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財務戰略論文

時間:2022-07-29 05:40:55

導語:小企業財務戰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企業財務戰略論文

一、產業集群的內涵及相關研究

(一)產業集群含義

產業集群是指在某個特定的領域內,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Porter,1998)。培育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階段區域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和集中體現。實踐證明,無論是意大利中部和東北部的艾米得亞———羅馬格納、美國的加利福尼亞硅谷,還是我國北京的中關村、煙臺的汽車基地、成都的高新區,產業集群都表現出巨大的經濟活力和強大的競爭優勢。

(二)產業集群的相關理論研究

1.產業集群形成理論

這段時期的代表主要是古典區位理論,該理論關注了微觀企業決策的成本最小化問題,認為“成本節約”是產業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早在19世紀,Marshall(1890)從外部經濟與規模經濟的角度來解釋產業集群現象。A.Webe(r1909)探索了技術設備、勞動力組織、經常性開支成本、市場化因素等對產業集群的影響。

2.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理論

Losch(1954)從需求角度研究集群形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成本給定的條件下企業如何在與對手競爭過程中實現收益和利潤的最大化。Porter(1998)正式提出企業集群概念,把其納入競爭優勢理論的分析框架,從企業競爭力角度來說明企業集聚現象。Beal和Gimeno(2001)通過實證研究發現,集聚產生的知識外溢只能短期受益于企業,最終不能成為集聚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HubertSchmitz(1995)將集群競爭優勢理論向前推進了一步,提出集群效率論,但是未能深入分析集群企業應該如何開展集體行動。國內學者研究了集群的融資優勢,魏守華、劉光海和邵東濤(2002)認為集群內中小企業的地理接近性和產業專業化的特性有利于企業間接融資。莊永強、王元月和葛燕燕(2004)認為集群內的信任機制增強了信貸信心,使企業的信貸更容易獲得。劉軼和張飛(2009)認為集群內的社會資本具有“軟擔保”功能,有利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3.產業集群的風險理論

Fritz等(1998)認為產業集群的風險主要是結構性風險和周期性風險。結構性風險長期存在集群中,是由于原有產業的永久性衰退導致整個區域集群的沒落。周期性風險則與中短期區域經濟增長波動相聯系。Abrahamson和Fombmn(1994)分析社會和文化是促進產業集群開始發展的力量源泉,但在集群成熟期時也會成為僵化、失去彈性的源泉。蔡寧等(2003)研究了產業集群內企業之間的相互依賴性會使其與集群外的競爭對手相比,對外界的反應能力變慢,最終使集群無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集群面臨衰退風險。上述研究基本上都是從宏觀層面探討集群理論,完全將集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剖析,缺乏集群內微觀層面企業之間相互關聯與相互作用的研究。實際上作為集群內的主體企業尤其是一些處于初創期和發展期的小企業是集群發展的核心,從某種程度上研究集群整體運作機制的微觀基礎對小企業實踐更具有指導意義。

二、集群視角下小企業財務戰略影響因素分析

小企業財務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離不開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環境發生變化,財務戰略也會隨之調整。因此,集群環境分析是制定、實施財務戰略的基礎和前提。與一般小企業相比,集群內小企業增加了一個集群(中觀)環境,在這一動態變化的集群網絡中,小企業的財務戰略也隨之發生變化。

(一)外部集群環境分析

外部環境對于小企業財務戰略的影響是直接的,環境變化更容易給其生產經營活動帶來威脅,甚至造成小企業的破產。小企業由于處于初創期或成長期,經營風險很大,尤其是宏觀政策變化極大地影響投資和需求,一旦經濟危機來臨,產能過剩,需求減少,部分小企業往往難以維持生產,陷入財務困境中。同時,小企業破產率較高,財務信譽不穩定,難以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迫使小企業從別處獲得資金的成本較高。相對大企業而言,小企業因積累資金少,受產業結構調整的沖擊較大。如果處于集群環境中,小企業的生存相對要容易些。小企業可以從集群環境中獲取特有的共性資源,建立集群外小企業所沒有的競爭優勢,在擴張型投資過程中實現規模經濟優勢。

1.集群優勢分析

按照產業集群競爭優勢理論分析,集群的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小企業成本和費用的節約、交易成本的減少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這些集群優勢可以幫助集群內的小企業資金流動趨于正常,有利于其制定長遠的財務戰略。(1)集群內小企業的戰略聯盟導致成本的節約處于產業集群中的小企業由于地域上的集中而導致社會分工深化,企業之間的合作意愿加強,戰略聯盟的形成可以使每個企業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同時,合作聯盟的建立能夠使集群內部小企業批量采購、批量銷售,降低企業的材料成本、運輸和庫存費用。由于群內小企業生產的相似性,大量勞動力在企業之間的自由流動,可以減少小企業的人工培訓成本和工人勞動保障費用。(2)集群內的信任機制帶來交易成本的減少集群內小企業由于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形成一種地域性網絡組織。隨著交流的加深、合作的頻繁使群內企業之間更容易相互信任,交易過程中的調查成本和摩擦成本隨之減少,這對群內的企業和群外的供應商、客戶、資金供應方來說,都可以降低交易過程中的交易成本。(3)集群核心競爭優勢的培養集群內小企業在享受與群內網絡企業分工協作的基礎上,獲得群內建立的嘗試機會,降低了創新成本和風險。集群內小企業還能夠共享大型的生產、檢測設備,通過集體學習機制的共享,增強了小企業創新活力,有利于小企業培養核心競爭優勢。

