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6 00:26: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理想教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理想教育論文

青少年社會理想教育論文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把“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列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整個過程中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決議》還強調指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關系國家命運的大事。要幫助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優良品德”。《決議》的這些要求,向我們提出了加強青少年社會理想教育的重要任務。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們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行為規范教育方面頗有成效,但如何把青少年基本品德的教育引導到高層次的社會理想教育上來,有針對性地解決青少年思想政治上深層次的問題,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這仍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認真解決的課題。我們要站在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歷史高度來深刻認識社會理想教育的重要意義,努力探索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青少年社會理想形成與教育的客觀規律,切實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工作。

一、全面地把握社會理想的構成,樹立科學的社會理想教育觀

社會理想的概念十分廣泛。它涉及社會學、文化學、倫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領域。人們對社會理想的理解歧義頗多,莫衷一是。我們認為,對社會理想的正確認識和宏觀把握應圍繞著這樣一個基本核心,即社會理想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未來社會發展圖景的總體設計,和社會成員對此設計的奮斗目標的共同追求。社會理想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從理想所屬的對象(主體)來看,可分為社會的理想和個人的社會理想。

社會的理想對個人來說,是前進的奮斗目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對社會來說,則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設計,是民族凝聚力的體現。它們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離開了未來社會的理想,個體的理想追求就會偏離社會發展的軌道;離開了個體的理想追求,社會的理想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因此,社會理想是社會的設計與個體的追求的統一,亦即社會的理想與個人的社會理想的統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個人的社會理想仍屬于個人理想的范疇,它與個人的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是并列的關系。那種把個人的理想與社會的理想割裂開來甚至絕對地對立起來的觀點,是一種機械的觀點。個人的理想與社會的理想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社會理想無論是社會的設計,還是個體的追求都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科學的、文化的、道德的等方面的理想。而我們通常所說的社會理想卻往往僅指政治理想這一方面,這顯然是不夠的。還有的把道德理想僅僅看成屬于個人理想的范疇,這也是一種片面的觀點。當然,我們并不否認政治理想在社會理想中具有核心地位和決定性作用,也不否認道德理想在社會理想中的重要意義,但我們畢竟不能以偏概全,以部分等同整體。

我們探討社會理想的構成,是為了確立全面的科學的社會理想觀。科學的社會理想觀必須具備兩個重要的條件,其一是社會理想必須符合社會發展的宏觀規律和時代的要求,具有客觀必然性;其二是社會理想必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夠成為一定社會、階級、集團成員的共識并為之奮斗的目標,使其具有現實的可行性。一定社會、階級的絕大多數成員對社會設計的認同和對奮斗目標的追求,就凝結成為一種共同的理想。我們今天所說的對青少年的社會理想教育就是特指現階段的共同理想教育。

查看全文

信息化下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透析

論文關鍵詞:信息化環境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教育博客網絡教育論壇

論文摘要:文章論述了高校教師提高信息素養的重要性,側重探討了信息化環境中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有關途徑,即借鑒敘事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利用教育博客和網絡教育論壇積極開展網絡教研。

一、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性

信息素養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個部分。信息能力指恰當選擇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有效的采集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信息以及創造新的信息的能力川。它是信息素養的核心,是當今社會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是高校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完成人才培養任務的時代要求。

一方面在信息化時代,大學生完全有能力從各種現代傳媒尤其是網絡中獲取大量信息,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不再是無知者,淵博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從學生那里獲得權威地位以及話語權的資本。網絡信息資源獲取的便捷性第一次弱化了教師在傳統教育意義上作為知識傳播者的功能。平等對話、多向交流逐漸成為教學常態。高校教師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養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術及時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學養,把握信息化環境下專業結構的新內涵與新轉變,并且以開闊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吸納各學科的知識與理念,在此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參與專業知識的創造與開發,把學科最新成果特別是自身的最新研究過程與成果落實到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專業深度與廣度并且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研究,包括研究信息技術與所教課程的整合等,達到信息化環境下教學與研究相長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時代,高校教師應該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學識以及自己經過長期的學科訓練而形成的方法,并且能借助信息技術去指導大學生對大量信息進行甄別、處理與加工,培養大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并且激發大學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批判精神,培養大學生的研究能力,決策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具有很高智慧的組織者、引導者、管理者,甚至是學生成才的設計者。教師自我的人生價值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地實現。這又會激勵教師更自覺、更主動地投人教育事業。這是信息化環境下教學相長的理想境界。

