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時間:2022-07-16 02:38:09

導語:班主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主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對學生提出較高的要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班主任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負有重要的責任,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把握事物的主次,重點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就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個話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育

新形勢小學是學生人生中重要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小學班主任應掌握這個時期學生的動態情況、心理特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班主任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來自家庭與社會的負面影響給班主任工作帶來挑戰。學生發展主要的環境是社會、學校及家庭,若家庭教育不恰當也會對班主任的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現在很多家庭都比較富裕,如果父母的綜合素質較低,其行為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有些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子女管教可以完全依賴教師,將教育當作班主任一個人的事情,因此并不配合班主任工作。在新形勢下,社會上存在多種多樣的意識形態,社會上不良風氣的滋長,也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產生較大的影響,對班主任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工作難度較大,給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帶來巨大的挑戰。(二)班主任自身素質與責任感的影響。班主任的正確引導與教育會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確實愛他們,如此才能換來學生的信任與愛戴。因此,班主任應給學生更多的愛,且對人對事都要公平、公正,尤其是要真心實意地對待學困生,切不可給學生以一種做樣子的感覺。由于班主任精力有限,不可能在同一時期關注到每一個學生,所以,會忽略有些學生內心的感受。但只要班主任時刻想著學生、用心關愛學生,就會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促進學生不斷進步。(三)班主任的工作過于程式化與樣板化。教育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與方法,但是也有部分學校領導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沒有重點優化學生的思想行為,使得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將主要目標定為學生不犯錯這種低層要求,不重視啟發學生進行自省性活動。

二、新形勢下小學生心理特點與班主任教育工作分析

(一)小學生心理特點。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與成長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心理素質與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有很強的心理特點,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心理矛盾又簡單。首先,學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但是從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來看缺乏努力,尤其是過于看重現實榮譽。其次,大多數學生都缺乏理智,感性大于理性,會感情用事,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再次,大部分學生都有強烈的進取心和爭強好勝心理,但大多時候都停留在口頭上,很少有學生付諸行動,很多學生對困難都有一定的畏難情緒。(二)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特點。班主任是小學階段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導者,在強化班級管理、規范學生日常行為以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小學階段班主任的教育工作特點比較突出。與其他普通教師相比,班主任的工作比較繁雜,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強化對學生的管理工作,重點培養學生的行為規范與道德情操,尤其是在教育工作中要結合宏觀把握與微觀指導,培養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還要具有家長般的人文情懷,不單單是嚴格要求學生,還要主動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三、新形勢下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新形勢下,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需要全面考慮,從多方面著手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一)打造良好的形象,給學生做示范。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前提是從自我做起,通過塑造個人形象影響學生,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讓學生在向師性的作用下向班主任看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向師性,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從以往的教育來看,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上課時喜歡丟粉筆頭,但是目前很少有教師存在這種行為,這主要是教師意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向師性,因此積極利用自身好的心理品質引導學生,以堅強樂觀的心態影響學生,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學會自信、學會堅強,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存在的問題。(二)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在當前新形勢背景下,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應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并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保證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上述情況為基礎,班主任應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具體來說就是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此學生才會主動跟班主任訴說心里的想法,班主任才能以這些信息為基礎調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運用更加適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有效糾正與解決學生存在的思想偏差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三)強化溝通交流,平等尊重學生。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交流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如果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那么班主任是無法真正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的,最終也很難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無法發揮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可見,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這是相當重要的。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交流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班主任要放低姿態,與學生處于平等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平等對待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理解與尊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次,班主任要運用一定的語言組織方法,耐心、柔和且細心地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愛護與關心,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再次,班主任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表揚與鼓勵學生,如此學生才能在班主任的言辭中找到自我發展的價值,提高自信心。最后,班主任要科學評價學生,讓學生正視自身的優點與缺點,在今后的生活與學習中懂得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四)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都比較敏感脆弱,心理狀態也很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最終產生心理變化。因此,班主任應掌握學生的動態心理狀態,在日常生活中認真仔細觀察,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與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還不能完美地隱藏自身的心理狀態與情緒,因此班主任可以從細節方面以及更多的表象著手,解讀學生的心理情況。針對班級中脾氣較好但在某個時期容易發脾氣的學生,班主任需要做到心中有數,深入觀察與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針對某個階段學習成績下降的學生,不可盲目批評,要調查與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給學生以更多的幫助,運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恢復常態,幫助其更好地學習。(五)在日常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較長,應合理利用自身管理工作中的便利條件對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與平臺,因而需要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班級的環境、氣氛也會對學生的心理狀態產生重要的影響,班主任應主動給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與氣氛,這也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同時該種方式也能引導學生形成積極與正確的思想觀念,這也是班主任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礎。除此之外,教師應在日常管理中給學生滲透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等思想,更好地輔助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觀念。(六)引入有關心理課程,堅持正面引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班主任堅持正面引導學生。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在課堂上引入與心理學有關的內容,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緊密聯系政治、美術、音樂以及語文等課程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讓學生了解心理狀態的發展性與重要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此外,要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形成優良的意志品質,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到各項課程的學習活動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培養其創新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在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同時不斷強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需要加大力度,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當前歷史條件下,班主任應主動承擔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以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班主任教育工作為出發點,不斷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加大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切實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效果建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麗.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13).

[2]沈奕瑄.淺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現代職業教育,2017(26).

[3]張金果.新課程下班主任工作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研究[J].好家長,2016(46).

[4]井為民.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6(20).

[5]張曉燕.探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新課程(上),2015(9).

作者:彭清林 單位:甘肅省臨洮縣峽口鎮峽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