2.集群風險分析

集群最大的風險在于作為一個企業整體,它也經歷著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這四個發展過程,尤其是在成熟期,集群面臨很大的結構調整風險。由于集群內小企業資源高度集中于某一個產業,因此,當集群從成熟走向衰退時,對過分依賴的區域經濟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一旦結構調整不成功,集群內小企業就會一蹶不振。因此,小企業的財務戰略定位應服務于產業集群的升級,隨著產業集群的結構調整而變化。集群內的信任機制雖然可以減少小企業的交易成本,但在集群規模擴大后,小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變得不穩定,增加了集群的違信風險。另外,群內部分小企業不愿投資進行自主創新,而是一味地模仿群內其他小企業推出的新產品,造成了集群內企業之間的重復競爭。甚至有些小企業生產出劣質產品,利用集群的整體聲譽和品牌來獲取暴利,當市場上充斥著劣質品時,集群就會最終走向衰亡。因此,處于集群內的小企業應該根據這些變化的環境將財務與戰略進行融合,調整財務戰略管理的實施對策。

(二)企業內部環境對小企業財務戰略的影響

企業的內部環境主要包括企業的資源和能力。處于初創期的小企業進行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的資源,如廠房、機器設備資源較少,投資規模有限;而處于成長期的小企業對資源的需求較旺盛;這些小企業依靠產業集群,實現投資戰略聯盟,可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比如集群內小企業共同購買一套昂貴的檢測設備,每個企業都可以使用。不過,集群內的共享性資源也是小企業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小企業應將自身資源與共享性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達到自身資源的最優配置,發揮競爭優勢。小企業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其管理水平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小企業一些戰略性資源的選擇和使用效率。管理水平高的小企業在突發事件來臨時,更能接受考驗,渡過難關。產業集群下的小企業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討,可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三、集群視角下小企業財務戰略定位研究

小企業財務戰略的定位決定著其財務資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響著小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行為與效率。產業集群內的小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其財務戰略定位影響著整個集群的發展。

(一)小企業在產業集群中的組織機制設計

產業集群為小企業發展提供了可能,同時也對小企業的財務戰略和財務流程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標準。只有符合集群要求的小企業才能納入集群體系。集群的組織機制就成為小企業發展的一個促進因素。小企業必須從財務戰略上進行主動調整,合理規劃企業的投資、融資以及收益分配管理,同時通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完善內部控制,保證企業規范化運作,才能將公司風險合理控制,實施穩健成長型的財務戰略。從某種程度上說,產業集群的發展促進了小企業組織機制的再造。

(二)集群視角下小企業的集群融資選擇

我國的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融資難問題。小企業一方面缺少資產抵押品;另一方面,財務信息不全,經營狀況難以衡量,資金供給方普遍認為投資風險大,其資金短缺問題一直存在。而集群內的小企業相對來說,可以實現融資優勢。由于集群內存在良好的社會關系網絡和信用關系,小企業取得外部融資相對容易,不僅可以獲得商業銀行的擔保貸款,甚至還可以借助集群的力量實現集合上市和集合發債。有些小企業也可以借助地方政府對發展產業集群的支持,獲取創業資金。同時,集群內小企業可以組成多種形式的組織機構:如特殊經濟體、產權交易中心、行業商會等形式,這些中介機構代表集群內各個小企業與資金供給方進行資金對接,有效地解決了資金供給方的風險和成本,以及小企業融資問題,為金融服務實體提供了保證。

(三)集群視角下小企業投資方向的明確性

集群創造了一個更大的市場需求空間,這給群內小企業提供了許多投資機會,小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機會,迅速擴大投資規模。小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信息資源共享、政府優惠的投資政策,有利于小企業捕捉更多的市場機會。同時,通過與群內企業的合作,把一些競爭力相對薄弱的環節轉包出去,不僅可以有效控制過度投資風險,還可以培養核心競爭力,加快投資進程,明確投資方向,實現自身和集群的可持續發展。