查看全文

學校生物教師年終工作總結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在輕松的氣氛中讓學生學好知識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學生是主體。因此,在教學之前,認真細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通過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不斷探索,嘗試各種教學的方法,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為生物課單單做好這些還遠遠不夠,要讓生命活動的過程留在學生的記憶中。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提高課堂的時間效率是關鍵。

首先,我常常利用網絡資源、各類相關專業的書報雜志了解現代生物科學的動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學成果介紹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拓自己的教學視野和思維。我在教學中,同時也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生物的問題,在課堂上開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通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體現生物學科的社會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認識活動總是和情感緊密聯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動下進行的。教學中,我常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如生物標本制作,小論文的撰寫,創意作品,還與開展昆蟲名稱的認識比賽。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長規律,既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求知興趣,也增強他們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課外科技活動把生物課堂延伸到課外,為他們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提供了機會,通過發現、探索和解決一些生物學問題,了解生物科學在人類生存和發展以及現代化建設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升華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養生物科學的后備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還告訴我們:具體的東西比抽象的東西容易被感知,人獲得知識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來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獲也越大。因此,課堂上,我習慣通過媒體影片、實物觀察、實驗操作、掛圖演示、實地參觀、事例說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處理后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學得更輕松也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時,課堂上我重視德育的滲透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陶冶他們愛自然、愛科學、愛祖國、愛勞動的思想情操,樹立關心生態環境等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

通過兩年的努力,我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迎合學生好奇心強的特性,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把課堂與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為主,讓生物課的范圍擴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學上基本創建了一個師生同樂,以生為本的課堂氛圍,學生們都喜歡我的課,所教班級的生物統考成績均能保持前列。同時,教學過程中,我善于總結經驗,撰寫學術論文,和同行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20**年撰寫的論文《淺談生物課教學中的趣味教學》獲**區優秀教育論文二等獎并在學科論文交流大會上宣讀,創新活動設計方案獲禪城區20**年度一等獎。我積極地擔任學校的生物公開課任務,積極參與區鎮有交流活動、培訓課程,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查看全文

媒體素養教育論文

關鍵詞:媒體素養教育理論實踐困境

[摘要]:

本論文在前期對臺灣媒體素養教育發展進程的分析研究基礎上,總結探索目前臺灣媒體素養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面臨的困境。研究發現,臺灣媒體素養教育的困境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其一、理論上的困境。“拿來主義”的西式媒體素養教育理論在臺灣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環境中“水土不服”。其二、實踐中的困境。臺灣媒體素養教育的實踐不僅指提高受眾媒體素養的教育實踐,而且包含著構建健康媒體環境的實踐。前者的困境主要在于完整系統教育規劃的缺乏;后者在困境在于黨、政、軍力量退出媒體與媒體公共化的搏弈困局。

ABSTRACT:Consideringthespecialenvironment,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inTaiwannotonlydeemedtheimprovementofaudience’sliteracyasthebasicobjective,butalsoputmuchmoreemphasisonthetransformationofadversemediaenvironmentandtheconstructionofhealthymediaenvironment.However,because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wasbasedonthetheorieswhichderivedfromwesterncountries,ithasturnedouttobesomethingunsuitableinTai-wan.Thepracticebasedonthesetheoriesinevitablyhadagreatimpactonthecompetitivestructureofpoliticalpartiesandgroupsandthevitalinterestsofcapitalforces,whichwerehidingbehindthemediaecologyinTaiwan.Allinall,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inTaiwanfaced,faceandwillfaceupwiththestrongobstructionandchallenge.

KeyWords:MediaLiteracyEducation;Theory;Practice;Dilemma

從1993年臺灣媒體素養教育學者吳翠珍發表《解“毒”電視?解讀電視——談媒體教育中的電視識讀》一文開始,到今天臺灣學術界和民間團體開始著手推進媒體素養教育融入九年一貫制的教學規劃,臺灣媒體素養教育已經走過十余載的歷史。十多年來,臺灣媒體素養教育在教材出版、師資培訓、節目制作等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不過,臺灣媒體素養教育卻一直在困境中艱難前行。

查看全文

生物教師學年個人總結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在輕松的氣氛中讓學生學好知識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學生是主體。因此,在教學之前,認真細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把握知識的方法。通過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不斷探索,嘗試各種教學的方法,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為生物課單單做好這些還遠遠不夠,要讓生命活動的過程留在學生的記憶中。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愛好和提高課堂的工夫效率是關鍵。

