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公司負債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4 03:37:00

導語:壽險公司負債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壽險公司負債管理論文

資產負債管理是銀行、養老基金以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多年來一直關注的問題,它產生于利率自由化之后因利率波動而引發的利率風險問題。就全球保險業來說,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曾出現過較大規模的償付能力危機,全球共有600多家保險公司出現償付能力問題。據資料顯示,這些保險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忽視資產負債的綜合管理,最終造成資產運用不當而形成的。現今,西方規模較大的壽險公司為了達到資產負債相匹配的管理目標,不再把追求投資收益最大化作為保險資金運用的唯—目標,而是把資金運用同產品開發、定價、銷售緊密結合起來。反觀我國保險業,大多數保險公司仍然停留在負債管理階段或資產管理階段,其管理架構不利于實行有效的資產負債管理,造成保險產品的開發定價同資金運用脫節,投資組合管理很少顧及到保險產品的特征,以至于出現了利差損等問題。因此,我國保險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出現的這些問題,迫切要求保險公司應當實行有效的資產負債管理。

一、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含義

資產負債管理是管理保險資金運用的一種實踐。這一理論認為,壽險公司要實現資金運用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三者的均衡,不能只靠資產或負債單方面的管理。而必須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壽險公司的業務狀況對資產和負債進行統一協調管理。在廣義上,它可以被定義為:在給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約束下,為實現財務目標而針對資產和負債的有關決策進行的制定、實施、監督和修正的過程。從狹義看,資產負債管理是一種系統化分析資產和負債的總體程序,是在利率波動的環境中,根據利率變化的趨勢,運用各種工具,設法使凈資產值最大化的管理技術。因此,狹義的資產負債管理就是利率風險管理。從資產負債管理兩個層次的含義來看,壽險公司不僅要對資產組合和負債組合分別進行管理,而且還要在此基礎上協調兩種組合的管理,通過同時整合二者的風險特性,以獲得相應的回報。這與傳統的資產管理方式(MPT)不同,MPT只注重投資的資產部分,注重投資風險和收益之間的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忽略廠負債因素。

一般而言,由于資產負債管理能夠有效地控制利率風險和防止大的失誤,因此,從國外的情況看,有關資產負債管理的討論大多局限于利率風險。所以,從直觀上講,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就是要在充分考慮資產和負債特征的基礎上,制定投資策略,使不同的資產和負債在數額、期限、性質、成本收益上相匹配,以控制風險。當然,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內容遠不止這些,資產負債管理涵蓋的內容相當廣泛,比如從產品方面所考慮的險種差異、定價利率假設以及市場利率變化時保險客戶執行嵌入選擇權對現金流量所造成的影響,到從資產方面考慮市場利率、經濟環境變化對金融產品價格的影響等等,但其核心內容則是管理由利率風險導致的資產與負債現金流的不匹配。具體而言,資產負債匹配在資金運用方面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1)總量匹配。即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總額平衡,資金來源總額匹配資金運用總額;(2)期限匹配。即資金運用期限與收益要與負債來源期限與成本匹配,長期資產匹配于長期負債和負債的長期穩定部分,短期資產同短期負債相匹配;(3)速度匹配。即壽險資金運用周期要根據負債來源的流通速度來確定;(4)資產性質匹配。即固定數額收入的資產與固定數額的負債匹配,部分變額負債,如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與變額資產匹配。

總體而言,同其它類型的金融機構相比,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具有其特點。首先,壽險產品的存續期限比較長,流動性要求較高,利率敏感性較強,且必須保證具有充分的到期給付和退保給付能力。因此,單純從負債管理角度看,壽險公司的負債管理要比其它金融機構的負債管理困難得多;其次,從資產管理方面來看,壽險公司的資產主要包括銀行存款、債券、證券投資基金等,而且在現有資產中,固定收益資產又占絕大多數,現有資產的期限遠比壽險保單的期限短,其市場價值變動的性質與負債不一致。因此,壽險公司的資產質量和數量低于負債的要求,其產品管理能力強于投資管理能力,資金運作方式遠不如其它金融機構那樣靈活,在現有的資金運用方式下,有的壽險產品很難找到合適的資產與之匹配。因此,利率的波動性和資金運用收益的不穩定性,加大了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難度。

二、美國壽險業資產負債管理經驗教訓的借鑒

美國壽險業的資產負債管理基本上是針對利率風險發展起來的。在上世紀70年代,利率的不尋常波動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如因資產的流動性差,美國的許多壽險公司不能應付迅速增長的提現要求,消費者對壽險公司產生信用危機并引起高額退保。面對這種情況,部分壽險公司難以通過調整資產和負債結構來降低利率風險的影響,處于極為被動和尷尬的境地。70年代中后期,諸多壽險公司破產的教訓使美國的壽險業逐步認識到資產負債管理的重要性,并開始將資產負債管理作為主要的業務問題看待。在日常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美國壽險業開始運用許多復雜的資產負債管理策略和技術,其成功的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創新。為了規避利率風險,美國的壽險產品不斷創新。從1971年開始,美國壽險市場先后推出可調整壽險、變額壽險、萬能壽險、變額萬能壽險以及投資連結保險等許多新型壽險產品。這些利率敏感型壽險產品的推出,一方面將壽險公司的部分經營風險轉移給了保險客戶;另一方面又使壽險業務與證券投資的聯系更加緊密。