四、基于產業集群的小企業財務戰略分析

財務戰略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密不可分,財務戰略主要偏重于資金的籌措與使用,企業戰略是關于企業全局的長期性和決定性的謀劃。財務戰略在企業戰略的要求下制定,可以使資金的籌措和投資不偏離企業戰略所規定的總方向,從而提高投資效果。我國很多小企業失敗的根源就在于企業缺乏清晰的戰略定位,財務戰略方向不明,導致小企業發展缺乏長遠性。

(一)投資戰略分析

投資戰略是企業財務戰略的核心內容,它把資金投放與企業整體戰略結合起來,通過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資源,控制投資風險,實現資產的長遠盈利目標。集群內小企業可以在分析集群優勢的基礎上,明確投資戰略目標。對于小企業來說,投資戰略目標關鍵定位在:降低投資風險,獲取投資收益,擴大規模,加快企業的成長和發展。為了使投資戰略明確化,小企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制定投資戰略程序:一是關注投資環境,尤其是集群環境如何影響投資戰略目標的實現;二是在集群內尋找各種可能的投資機會,根據企業戰略要求,制定和明確投資戰略;三是具體化投資戰略,通過一定的理論和方法選擇最佳投資戰略方案并予以實施。同時,為了確保投資戰略目標的實現,還需要在企業投資過程中實行嚴格有效的控制。最后,在集群視角下,評價分析小企業投資戰略決策,除了選用常規的SWOT分析法、凈現值法、內含報酬率等決策分析方法外,小企業還要綜合考慮集群內部的資源優勢與風險,配合定性分析,通過對集群環境變化、產業競爭因素、企業經營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等因素綜合考慮,評價企業投資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效果。

(二)籌資戰略分析

籌資戰略的制定是以資金籌措戰略目標為引導,以企業戰略和投資戰略為依據,選擇制定資本結構作為企業籌資戰略管理的主要內容。集群內小企業應根據集群融資環境的變化,密切關注資本結構與企業戰略的協調一致性,隨企業戰略的重大變化而對資本結構戰略進行相應調整,有效防止資本結構的惡化。由于小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較大,為了控制總風險,企業經營者會盡量降低財務風險,實行穩健的財務政策,采用股權資本籌資方式。同時,建立現金儲備,以提高籌資的靈活性,增強流動性。但是,隨著小企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面臨較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導致小企業采取擴張型財務戰略。其對資金的需求日益增加,勢必尋求更為廣泛的籌資方式,集群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解決這種資金需求,使小企業外部融資變得相對容易。首先,集群內小企業圍繞某一產業,彼此聯合,可以通過聯合型籌資戰略,利用企業之間的資金周轉尋求更多免費資金。其次,集群內小企業可以充分享受集群融資優勢,依靠互為擔保從銀行獲取貸款。相對群外企業而言,集群內小企業更易實施金融信貸型籌資戰略。一方面,集群內中小民營銀行由于地理接近性,對群內企業狀況比較了解,小企業通過戰略聯盟申請的批量貸款也降低了銀行從事信貸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集群內小企業受區域內商業信譽以及集群中商會、行會的規范,從戰略角度制定的信貸計劃不會輕易更改,從而降低了銀行的信貸風險,使銀行更傾向于貸款給這些小企業。再次,集群內小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債券市場,由群內核心機構牽頭,多個小企業共同以信用資產聯盟為基礎建立企業債券形式,即小企業集合債組織。最后,一些小企業通過勞動分工,將競爭力相對較弱的環節轉包出去,培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成為集群龍頭企業后,還可以爭取上市融資,實現證券型籌資戰略。(三)收益分配戰略分析相對而言,集群內小企業的收益分配政策受集群的影響比較大。首先,集群創造的市場需求空間較大,可以擴大企業的投資規模,受投資需求的影響群內大部分小企業都會不分配或少分配利潤。其次,群內信息傳播較快,促使群內大部分小企業會相互效仿,制定相同的分配政策。由于集群內大部分小企業處于創業階段,無論是研發、生產還是銷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創業期小企業收益不穩定,而且普遍偏低,自我積累較弱,因此,一般創業期小企業不進行收益分配。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投資機會增加,投資活動需要大量的現金流量,收益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穩定,財務風險較高。在這個階段,集群內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比較大,甚至還會依賴于集群實現外部融資,為了增強其融資能力,小企業最好在定期支付少量現金股利的基礎上,采用股票股利的支付方式。這樣,既給一些小股東和外部其他相關利益集團傳達公司穩定發展的信心,又保證小企業在快速成長階段面臨投資機會的現金支持。總之,我國小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緊張、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因而從集群合作研究“小企業財務戰略”,能夠有效改善小企業融資環境,明確小企業投資方向。反過來,小企業在產業集群的引導下,能夠提升產業集群的升級,因此,產業集群和小企業財務戰略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同時,集群視角為小企業發展提供了一種集群治理的有效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小企業的規范運作,實現其財務戰略和財務流程的再造。

本文作者:羅爽工作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