首先,我經常利用網絡資源、各類相關專業的書報雜志了解現代生物科學的動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學成果介紹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也開拓自己的教學視野和思維。我在教學中,同時也鼓勵學生搜集身邊有關生物的問題,在課堂上開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通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體現生物學科的社會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認識活動總是和情感緊密聯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動下進行的。教學中,我常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如生物標本制作,小論文的撰寫,創意作品,還與開展昆蟲名稱的認識比賽。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長規律,既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求知愛好,也增強他們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課外科技活動把生物課堂延伸到課外,為他們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提供了機會,通過發現、探索和解決一些生物學問題,了解生物科學在人類生活和發展以及現代化建設中的運用,更有助于學生的愛好、愛好升華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養生物科學的后備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還告訴我們:詳細的東西比抽象的東西輕易被感知,人獲得知識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來感知的,運用的感官越多收獲也越大。因此,課堂上,我習慣通過媒體影片、實物觀察、實驗操作、掛圖演示、實地參觀、事例說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復雜的問題簡樸化處理后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學得更輕松也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時,課堂上我重視德育的浸透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陶冶他們愛自然、愛科學、愛祖國、愛勞動的思想情操,樹立關懷生態環境等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

通過兩年的努力,我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迎合學生好奇心強的特性,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把課堂與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為主,讓生物課的范圍擴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學上基本創建了一個師生同樂,以生為本的課堂氛圍,學生們都喜歡我的課,所教班級的生物統考成績均能保持前列。同時,教學過程中,我善于總結經驗,撰寫學術論文,和同行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年撰寫的論文《淺談生物課教學中的趣味教學》獲區優秀教育論文二等獎并在學科論文交流大會上宣讀,創新活動想象方案獲區年度一等獎。我積極地擔任學校的生物公開課任務,積極參與區鎮有交流活動、培訓課程,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查看全文

CAI課件設計管理論文

CAI課件的設計_化學論文簡介: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教師已經嘗試計算機輔助教學,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CAI軟件一般由教師自己設計、編制,編制時必須遵循教學原則,要符合科學性、藝術性,同時還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設計工作。◆課件結構課件結構應采用超...

文摘首頁教學論文實用文檔個人簡歷論文中心演講范文英語學習黨團社會職場技巧作文園地法律文書幼兒教育故事大王教育論文高考專題節日慶典

文章搜索:

當前位置:中國教育文摘>化學論文>教學內容CAI課件的設計_化學論文作者:佚名來源:不詳時間:2006-12-1410:24:06人:yujklj68kfg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教師已經嘗試計算機輔助教學,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CAI軟件一般由教師自己設計、編制,編制時必須遵循教學原則,要符合科學性、藝術性,同時還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設計工作。

◆課件結構

課件結構應采用超媒體結構。超媒體是基于超文本支持的多媒體,多媒體的表現可使超文本的交互界面更為豐富,由多媒體和超文本結合發展而成的超媒體系統目前已成為一種理想的知識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CAI設計采用超媒體結構,既方便了教師操作,又可以使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自由選擇和重新組織教學內容。

查看全文

同志的先進事跡

00同志2004年度的先進事跡

該同志在思想政治方面,能擁護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尤其是能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在政治思想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黨性立場是堅定的;注重不懈地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能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分析處理解決問題;大局觀念牢固,也具較好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政策水平,能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敢說真話實話,堅持真理,勇于自我批評,能團結關心群眾,注意做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黨建和行政教學工作中是取得一定成效的,也受到教職工的好評。

該同志較為注重自身政治理論素質的提高。做到學習有計劃、針對和實效性,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自覺參加市委黨校和00師大在職研究生班學習,力求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對各個時期黨的大政方針,時事政治、法律法規、行政管理、現代科學以及市場經濟等知識有更深認識理解,不斷拓寬視野和知識面,提高政策理論素質,提高領導、管理水平以及業務工作能力。

黨的十六大召開后,該同志能自覺認真學會報告和有關文件,抓住大會的主題、靈魂、精髓、目標等要點全面領會、把握大會精神,增強黨性,進一步提高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加深對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加深對黨的性質、根本任務和根本宗旨再認識,努力實踐"三個代表"思想。無論在黨的組織生活、學習討論,還是在其任課教學中,都能結合實際發表學習心得和融會貫通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內容,與同事同學們共同提高。