2.使用了許多復雜的數學模型、資產負債管理方法以及計算機模擬技術進行表內資產負債管理。其中,有代表性的優化模型包括:隨機控制模型、機會約束規劃模型以及其它一些隨機最優化模型等;有代表性的資產負債管理與檢測方法包括:彈性檢測方法、現金流量檢測(CFT)、動態償付能力檢測(DST)、現金流匹配、免疫理論、財務狀況報告(FCR)、風險資本(RBC)、動態財務分析(DFA)以及隨機資產負債模型等。

3.使用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管理表內外頭寸。美國的壽險公司在資產負債管理過程中所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不僅類型廣泛,而且規模也很大。從債券期權、股票期權、外匯期權以及利率期權到互換與期貨等衍生工具等無所不包,金融衍生產品已經成為美國壽險公司基本的資產負債管理手段。2001年底,美國86%的壽險公司使用金融衍生產品控制利率風險和股市風險,可見,美國壽險業的資產負債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金融衍生產品完成的。

4.壽險公司傳統的組織架構不能有效的運用資產負債管理。營銷管理人員、精算師和投資管理人員缺乏有效的溝通,為此,部分規模較大的壽險公司對這種管理架構進行了變革。變革后的管理架構基本上適應了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要求,部門間實行有效的橫向溝通,且有規范的信息傳遞路線和有效的風險報告制度。

5.形成了內容豐富、科學有效的資產負債管理報告體系。報告的內容由傳統的靜態和動態利率報告、久期凸性報告、現金流和利潤率測試、資產流動性報告、Beta值報告、A/E比率報告,擴展到涵蓋動態平衡收入表、流動性/基金風險分析、VaR、EaR報告、CET報告、利潤、資本、準備金、資金運用收益敏感性分析報告等。

總之,美國壽險業針對利率變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以及產品定價風險,在經營過程中應用了一系列的資產負債管理策略和模型。除此之外,一些較大規模的壽險公司還設立了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簡稱ALCO),從而在組織上保證了資產負債管理戰略的實施。其中,ALCO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對經濟環境和市場運動趨勢進行預測,制定ALM策略概要及其利率風險的管理政策等。因此,美國壽險公司經營成功或失敗的經驗與教訓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國保險業也應實行有效的資產負債管理。

三、資產負債管理的組織系統

一般而言,衡量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能力的標準有兩個:一是量化分析的能力;二是將資產負債管理融人企業溝通和企業經營策略中的能力。其中,適當的組織架構設置是將資產負債管理融人企業溝通并保證資產負債管理程序有效性的基礎。

目前,我國壽險公司的管理架構大多采取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相分離的架構設置,組織架構不能有效地實行資產負債管理。實際運行情況是,資產運營部門負責資產管理;產品開發、精算以及營銷等部門負責負債管理,二者缺乏有效的橫向溝通,資產運營部門不能準確把握產品特征,如對于投資管理部門來說,產品的久期、凸性等參數對于確定投資組合非常重要,但在實際的資金運用過程中,投資管理人員卻不能獲得這方面的信息。當然,產品開發、定價以及銷售等部門同樣也不了解各類投資工具的風險收益特征。因此,壽險公司要在組織內推行資產負債管理模式,其組織架構的設置就應當以實現組織成員間的有效溝通為準繩。從另外一種角度看,由于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是一個從產品設計與定價——投資策略的制定——產品設計與定價的循環有序的過程,資產負債管理的各個環節構成了一個閉環系統,各個環節在系統內保持有機聯系。為保持這種有機聯系,系統需要一個完整統一的報告體系,需要在組織系統中提倡橫向溝通以代替傳統的縱向溝通,需要全面的信息內容。因此,壽險公司組織架構設計的基本原則就是應當有助于實現組織內的這種充分的橫向溝通。

對于我國壽險業而言,目前構建完整的資產負債管理式架構是不現實的。事實上,我國的壽險公司目前采用的都是傳統的縱向組織結構形式,完全打破現有的組織架構對壽險公司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另外,壽險公司建立獨立的資產負債管理式組織架構的內、外部條件也還不夠成熟。當然,對于我國保險業來說,盡管暫時不需要在組織系統中建立永久的、獨立的資產負債管理部門,但還是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組織架構來保證資產負債管理模式的實施。因此,目前我國壽險公司的組織架構變革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在采用資產負債管理戰略的初期,中國壽險業的資產負債管理采用矩陣式的管理架構是一種可考慮的方案,如圖1所示。

