭盔、數據手柄、數據穿戴等傳感設備,實現與展品的互動,形成虛擬的學習實踐環境。數字技術徹底改變了博物館傳統的“實物+說明牌”展品的呈現方式,讓學生的三維視覺、嗅覺、聽覺、膚覺都沉浸其中,學生的體驗不僅生動、形象、逼真,還能有限地參與歷史事件,進行道德價值判斷。例如,在參觀“商旅經貿”這一主題時,在虛擬的環境中,學生可模擬商人,也可模擬顧客,通過虛擬商貿交易,讓學生進行誠信、公平等價值判斷。這種交互虛擬實踐環境,增強了學生與展品的互動體驗,拉近了學生與展品的距離,學生沉浸在博物館虛擬的學習實踐環境這一動態系統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燦爛的歷史文化,也在與展品、歷史事件的互動中進行道德價值判斷,在虛擬的學習實踐中提升道德品質。

三、建設學校博物館實踐德行

德行,即道德品行。為了讓博物館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學校、服務于學生,在寓教于館中實現博物館教育資源與學校德育的無縫對接,對博物館教育資源進行校本化改造是有效途徑。廈門市出臺了《廈門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辦法》,要求將閩南文化列入幼兒園、小學、初中的教學課程。《閩南方言與文化》(幼兒園、小學、中學)鄉土教材亦已出版。該課程的學習如果僅僅以傳授閩南文化知識為目標,那么開設該課程的意義將大打折扣。為了讓閩南文化在學生心中落地生根,讓學生每天都浸潤在閩南文化中,我校建起了24小時開放的“閩臺民俗館”———校門旁的一條200米的閩南文化長廊。長廊里,有“咱的園”、“咱的埕”、“咱的厝”。“咱的厝”擺放著閩南人家特有的生產用品:布袋木偶、龜印、紅漆籃、漁網等。通過這些物品,讓學生了解閩南民俗文化。“咱的埕”擺放著閩南古早童玩:沙包、陀螺、毽子、鐵環、跳房子。這些都是學生課余的寵兒。一到課間,學生就到此玩起閩南古早童玩。他們一邊玩一邊唱著閩南童謠,就在這種邊玩邊唱中學會了一些閩南方言,也更進一步理解了閩南童玩文化。“咱的園”則是學生體驗閩南田園生活的好去處。這里還有專門從漳州搬來的石磨,學生可以預約申請用石磨磨豆漿。四、結束語學生通過參觀廈門市博物館,全面感知了閩臺民俗文化,再通過學校這個微縮版的閩臺民俗館,開展閩南文化實踐活動,使得閩南文化看得見、閩南聲音聽得到、閩南記憶玩得歡,讓學生天天浸潤在閩臺文化中,培養了學生愛校、愛鄉、愛國情懷,學習敢打敢拼的閩南精神。德知、德性、德行三者相互聯系,互不可分。通過博物館課程的深度學習,德知內化為德性;通過實物博物館與數字博物館的混合式學習、博物館課程校本化開發,德性外化為德行。

作者:吳永發 徐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