在行政工作方面,該同志在原崗位上有明確工作定位思想,注意維護領導班子團結和威信,執行各項集體決定,做好“助手”角色和協調工作。以民主集中制原則規范自己的工作,注意原教育學院內外縱橫向的團結協作;積極參與學校招生工作;對涉及全校性的活動,均能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進行周密組織和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該同志還具有較好的工作主動性和敢于負責的精神,所分管的原教育學院后勤總務工作,強調以“服務”思想第一,“群眾滿意”至上規范工作,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主張少說多干、求真務實的作風和踏實工作受到教職工的好評。為整個學校后勤的行政對外協調、各項大小活動、房改房管、校產管理、治安保衛、財務管理、醫療保障理賠、膳食供應、美化環境以及各種采購(包括政府采購的報批招標)、大小修繕的等紛繁復雜瑣碎后勤事務默默忙碌,為學院的正常運轉盡了應有的職責并取得明顯的實績。

查看全文

德育先進教師申報材料

我是1993年從××師范專科學校畢業以后,就當上了一名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在這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工作了13個年頭,認真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努力進行教育教學創新,注重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在教書育人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績。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高度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對學生實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名中學政治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在進行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積極主動滲透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第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觀。

思想上我堅決擁護四項基本原則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國家政策法規和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和集體活動,經常讀書閱報,了解國內外大事和最新教育教學動態,加強了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樹立了熱愛本職工作、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思想,不斷強化我作為教師的德育主體示范教育的角色意識。因為我相信“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教師的風范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榜樣。教師崇高的思想品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著奠基作用。如;我每天都是提前上班,從不遲到,與同志和睦相處,尊敬領導,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師生平等,學生有困難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學生生病了不光帶他看病還幫學生墊付醫藥費,認真備課,鉆研教材教法,決不敷衍了事等。以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感染著學生,自覺樹立高尚的道德觀。

第二、在教學內容上滲透著德育觀。

首先、利用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一面偉大的旗幟,愛國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如;在講述初二政治“公民有依法維護國家的統一的義務”時,給學生講述在“中美撞機事件中犧牲的我優秀飛行員王偉的事跡”,讓學生從中感悟了王偉的拳拳愛國心,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達到了培養愛國情操的教學目的。

查看全文

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一、積極心理學的概述

“積極心理學”一詞最早出現在馬斯洛(A.H.Maslow)的《動機與人格》一書中,該書中的標題為“走向積極心理學”[2]。但是并沒有引起心理學界的重視,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會上明確提出把積極心理學作為自己任職的主要任務時,才開始使積極心理學走上了人類的視野[3]。2004年出版的《現代心理學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學史家、心理學家舒爾茲把積極心理學稱為現代心理學的發展之一[4]。

二、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意義

1.以積極心理學理論明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標

積極心理學和傳統主流心理學相比:傳統主流心理學是如何幫助大學生解決現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問題,只關注到一部分人群,無法廣泛性地服務于普通的大眾學生[5]。其實心理健康教育是為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心理健康概論、交往心理和調適、情緒紛擾與控制、戀愛心理與調適、學習心理與調適等多方面內容的課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是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幸福感主要是體現于生活質量和積極品質感受,這種幸福感的主要是個體的自我實現體現如何與生活質量的一種協調。對事件的解釋和看法是否個體感到幸福,有沒有幸福感[7]。這也是對自己已有的生活狀態和理想的生活狀態的一種肯定的感受[7]。目前,積極心理學主要是探討人類的幸福感、積極品德、愉悅感,研究積極品質和積極情感體驗[8]。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可能會導致資源不足、出現就業難,理想生活和現實生活巨大差距會導致大學生的沒有幸福感。從而導致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所以培養大學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學生的積極品質是現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

2.以積極心理學視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影響

查看全文

高校教育教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

摘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于教育教學方面一直都是與高校的學生教育教學工作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和密切的聯系,所以學習、弘揚和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做好高校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全面的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學生的教育教育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第一是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宣傳教育;第二是加強對高校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教育;第三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擁有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的教育。

關鍵詞: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

中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是我國高校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智慧源泉。在積極推動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基礎上,使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充分展現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教育相融合的魅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的方法:

一、在高校中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

化的學習宣傳教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每一次傳承和發展,都表現出了我們中國人民的精神追求,只有先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真正了解中國人。高校要加強宣傳和倡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當代大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并尊重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引導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提升。結合高校具體實際,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1)在高校中定期舉辦關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講座或者大講堂。近年來,我國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講堂和“國學”大講堂等,這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傳承和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使得這類的講座和大講堂成為了高校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融入和傳承的重要載體。

查看全文