傳統的矩陣式管理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茨維基教授發明的一種通過建立系統結構來解決問題的創新方法,后來被推廣為激勵創新的一種管理方法。它應用在項目管理上,是階段性的,隨著項目的結束而結束,后來在此基礎上又有所創新。這種組織架構的優點是能夠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并最大范圍地達成資源共享,管理層次比較分明,易于系統管理。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矩陣式組織架構不完全等同于傳統的矩陣式管理,它可以將資產負債管理作為一個長期固定的項目,項目的宏觀指導和協調由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負責,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列于董事會之下,由首席執行官、財務主管、投資主管、首席精算師以及營銷主管等組成。其主要職能是:制定投資政策、財務政策、確定產品的開發策略、制定資產負債管理戰略,并從全局角度監控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過程。資產負債管理過程由相應的任務團隊執行,任務團隊對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負責,它由產品開發、定價、營銷以及投資管理等部門的技術專家和人員組成。按照資產負債管理任務的不同,任務團隊又可以劃分為多個工作組。這樣的架構設計不僅可以使各部門的技術專家同最高決策層之間保持有效的垂直溝通,而且還可以使產品部門和投資部門的工作保持充分的橫向溝通和協調,產品的設計與定價受到投資組合的限制,反之也是如此。因此,矩陣式資產負債管理組織架構設置的目標就是使產品特點和投資目標相互融合,使資產與負債之間連動作用,達到資產與負債相協調的目的。這種管理模式由橫向的職能部門和縱向的運行部門構成“管理矩陣”,減少了管理層次,強化了資源共享,消除了信息阻隔。

總之,壽險公司要達到資產與負債相協調的目標,就必須有一個使技術專家與最高決策層之間保持有效的垂直溝通,部門間保持充分有效的橫向溝通的組織架構作保證。

四、可選擇的資產負債管理技術

自20世紀70年代起,經過近30年的發展,資產負債管理形成三種管理技術。第一是表內管理技術,管理對象是表內資產負債項目;第二是表外管理技術,即運用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利率風險的技術;第三是資產負債管理的證券化技術。其中,表外管理技術需要種類齊全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一個運作良好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至于證券化管理技術,除了具有表外管理技術所必備的條件之外,還需要有資產證券化的法律環境。由于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相對落后,保險公司運用這兩種技術的條件也還不成熟。因此,我國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重點在表內管理技術。

簡單來講,狹義的資產負債管理技術就是選擇一種資產組合,使其盡可能與負債現金流相匹配,并通過這種資產負債組合的聯合消除利率風險。針對不同的問題類型,可以將資產負債管理問題分為確定型(資產現金流和負債現金流可以預先知道)和隨機型(資產現金流和負債現金流其中之一不確定或兩者都不確定)。根據所運用的規避風險的準則,可以將資產負債管理技術分為:(1)現金匹配技術。即將整個債務期間的資產現金流與負債現金流匹配起來;(2)久期匹配技術。即構造一個資產組合,使其與債務組合的利率敏感性相同,以此來規避債務的利率風險。就確定型的資產負債管理問題來說,由于現金流是確切知道的,對于這類問題,可以建立在資產現金流特征與負債現金流特征匹配的約束下,使資產組合成本最小或負債組合成本最高的數學規劃模型,使資產與負債相匹配。例如,就壽險公司的負債來說,如果沒有嵌入選擇權,或選擇權與利率無關,那么,傳統不分紅壽險的預期現金流可以看作是固定的;從資產方來看,壽險公司的大部分銀行存款以及持有到期的固定利率債券也可以看作是預期現金流固定的,對于這部分資產與負債的匹配可使用確定型資產負債管理技術,如確定型現金匹配技術以及確定型久期匹配技術;就隨機型資產負債管理問題來說,一般情況下,不可能構造出一個與負債組合的現金流完全匹配的現金組合,從而也就不可能徹底消除所面臨的利率風險,只能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權衡。隨機型資產負債管理問題可以簡單描述為:以盡量小的成本選擇一組資產組合,以使其現金流在有效期間內盡可能隨時滿足對債務的支付,而不是強調資產與負債的完全匹配。這類資產負債管理問題所使用的數學工具主要是隨機規劃技術,相應的建模技術有隨機型現金匹配技術和隨機型久期匹配技術。顯然,像分紅壽險、萬能壽險以及投資連結保險的現金流不僅要依賴于利率,同時其現金支付時間也依賴于利率,這些產品的免疫策略可以借助于隨機型資產負債管理模型。

當然,資產負債管理技術包括的范圍很廣,除數學工具之外,它還包括模擬技術、信息技術等等。不僅如此,從全球范圍來看,資產負債管理技術發展迅猛,資產負債管理的內涵和外延本身也都有了很大變化。例如,鑒于傳統的資產負債管理有著濃厚的銀行色彩,其理論方法的適應性不強,加之傳統技術將資產負債管理看成是一種單純的經濟現象,因此,1995年,Mulvey和Armstrong在原有資產負債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集成資產負債管理理論。總之,這些技術都可能改變壽險公司的經營方式和經營成果,可以幫助壽險公司規避各種風險。因此,待條件成熟后,我國的壽險公司應當有針對性地引入更為先進的資產負債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